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終榜】DOPM最喜歡的專輯1到10名

by DOPM

今年發行的專輯品質算是達到了近幾年的高峰,許多我們關注的樂團都推出新作,原先音樂媒體以為已經式微的曲風(如shoegaze和indie rock)都光榮回歸,令人非常驚喜。 

對DOPM部分成員來說,今年也是「加拿大年」,不但幾個獨立樂團Broken Social Scene、The New Pornographers、Wolf Parade、Stars、Timber Timbre等都有新作,個人樂手如Feist、Colin Stetson等也沒閒著,期待明年加拿大樂團繼續帶來創意十足又充滿活力的音樂。 

2017年人們或許仍然受處於去年多位傳奇人物逝世和保守主義捲土重來的驚嚇中,但這些事件反而催生許多擲地有聲的作品。如果沒有藉機思考一些困難但重要的問題會有點可惜,所以DOPM的前十名選了不少較富社會意識的專輯。 

10. St. Vincent - MASSEDUCTION

IMG_0073.JPG

《MASSEDUCTION》或許是今年錄音製作最精良的專輯之一。專輯的完整性與聲音飽滿特質,讓我想起David Bowie的回歸之作 《The Next Day》。〈Los Ageless〉開場的riff 帶有濃濃的Depeche Mode氣味,重拍節奏搭上張狂懾人的電氣吉他,無疑是今年最鋪張奢華的單曲。中途穿插幾曲純情小調,如〈New York〉、〈Happy Birthday, Johnny〉,適時的聽覺舒緩讓音樂圖像能走得更遠。〈Slow Disco〉、〈Smoking Section〉合力完成一慘情嘆息的結尾,而這是在《MASSEDUCTION》前半所無法預測到的未來。對我而言,這一安排完滿了這張作品。 

 

(By H)

 

 

9. Elbow - Little Fictions

IMG_0074.JPG

如果曾受到Elbow過去溫馨取向的歌曲感動,《Little Fictions》更是集結多首充滿正向力量的歌曲,宛如一齣記錄生命美好時刻的劇集。主唱Guy Garvey用歌曲記錄告別上一段感情、展開新戀曲、結婚及為人父母的心情,他的歌聲溫暖厚實,一字一句觸動聽者心中最柔軟的部分。雖然在風格上未有創新之處,專輯整體而言顯示出Elbow在構思歌曲、譜寫旋律、樂器編排和製作都處於成團以來最成熟的階段,〈Magnificent (She Says)〉、〈Trust the Sun〉、〈Firebrand & Angel〉等歌曲足以媲美Elbow過去的金曲名單,而勸少年遠離毒害的〈All Disco〉和討論英國脫歐所產生心理衝擊的〈K2〉,成功在以個人感情為主軸的專輯中帶來一點主題多樣性。 

(By D) 

 

 

8. Protomartyr - Relatives in Descent

IMG_0066.JPG

Protomartyr的主唱Joe Casey在專輯《Relatives in Descent》的〈The Chuckler〉唱到:

「戰爭,以及關於戰爭的謠言,有害物質如群雲般滿布我們的天際更深植在這片土壤裡,老天爺啊,我多希望這個天大的笑話能有更好的結局。」

這樣灰暗色調的詞句如同整張專輯給人的感覺,如同我們早已生活在反烏托邦的世界,真相深藏在無人知曉之處的,無奈與哀愁的濃霧掩蓋著整座城市,Casey只能以歌聲嘲諷著眼前這片荒謬的情景,或許這也是他的家鄉底特律所帶給他的感覺。〈The Chuckler〉這首歌主要受到樂隊在歐洲巡迴的司機所啟發,歌曲圍繞著這位喜歡在車上不斷撥放The Smiths和Morrissey音樂的角色上,將他日復一日在艱辛日子渡過的孤寂及沮喪描繪出來。

(By P) 

 

 

