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終榜】DOPM最喜歡的專輯11到20名

by DOPM

20. Yo La Tengo - There’s a Riot Going On

YLT-Theres-a-Riot-Going-On-art-1521566569-640x640.jpg

因為Yo La Tengo是真正的喜歡不同音樂,他們毫不掩飾地用他們獨特的演奏效法其他樂風,管它是krautrock、free jazz、ambient、bossa nova。其實這張專輯再多聽幾次下來,曲風的迥異會越來越不明顯,圍繞著整張專輯的是一種introspection的氛圍,可以說它有溫馨的感覺,也可以說它是一種令人感到欣慰的存在。

(by F)

19. Ty Segall - Freedom’s Goblin

Ty Segall_Freedom's Goblin.jpg

聽了Ty Segall的音樂這麼多年,最常冒出的念頭若不是「他今年又會發幾張專輯」,就是「每一張專輯聽起來都差不多」,幸好他在2018年初發行的《Freedom's Goblin》正視這個問題,推出突破之作《Freedom's Goblin》,其中歌曲風格主題多變,宛如八零年代舞曲般的〈Despoiler of Cadaver〉、Ty Segall太太獻聲的〈Meaning〉、近似Elliott Smith的民謠作品〈Cry Cry Cry〉、真的以華爾滋節奏呈現的〈The Last Waltz〉都是過去少見的嘗試。獻給寵物Fanny的歌曲〈Fanny Dog〉、吉他不斷爬升的〈She〉和彷彿Neil Young & Crazy Horse上身,實則是重新詮釋舊作〈Sleeper〉的終曲〈And, Goodnight〉都是專輯中的亮點。

(by D)

18. Johnny Marr - Call the Comet

61X6AAYYcZL._SL1400_.jpg

《Call the Comet》是前The Smiths吉他手Johnny Marr個人的第三張專輯,如同許多的樂手一樣,他對於當下的政經情勢感到迷惘,因此在專輯中想像一個與現今不同的未來社會,在〈The Tracers〉他描繪的是更高等的外星生命來指導地球人。雖然主題挾帶外星科幻元素,Johnny Marr的音樂卻非常復古,〈Hi Hello〉和〈Day In Day Out〉刻意採用了與The Smiths舊歌相似的吉他riff,讓聽眾不由得陷入懷舊情緒。整張專輯的歌曲全為演奏純熟、旋律美好的college rock歌曲,雖無太多新意,聽起來十分療癒,像終曲的〈A Different Gun〉描寫的是駭人的恐攻的場景,但Johhny Marr仍然抱持樂觀的態度,相信人類在未來能找到解決衝突的方式。

(by D)

17. Iceage - Beyondless

iceage-beyondless-album.jpg

丹麥後龐克樂隊Iceage自成熟的上張作品後,《Beyondless》一樣維持同樣的水平,電吉他如雷電風暴般的席捲每一首歌曲,外加上小喇叭與小提琴的綴點讓曲子更有爵士味,但激進躁動的本質依舊不變,〈The Day the Music Dies〉由對音樂死亡的樂觀其成來反思世界局勢的混亂所招致毀滅的可能性。〈Take It All〉用行軍式的鼓擊與弦樂來控訴現今世界的存在就是一項罪行,每個人都是犯下這罪刑的共犯之一,主唱Elias Bender Rønnenfelt唱著就讓你們去掠奪這裡所有的一切吧。Beyondless意指沒有任何進展,如同死水一般,Iceage偏激的用他們的音樂回覆這世界永不停歇的殘暴。

(by G)

16. Anna Calvi - Hunter

AnnaCalvi.jpg

《Hunter》是一張相當具有情緒張力的作品,英國女唱作人Anna Calvi在專輯中毫無保留的用她高亢的歌聲將自己從性別解放出來,把內心的掙扎與在生存的渴望用電吉他譜寫成曲子。〈Don't Beat the Girl Out of My Boy〉聽來猶如The Cure的後龐克吉他Riff與Jeff Buckley的高亢嗓音連成一氣,宣示自己有著男姓靈魂與女姓身體,並且不會因此屈服於他人惡意的眼光。Anna Calvi用一把電吉他激昂俐落的在《Hunter》忠實的將自己的慾望無懼的呈現在世人耳前。

