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聽Sigur Rós團員為BBC的紀錄片所製作的原聲帶《Circe》
Read MoreSigur Rós - Kveikur
經歷鍵盤手Kjartan的離團以及脫離主流廠牌Parlophone後,大家不免懷疑這對Sigur Rós的音樂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而且去年才剛發行過專輯《Valtari》隨即又錄製了新專輯《Kveikur》並在今年發行,在這樣緊湊的行程下,他們是否能製作出一張好作品。
不過這些疑惑在聽完《Kveikur》之後便消失了,或許我較不喜歡《Valtari》和《Með suð í eyrum við spilum endalaust》所帶來的平穩與喜樂,反倒是《Kveikur》所帶來的黑暗氣氛,很直接的就與我想要的感覺很契合,讓人想說:「對!就是這樣」,至少在這張專輯下我又重新聽到他們找回自己最初的模樣。
《Kveikur》的封面採用了巴西藝術家Lygia Clark的攝影作品,這其實是她的一個藝術行動之一,讓照片上的人帶著她所製作的面罩,使人感到自身的呼吸與心跳,重造一個小型的私人空間,彷彿重新回到母體的包覆,而《Kveikur》的音樂似乎也帶著這樣重生的感覺。
早先在現場演出便聽過的〈Brennisteinn〉,在專輯的版本上聽起來少了一些更強烈的低沉電氣感,但開場的氣勢還是很驚人,後半段的轉折不免會使人與Radiohead的〈Where I End and You Begin〉作聯想,但Jónsi用拉弦吉他所製造出的廣闊聲景還是相當具有特點,他很擅長利用破音的殘響來製造出獨特的空間感。
以黑曜石的冰島語作為歌名的〈Hrafntinna〉,他們用鈴響般的敲擊穿過整首歌曲,Jónsi歌聲的低高起伏穿梭大氣夾層來到一處冰島的山嶺,你如同從地上黑曜石的黑色亮澤中看見自己模糊的身影,雖然我們這輩子也許不能有機會去到那樣的地方,但Sigur Rós的音樂給你的是超越空間的想像力,我們不一定要去過那些地方,也不一定要稱羨那些絕美的景色,回頭看,你會發現最美的早已經在身邊,我想這才是音樂的本質,每個人都有權力享受音樂所能帶來的想像力。
〈Ísjaki〉或許是一首情歌,或許不是,但看歌詞感覺出是一種人跟人之間關係的崩離,就像冰山遇上火焰,彼此互相消融直至空無,Jónsi在這首歌中唱出了很好的旋律。
而黑暗的同名曲〈Kveikur〉所帶來的是毀滅的警示,即使是燭光也是殘酷的火焰,歌詞寫著:「我們消失在地平線上,消融在太陽的記憶當中」給人一種地球的臭氧層消失殆盡而遭受太陽直射的灼烈感。至少〈Rafstraumur〉和〈Bláþráður〉感覺還能帶來些希望,但我們不並不確定那「希望」到底是什麼,在沒有歌詞的情況下,也只能用聽覺去感受。
沒有賣弄長篇的實驗環境音效、後搖滾鋪陳,《Kveikur》是一張很直接的作品,一張充滿黑色氣氛又不至於了無生氣的搖滾專輯。後來,我在《Kveikur》後面接著聽他們的第一張專輯《Von》,整個氣氛居然莫名的搭合,像是一種重生之後的初始狀態,這次,他們真的重新找到了自己。
by pblue




Sigur Rós今年將推出比較「激烈」的新專輯《Kveikur》
冰島樂團Sigur Rós今年換到廠牌XL Recordings,即將在六月推出他們的第七張專輯《Kveikur》,這將是團員Kjartan Sveinsson離團後的第一張專輯。
Read More觀賞Sigur Rós、David Byrne以及坂本龍一為日本311震災所製作的音樂公益短片
