The Cure - Wish (1992)

by DOPM

自從《Songs of a Lost World》發行後,除了新專輯以外也開始補聽The Cure的舊作,大概因為最近迷上討論90年代音樂的podcast的關係,聽最多的是The Cure九零年代(可能也是生涯至此)最受歡迎的專輯《Wish》。另外爬文看到不少人認為當時The Cure的Robert Smith、Simon Gallup、Boris Williams、Porl Thompson、Perry Bamonte是史上最佳陣容,所以連兩張現場專輯《Show》和《Paris》也一併聽了。

除了混音精選輯《Mixed Up》以外,《Wish》是The Cure九零年代的第一張專輯,當下勢必受到Grunge和Shoegaze風格衝擊,另外鍵盤手Roger O'Donnell離團,加上剛成為團員的Perry Bamonte團內共有三位吉他手,不少歌曲吉他地位吃重也是自然而然的發展方向。

相較於同期一樣面對要從八零年代轉型到九零年代的樂團U2、Depeche Mode、R.E.M.等等,對我來說《Wish》前半部分甚至勝於《Actung Baby》、《Songs of Faith and Devotion》和《Monster》。前四首歌曲的組合是The Cure專輯中數一數二優秀的,〈Open〉、〈High〉、〈Apart〉、〈From the Edge of the Deep Green Sea〉我覺得都能排上The Cure最佳歌曲榜單。

〈Open〉開頭的貝斯強而有力,引領多把吉他的轟鳴傳入耳道,宣示這是The Cure到目前為止專輯作品中最近似瞪鞋風格的,Robert Smith描述在派對中感到格格不入,因為酒精的催化漸漸失去理智,隨著吉他層次增厚,敘事者越來越接近崩潰邊緣,引用自Sylvia Plath日記的詞句 And the way the rain comes down hard / That's how I feel inside 為歌曲做了完美的摘要。〈High〉是一首帶著八零年代餘韻的甜美曲子,The Cure招牌的六弦Bass、美麗的旋律和不落俗套的詞句讓這首歌成為我最喜歡的The Cure單曲之一。

〈Apart〉的貝斯旋律營造出陰鬱的氛圍,Robert Smith低語及歌聲的雙聲道聽起來非常詭異,但不得不說這套編曲栩栩如生描繪出一段溝通不良的感情關係。〈From the Edge of the Deep Green Sea〉感覺不出有七分多鐘之久,一推出後立即成為The Cure日後現場演出的必唱曲,開頭重複的鍵琴聲和鼓擊幾乎有點U2的味道,之後吉他的瘋狂刷擊聽起來興會淋漓,Robert Smith也是少數能唱著虐戀的詞句而卻依然真實不做作的主唱。

比較可惜的是從〈Wendy Time〉開始專輯的氣氛突然大轉變,〈Wendy Time〉和〈Doing the Unstuck〉都不是太正經的歌,導致前面累積的情緒有點被破壞,2022年的《Wish》30週年重發版有收錄〈Wendy Time〉的Demo,其實它原本的樣貌遠勝於專輯版。大家最耳熟能詳的〈Friday I’m in Love〉比起前述的〈High〉就過於往商業化靠攏,在專輯中顯得格格不入,但長年與The Cure合作的Tim Pope所拍的MV就很有創意。

到了〈Trust〉專輯又回歸前半部的憂鬱情緒,深情的〈A Letter to Elise〉應該會被純愛小說大量引用,Pitchfork曾將其選為90年代最優秀歌曲之一,只是對我來說還是太甜膩了。專輯中情緒最激烈的歌曲〈Cut〉據說是關於創始成員Lol Tolhurst因為酒精成癮以及音樂上無貢獻,而在《Disintegration》時期被逐出樂團一事,雖然歌迷對〈Cut〉當中The Cure如此外放的表現評價兩極,但個人認為也算是個不錯的嘗試。

〈To Wish Impossible Things〉讓我想到Moose或Blind Mr. Jones的慢板情歌,當然Robert Smith的歌聲比起瞪鞋團主唱更令人難以忘懷。最後一首歌〈End〉就演奏來說有點像Pale Saints的歌曲,Robert Smith唱著成名帶來的迷失、痛苦,就算是搖滾明星常遭遇的課題,他唱的 Please stop loving me. I’m none of these things 特別讓人心痛。

