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終榜】DOPM最喜歡的專輯1到10名

by DOPM

10. Ought - Room Inside the World

10_404_404_608_ought_roominsidetheworld_1400.jpg

Tim Darcy的唱腔在專輯中給人一種非常富變化性的感覺,在專輯中他可以是Robert Smith、Scott Walker、Morrissey 、Mark E. Smith甚至是David Byrne,但那歌聲聽來是比模仿還要更內化的聲音,更像是聽了他們的音樂無數次後所自然而然會唱出口的嗓音。像歌曲〈Disaffectation〉中的歌聲聽來就像是Robert Smith跟Scott Walker兩人的唱腔融合在一塊,Tim Darcy唱著那種不安於現狀的感覺是相當神聖的,這感覺也讓他覺得自己是真真切切的活在這個世界上,音樂上,Ought則讓像The Smiths那樣八零獨立吉他搖滾的血液流竄著整首曲子。

(by G)

9. Julia Holter - Aviary

a3324156623_10.jpg

《Aviary》可以說是美國女唱作人Julia Holter的《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不止回歸到她早期作品融合流行與實驗的風格,更具有野心的運用整個室內樂隊將她獨具詩意的想像化作一首首前衛詩歌,連結中古世紀與現代使人姿意穿梭在她的作曲中,運用小提琴、低音提琴與合成器來交疊出莊嚴卻又嬉鬧的曲調,專輯中最深沉的曲子如〈I Would Rather See〉以及〈Worlds I Heard〉更使得《Aviary》的意境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張專輯更加證明Julia Holter的唱作實力,不只是學院派的編曲實力展現更是讓聽者能進入到音樂中體驗當中的衝突與和諧。

(by G)

8. Moonface - This One’s for the Dancer & This One’s for the Dancer’s Bouquet

a3775302856_5.jpg

會不會喜歡《This One's for the Dancer & This One's for the Dancer's Bouquet》很大部分取決於聽眾願意接受多大的挑戰。雖然原本Moonface (Spencer Krug) 的歌迷都已經熟悉他多變的風格,這張專輯也含有他過去作品的一些元素,例如Krautrock的影響、鋼琴獨奏、淒冷的北國情調等等,但專輯的長度、嚴肅的主題和近半數歌曲autotune的採用都讓專輯難以親近。專輯分成兩部分,一半的歌曲採用較傳統的搖滾曲式,不少都加上Mantana Roberts另類的薩克斯風演奏,聽起來有些類似爵士卻又不完全像,不過〈Aidan's Ear〉、〈Sad Suomenlinna〉、〈Okay to Do This〉、〈Dreamsong〉等歌曲個人認為都可以納入Krug創作的金曲之列;另一半以希臘神話中牛頭人身的怪獸Minotaur所寫的歌曲一開始奇怪得讓人摸不著頭緒,不過實際讀了Minotaur的生平再去聽這些歌曲,會有不一樣的發現。即使是一隻令人畏懼的怪獸一樣有感情有思想,因為遭到囚禁,牠除了傷害獻祭者以外沒有機會體驗其他生活方式,別人聽不懂牠的話(用autotune表達),但牠仍有話想告訴與自身處境息息相關的人。Spencer Krug為了告別Moonface這個計畫而推出的這張作品絕對能夠讓歌迷持續聆聽解謎許久,期待他創作生涯的下一步。

(by D)

7. Beak> - >>>

cFS7L01Q_400x400.jpg

由Portishead成員Geoff Barrow所領軍的Beak >所帶來的第三張專輯《>>>》一樣信奉著Krautrock的極簡精神,只用鼓、貝斯與合成器,用反覆的解奏來為各位帶來末世的灰暗氛圍,不變的Motorik節拍卻像移動中的慢鏡頭將陰暗的畫面帶入到你的腦中,猶如進入導演Alex Garland所執導過的末世科幻電影場景,專輯最後一曲〈When We Fall〉的音樂影像也真的是Alex Garland執導,也是專輯中最美的一首歌,很特別的是他們讓歌曲前半部的弦樂在變奏後進入後半部的Krautrock節奏只能用絕妙來形容他們。

(by G)

