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終榜】DOPM最喜歡的專輯21到30名

by DOPM

30. Jane Weaver - Flock

英國唱作人Jane Weaver今年的專輯《Flock》一開始對於喜歡聽獨立搖滾或電子的歌迷來說應該算是容易入耳,尤其前三首歌可以歸類為流行歌,一邊做家事一邊播放也不顯突兀,不過細聽後可以發現Jane Weaver對世界和自身困惑不解的疑問。經過Dream pop風格的演奏曲〈Lux〉,〈Modern Reputation〉明顯可以聽到Stereolab的影響,結合了實驗電子聲響、Krautrock節拍和夢幻女聲。同名曲〈Flock〉神秘的編曲與Jane Weaver唯美的歌聲,讓人感到迷醉又不安。專輯後幾首歌變得更為超現實,描寫對一段關係感到厭倦的〈All the Things You Do〉採用了令人焦躁的電子音效和鼓機,〈Pyramid Schemes〉的funk吉他宛如七零年代的搖滾歌曲混搭電子舞曲,終曲〈Solarised〉在充滿電玩風的聲響中鼓吹人們擁抱真實世界,形成有趣的反差,最後引用〈Flock〉的前奏,讓人想再聽一遍專輯,繼續探索其中的未解之謎。

(by D)

29. Manic Street Preachers - The Ultra Vivid Lament

Manic Street Preachers樂團本身似乎互斥又共存的特質一直令我著迷,他們在這個思考淺碟的時代持續寫著深奧不討喜的歌詞,同時曲調又琅琅上口老少咸宜,當我以為他們的巔峰已過,今年的新專輯《The Ultra Vivid Lament》又成為樂團繼《This Is My Truth Tell Me Yours》以來的冠軍專輯。身為Manics的長期樂迷,其實無法宣稱《The Ultra Vivid Lament》是石破天驚之作,但其中的歌曲旋律優美、歌詞充滿智慧,即使主題嚴肅仍能鼓舞人心。在Richey James失蹤多年後,樂團仍以〈Still Snowing in Sapporo〉遙想四人組合時的日子。〈Orwellian〉點出現今資訊混亂、不容易分辨實情的社會現象,相當不落窠臼。由於主唱James Dean Bradfield這次主要以鋼琴創作,許多歌曲比過去Manics作品採用更多的鋼琴和合成器,聽起來復古且流暢。

(by D)

28. Pia Fraus - Now You Know It Still Feels The Same

愛沙尼亞的Shoegaze樂隊這次將他們二十年前的首張專輯《Wonder What It's Like》重新錄製成這張《Now You Know It Still Feels The Same》,很少有樂隊會將自己年輕時期不成熟的作品重新雕琢成新的作品,但如同專輯名稱,他們從這些舊歌中找到年輕時期最初對瞪鞋音樂的悸動,有些歌甚至早就不知道該怎麼彈了,他們還是鼓起勇氣重新面對這一切,由於當初歌曲的旋律性就非常好,所以透過現代的錄音技術整體的可聽性提升非常多,聽〈In Mind〉就如同聽Slowdive的〈Alison〉一樣,讓我們再一次體會到什麼是夢幻民謠的極致,讓人猶如迷失在一大團粉紅霧氣裡找不到回家的路。

(by G)

27. Floating Points and Pharoah Sanders - Promises

這兩位傑出的音樂人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組合,但是他們音樂的探索者。Floating Points以電子實驗音樂為主,而Pharoah Sanders早就是實驗爵士的一代宗師。兩者都是我非常喜歡的音樂人,但能聯手做出這張超越曲風框架的作品,只有感恩與讚嘆!對我來說,這是一首長達46分多鐘的曲子。從開頭簡單的七音旋律motif,慢慢地帶著聽者進入一趟通往內心的旅程。我想沒有好好坐下來把整張專輯從頭聽完,是無法領略它以不變為萬變的神奇。Sanders的薩克斯風與不同樂器的交織與轉換,聲響流動的起承轉合,促成樂音與沉寂的絕妙對話。特別是〈Movement 6〉,LSO龐大情感渲染力的交響樂讓人不禁聯想到Henry Gorecki的《Symphony of Sorrowful Songse》,既使音樂悲傷沉重,卻好像也得到了救贖。