整體來說《Wish》因為單曲過於流行,專輯中間風格驟變,就算銷量極佳現今也不是大家最推薦聆賞的The Cure專輯首選,但其中還是有不少好歌,且捕捉到九零年代初期的時代精神。當年乘勝追擊發行的兩張現場專輯《Show》和《Paris》也值得一聽,前者能彌補《Disintegration》錄音室版本吉他較少、鼓機感太重的缺憾,後者有幾首《Seventeen Seconds》的歌曲都能替代原本有點空蕩的專輯版。《Show》另外還有影像紀錄,像Depeche Mode的《101》一樣鏡頭捕捉到當年歌迷的模樣,非常有趣。表演本身可以看出樂團這種燃燒生命的表演方式已經到了極限,預示了《Wish》結束後,樂團又會經過一次陣容大換血,難以再次完成偉大作品,直到今年的《Songs of a Lost World》。

by Debby

Fontaines D.C. - Romance

by DOPM

一開始聽到Fontaines D.C.釋出《Romance》中的兩首歌曲〈Favourite〉以及〈Starburster〉時頓時不知道這兩首歌要怎麼樣並存在同一張專輯當中,一首樂觀明朗另一首黑暗又憤怒,外加上樂隊霓虹風格的著裝令人對《Romance》的音樂調性完全摸不著頭緒,當專輯一發行後才對專輯中音樂風格的多樣性驚嘆不已,他們不只嘗試風格上的改變,而是透過各種八零、九零年代的經典音樂風格來建構出自己的音樂宇宙,對我來說那不只是一種致敬與懷舊情懷反倒是他們讓模糊未來與過去的方式,如同反烏托邦電影《銀翼殺手》或是日本動畫《阿基拉》中同是描繪未來又因科技的高度發展而產生高度落差的毀滅光景。

團員們也述說電影、影集以及這些影像的原聲帶對《Romance》的影響其實是大於音樂的,這次找來James Ford來擔任製作人,相較之前製作人Dan Carey讓器樂與人聲較為原始與平衡的音像輸出,James Ford讓Grian Chatten的聲音更為靠前,並且採用更多合成器與弦樂的堆疊來製作出電影配樂般的音像。這也是Grian第一次對他自己的歌聲感到滿意,畢竟這次他真的把他自己的聲音從心底給唱出來了,這張專輯無疑展現出他毫無修飾又個性化的歌聲,他的歌聲並不特別優美或富有技巧性,但是他能夠讓人感受到他真誠的嗓音就已足夠。

《Romance》的概念就像是在說人如何在末世的情境下依舊能夠墜入愛河,找到自己能夠繼續能夠珍惜所愛之人事物的地方,如同專輯同名歌曲唱到的 "Maybe romance is a place" ,第一次聽到〈Romance〉這場開場曲,心想這唱法、歌曲旋律跟合成器也太像Depeche Mode了吧,James Ford先前也的確製作過Depeche Mode的專輯。嘻哈節奏加上合成器與鋼琴的〈Starburster〉讓你想到以前最愛的那些嘻哈歌曲,又外掛上Nu-Metal黑暗的吉他刷奏與Grian饒舌與斷句中「呃~」的喊聲聽來都讓人倒抽一口氣,整首歌就像是恐慌症發作的過程,副歌後Grian突然改變唱法,猶如撥雲見日般的輕柔的唱著旋律,與主副歌中的憤恨呈現出完全的衝突,這一表現也呈現出他們在此張專輯中光與暗同時並存的意象。

〈Here's the Thing〉中骯髒的吉他痛調讓我想起Suede吉他手Bernard Butler所彈奏的手法與音色,只可惜貝斯的音線不夠突出,只讓Grian的歌聲與吉他成為亮點,歌曲像是對電影中的人物對話般,宛如一種對角色產生同理的過程。Grian在〈Desire〉唱著人是被慾望驅使的動物,我們永遠無法滿足永遠都想要更多,讓我想到《阿基拉》被慾望吞噬的鐵雄,當人掌握力量後便以為自己成為了神能夠無所不能,孰不知這一切都只是通往自我毀滅的道路上,他的聲線如同漩渦般將人捲入灰濛的霧氣中,這首歌的琴鍵聲與唱法讓人想起Radiohead在《A Moon Shaped Pool》中所營造出的深層的灰色調氛圍。