7. Algiers - The Underside of Power

IMG_0065.JPG

雖說Bloc Party的鼓手在Matt Tong早在2015年就已經加入Algiers參與巡迴演出,但並沒有實質參與同名專輯的製作,而到了此張才將他的鼓拍加入進他們音樂的血液裡加強了整體的節奏感,相比上一張作品使用冷調的鼓機節拍,《The Underside of Power》的節奏更加動感且有變化性,從單曲〈The Underside of Power〉就可以聽出這樣的轉變,貝斯手Ryan的韻律與Franklin的靈魂樂的唱腔一樣延續前作搭配的幾近完美,而Matt的鼓擊則是活躍在激昂的旋律線中,此歌曲名稱也是整張專輯的宗旨,意指那些在權力底下無力抵抗而犧牲的人們,歌曲所傳達出的訊息即是要打破這樣的權力結構,表明這是個不能再進行下去的遊戲,就像一首革命前的進行曲,抱懷著改變的可能。 

(By P) 

 

 

6. Fleet Foxes - Crack-Up

IMG_0067.JPG

時間到了2016年,數年前美國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已經分崩離析,貧富差距日益加大、區域間發展不均、種族之間的衝突也不斷升高,Robin Pecknold發現在大學接受到的高等教育並未驅散他心中的疑雲,而他選擇遠離親友(包括Fleet Foxes團員、也是他少年時死黨的Skye Skjelset)的決定最終無助於幫他找到人生的意義,〈Third of May / Ōdaigahara〉的一句歌詞 “To be held within one's self is deathlike, oh I know” 非常貼切地傳達出自我放逐的痛苦。帶著數年分頭發展的人生經歷,Fleet Foxes的團員重新聚首並在今年完成新專輯《Crack-Up》,名稱出自F. Scott Fitzgerald的一篇散文〈The Crack-Up〉,Fitzgerald在其中傾吐了他趨近情緒崩潰的心路歷程、如何抱持著互斥的想法持續生活、如何堅持活著這件事,這些約略也是Fleet Foxes專輯所討論的主題,不過Robin Pecknold最後達成的結論要比Fitzgerald正向許多。

(By D)

 

 

5. The National - Sleep Well Beast

IMG_0068.JPG

即使Matt的歌唱和Bryan的招牌鼓擊在新專輯中依舊強勢,仍不難察覺Dessner兄弟檔才是這回主導新編曲走向的幕後推手。即便只是點綴式的聲響效果,但戴上耳機聆聽能讓聲音細節逐步放大,更能欣賞他們在這些細節上的用心巧思。倘若對他們先前的Side-Project有點印象,不難猜出那些電子音效是出自已轉型為製作人的Aaron之手,而後現代感濃厚的古典鋼琴與弦樂編制則主要由Bryce主導。《Sleep Well Beast》整張專輯乍聽之下與過往的作品並無二致,然而身為眾人的愛團,所能擁有的特權不外乎是重複聆聽的機會。我想只要是The National 樂迷,或多或少知道《Sleep Well Beast》這張專輯的創作理念源頭是來自 Matt Berninger 與  Carin Besser 之間的婚姻問題。

(By H and F) 

 

 

4. Do Make Say Think - Stubborn Persistent Illusions

IMG_0069.JPG

加拿大多倫多後搖滾樂隊Do Make Say Think在沉寂了八年後所帶來的這第七張專輯《Stubborn Persistent Illusions》可以說是他們成軍以來最具野心的作品之一,不同於上張專輯《Other Truths》中簡明扼要的聲響與器樂鋪陳,這張專輯打破了他們這自己的邊界,朝向更戲劇性以及更具廣度的聲響,宛如回到《Winter Hymn Country Hymn Secret Hymn》時期如隨自然景色劇烈變化無常的聲音景致,但在整體敘事上更加完整統一,讓整張專輯的每首歌曲都猶如一體成為一首長達一小時的詩篇。 

(By P) 

 

 

3. The Horrors - V

IMG_0070.JPG
在製作人Paul Epworth的協助下,The Horrors離開自行架設錄音室的舒適圈,轉移陣地到Paul Epworth的錄音室製作專輯。有了新環境的刺激加上樂團本身拒絕一直做重複內容的決心,《V》散發出無與倫比的自信:旋律琅琅上口,錄音品質極佳,各色音效竄出帶來驚喜不斷的聲音饗宴。〈Press Enter to Exit〉原本是中規中矩的電子搖滾歌曲,歌曲中後段時突然跳脫原本的曲式,宛如電玩遊戲暫時當機一般短暫跳出主要畫面,又返回原始畫面,即使聆聽多次後還是驚嘆於樂團的巧思。〈Machine〉和〈Ghost〉明顯展現出Depeche Mode的影響,前者像九零年代搖滾時期的DM,後者則採用《Exciter》時期低調幽微的風格,不過《Exciter》中的歌曲沒有任何一首能像〈Ghost〉後半部分扭曲的吉他和Faris Badwan如唸經文一般的唱法一樣帶來強大的情感衝擊。