(by F)

26. The Besnard Lakes - The Besnard Lakes Are The Last of the Great Thunderstorm Warnings

主腦Jace Lasek的父親和他景仰的音樂人Prince、Mark Hollis等都在這幾年內相繼過世,引發他在新專輯《The Besnard Lakes Are the Last of the Great Thunderstorm Warnings》中討論生死這深刻難解的問題。熟悉The Besnard Lakes音樂的歌迷在新專輯中依然會聽到他們喜愛的元素,像是充滿回授效果的瞪鞋風吉他、迷幻搖滾的磅礴氣勢、Jace Lasek的誇張假音和Olga Goreas的合唱,不過歌曲的高峰需要更多的時間醞釀,在這講求速成的年代,聆賞這張專輯需要一點耐心,如果原本就喜愛他們先前的專輯,在新作中聆聽各件樂器的微妙音色變化並代入Jace Lasek所寫的情境中仍然是件享受。

(by D)

25. Mogwai - As the Love Continues

今年其實蠻多後搖團出輯,但是魔怪的第十張專輯,依舊是我今年後搖專輯的心頭好。過去這幾年常做電影配樂的他們,也慢慢的把氣氛營造的手法加入情緒堆疊吉他音牆中,開場曲(他們總是喜歡取一些很怪的歌名)就是一個絕佳的例子。新專輯裡還可以聽到爽快的油漬搖滾吉他狂飆,像是〈Ceiling Granny〉,也有像是Daft-Punk得了憂鬱症的曲子〈Fuck Off Money〉。主腦Stuart Braithwaite更是開口唱了主打單曲〈Ritchie Sacramento〉,一首旋律優異的搖滾流行歌。我想只要有愛,魔怪就還會繼續用音樂轟炸我們。

(by F)

24. Alfa Mist - Bring Backs

相較於讓我回味再三的《Antiphon》與《Structuralism》,Alfa Mist今年帶來的新作《Bring Backs》,嚴格來說,並未達到個人期待。這麼說並非全盤否定《Bring Backs》,只是前述的兩座山嶽顯得過於高聳而難以超越。《Bring Backs》依舊恣意流瀉著Alfa Mist對於極簡主義的偏好,Sam Rapley (Tenor-Sax) 於〈Run Outs〉、〈Coasting〉裡吹奏仍足以令我陶醉再三。但不得不說,個人始終認為Alfa今年的最佳單曲,其實是後續收錄在《Two for Mistake》的完整版〈Bumper Cars〉。

(by H)

23. Marissa Nadler - The Path of the Clouds

偏離上張專輯《For My Crimes》時簡約的配樂,Marissa Nadler在《The Path of the Clouds》與Simon Raymonde、Marry Lattimore、Emma Ruth Rundle等客座音樂人合作,樂器組合較為豐富。在疫情期間她吸收了許多奇異的歷史事件,她將這些故事重述並加入自己的感受,寫成專輯中的11首歌。開場曲〈Bessie Did You Make It〉談論新婚夫妻Glen與Bessie Hyde試圖穿越大峽谷的科羅拉多河卻離奇失蹤的事件,她以溫柔的口吻關懷事件中的Bessie是否非自願踏上這段旅程。〈Couldn't Have Done the Killing〉的主題宛如她個人版本的《Murder Ballads》,I'm not your killer anymore 予人許多想像空間,結束時的吉他獨奏也令人驚豔。〈If I Could Breath Underwater〉的特殊的旋律和仙氣飄飄的配樂聽起來實在美麗。Marissa Nadler的聲線一如往常輕柔,偶爾她想傳達的訊息被唯美的音樂所蓋過,不過整體而言《The Path of the Clouds》仍然是一張引人入勝的專輯。

(by D)