不管是洛杉磯還是東京,從這些城市的逃離成為了〈In The Modern World〉這首歌,也為了逃離了名氣所帶來的關注與紛擾來重獲自由,這首歌在旋律、弦樂的編排上都無疑受到Lana Del Rey影響,但從Grian口中唱出來又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聽感,我想這首歌動人的地方在於告訴世人逃離喧囂不是一種罪過,你永遠都能在這世界上找到自己的藏身之處,歌曲在合音的搭配也相當絕妙,如同一張重複曝光的照片,兩個孤寂的靈魂默契般的重疊在一起。

〈Bug〉的節奏與和弦行進讓我想起The Church的〈Under the Milky Way〉,配上歌詞的韻腳讓這首歌更有詩韻,如同念出拿著鉛筆在筆記本上隨手寫下的詩詞。吉他手Conor Curley作為〈Sundowner〉難得在歌曲中擔任主唱,由於他本身就是Shoegaze音樂的愛好者,所以這首歌帶有夢幻般的旋律與重度回響效果的吉他噪音,他的歌聲與貝斯手Connor Deegan III的合聲搭配起來也呈現出與其他歌曲不同的聽感。而〈Death Kink〉中扭曲骯髒的尖銳吉他聲響則是聽起來相當的The Pixies,但也說不上是一首能與The Pixies經典歌曲媲美的曲子。

也因為他們將〈Favourite〉放在專輯的尾端,《Romance》成為了一張由黑暗走向光明的專輯,爽快的電木吉他刷奏著大調和弦行進,宛如The Cure的〈Just Like Heaven〉,歌曲直接了當的表達人跟人之間對彼此之間的友誼或是情誼,然而聽完〈Favourite〉又彷彿給人一種專輯還未結束又要重頭開始的感覺,成為一個帶給人希望的結尾。

《Romance》就像是一張八、九零年代另類音樂的合輯,卻又不流於俗的在經典的曲風之中加入當代流行音樂的元素,展現出他們不斷突破自我的態度,雖然犧牲了先前幾張專輯中出色的低音節奏,但在製作上將器樂的編制擴大,在大編制中營造出可以讓Grian Chatten發揮嗓音的空間,讓人沉浸在Fontaines D.C.所打造出的玻璃雪球中,Grian是這樣形容《Romance》如同玻璃雪球:「雪球中美麗平靜的景象在下一秒可能就被暴雪所籠罩成為混亂。」

by guan

Loma - How Will I Live Without a Body

by DOPM

作為一張討論生死的專輯,《How Will I Live Without a Body?》是個發人深省的標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它竟然是AI的產物。老牌音樂人Laurie Anderson邀請Loma試用以她的作品訓練的AI模型,於是Jonathan Meiburg提供了幾張相片給AI,產生兩首詩的部分詩句被使用在〈How It Starts〉和〈Affinity〉這兩首歌中,其中 "How Will I Live Without a Body?" 特別能捕捉到Loma團員彼此漸行漸遠的狀態,而成為專輯的標題。疫情過後,在Emily Cross的提議下,團員們在英國重聚,在她工作的臨終陪伴所克難地錄製了整張專輯,經過Dan Duszynski的製作下聲響清晰,不但納入自然界的聲音取樣,也充滿了如同在室內空間錄製的親近感。

〈Please Come In〉低微的開頭、〈Arrhythmia〉略帶焦躁的節奏以及〈Unbraiding〉和〈I Swallowed a Stone〉緩慢的曲調各以不同方式揭示悲傷的面貌。〈Unbraiding〉聽起來像是Shearwater的歌曲搭配女主唱,清透的鋼琴聲與Emily Cross平靜的聲音令人動容,曲末加入的吉他聲響、隱約的弦樂和團員的和聲實在美麗至極。Emily Cross的聲線在〈I Swallowed a Stone〉特別出色,在極簡的配樂中,她的聲音平穩不帶一絲矯情,展現出類似Low音樂的空寂神韻,以下悲痛的詞句,用平和的表達方式反而更給人情感衝擊。

我吞下淹沒摯愛的石塊
踏上道路
夜幕猛然落下
宛如冰冷湛藍的海浪

專輯從〈How It Starts〉開始開始起飛,它可說是我今年聽過最感人的歌曲,開頭華爾滋節拍的琴聲散發出前幾首歌都沒有的溫暖感受,即便歌詞帶著失落與遺憾,充滿空間感的合成器聲響和Emily Cross昂揚的歌聲都傳達出能夠更深刻認識一個人的可能性。不論這些詞句是不是AI產生,已經成功捕捉到難以言說的模糊情感。