6. IDLES - Joy as an Act of Resistance

a2336397456_16.jpg

英國龐克樂隊IDLES在他們的第二張專輯《Joy as an Act of Resistance》裡的單曲〈Danny Nedelko〉以簡明了當的詞句直指那些右翼份子和Brexit(英國脫歐)的支持者對移民的恨意根源來自於恐懼,主唱Joe Talbot認為Brexit將會是英國歷史上所發生最糟糕的一件事,但他也無意咒罵那些持相反意見的人,他認為這樣對事情並不會有任何幫助,暴力跟咒罵都無法改變一個人的想法,他能做的只是開啟一個對話的窗口及可能性。而在〈Danny Nedelko〉裡他則提到移名對英國的貢獻,曲名取自Bristol樂隊Heavy Lungs的團員同時也是他好友的一名烏克蘭裔移民,歌曲強調著大家必須不分你我團結在一起,也定調了整張專輯冀望大家站在一起的精神。

(by G)

5. 落差草原WWWW – 盤

IMG_0165.JPG

自2010年組團到現在,八年的時間慢慢累積彼此的默契和生命經驗,這張專輯有點像是一種集大成之作。對於像我這樣,初次接觸他們音樂的人,也不難被這聽起來有點陌生但又有點熟悉的音樂給吸引。在〈碎花星辰〉裡,我們先聽到溪水流動的野外錄音,接著加入如部落音樂的敲擊鼓聲,最後充滿震撼感的大鼓聲也跟進,宛如大自然萬物共同進入瘋狂夢境的行進曲。這首長達近十分鐘,巧妙的融合迷幻音樂,世界音樂,與電子音樂,是首極為精彩的作品。〈渡〉更是讓人直接聯想到人過世時,變成了鬼魂走向極樂世界的那段路。樂器的編排上靈活地使用了大鐘與嗩吶,讓這些傳統樂器在樂曲中更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by F)

4. Parquet Courts - Wide Awake!

Parquet_Courts_Wide_Awake.jpg

面對政治局勢的轉變,社會與環境問題依舊以難以想像的速度失控著,大眾也在資訊快速流動的同時對解決問題的方式失去想像力,然而Parquet Courts則將這個時局的困境完美的寫進了《Wide Awake!》中,他們以異常樂觀的方式激勵著大眾起身面對自身眼前的難題。相較於他們先前擅長的龐克、噪音搖滾樂風,這次的樂風更融入了放克,如同前輩Minutemen將放克強勁的節奏感帶入龐克音樂躁動的情緒裡,當然也受製作人Danger Mouse的影響,節奏成為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by G)

3. Rolling Blackouts Coastal Fever - Hope Downs

a4276890939_16.jpg

R.B.C.F.特別的地方在於樂隊裡有三位主唱兼吉他手,分別是Fran Keaney、Tom Russo以及 Joe White,雖然很難分辨出哪首歌個別是誰唱的,不過其中歌聲的差異是很明顯的能夠聽得出來的,但這樣的差異絲毫不會影響到專輯的流暢度。他們的音樂讓你想起一整票八零年代以Jangly吉他為主的搖滾樂,不管是R.E.M.、The Go-Betweens、The Church還是紐西蘭獨立廠牌Flying Nun的The Clean、The Verlaines等等,又再加入一些衝浪搖滾以及鄉村搖滾的元素,你甚至還能聽到Neil Young或Bob Dylan的影響在他們音樂的血液中。

(by G)

2. Beach House – 7

a2791467180_10.jpg

這次找來Spacemen 3團員Peter Kember來擔當製作人並且由英國名製作人Alan Moulder來參與專輯的混音讓《7》在聲響的表現更為精緻但又不顯得匠氣,很多地方都聽得出在製作上的巧思,加上團員Legrand和Scally本身的創作天賦,更為他們的創造力添加了更多的可能性。從第一首〈Dark Spring〉就讓我很驚訝Beach House也能做出這麼深沉的Shoegaze的曲子又聽不出是從九零年代那些的Shoegaze名團中偷來的風格,歌曲中的合聲與飛梭於左右聲道的音效為歌曲帶來了很棒的空間感,猶如隨著隕石在宇宙不斷向黑暗中高速的墜落。

(by G)