22. Black Country, New Road - For the First Time

我們還需要另一張Slint的後搖滾經典專輯《Spiderland》嗎?聽Black Country, New Road的首張專輯《For the First Time》總會想起這個問題,但多聽幾遍此張專輯後答案在是肯定的。他們利用網路上免費的圖像來製造專輯、單曲封面看似跟音樂毫不相關又偷懶,但又顯現出人們在資訊爆炸年代中對真實意義的焦慮,如同〈Sunglasses〉中主唱Isaac Wood歇斯底里所唱的瑣碎字句透露出現代人的存在焦慮,感覺像是一種對自我未來的否定,隨著科技與工業化的急速發展我們隨著時間成為另一種表裡不一的新人類,反覆單一的薩克斯風、小提琴隨著電吉他的刷奏扭曲的轟炸著你的思緒,但在〈Track X〉中又能將器編制的相當細緻,優美又富有空間感,從南倫敦另類音樂場景中打響知名度的他們骨子裡的古怪性格也使得他們成為英國前衛搖滾音樂中的新勢力。

(by G)

21. Dry Cleaning - New Long Leg

英國倫敦樂隊Dry Cleaning在獨立廠牌4AD下發行的首張作品《New Long Leg》是今年最出色的後龐克專輯之一,由知名製作人John Parish製作並在傳奇錄音室Rockfield錄音這也使得將他們強烈的風格顯易的凸顯在這張首發作中,主唱Florence Shaw唸唱的演唱方式初聽像是Kim Gordon在Sonic Youth所唱的歌曲,但又顯得更加冷靜像是一位不帶情感的旁觀者,意識流的描述著周遭的人事物以及鏡中的自己,用那些描述女性外貌的羞辱語言來做為詞句讓它成為一種強而有力的武器,音樂上不得不說《New Long Leg》的貝斯混音得相當大聲,不少歌曲的頭尾都是貝斯獨奏,電吉他也是毫不含蓄的大聲又粗獷但三件式樂器所營造出的空間感又不至於壓過Florence Shaw冷調的唸唱,這樣的聲音讓人想起早期的Wire,在扭曲的噪音與震耳的低音中找到一種宣示與標註自我的方式,讓人聽得相當過癮。

《New Long Leg》在詞句中的描述總是讓人想起英國的種種無關緊要的景象,從街頭到超市,從電視機到洗衣機,對政治的隱喻也相當有趣,〈Strong Feelings〉巧妙的利用因脫歐而被破壞的暗戀之情以及國家藝廊的名畫〈The Ambassadors〉來串起這起政治事件所將帶來得後果。雖然Dry Cleaning埋葬了旋律性,但也透過節奏、噪音、話語來解放了抑鬱的日常。

(by G)

The Besnard Lakes - The Besnard Lakes Are The Last of the Great Thunderstorm Warnings

by DOPM
warning.jpg

距離上次The Besnard Lakes推出專輯已經過了五年,上張專輯《A Coliseum Complex Museum》是他們到目前為止最簡短的專輯,歌曲長度也盡量收在三四分鐘以內,但對善於營造恢弘氣氛的The Besnard Lakes來說難免顯得處處掣肘,專輯也未受到關注。主腦Jace Lasek父親和他景仰的音樂人Prince、Mark Hollis等都在這幾年內相繼過世,引發他在新專輯《The Besnard Lakes Are the Last of the Great Thunderstorm Warnings》中討論生死這深刻難解的問題。這是The Besnard Lakes首次推出超過一小時的雙專輯,他們也告別長期合作的Jagjagwar廠牌,轉到Fat Cat發行新作。

熟悉The Besnard Lakes音樂的歌迷在新專輯中依然會聽到他們喜愛的元素,像是充滿回授效果的瞪鞋風吉他、迷幻搖滾的磅礴氣勢、Jace Lasek的誇張假音和Olga Goreas的合唱,不過歌曲的高峰需要更多的時間醞釀,在這講求速成的年代,聆賞這張專輯需要一點耐心,如果原本就喜愛他們先前的專輯,在新作中聆聽各件樂器的微妙音色變化並代入Jace Lasek所寫的情境中仍然是件享受。