信念是如同天氣般的韻律
能夠指名、感覺到你
遙遠的鐘聲在我心中響起
慢慢地逐漸微弱
我知道這不可避免
卻不願意相信
燒掉床鋪
揉揉眼睛
於是事情又繼續開展

〈Dark Trio〉這首純音樂間奏曲讓聽眾緊繃的情緒稍微獲得紓解,接著〈A Steady Mind〉終於不那麼沉重,躍動的合成器和積極前行的貝斯描繪出Loma最像The School of Seven Bells的時刻。〈Pink Sky〉的律動節奏撫慰了先前的無盡悲傷,感覺如果由Guy Garvey來唱這首歌也很適合。〈Broken Doorbell〉是昂揚奮起的史詩歌曲,在專輯中唯一讓我覺得Emily Cross的聲音太微弱,如果Jonathan Meiburg的聲音會更有自信地穿透陰雲密布的琴聲,獲得情緒的釋放。

如果Loma有自己標誌性的創作風格,那就展現在〈Affinity〉和〈Turnaround〉當中,前者在氣氛詭譎的合成器和吉他間,由Cross和Meiburg合唱,創造出魔幻的空間讓人沉浸其中。結尾的〈Turnaround〉主要只由木吉他和Cross樸實的聲音組成,令人想起他們前幾張專輯那些優秀的不插電歌曲。

《How Will I Live Without a Body?》展示出Loma在有限曲風中的創作深度,揭示出團員處理生命開始與消亡難題時,個人私密的體驗,並用美麗優雅的方式呈現。專輯如同一本攝影集,其中的照片朦朧詩意,讓平凡的時刻因為表現手法而變得獨特。

by Debby

toe - NOW I SEE THE LIGHT

by DOPM

toe在他們專輯《NOW I SEE THE LIGHT》介紹的開頭寫下了一句話「この世界のどこかに居る、僕に似た君に送る」(獻給在這世界某處,與我相似的你),這句話中的「我」或許指的就是toe的詞曲創作者山嵜廣和,而這樣的宣告也是toe近幾年來作品風格的轉變,從緊密精細的器樂搖滾中走向融入多元風格的詞曲歌謠,在山嵜廣和的歌聲與詞曲中,我們聽到的是他內斂的情感以及享受在喧囂中的孤獨。而這次《NOW I SEE THE LIGHT》中就有四首歌由他擔任唱作人,這也是在toe以往作品中比較少見的。

《NOW I SEE THE LIGHT》取名自Bob Marley & The Wailers的〈Get Up Stand Up〉中的一句歌詞 "So now you see the light",只不過是把句子改成了第一人稱,意指著自己看見了希望。在確定專輯名稱前就先跟攝影師佐藤健壽講好了要使用他的照片作為專輯封面,直到確定名稱後看到封面的照片才發現照片中島嶼上的燈塔與名稱不謀而合。《NOW I SEE THE LIGHT》就好像當今音樂世界中的一座小燈塔等待被漂浮在這混亂世界般的茫茫大海上的人們發現。音樂不是解藥,但起碼能讓你看到繼續前行的路。

其實我覺得toe在2018發行的EP《Our Latest Number》是一張很優秀的作品,尤其是當中〈The Latest Number〉跟〈F_A_R〉兩首人聲作品,那時就能聽出山嵜廣和對singer-songwriters創作方向的興趣,他也提到他很喜歡Bon Iver的音樂,因此在這張EP歌曲中所結合悲傷曲調與實驗性的風格也延續到了現今,或許對喜歡精準變拍的老樂迷來說有點不夠過癮。

專輯首曲〈風と記憶〉使用了原音吉他的撥奏與透亮音色的分解和弦,給人相當輕盈明亮的感覺,各個器樂緊密的交織的在一起,他們用此曲定義了整張專輯聲音元素的組成,接著〈LONELINESS WILL SHINE〉反而是讓所有聲響在空間中被展開,鼓手柏倉隆史精密的鼓點伴隨著停頓的收與放與山嵜廣和距離感的歌聲交錯著,原音吉他的刷奏成為了要角之一,再由美濃隆章反覆的電吉他Riff聲響串起整首歌的主線條讓其他的聲音可以自由的疊加上去,山嵜廣和唱出的憂愁旋律讓人猶如感受與世隔絕的孤立感,彷彿不管他的歌聲有多大聲都沒有人能夠聽見。