(By D) 

 

 

2. Slowdive - Slowdive

IMG_0071.JPG
專輯的下半部分從〈Sugar for the Pill〉開始找回我對這張專輯的注意力,Neil終於在器樂層次分明的〈Sugar for the Pill〉中把歌曲的旋律給唱了出來,曲子的轉折也相當優美,雖然可能有點讓人覺得過於精巧工整了些。Rachel為主唱的〈Everyone Knows〉以如夢似幻的吉他音牆作為基調,她的歌聲如同在你耳邊傾訴著囈語,到最後歌聲與吉他聲響彷彿融合為一體。〈No Longer Making Time〉如同他們在《Souvlaki》中的〈When the Sun Hits〉那樣使人沉醉在那進入副歌的瞬間,所有的情緒都陷入在樂音的風暴之中,失落的靈魂迷失在愛情的現實與虛幻所產生的漩渦中,時間猶如在那一刻將你的魂體凍結了起來。

(By P) 

 

 

1. Wolf Parade - Cry Cry Cry

IMG_0072.JPG

從Wolf Parade於2016年宣佈復出至今,已經發生了許多事情。首先,去年許多搖滾巨星離開了我們,最為大家熟知的應該是David Bowie和Leonard Cohen,在一片惋惜聲之中,搖滾樂迷覺得好像身份認同的部分根基受到動搖。接著便是美國總統川普在大選中獲勝一事,不論政治立場如何,他的政見和選舉結果都顯示出世界上許多重大議題已經朝向令人憂心的方向發展。今年團員們將陸續邁入四十大關(外表可能看不出來),但他們仍覺得與主流價值格格不入,仍然對科技冷感,這些感受在《Cry Cry Cry》當中都有深刻的描寫。我不喜歡誇大其詞,但第一次聽到歌曲〈Lazarus Online〉的時候感動得熱淚盈眶。雖然許多搖滾歌曲的主題都是關於自殺或輕生的念頭,〈Lazarus Online〉特出的地方在於歌曲完全從他人的角度設想,展現同理心的同時語言又十分詩意。

(By D) 

前30名專輯文字版:

  1. Wolf Parade - Cry Cry Cry
  2. Slowdive – Slowdive
  3. The Horrors – V
  4. Do Make Say Think - Stubborn Persistent Illusions
  5. The National - Sleep Well Beast
  6. Fleet Foxes - Crack-Up
  7. Algiers - The Underside of Power
  8. Protomartyr - Relatives in Descent
  9. Elbow - Little Fictions
  10. St. Vincent – MASSEDUCTION
  11. Thundercat – Drunk
  12. IDLES – Brutalism
  13. Oxbow – Thin Black Duke
  14. Grizzly Bear - Painted Ruins
  15. (Sandy) Alex G – Rocket
  16. Ryuichi Sakamoto - async
  17. Grandaddy - Last Place
  18. 生祥樂隊 - 大佛普拉斯
  19. Froth - Outside (Briefly)
  20. Priests – Nothing Feels Natural
  21. Mount Eerie - A Crow Looked at Me
  22. Mount Kimbie - Love What Survives
  23. Monster Movie - Keep the Voices Distant
  24. Fever Ray – Plunge
  25. 傷心欲絕 - 還是偶爾想要偉大
  26. Kendrick Lamar – DAMN.
  27. B Boys – Dada
  28. Vince Staples - Big Fish Theory
  29. Ride – Weather Diaries
  30. The xx – I See You

 

Staff Lists:

D:

  1. Wolf Parade - Cry Cry Cry
  2. Fleet Foxes - Crack-Up
  3. The Horrors - V
  4. Protomartyr - Relatives in Descent
  5. Do Make Say Think - Stubborn Persistent Illusions
  6. Grizzly Bear - Painted Ruins
  7. Algiers - The Underside of Power
  8. Oxbow - Thin Black Duke
  9. Grandaddy - Last Place
  10. Elbow - Little Fictions
  11. IDLES – Brutalism
  12. Slowdive - Slowdive
  13. Froth - Outside (Briefly)
  14. Colleen - A flame my love, a frequency
  15. Monster Movie - Keep the Voices Distant
  16. (Sandy) Alex G - Rocket
  17. The Charlatans - Different Days
  18. The National - Sleep Well Beast
  19. Vince Staples - Big Fish Theory
  20. B Boys - Dada
  21. Mount Eerie - A Crow Looked At Me
  22. Priests - Nothing Feels Natural
  23. Timber Timbre - Sincerely, Future Pollution
  24. Stormzy - Gang Signs & Prayer
  25. The Clientele - Music for the Age of Miracles
  26. Thundercat - Drunk
  27. Grails - Chalice Hymnal
  28. Kevin Morby — City Music
  29. Ride - Weather Diaries
  30. Jane Weaver - Modern Kosmology

H:

  1. Wolf Parade - Cry Cry Cry
  2. Slowdive - Slowdive
  3. St. Vincent – MASSEDUCTION
  4. Charlotte Gainsbourg - Rest
  5. The Horrors - V
  6. LCD Soundsystem – American Dream
  7. Kendrick Lamar – DAMN.
  8. Paul Draper - Spooky Action
  9. The National - Sleep Well Beast
  10. Ryuichi Sakamoto - async
  11. DJ OKAWARI - Compass
  12. 傷心欲絕 - 還是偶爾想要偉大
  13. 生祥樂隊 - 大佛普拉斯
  14. 当真伊都子 - When The World Will Mix Well
  15. Daigo Hanada - Ichiru
  16. Do Make Say Think - Stubborn Persistent Illusions
  17. Elbow - Little Fictions
  18. 重塑雕像的權利 - Before The Applause
  19. Migos - Culture
  20. Broken Social Scene - Hug Of Thunder
  21. Sharon Jones & the Dap-Kings - Soul of a Woman
  22. Mount Kimbie - Love What Survives
  23. MONDO GROSSO - 何度でも新しく生まれる
  24. Lana Del Rey – Lust For Life
  25. The xx – I See You
  26. Monster Movie - Keep the Voice Distant
  27. Thundercat – Drunk
  28.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 Every Valley
  29. 拍謝少年 - 兄弟沒夢不應該
  30. Michita - Absolute Difference

P:

  1. Wolf Parade - Cry Cry Cry
  2. Algiers - The Underside of Power
  3. The Horrors – V
  4. Fleet Foxes - Crack-Up
  5. Protomartyr - Relatives in Descent
  6. IDLES – Brutalism
  7. Do Make Say Think - Stubborn Persistent Illusions
  8. (Sandy) Alex G – Rocket
  9. Priests – Nothing Feels Natural
  10. Mount Eerie - A Crow Looked at Me
  11. Oxbow - The Thin Black Duke
  12. Deerhoof - Mountain Moves
  13. Thundercat – Drunk
  14. Slowdive – Slowdive
  15. Grizzly Bear - Painted Ruins
  16. Froth - Outside (Briefly)
  17. Grandaddy - Last Place
  18. B Boys – Dada
  19. The National - Sleep Well Beast
  20. Elbow - Little Fictions
  21. Vince Staples - Big Fish Theory
  22. Ride - Weather Diaries
  23. Monster Movie - Keep the Voices Distant
  24. Timber Timbre - Sincerely, Future Pollution
  25. Laurel Halo – Dust
  26. Alvvays – Antisocialites
  27. The Afghan Whigs - In Spades
  28. Stormzy - Gang Signs & Prayer
  29. The Charlatans - Different Days
  30. Fever Ray – Plunge
  31. The War on Drugs - A Deeper Understanding
  32. Future Islands - The Far Field

F:

  1. Slowdive - Slowdive
  2. Kelela - Take Me Apart
  3. The National - Sleep Well Beast
  4. The Weather Station - The Weather Station
  5. Fever Ray - Plunge
  6. Floating Points - Reflections: Mojave Desert
  7. Thundercat - Drunk
  8. St. Vincent - Masseduction
  9. Mount Kimbie - Love What Survives
  10. Bicep- Bicep
  11. Late Night Tales - Badbadnotgood
  12. Bonobo - Migration
  13. 生祥樂團 - 大佛普拉斯
  14. Ryuichi Sakamoto - async
  15. Kamasi Washington - Harmony of Difference EP
  16. Wolf Parade - Cry Cry Cry
  17. Julien Baker - Turn Off The Light
  18. Four Tet - New Energy
  19. The Horrors - V
  20. The XX - I See You
  21. Kendrick Lamar - DAMN.
  22. 傷心欲絕 - 還是偶爾想要偉大
  23. Courtney Barnett & Kurt Vile - Lotta Sea Lice
  24. GAS - Narkopop
  25. Bjørn Torske & Prins Thomas - Square One
  26. Destroyer - ken
  27. Elbow - Little Fictions
  28. Mogwai - Evrey Country's Sun
  29. Do Make Say Think – Stubborn Persisent Illusions
  30. Ride - Weather Diaries

The Horrors - V

by DOPM
TheHorrors-V-WebLOW.jpeg

當The Horrors在10年前推出首張專輯《Strange House》時,他們哥德系的裝扮、舞台上瘋狂失序的行為和主唱Faris Badwan浮誇的嘶吼,讓多數樂評以為他們做音樂只是玩票性質,很快也將步上2000年代間諸多後龐克復興樂團的後塵,逐漸從鎂光燈前淡出。沒想到The Horrors的音樂作品卻越來越出色,接連推出冷調異色的《Primary Colours》和浪漫迷離的《Skying》。雖然上一張專輯《Luminous》得到的迴響略遜於以往,但可以聽出他們把玩各類音效的技巧益發成熟,Faris Badwan作為主唱的聲音表現也顯得更有自信。The Horrors在近年來的巡迴演出中,有機會擔任New Order和Depeche Mode的暖場團,原本就善於將各種音樂元素納入自己創作的他們,在新專輯《V》中明顯受到這兩個新浪潮樂團的影響,歌曲中合成器的聲音響亮且多樣,Faris Badwan的歌聲更具感染力,儼然成為繼Dave Gahan以來新一代的黑暗教主。

在《V》正式發行前,The Horrors發表的幾支單曲實已達到今年最強歌曲之列;〈Machine〉強勁的工業化節拍和狂放的音效重現了Depeche Mode九零年代作品(如《Songs of Faith and Devotion》和《Ultra》)的榮光、〈Something to Remember Me By〉是一首光彩四射令人無法抵擋的電音舞曲、〈Weighed Down〉闇黑的氣氛有如讓整個宇宙的重擔壓在肩頭卻仍未屈服。單曲如此優異的情況下,《V》很自然地變成我今年最期待的專輯之一。

在製作人Paul Epworth的協助下,The Horrors離開自行架設錄音室的舒適圈,轉移陣地到Paul Epworth的錄音室製作專輯。有了新環境的刺激加上樂團本身拒絕一直做重複內容的決心,《V》散發出無與倫比的自信:旋律琅琅上口,錄音品質極佳,各色音效竄出帶來驚喜不斷的聲音饗宴。開場曲〈Hologram〉雖然與《Skying》的第一首歌〈Changing the Rain〉有幾分相似,但The Horrors目前寫歌和運用效果的能力比以前整整高出好幾個檔次。〈Press Enter to Exit〉原本是中規中矩的電子搖滾歌曲,歌曲中後段時突然跳脫原本的曲式,宛如電玩遊戲暫時當機一般短暫跳出主要畫面,又返回原始畫面,即使聆聽多次後還是驚嘆於樂團的巧思。

〈Machine〉和〈Ghost〉明顯展現出Depeche Mode的影響,前者像九零年代搖滾時期的DM,後者則採用《Exciter》時期低調幽微的風格,不過《Exciter》中的歌曲沒有任何一首能像〈Ghost〉後半部分扭曲的吉他和Faris Badwan如唸經文一般的唱法一樣帶來強大的情感衝擊。〈Point of No Reply〉部分延續上一張專輯《Luminous》的電音舞曲方向,再加入dream-pop、synth-pop和chillwave的影響,結尾的吉他回授、突然放聲大作的貝斯和飛舞後四散的音效在一個彷彿按下開關的聲響後嘎然而止。