(by G)

15. Loma - Loma

a0997779065_10.jpg

Loma這個計畫結合了Cross Record幽微細緻的特質和Shearwater近年來比較戲劇化且外放的風格,從曲子中的轉折和旋律的流動可以聽到Jonathan Meiburg的手筆。為了與Shearwater作區別,Loma由Cross Record的Emily Cross擔任主唱,她的歌聲不屬於受過訓練專業歌者的類型,反而像身邊的友人那般樸實無華,同時又似乎與外界隔了一層膜,散發出孤獨的氛圍。

(by D)

14. Young Fathers – Cocoa Sugar

a1022040919_10.jpg

剛開始,除了他們的幾首強勁的單曲像是〈In My View〉和〈Toy〉,專輯的其他歌曲並沒有到太吸引我。但是多聽過幾次,其他歌曲也慢慢地越聽越愛。可以聽到他們在音效,樂風,歌詞甚至是歌曲結構上都充滿了探索與實驗的熱忱。他們的音樂可以很嚴肅,很憤怒,也可以很嗨的。看著他們從早期的mixtape到跟Massive Attack合作,幫《T2》寫歌再到這張專輯,我想喜歡他們的歌迷一定不會失望,甚至更期待他們未來的作品。

(by F)

13. James - Living in Extraordinary Times

James-Living+In+Extraordinary+Times+Album+Cover.jpg

第一次聽到新專輯《Living in Extraordinary Times》時,〈Hank〉爆裂的電子元素和激進的政治宣言馬上讓我感到耳目一新,雖然歌曲不像前幾張專輯那麼琅琅上口,但他們寶刀未老的批判力道強烈宣示這就是2018年該聽的音樂。生活在2018年,尤其是在右派勢力當道的英美,許多人不由得對社會現況感到憂心,足跡橫跨歐美的Tim Booth也不例外,《Living in Extraordinary Times》應該是樂團近年來收錄最多政治歌曲的專輯。

(by D)

12. Preoccupations - New Material

a3834850802_16.jpg

《New Material》在聲響上與首張專輯《Viet Cong》較為相似,都採用仿若Joy Division似從遠方傳來、經過特殊處理的鼓聲,不過吉他手Scott Munro在受訪時提到樂團這次刻意要擾亂聽眾的視聽,讓人分不清聽到的樂器演奏究竟是吉他還是合成器。另一方面,雖然團員可能嘗試了更多實驗性的聲響,在寫曲方面的旋律性反而提升。

(by D)

11. Hookworms - Microshift

hookworms-microshift.jpg

私認為《Microshift》是他們所有作品到目前為止中最好也是最成熟的一張專輯,相較起前兩張作品,《Microshift》更加的以Krautrock、新迷幻樂風為主要走向,在樂器方面也偏重於使用類比合成器但又不至於失去他們早期硬蕊噪音龐克的基底,也因為錄音設備、樂器全因洪災而汰換過一遍後影響了整個樂隊在聲響的表現方式,他們也不諱言未來更加的以電子聲響為主要走向。

(by G)

Hookworms - Microshift

by DOPM
hookworms-microshift.jpg

2015年因颶風的侵襲導致英國里茲遭受水患之苦,而Hookworms位於里茲的錄音室Suburban Home也因此被洪水淹沒,所有的錄音設備全都因此毀損,主唱、錄音室的擁有者MJ瞬間失去了他辛苦打造的空間也頓時失去了賴以維生的錄音設備,因此讓Hookworms失去了排練的場地也無法繼續錄製新的音樂,所幸在眾人集資的捐贈下錄音室在2016年得以重建,而這次他們的第三張專輯《Microshift》也象徵著樂隊在經歷洪災危機之後的重生。