以西班牙與作為歌名的〈TODO Y NADA〉將佛朗明哥吉他的彈奏手法帶入曲中,以手指快速撥奏著尼龍吉他弦來做為歌曲的樂句,我很喜歡貝斯手山根敏史在此曲中的表現,他間歇性的低音彈奏讓歌曲有一種舞動感,也讓人完全猜不到低音會在什麼時候出現。toe相當擅長將各種音樂元素的片段以一種輕巧的姿態將它們放入到自己的音樂中,但又讓人聽不出是某種特定風格。與女歌手兒玉奈央合作的〈WHO KNOWS ?〉應該是專輯中最溫馨又單純的歌曲,沒有什麼演奏炫技,只是好好在鼓機的節奏上將旋律慢慢鋪陳出來。

〈キアロスクーロ〉又回到典型的toe,由電吉他Riff作為展開歌曲聲響的核心主軸加上基數拍變奏的狂放鼓拍,這邊的吉他音色與彈奏音階的手法一直讓我想起The Police吉他Andy Summers的彈奏手法。〈サニーボーイ・ラプソディ〉是另一首專輯中的重點歌曲,這一首緩慢又哀愁的進行曲,他們以一種複雜精細的方式來編奏這首旋律聽似單純的歌曲,器樂在聲音與聲音之間交互讓位,山嵜的歌聲被拉到更前面的位置,他唱著:

 一幅令人嚮往的畫,一雙被蒙上的手 
我有著不光彩的陰影,必須背負
在某些人的心中,心的距離變得無比遙遠

這會變得怎麼樣呢?我這愚蠢的詢問
「價值觀的歧異,我們還能走在同一條路上嗎?」

一幅令人嚮往的畫,一雙被蒙上的手 
我已經碰觸到了,讓我們再見一面吧
愛的遺骸,自從我打開你心房的那一刻
我已經碰觸到了,讓我們再見一面吧

我有著不光彩的陰影,必須背負
一幅被覆蓋的畫,一雙尋求著什麼的手

山嵜抽象的歌詞,彷彿是失落,彷彿是渴望,隨著旋律給人一種在黑暗中不斷往下墜落的感覺,下墜的速度極度緩慢而且永遠不會著地的感覺。直到終曲〈NOW I SEE THE LIGHT〉他才在黑暗中看見了一點微光,並且在客座大提琴手徳澤青弦的悠長琴音為專輯畫下句點。

隔了九年才發行的《NOW I SEE THE LIGHT》讓我們聽見了不太一樣的toe,但也因為這樣自己才能重新喜歡上toe的音樂,畢竟自己過去從來就不是toe的音樂的愛好者,如果只是純粹技巧性的數學搖滾並不足以吸引我一聽再聽,不過我想也是因為這次山嵜放入了很多個人情緒在專輯當中,聽者也能深刻的感受到了他想要表達的情感。《NOW I SEE THE LIGHT》最厲害的地方是他們在單純詞曲創作的旋律性上又精細的將一些演奏的巧思給放了進去,在重複的樂句中在添加了一些微小聲響與節奏的變化,讓歌曲每一次都因其中多變的層次而感到意猶未盡。

by guan

名古屋唱片行速刷

by DOPM

原本以為名古屋跟東京比起來應該不會有太多的二手唱片行,想說既然時間有限可以就此略過,但仔細研究一下才發現,不對,從榮到大須一帶居然有為數不少的唱片行,特此安排幾個小時來速刷一下幾間唱片行,所以這次挑了六間唱片行要來挑戰在四個小時內逛完,因為個人主攻八零年代二手的獨立搖滾唱片,所以應該是可以順利達成完成挑戰。

disk union

日本〒460-0008 Aichi, Nagoya, Naka Ward, Sakae, 4 Chome−2−7, Sakae East Bld., 2F

主要安排的速刷路線會從榮為起點一直逛到大須商店街一帶的唱片行,第一間可以從disk union名古屋店開始,離榮地鐵站不遠的disk union可以說是盛夏避暑的好去處,因為它夠冷的空調讓人能夠馬上從熱暈爆汗的狀態馬上冷卻速乾讓頭腦可以專心進入到挑選唱片的模式,唱片風格從搖滾、前衛、爵士、龐克、藍調、嘻哈等曲風應有盡有,算是雜食系的disk union風格來者不拒,這樣的態度從店外牆上的專輯封面牆上就能略知一二。一進店門,看到八零年代專區,很快的就鎖定目標,挑了兩張非重發的八零唱片,The Smiths的《Meat is Murder》以及Depech Mode的《Some Great Reward》,比起其他地方看到的The Smiths非重發盤那個難以入手的價格,這次雖然也不算便宜但好像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就先入手看看。