歌詞曾經是The Horrors音樂的弱項,Faris Badwan語意模糊的詞句只能當作歌曲的陪襯。創作《V》時,他在歌詞上煞費苦心,不確定有意還是無意的,《V》當中的歌曲都可以套用到架空的時空背景去理解,尤其是科幻電影。 〈Hologram〉、〈Press Enter to Exit〉、〈Machine〉等歌曲在所謂真實與虛擬世界中擺盪,並懷疑自身的生存意義,從〈Gathering〉以降的歌曲則隱隱有和敵對集團對抗的態勢,也堅持自己一生沒有白活。 在看完《Blade Runner 2049》以後,如果說《V》是Faris Badwan受到電影啟發後的創作,我完全不會懷疑。

《V》的前半部分已經極佳,但後半段的歌曲可能還更勝一籌。〈Weighed Down〉除了排山倒海的黑暗湧流,聲音取樣也饒富趣味,〈Gathering〉可能擁有專輯中數一數二洗腦的旋律,吉他較常出現,不枉The Horrors過去後龐克復興樂團的經歷。〈World Below〉轟鳴的電氣效果宛如全盛時期的Battles,當Faris Badwan唱道 Bright lights overhead 的時候,聽者眼前彷彿真的出現萬丈光芒,張力十足。Faris Badwan的聲音最近似Dave Gahan的時刻就在〈It’s a Good Life〉當中;當然,如果先前的歌曲都在與虛無和命運的操弄對抗,證明自己沒有白活的聲音正需要如此強而有力,Joshua Hayward的吉他從隱約的背景音效到結尾的幾次大刷奏,同樣傾訴了敘事者生命中的掙扎。

初看到《V》曲目時,得知〈Something to Remember Me By〉是最後一首歌感到十分意外,現在則是覺得再適合不過了。不管是專輯中敘事者與某種欺壓他的勢力對戰的情境,或者這首歌MV當中團員用噁心的方法留下自己的生物特徵,《V》所想表達的訊息便是渴望生命活得有意義,渴望被人記得。而有〈Something to Remember Me By〉如此燦爛明亮的歌曲,相信The Horrors已經不必擔心受人遺忘,他們用《V》驕傲地拿下音樂生涯中的一次勝利。

by Debby

評分:

2015.11.17 New Order @ O2 Academy Brixton

by DOPM

踏上大不列顛島前,在台灣便先購入了New Order演唱會的票,購票的過程沒有像另一支新浪潮傳奇樂隊Depeche Mode那麼曲折,但能夠親身見證New Order的演出依舊感到很幸運,他們的許多歌曲已經融入一幕幕的回憶片段;另一方面,也很好奇少了貝斯手Peter Hook的New Order究竟有什麼變化。表演前一週得知暖場團是The Horrors更是感到興奮異常,即使沒有特別喜愛去年的《Luminous》專輯,仍然很期待聽到他們會怎麼呈現較為甜美的新風格。

演出當天和倫敦的朋友一起前往,到現場前第一次拜訪英國人的家,一切都很新鮮。和看Ride的時候觀察到的相同,看表演對一般非重度樂迷的英國人來說,最重要的目的是放鬆和社交,音樂現場讓他們拋開平時的拘謹,開懷飲酒、談笑甚至衝撞。

到場時The Horrors的表演已經開始,正好聽到〈In and Out of Sight〉的前奏,這首歌為這個夜晚定了調——整晚將充滿使人愉悅的舞曲。緊接著的〈Sea Within a Sea〉鍵盤的份量加重並添加額外旋律,如果專輯版本是灰階色調,現場版就上了色。雖然The Horrors的音樂少了些神秘感,友人注意到團員依舊隱身在舞台燈光之後,和上次台北的表演一樣,觀眾只能看到團員的動作而不是臉部表情。

〈Still Life〉的合成器片段響亮而復古,給人時空錯置之感,主唱Faris Badwan的酷勁與歌曲中的深情所產生的衝突,讓這首歌的訊息深印心底。結尾的〈I See You〉可說是整晚高潮,前半部的流行曲風讓同行友人紛紛問起這首歌是不是樂團傳唱最廣的歌,最後各件樂器結合的奏鳴非常壯麗,令人難忘。