1. Low - Double Negative

a0366675901_10.jpg

Low今年發行的專輯《Double Negative》和前作《Ones and Sixes》一樣與製作人BJ Burton合作;如果說《Ones and Sixes》讓Low的音樂變得較直接、入世,《Double Negative》則就大幅放大了Low當初成團時欲挑戰聽眾耳朵的企圖。如同與Bon Iver合作的專輯《22, A Million》一樣,BJ Burton在Low的專輯《Double Negative》中採用大量的Auto-tune效果、扭曲的音效、拼接的音樂碎片,在不少地方取代了Low原本的招牌元素:Alan Sparhawk乾淨的吉他和弦、Mimi Parker極簡的鼓擊、兩人美麗的和聲,不過原本Low的歌迷仍然可以在雜訊般的聲響間找到他們專擅營造的脫俗之美。

(by D)

Top 30 Albums文字版:

  1. Low - Double Negative

  2. Beach House – 7

  3. Rolling Blackouts Coastal Fever - Hope Downs

  4. Parquet Courts - Wide Awake!

  5. 落差草原WWWW – 盤

  6. IDLES - Joy as an Act of Resistance

  7. Beak> - >>>

  8. Moonface - This One’s For The Dancer & This One’s For The Dancer’s Bouquet

  9. Julia Holter - Aviary

  10. Ought - Room Inside the World

  11. Hookworms - Microshift

  12. Preoccupations - New Material

  13. James - Living in Extraordinary Times

  14. Young Fathers – Cocoa Sugar

  15. Loma - Loma

  16. Anna Calvi - Hunter

  17. Iceage - Beyondless

  18. Johnny Marr - Call the Comet

  19. Ty Segall - Freedom’s Goblin

  20. Yo La Tengo - There’s a Riot Going On

  21. Grouper – Grid of Points

  22. Nils Frahm – All Melody

  23. Unknown Mortal Orchestra - Sex & Food

  24. Deafheaven – Ordinary Corrupt Human

  25. DJ Koze – Knock Knock

  26. Robyn – Honey

  27. Aidan Moffat & RM Hubbert - Here Lies the Body

  28. Cloud Nothings - Last Building Burning

  29. Marissa Nadler - For My Crimes

  30. Teleman - Family Of Aliens

Staff lists:

Fuse:

  • Anderson.Paak – Oxnard

  • Beach House – 7

  • Beak> - >>>

  • Ben Howard – Noonday Dream

  • Blood Orange – Negro Swan

  • boygenius - boygenius EP

  • DJ Koze – Knock Knock

  • Fatima – And Yet It’s All Love

  • Grouper – Grid of Points

  • Helios – Veriditas

  • I Mean Us - OST

  • Janelle Monae – Dirty Computer

  • Jon Hopkins – Singularity

  • Jorja Smith - Lost & Found

  • Kamasi Washington – Heaven and Earth

  • Khruangbin - Con Todo El Mundo

  • Low - Double Negative

  • Mary Lattimore - Hundreds of Days

  • Mitski - Be The Cowboy

  • Nils Frahm – All Melody

  • Olafur Arnalds – Re:member

  • Robyn – Honey

  • Rolling Blackouts Coastal Fever - Hope Downs

  • Snorri Hallgrimsson - Orbit

  • Spiritualized - And Nothing Hurt

  • Various Artists – We Out Here

  • Yo La Tengo – There’s Riot Going On

  • Young Fathers – Cocoa Sugar

  • Zinovia Arvanitidi – Ivory

  • 落差草原 – 盤

Guan:

  1. Parquet Courts - Wide Awake!

  2. Julia Holter - Aviary

  3. IDLES - Joy as an Act of Resistance

  4. Low - Double Negative

  5. Beach House - 7

  6. Moonface - This One’s For The Dancer & This One’s For The Dancer’s Bouquet

  7. James - Living in Extraordinary Times

  8. Anna Calvi - Hunter

  9. 落差草原 WWWW - 盤

  10. Rolling Blackouts Coastal Fever - Hope Downs

  11. Hookworms - Microshift

  12. Beak > - >>>

  13. Preoccupations - New Material

  14. Ought - Room Inside the World

  15. Iceage - Beyondless

  16. Loma - Loma

  17. Tropical Fuck Storm - A Laughing Death in Meatspace

  18. Young Fathers - Cocoa Sugar

  19. No Age - Snares Like a Haircut

  20. Johnny Marr - Call the Comet

  21. Cloud Nothings - Last Building Burning

  22. Shame - Songs of Praise

  23. Ty Segall - Freedom’s Goblin

  24. Esben and the Witch - Nowhere

  25. Unknown Mortal Orchestra - Sex & Food

  26. Deafheaven – Ordinary Corrupt Human

  27. Yo La Tengo - There’s a Riot Going On

  28. Nils Frahm – All Melody

  29. Teleman - Family Of Aliens

  30. Marissa Nadler - For My Crimes

Debby:

  1. Low - Double Negative

  2. Parquet Courts - Wide Awake!

  3. Moonface - This One's for the Dancer and This One's for the Dancer's Bouquet

  4. Ought - Room Inside the World

  5. IDLES - Joy as an Act of Resistance

  6. Preoccupations - New Material

  7. Rolling Blackouts Coastal Fever - Hope Downs

  8. Hookworms - Microshift

  9. Beach House - 7

  10. Loma - Loma

  11. 落差草原WWWW - 盤

  12. Beak> - >>>

  13. Julia Holter - Aviary

  14. Iceage - Beyondless

  15. Aidan Moffat & RM Hubbert - Here Lies the Body

  16. James - Living in Extraordinary Times

  17. Johnny Marr - Call the Comet

  18. Ty Segall - Freedom's Goblin

  19. Unknown Mortal Orchestra - Sex & Music

  20. Anna Calvi - Hunter

  21. Deafheaven - Ordinary Corrupt Human Love

  22. Young Fathers - Cocoa Sugar

  23. Neko Case - Hell-On

  24. Marissa Nadler - For My Crimes

  25. The Daysleepers - Creation

  26. Devon Welsh - Dream Songs

  27. Grouper - Grid of Points

  28. Cloud Nothings - Last Building Burning

  29. Teleman - Family of Aliens

  30. Air Formation - Near Miss

落差草原WWWW - 盤

by DOPM
IMG_0165.JPG

會買到這張唱片,可以說算是個美好的意外。上個禮拜去唱片行送修CD播放器,遇到另一位電子音樂人,話題正好轉到落差草原WWWW的新專輯。因為老闆剛到貨,我們便拿出來播放一起欣賞。在這之前,本站曾經訪問過落差草原,因此這名字對我而言並不陌生,但是對於他們的音樂,筆者卻沒有那麼熟悉。而當喇叭流出「雨連結天與地的通道」的開頭,那急促而渾厚的bassline與呢喃的歌聲相互交錯穿插出一種邪典的詭異氣氛,接著大鼓出來時更像是某個異端的宗教儀式。我的耳朵立刻被這充滿實驗性的音樂給吸引了。當我們聆聽的時候,該音樂人也不禁讚嘆這張專輯的製作,從錄音到製作混音都可以聽得出落差草原在聲響上下了一番功夫。而我聽到第二首時,馬上就下手買了,等不及想要回家聽。雖然網路上都有發行宣傳,也有Youtube試聽,但是要不是在實體店面有機會正好聽到,而且是用比較好的音響設備聽到,我可能又會錯過這一張今年聽過最有趣的台灣專輯。

關於這張專輯《盤》,其實我覺得有幾個可以討論的面向,像是專輯概念、視覺包裝、文字意境,和最根本的音樂本身。當我在搜尋關於這張專輯的資料時,其實有點困惑。文宣裡提到《盤》是對「共生世界」的意識延伸,是將生命經驗和概念相互融合。以更宏觀的角度來觀察並記錄下在台灣這個島嶼上共生的生命與輪迴。音樂上,除了提到找來Forest主唱Jon Du處理後制錄音及混音,並送給英國Alchemy Mastering首席工程師Matt Colton做母帶後製。對於由一之、愛波、唯祥、阿龍及小白這五位落差草原WWWW的成員如何一起創作出這張專輯裡令人驚奇的音樂,幾乎都沒有提到。