觀賞Sigur Rós、David Byrne以及坂本龍一為日本311震災所製作的音樂公益短片
Read More2012.11.21 Sigur Rós @ Taiwan University Stadium (台大體育館)
自從在大螢幕上看過Sigur Rós的紀錄片《Heima》後,不禁會對Sigur Rós的現場演出有美好的想像,尤其是想像自己能在深山或是海邊聆聽到他們真實的聲響,感覺那樣的靈氣就是與大自然源於同處,如同他們家鄉冰島壯闊的自然 景色一般,脫俗於世。不過這次來到台灣演出雖然舉辦在室內場地,和自己腦中的美好畫面有所不同,但還是很高興他們遠渡重洋來到這塊土地上為大家帶來這場演出,畢竟這次終於不用再聽他人述說他們的現場有多驚人,因為我們即將親耳體驗到這世界上最動人的聲音。
不知是否坐在B區位子的緣故, 一開場的聲音聽起來有點焦糊,弦樂組和主唱Jónsi的聲音特別嚴重,和印象中他們音樂裡所呈現出的透澈度有點小落差,不過這也阻擋不了Sigur Rós表現他們優異的現場功力。我最喜歡的Sigur Rós專輯是《Ágætis byrjun》和《( )》,所以當聽到這兩專輯的曲目總是特別有感覺,像是《( )》裡的〈Vaka〉有一段日子一直是我進入睡眠的前奏曲,而現場的〈Vaka〉聽起來特別動人,平靜卻深沉,如同一條連接現實與夢境的橋梁。而夢境的這端是〈Glosoli〉,這是一首不斷累積情緒的曲子,後頭的巨型螢幕撥放著MV的片段,如果你還記得,就是有一群孩子奔向懸崖邊的畫面,鼓手Orri Páll Dýrason踩著大鼓,整個聲音炸裂開,孩子們在奔向懸崖後都飛了起來,強烈的閃光之下,全場歡聲雷動。
接著的 〈Svefn-g-englar〉,舞臺上隨著聲波明滅著點點微光,效果非常精巧,Josi用他獨特的嗓音唱著:「啾~啾~」,最特別的一幕是他拿起吉他,將聲音唱入拾音器的位置,與之產生共鳴。聽到〈Viðrar Vel Til Loftárása〉時,螢幕上出現兩個娃娃的畫面,想起來這首歌MV中兩個男孩的故事,腦海中他們擁抱的鏡頭還是很美,這時Jónsi和全團停止了聲 音,全場突然鴉雀無聲,那一刻時間彷彿就這樣停滯住,後來聲音才又開始動了起來,或許說的有點浮誇,但我確實以為世界在那幾秒內是停止不動的。
聽到〈Hoppipolla〉前奏,大家都歡呼了起來,澎派的弦樂聲響起,不少觀眾衝向舞台前方,聽到這麼振奮人心的旋律,真的是不激動也難。如同 〈Glosoli〉的情緒累積,〈Festival〉將整場演出帶向另一個高點,以歡度節慶的演奏方式,將弦樂、音牆、大鼓、小鼓積累爆發出來。綠光四 射、電氣感十足的新歌〈Brennisteinn〉或許揭示了Sigur Rós音樂的新方向,不知為何讓我想起幾個月前Radiohead的現場,Jónsi唱風一變,宛如Thom Yorke上身,老實說〈Brennisteinn〉聽起來還頗像《Hail To The Thief》時期的曲子,帶有陰沉的跳舞感。
《( )》專輯裡的最後一首曲子〈Popplagið〉無疑是最棒的終曲。除了「震撼」兩個字我還能多說什麼呢,Jónsi以弦拉奏電吉他所創造的環境音牆,可 以說是近代搖滾樂中最特別的聲音,在〈Popplagið〉中更表現出此聲音的極致,也是Sigur Rós音樂中兩種衝突概念共存的體現,重生與毀滅,缺一不可。
演出結束後,大家絡繹不絕的掌聲給了他們最好的肯定,他們也肩搭肩出來謝幕了兩次,真的相當可愛。如同專輯名稱《Takk...》,感謝一直是他們音樂的初衷,我們也懷著感激之情,感謝Sigur Rós,感謝這個美好的夜晚。
by pb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