專輯分成「瀕死、死亡、死後、生命」四個部分,〈Blackstrap〉用閃爍的合成器聲響和如風聲般的音效開展「瀕死」篇章,當吉他聲響出現,整首歌宛如籠罩在低氣壓中,歌詞採用Jace Lasek一直以來都熱愛的間諜故事情節,不時出現無人接聽的電話聲暗示憾事即將發生,等到Olga Goreas的歌聲加入,整首歌到達頂峰,讓人如閱讀悲劇後獲得情感洗禮。〈Raindrops〉的歌詞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orld / Is my backyard/ Garden of Eden spirited 向Talk Talk的主唱Mark Hollis致敬,雖然是一首輓歌,晶瑩的合成器和壯麗的副歌將悲傷情緒轉換成美麗的事物,相信許多人會和The Besnard Lakes一樣,在懷念Mark Hollis的同時創造作品,延續他的精神。〈Christmas Can Wait〉的歌詞讀起來私密,描寫Lasek的父親過世時,家人將聖誕慶祝儀式放到一邊,聖誕節還會來臨,父親走後卻永遠不會再回來了,前三分鐘Jace Lasek戲劇化的花腔滿盈著悲痛,在後五分鐘的吉他轟鳴間,Olga Goreas冷靜的歌聲給了聽眾一些撫慰。

「死亡」部分的歌曲都比較直接明快,單曲〈Our Heads, Our Hearts on Fire Again〉我當初聽到時其實覺得沒有什麼驚喜,但放在專輯的這個位置倒是舒緩了聽眾連聽幾首史詩篇章後的緊繃感,此外這首歌處理死亡的方式幾乎是充滿喜悅,讓人想起樂團的舊作如〈Albatross〉、〈Colour Yr Lights In〉等曲子,能激發出悲喜交集的奇妙感受。〈Feud With Guns〉可能是專輯中最容易接受的歌曲,簡單的主副歌結構、漂亮的旋律與迴盪的吉他近似的一般的瞪鞋歌曲,The Besnard Lakes又在背景點綴跳動的合成器、弦樂和笛子,整首歌在響亮的鈸聲後結束,歌詞訴說掛念的綿長,不過死去只是瞬間的事。

〈The Dark Side of Paradise〉不論是名稱和曲式都致敬《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像後搖歌曲般層層堆疊情感。長篇哀悼後的〈New Revolution〉風格結合瞪鞋和福音歌曲,讓人想起Spiritualized的音樂,歌曲後半部可以聽到一把扭曲吉他從聲音的濃霧中穿透出來,傳達出原始的生命活力。〈The Father of Time Wakes Up〉提到Prince的本名Jamie Starr,音樂中融合了悲傷、疑惑、歡欣等多樣複雜的情緒,當Jace Lasek和Olga Goreas合唱道 With love there is no death 時,背景出現張狂的吉他獨奏,若Prince能聽到以如此無所畏懼的態度面對死亡的致敬之作,應該會感到寬慰。

專輯同名曲〈Last of the Thunderstorm Warnings〉獨佔了「生命」的全部篇幅,鼓擊與專輯其他歌曲相比較有活力,明亮的副歌讚頌生命的美好。大部分的樂團可能會選擇在這樣光輝的時刻結束專輯,然而The Besnard Lakes反倒繼續製造長達11分鐘的吉他噪音,似乎想打破人生自此一片光明的幻象。雖然11分鐘的Drone聲響有點多餘,但樂團也藉此揭示他們異於傳統,或許還有更多挑戰聽眾的內容等著發表。

《The Besnard Lakes Are the Last of the Great Thunderstorm Warnings》從個人失去親人與偶像的經驗出發,其中思索生死的過程在全球許多人面對親友離世的當下定能感同身受,也證明了長篇的作品還是能找到願意聆賞的聽眾。

by Debby

2013.05.28 The Besnard Lakes @ The Garage, London

by DOPM
R0011792.JPG

看The Besnard Lakes在The Garage的表演前,剛好買了這一期的《Uncut》雜誌,其中提到Radiohead在推出英搖經典《The Bends》專輯前,曾到The Garage看Jeff Buckley的演出,主唱Thom Yorke看完大受啟發,增加了使用假音唱歌的信心,這件趣聞讓The Garage這個與台北The Wall大小相近的表演場地,在我心中添了一點傳奇色彩,就算進場前我們因為身上帶了食物而被加收了三鎊寄物費,也沒有破壞興致。