自2010年組團到現在,八年的時間慢慢累積彼此的默契和生命經驗,這張專輯有點像是一種集大成之作。對於像我這樣,初次接觸他們音樂的人,也不難被這聽起來有點陌生但又有點熟悉的音樂給吸引。在〈碎花星辰〉裡,我們先聽到溪水流動的野外錄音,接著加入如部落音樂的敲擊鼓聲,最後充滿震撼感的大鼓聲也跟進,宛如大自然萬物共同進入瘋狂夢境的行進曲。這首長達近十分鐘,巧妙的融合迷幻音樂,世界音樂,與電子音樂,是首極為精彩的作品。〈渡〉更是讓人直接聯想到人過世時,變成了鬼魂走向極樂世界的那段路。樂器的編排上靈活地使用了大鐘與嗩吶,讓這些傳統樂器在樂曲中更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要說到他們在音效的錄製和音場上的設計,這張專輯可以算是在我聽過台灣獨立音樂中,相當厲害的。拿〈精靈〉來說好了,曲調結構經過三四段的變化,無論是鼓聲、鑼聲、鈴聲、敲擊琴聲、實驗電子音效,甚至是吉他聲,我們都能清楚聽見這些樂器出場的位置與力道,聽著它們相互承接轉換,進而改變我們所聽到的聲音場景。〈符號學〉裡更是聽到電子鼓與打擊樂器重複演奏,而其中也有些微妙的變化,搭配著長笛聲的旋律,男女合聲吟唱如符號般隱晦的字句。在曲中後半段,更是轉變成ambient/drone的音效,其浩瀚無根的程度絲毫不亞於太空電影配樂。

其實一開始在聽到這張專輯時,除了對聽到的音樂感到驚喜外,某部分的我一直在腦裡摸索這聽起來像誰,或是這聽起來像甚麼,甚至在想他們到底是在唱三小。但是,多聽幾遍這些問題就顯得越來越不重要。重點是我喜歡我耳裡所聽到的音樂,即使不懂,但我還是能聽到他們玩實驗音樂能玩得如此忘我,玩得如此精彩,並且是這樣獨一無二的。就如同他們專輯封面,由愛波和一之所製作的那盤雕塑品,你能說出那是甚麼東西嗎?你看得到它,但卻說不出來那是什麼。而他們的音樂也一樣,《盤》算是甚麼樣的音樂?我只能說它是實驗音樂,這個猶如「雕塑品」這樣籠統的概稱而已。你必須把心打開,用聽的去感受它,而且最好是用好一點的CD音響系統去體會這張專輯應有的面貌。

by fuse

落差草原WWWW專訪

by DOPM

落差草原WWWW這組來自台北的實驗民謠樂隊於去年十二月發行了他們第二張的EP《太陽升起》,藉此DOPM也榮幸邀請到落差草原WWWW來接受我們的專訪,請他們來跟大家聊聊樂團的成團過程、創作方式以及音樂主題等大小事,讓我們更深入認識這組受詩歌與大自然影響的獨特樂隊。

落差草原訪問封面.jpg

1. 落差草原雖然成立於2010年但現在已經有兩張製作完整的EP,現場演出的默契也相當好,可否跟大家聊聊成團的經過以及目前樂團裡有哪些成員,分別負責什麼樣的位置?   

唯祥:現在的團員有愛波,負責演唱、貝斯、笛子和一些小樂器,一之負責打擊樂器、電腦音源和和聲,啊龍負責吉他還有打擊樂器,我則負責演唱、吉他和鍵盤,預計今年中會再多一位從澳洲唸書畢業回來的鼓手。

我和一之在高中就認識了,常聚在一起交換喜歡的音樂,雖然當時也和另外兩位朋友組了樂團,但後來各自都沒有時間,沒多久就解散了。畢業後我們兩個唸不同大學,不過還是常在一起寫歌,我彈吉他,一之打鼓,亂唱亂叫的,覺得自己好像動物或植物在草原上被風吹著很自由的樣子,就取了個團名叫做草原,算是落差草原的起頭。差不多是在2008年的冬天,我在學校商店門口旁的白牆上,看見一張徵鼓手啟事,那時也好奇是甚麼樣子的樂團,就找一之一起去面試,那天幫我們面試的就是愛波(當時還有另一個吉他手維尼),交換聽了彼此在做的音樂也聊了許多喜歡的音樂類型,都覺得很合就加入了愛波的團,本來只徵鼓手,結果我也加入彈另一把吉他,後來還加入另位鼓手打雙鼓和一位操作電子聲響的朋友,編制算蠻大的,當時的團叫Deep Deer,不過只表演一場,吉他手就去當兵,另一位鼓手也到澳洲唸書,剩下我、一之和愛波,我們三個都覺得還有什麼東西在心裡面轉了好久不太甘心,不能不做,於是在2010年組了落差草原WWWW。啊龍加入差不多是在2011年,當時我們三個已經錄完通向烏有EP,也有些演出,表演過幾場後,覺得不管在吉他編制上或是節奏配合上都覺得層次還不夠,討論後想到可以找我在學校吉他社的學弟啊龍來幫我們彈吉他和配合一些節奏,一開始先請他一邊幫我們PA,一邊感覺我們想要的東西,不過幾乎沒花多少時間很快就融入大家,還加入了更多好玩的想法。

2. 落差草原的音樂給人一種在大氣移動的感覺,帶有大自然、部落音樂等元素,給人很強的環境氛圍、影像感,在製作這些音樂時主要是受到哪些音樂人或是電影的影響?