Face Records

日本〒460-0008 Aichi, Nagoya, Naka Ward, Sakae, 4 Chome−1−1 中日ビル 2F

隨即前往下一個目標,位於disk union不遠處的Face Records,唱片行位於中日大廈二樓,一上電扶梯就能找到一個充滿黑膠唱片在架上的開放式空間,跟disk union一樣也是充滿各種音樂風格的唱片,但品項沒有disk union這麼豐富,但感覺也是經過精心挑選,整間店木質調性的現代裝潢整個融入到百貨商場內,在獨立搖滾二手黑膠專區,發現The Wake的《Here Comes Everybody》而且是英國Factory唱片在八零年代的發行品,當然先緊緊抱在懷中,然後是Hüsker Dü在八零年代由SST唱片發行的《Flip Your Wig》又包緊在懷中一次,一次發現兩張稀有唱片心滿意足,而且神奇的是,他們沒有標註唱片片況的等級,實際內容物也都維持著相當好的片況,而且唱片清潔的程度比disk union好很多。

Banana Record

3 Chome-22-32 Osu, Naka Ward, Nagoya, Aichi 460-0011 日本

逛完Face Records後前往大須一代的Banana Record,搭名城線地鐵到上前津站,穿越過大須商店街廣場就能找到Banana Record,店外有非常顯眼的黃色裝潢,外牆上掛著The Velvet Underground的黃色大香蕉,店內一樓以二手老搖滾黑膠唱片以及二手西洋CD為主,想要找二手西洋CD的朋友推薦可以來這裡逛逛,因為價格非常的便宜,大概都在幾百元日幣,二手黑膠唱片個人覺得品項沒有到非常多,二樓主要是電子、嘻哈、實驗曲風的二手黑膠唱片。

RECORDSHOP ZOO

日本〒460-0011 Aichi, Nagoya, Naka Ward, Osu, 2 Chome−30−19 ミズノ第2ビル2F

接著沿著本町通往南方走前往RECORDSHOP ZOO,唱片行位在本町通的巷子內一棟看起來像是停車場的建築大樓二樓,有一點不好找,但本町通上會有一個立標指示店是在哪一個巷子,店內有大量的新舊黑膠唱片以及CD,也有販售一些日本獨立樂團的唱片,個人覺得它的分類上並沒有那麼好找,如果想要找到想要的東西會花上不少時間,所以對我來說最快的方式是直接詢問店員,店員會幫你把唱片一張一張找出來,但你會發現它擺放方式似乎沒有什麼邏輯,所以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會比較有效率一點。

File Under

2 Chome-28-14 Osu, Naka Ward, Nagoya, Aichi 460-0011日本

離RECORDSHOP ZOO不遠的File Under是一間小唱片行,大部份專賣全新的日本、西洋獨立搖滾唱片,牆上擺放了不少Numero Group唱片重發的品項,像是我很喜歡的Karate跟Codeine這兩團的重發盤,但如果是找二手唱片可能就比較沒有那麼好尋寶,總之很適合只想要找全新獨立搖滾唱片的朋友來逛,雖然逛一逛什麼都沒買,但覺得老闆的品味非常好。

Greatest Hits

2 Chome-27-26 Osu, Naka Ward, Nagoya, Aichi 460-0011日本

再往大須通的路上有一間Greatest Hits,這間店藏有大量的二手黑膠,不管是日本或西洋的搖滾、爵士、藍調、靈魂等樂風都有,店內也一再強調他們有裝電子防盜系統,所以不要做壞事哦。因為已經快到四小時的時間限制了,所以就沒有太仔細的在這邊繼續挖掘唱片,這次的名古屋唱片行速刷就在Greatest Hits劃下句點,當然在這兩區域還有一些遺珠之憾,期待下次有更充裕的時間能夠一探究竟。

by guan

Deep One Perfect Morning © 201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