加拿大樂團The Besnard Lakes創作的是氣勢磅礡、奇幻神秘的瞪鞋歌曲,賦予瞪鞋音樂史詩般的格局。他們的錄音室作品聽起來已經十分雄偉,但與現場相比只能說是小巫見大巫,在現場所有樂器的聲響都經過放大延伸,Kevin Laing的鼓擊有如八零年代的重搖滾樂團那樣猛烈,Richard White和主腦Jace Lasek的吉他也從頭到尾嗡鳴不止。不過他們的曲子具有足夠的旋律性和流行元素,使人不至於被一連串的噪音轟炸震得頭暈目眩。

樂團以上一張專輯的〈And This Is What We Call Progress〉開場,由於當初找到這首歌的YouTube現場影片,才決定去看The Besnard Lakes的演唱會,所以能聽到這首歌對我來說是個驚喜,Jace Lasek的花腔假音在獨立樂壇中相當少見,親耳聽到更感到不可思議。接下來唱的是新歌〈Colour Yr Lights In〉,原本就是新專輯《Until In Excess, Imperceptible UFO》後半部的亮點,現場即使音量加大,但Jace Lasek和貝斯手/妻子Olga Goreas的和聲也更為清晰,反而讓這首歌展現出較為流行的另一番風貌。

唱完兩首歌,不論是樂團或是現場觀眾都感覺到不太對勁,不確定是主辦單位的決定或是設備問題,現場並沒有開空調,室內空氣逐漸變得炙熱難耐,舞台上使用的造煙機讓情況更加惡化,整個場地煙霧瀰漫,有些人因此不時在表演中間到場外或洗手間透氣。The Besnard Lakes只有幾次喊熱,頻頻拿毛巾擦汗,但還是稱職的繼續演出。他們接著唱了幾首新專輯的歌〈Catalina〉、〈People Of The Sticks〉、〈The Specter〉,之前聽《Until In Excess, Imperceptible UFO》的感受是歌曲雖然一樣奔放,然而少了前兩張專輯的生猛活力,現場聽起來似乎就沒有這樣的問題。The Besnard Lakes的團員曾說過,他們的錄音室作品都是靠即興組織而成,錄完專輯才研究要怎麼在現場彈奏,真希望專輯中錄下的是我當天聽到的現場版本。

上一張專輯的單曲〈Albatross〉現場果然驚人,Olga柔細扁平的聲音與吉他噪音形成明顯對比,歌曲採用後搖結構不斷蓄積能量,到了中段炸開成一片巨大的音牆,舞台上的煙霧也隨著溢散,Olga不斷重複著「You showed me so much」,當晚The Besnard Lakes的確向我們展示了一場聲音的盛宴。2007年專輯的歌曲〈And You Lied to Me〉是另一個高潮,以低迷的氣氛開始,慢慢加快速度,跟著Krautrock的節拍起舞時,身旁環繞著吉他riff譜出的五彩光暈。

當天正好是Olga Goreas的生日,在表演安可曲前,現場觀眾、The Besnard Lakes的團員以及暖場團Sweet Jane一同為她唱生日快樂歌,Jace Lasek並獻上深情一吻。慶祝典禮結束後,樂團彷彿重新上緊發條,表演了壯麗的史詩二部曲〈Like The Ocean, Like The Innocent Pt. 1: The Ocean〉和〈Like The Ocean, Like The Innocent Pt. 2: The Innocent〉。演出在〈Devastation〉與〈Alamogordo〉迷幻的白色噪音與綿延的Drone聲響間結束。

我們因為要趕車,聽完安可必須迅速離開,但現場有許多觀眾依然徘徊不去。一到室外便能立刻察覺場內外溫度的差異,在如此令人不適的場地,The Besnard Lakes仍能讓觀眾流連忘返,可見他們演出的精彩程度。畢竟去倫敦的機會不多,我想下次看他們現場的時候應該就會在The Garage以外的地方了吧。

by Debby

Patchy quality for the first minute, it get's better after that!

Deep One Perfect Morning © 201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