唯祥:我們共通喜歡的樂手和樂風蠻多的,像是林生祥、Bjork到一些世界音樂等等,各類型都有,但編曲上沒有太直接的受到哪位樂手影響,編曲時不會討論太多曲風、類型的問題,會拋開很多事情,先討論故事,然後一起想像,比如常常會說某段想要一大片流浪狗在哭泣的感覺之類的,大家就會用自己的樂器詮釋,再延伸出更多故事中的風景。我們覺得想像力還蠻重要的,有時候要一起做從零開始的歌,就更仰賴想像力,每個人像是隨機從地上選幾顆石頭和樹枝,再一起做成一條大家都喜歡的項鍊。

3. 除了音樂,歌詞的創作也相當具有詩意,在歌詞的部分主要是由誰來譜寫?你們有喜歡的詩人或書籍嗎,可否推薦給大家?

唯祥:歌詞的部份由我和愛波寫比較多,但也會有其他好玩的創作方式,像是由我先寫一個故事主軸,愛波再去延伸,或著一之先寫我再延伸。
最近讀了宛璇的《陌生的持有》,裡面還有她自己畫的小圖,詩和圖在任何時候都很適合閱讀,讀完很舒服。

愛波:第一張EP《通向烏有》裡第四首歌名〈通向烏有〉和第三首歌名〈小細節與事件〉靈感來源是辛波絲卡詩選中的〈旅行輓歌〉以及〈我們幸運極了〉詩句,原文為「小事件和細節」。推薦的書有:村上春樹《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1Q84》,夏宇《腹語術》、《Salsa》還有羅智成《寶寶之書》。

一之:林克孝的《找路》,一本關於人和台灣山林間的接觸和溝通,特別推薦給跟我一樣長久生活在都市裡的人們,這本浪漫的真實故事非常感人,能讓僵硬的心融化,讓我們更謙卑和敬畏的去對待大自然的ㄧ切。 雖然不是詩集,但是作者也是一個愛寫詩創作的人,這本書給我們很多創作的靈感。

啊龍:卡爾維諾的作品都很喜歡,最驚為天人的還是他的《宇宙連環圖》,但其實最喜歡也最常接觸科幻題材的作品,貳瓶勉《BLAME!》、木城幸人《銃夢》、林田球《異獸魔都》、太田桓康男《與月亮的距離》等(漫畫)都很推薦;而小說最近則是劉慈欣的《三體》系列讓我久久不能自己。直到目前最喜歡的電影是《The Fall》,Patti Smith和伍佰是我的詩人。

4. 第一張EP《通向烏有》的歌曲聽起來的節奏感較為分明,到了第二張EP《太陽升起》音樂變得更為迷幻飄渺,甚至更為溫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跟我們聊聊這兩張EP在概念上的異同。

愛波:製作第一張EP時我們回到了三個人樂團,那時候樂器少少的,就鼓和木吉他貝斯直笛,大部分的情感都是以它們去表現,也剛接觸音樂軟體和環境錄音,嘗試用這樣的方式去點綴樂器演奏的部份。在製作第二張EP時,有電吉他的聲響加入,我們在音樂軟體的使用和聲音的想像也比上一張來的豐富。在創作上也漸漸更融入了我們對於身在其中的大地、社會的關心。

落差草原訪問內頁2.jpg

一之:我們到目前為止的經驗是,雖然在同時期所累積的其他歌曲也蠻多首,但並不會一定要從這些歌曲去組成一張作品,而常常是以其中一首的故事線為主,然後直接在整合成EP的過程中,延伸出這個故事的支線,然後把它編輯成一張概念完整的作品。 目前已經累積了很多首故事線,我們自己也很期待把它們一一的生出來!