私認為《Microshift》是他們所有作品到目前為止中最好也是最成熟的一張專輯,相較起前兩張作品,《Microshift》更加的以Krautrock、新迷幻樂風為主要走向,在樂器方面也偏重於使用類比合成器但又不至於失去他們早期硬蕊噪音龐克的基底,也因為錄音設備、樂器全因洪災而汰換過一遍後影響了整個樂隊在聲響的表現方式,他們也不諱言未來更加的以電子聲響為主要走向。這可能也是他們最流行的一張作品,主唱MJ的聲音不再透過躲在效果器以及吉他音牆後面,他的嗓音比以往來得突出但又不至於搶走其他樂器聲響的風采,主副歌的旋律都是流暢的不讓人感到煩膩。

《Microshift》的主題圍繞著精神疾病、死亡、身體意象、在公共空間的焦慮感,MJ說他在這張專輯的歌詞的撰寫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寫詞如同在治癒他長期以來的憂鬱症,將他的親身經歷都訴諸在音樂上。單曲〈Negative Space〉即便是一首相當躍動的曲子講述的是MJ對他擔任音響工程師摯友的死的感受,他唱道:「在我沮喪時我仍然會見到你,在我沮喪時我仍然會聽到你。」當他看到摯友的遺物時依舊感到悲痛,當他將寫好的作品想拿給他看時卻再也找不到他,那些還想問的問題已經再也找不到人來回答。〈Negative Space〉在聲音的變換上相當精彩,彈跳般的合成器聲響製造出一種不真實的空間感,歌曲優異的起承轉合已是對摯友最好的致敬。

〈Static Resistance〉的Motorik節拍與電流流過般的電吉他音牆譜出一首以Krautrock曲式為主的歌曲,如同慶祝他自己的挫敗般,他對社會上因男性的身體意象而認為男性如果罹患心理疾病就象徵著失敗感到不滿,那樣疾病的存在如同靜態的在反抗傳統社會價值觀。MJ將他對父親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感受全都寫在〈Ullswater〉這首如在星際穿梭的新迷幻曲子,Ullswater是英國湖區的第二大湖,因為他的父親在生病前常跟他去那旅遊,如今當初的美好回憶已被疾病吞噬再也不復返,這也使他感到焦躁不安,那些記憶就像從未發生過隨著時間流逝而逐漸消散,反覆彈跳般的合成器聲響與吼叫般的電吉他輪番上陣讓他的嗓音化為一股能安慰自己的力量,而副歌也讓我想起許久不見的Secret Machines。

〈The Soft Season〉暫別了前面幾首曲子的跳舞節拍,改用如同沉浸在水中的環境聲響,像是專輯上下半部的分界點,純然用聲響無縫接合下一首〈Opener〉,歌曲再度主張男性不用因為自己的心理疾病或喪失男子氣概而困擾,愉悅的節拍讓那些迷失自我的人不需要再感到自卑。〈Each Time We Pass〉猶如一首Panda Bear的曲子,MJ在這首歌曲表現的比其他歌曲來的內斂,以低音節奏為基底再讓高頻的電子音效充滿繽紛的色彩感,曲尾對聲音細節的處理也讓人感到微妙。

里茲遭受水患的那天剛好是英國的Boxing Day,所以〈Boxing Day〉象徵著樂團在水患前後的分界點,吉他噪音與薩克斯風間斷的回響著整首曲子如同Swans在音樂中的黑暗躁動,最後曲子嘎然而止,猶如所有的音響器材被猛水淹沒,聲音頓時消失在空間中。在尾曲〈Shortcomings〉,MJ不斷告訴自己不要這麼具有自毀傾向,但即使如此他還是無法控制自己,需要其他人來抓住他一把防止自己被自己吞噬。

《Microshift》是一張在節拍和旋律轉換上相當流暢的作品,並用激昂的嗓音與舞曲節拍來處理自我內心的鬱悶將他們消化為另一股勢不可擋的能量。天災所帶來的毀壞並沒有讓他們沉入水底,反而讓他們因此脫胎換骨在這張專輯重新站起來,重生,並且超越以往的自己。

by pblue

評分:
Deep One Perfect Morning © 201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