唯祥:這兩張其實是一個故事,裡面住著同一個主角,算是二部曲吧。第一張《通向烏有》從黑夜開始,以「尋找」為整張的核心,前兩首歌中尋找「月亮」或「湖」都是自我虛幻的投射,對長時間陷入迷途的自己感到挫折而盲目的找尋(也許是快速城市帶來了各種層次的焦慮);但黑夜終將結束,最後主角以〈通向烏有〉釋放了內心所有的不安以及懷疑,結束第一篇章。到了第二張《太陽升起》主角帶著新的自己通過了〈月光隧道〉從黑夜到白天,〈他幾乎什麼都沒有感覺〉發著光的動物帶他跳了出來,教會他敞開心胸去包容更多事情,看事情的角度轉換成更加寬闊;在〈太陽升起〉中終於了解了世界共生的重要,這片美麗的花園、清澈的夜空,都是我們要一起守護的家;最後〈海孢子〉唱著「全身赤裸,面對海洋,不介意裸露;閉上眼、脫下皮,在黑暗中前進...」,勇於面對大海般未知的恐懼,在黑暗中前進,迎接希望之光。我們設定的故事概念大概是這樣,不過每個人聽了這兩張作品也許會有不同的想像,當然我們覺得那樣更好!

這兩張記錄的都是樂團當下的狀態,從月亮到太陽,從自我懷疑到關心社會,不好的或好的我們都會持續吸收學習,故事還會繼續進行下去。

5. 《太陽升起》中取樣了不少環境音,像在〈金色〉中取樣了反核遊行等抗議聲浪,對你們來說這樣的創作主要是做為一種紀錄,還是想表達你們對事件的立場以及看法?取名為〈金色〉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涵?

唯祥:確實是想表達我們的立場,我們反對核能,因為人類還沒有任何方法可以處理高階核廢料;更反對官商利益勾結,因為他們讓我們沒有選擇的權力,甚至欺騙、掩埋真相。〈金色〉是我們去反核遊行時錄下的,我們身在其中,不只是旁者的紀錄,希望能透過音樂關心並幫助許多事,還有很多議題都是必須一起去瞭解並找到正確解決方法的,我們會一邊持續的在學習和觀察,期望能帶給社會更多更不一樣的能量,無法把世界交給不關心世界死活的人。〈金色〉的曲名其實是「銫」這個字把他拆開變大,銫、鈽、鍶是最常出現的輻射物質,銫137是核彈、核武器或核反應堆內核裂的產物之一,會釋放伽瑪射線,毒性是氰氧化鉀兩千倍,半衰期達三十年。

6.  〈太陽升起〉這首歌讓我想到The Microphones的〈I Want Wind To Blow〉,你們喜歡The Microphones (Phil Elvrum) 的音樂嗎,因為Phil Elvrum同樣是擅長以自然景象為主題來創作,還是這一切只是巧合?
      
唯祥:哈哈,其實我們都沒聽過Phil Elvrum,剛聽了一下覺得很喜歡,謝謝你的介紹!不過我想不管是玩樂團的或是大企業家,每個人都是離不開大地母親的,我們喜歡大自然給予我們的一切,雖然住在城市,但因為這樣所以更需要被療癒,也因為這樣我們更需要保護它們,我們得從中取得平衡,大地母親只有一個,而且總是很無私。

7. 在錄製這張EP 時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
    
唯祥:我們上一張《通向烏有》和這一張《太陽升起》都是自己在家宅錄,用相當低規格的器材錄製的,混音也是自己混的,當然最大的阻力還是礙於經濟狀況囉,不過這也讓我們反而更不浪費各種嘗試的機會,許多聲音也是只有低階的器材才能做出來的,我們第一張的Vocal還是愛波家裡KTV麥克風錄的。回過頭來看錄音品質的話似乎還是有很多瑕疵,可是我想作品本身一定會一點一點的因每個人的聆聽狀態而有所變化,多少會從各種層面成長,不會一直躺在那不動吧。

8.  落差草原的現場聽起來與專輯有些許的差別,現場的聲音聽起來更為壯闊飽滿,吉他音牆與合成器的部分都相當厚實、銳利,人聲反而成為樂器的一部分,在現場與錄音室之間是否採用不同的演奏方式來呈現出不同的感覺?

愛波:其實演奏方式並沒有太大的不同,錄音當然會盡量讓許多聲響細節的東西可以呈現出來,現場演出時會加入比較多即興,每個人會回到歌曲裡面,讓自己完全被包在那,被故事牽動,看當時會有什麼感覺,互相傳達訊息,所以每一次表演都會有些東西不一樣,希望給觀眾的氛圍相較於CD會比較強烈一點。

落差草原訪問內頁1.jpg

一之:在節奏或音效的表現上,其實會希望現場以更直接的方式進行演奏,像是部分的效果會因每個人的編制去分配成自己負責的演奏方式,可能不盡然跟錄音時一模一樣,在節奏上雖然部分歌曲在現場還是會使用取樣或MIDI編輯的Loop,但還是很強調在打擊樂器上加強節奏的層次感,我們現階段非常重視編曲的現場感染力。

啊龍:因為編曲和表達方式不太一樣,所以在錄音的時候也是團員自己混音,也可以說除了最後Mastering以外,其實混音也算是創作的一部分;現場則是會遇到不同的器材、場地和PA的因素,外場聽起來來多少會有不同,不過我們每次表演歌單的排序都會考量時間、整體感、場地氣氛等,也會因為歌序安排一些Jam或者聲響來連接,所以每次現場演出的感受應該都會不太一樣;另外,這幾次表演都有找比較熟識的PA配合和討論,之後也會持續這種作法,希望每次表演都能讓觀眾能更清楚我們想要呈現的感覺。

9. 你們使用了不少特別的樂器,效果也相當豐富,可以透露一下團員們使用的樂器和編曲軟體嗎?

唯祥:我主要是演唱和彈木吉他和按鍵盤,還有幾顆小石頭可做現場即興。

愛波:我的部份是演唱和貝斯還有隨身都會攜帶的小樂器們:拇指琴、夾竹桃手搖鈴、Kazoo、鐵琴、口風琴、直笛。

一之:在一開始跟唯祥組團時我就是鼓手,現在我也負責一些和聲,我也會使用電腦來演出,做一些取樣或混音的音效,用電腦編輯節奏在現場演出時搭配真的鼓組,未來我們在國外唸書的另一個鼓手就要回國,我們會發展成有兩個打擊樂手的樂團。

啊龍:主要是電吉他,有時候是木吉他,另外也負責響棒、鈴鼓等一些小打擊樂。

10.  未來有製作完整專輯的計畫嗎?還是先繼續以EP的形式來發行作品?

唯祥:未來可能會計畫製作完整的專輯,但還會考量各種問題後再做決定。

愛波:希望之後能嘗試更多種可能的發行方式,也許會音樂結合詩集或畫冊。

啊龍:我們的歌其實都算長,而且故事其實都很完整,以概念單曲的形式發行也許會很有趣。

11.  那在網路上也會透過Bandcamp發行嗎?當初為什麼選擇Bandcamp作為發表平台呢?

愛波:Bandcamp的頁面是我們喜歡的,加上他可以放上喜歡的照片,像是個人的部落格或是網站那樣,一點進去的畫面至少是很強烈的第一印象,可以直接播放整張專輯和購買。

啊龍:Bandcamp沒有多餘的廣告,介面很中性,可信度、專業性高,是很好的平台。

12.  對於現在盛行的線上音樂串流服務 (如Spotify等..) 有什麼看法嗎?

啊龍:其實Youtube或P2P等各種型態出現之後,大環境早就變了,Spotify突然紅起來只是把廣告、通路和曝光什麼的都安排好了吧,像MSN、Skype變成LINE之類的,個人認為其實都是商業競爭的結果,就算Spotify倒了我想也會有其他各種形式的平台出現,音樂人和消費者的處境沒太大改變,作品內容仍然是最重要的。

13.  有沒有什麼話想跟樂迷們說?

唯祥:希望在你們生活中都能擁有一大片自由自在的草原可以奔跑,大家都要平安快樂!

愛波:每一次看見你們來聽現場演出都覺得很感動,好或不好至少你們都參與了我們的表演,很感謝!

一之:我們組團到現在三年,我覺得有慢慢的朝著我自己理想中的狀態越來越接近,感謝這一切都順利在前進,也希望能感染到更多的人,謝謝願意來聆聽和了解我們的每個聽者!

啊龍:謝謝你們;我每次看完演出都會有一種非常安靜且緩慢的狀態,希望聽完我們的音樂/演出後也能給你們這樣的寧靜時空。

Deep One Perfect Morning © 201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