New Order的部分開始前,友人提議大夥移到舞台前方,我們越過一排排的觀眾到Brixton Academy的左前方位置,開唱前觀眾的情緒已經十分高昂,等到〈Singularity〉一響起,前方的觀眾馬上陷入瘋狂,摩肩接踵地跑跳起來。我已經習慣在演唱會中把注意力放在聲音,但對一些觀眾來說,他們會用整個身體來體驗一場演唱會,在台灣看到他人用這種方式感受音樂會感到很有趣,但在異國就必須注意自身安全,我們稍微後退了幾排,離開「搖滾區」。

可能因為站的位置不是音場最佳的地方,經典歌曲〈Ceremony〉理應令人感動,但低音顯得不足。〈Crystal〉聆聽經驗較佳,Bernard Sumner的吉他與演唱皆有到位,流暢的音符注入耳道,幸福感油然而生。〈586〉、新歌〈Restless〉、〈Lonesome Tonight〉成功維繫著現場的歡樂氣氛,當下最重要的事就是什麼都不要想,跟著音樂移動身體。全場最精彩的歌曲對我來說是〈Your Silent Face〉,Gillian Gilbert彈奏的合成器聽起來飽滿、充滿故事性,就算在喧鬧的現場仍然能聽到歌曲中的疏離與孤寂。

在女歌手Elly Jackson上台和Bernard Sumner合唱〈Tutti Frutti〉和〈People on the High Line〉之後,不知道是因為空氣稀薄,音場欠佳,或者每首歌的節奏都十分類似,我的注意力開始渙散。〈Bizarre Love Triangle〉、〈Waiting for the Sirens' Call〉、甚至平時極為喜愛的〈True Faith〉都沒有引起太大的情緒波動,直到聽到〈Temptation〉我才有大夢初醒之感,可惜低頻部份過於模糊,與記憶中的版本有不小的差距。迷茫間,我反而受到現場的投影影像吸引,這些畫面經過精心策劃,有紀錄片片段、幾何圖形動畫、高科技產品的運作和各種移動的場景,就算因為個頭嬌小而看不到團員,也能享受視覺饗宴。

安可曲New Order表演了前身Joy Division的歌曲〈Atmosphere〉和〈Love Will Tear Us Apart〉,看到Ian Curtis蒼白的臉出現在布幕上,當下只覺得違和。無論喜不喜歡目前New Order陣容所唱出的版本,當時年輕的Bernard Sumner、Stephen Morris和Peter Hook在痛失團員的情況下繼續做音樂,轉換風格並達成極高的藝術成就,對我來說這才是Joy Division/New Order的歷史最難能可貴的面向。用〈Blue Monday〉結束更是適合不過,這首歌寫得奇怪至極,機械化的演繹方式完全傳達出工作日的煩躁,不管經過多少物換星移,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這首歌。就算不完美,還是很感激New Order今年帶來的新作品與表演,這是一份珍貴的禮物。

by Debby

The Horrors - Luminous

by DOPM

和朋友聊到最近幾年的英國獨立音樂,除了實驗電子樂比較有意思之外,大部分2000年代中期以後的獨立搖滾樂團做出的音樂都偏重包裝,讓我有點意興闌珊。The Horrors是少數能夠吸引我的新一代英國樂團,他們的音樂雖然不脫當下的復古潮流,但他們爬梳過許多經典音樂,並找出自己獨到的重構方式,其中可以聽到桀驁不馴的態度以及不流俗的怪異之處。不可否認地,團員個個時尚有型也是額外的優勢。

第四張專輯《Luminous》比The Horrors之前的專輯花更多時間製作,樂團似乎想撫平前幾張作品的粗糙感,提升錄音品質,並增加電音的比例讓音樂聽起來較為豐富多彩。連主唱 Faris Badwan的唱腔也改變了,他的聲音表情從喧鬧、淡漠蛻變到現在的溫柔直白,應該更符合大家對英搖團主唱的期待。

The Horrors構築各種聲響的能力還是令人驚豔,開場曲〈Chasing Shadows〉一開始的紛雜聲音元素就讓人聽得過癮,但之後樂團便走回老路子,隨後闖入的吉他音牆已經像是The Horrors的正字標記。〈First Day Of Spring〉有些C86音樂的輕快感,前半段要不是Rhys Webb肥厚的貝斯和Tom Cowan隱約的鍵盤聲漏餡,真沒想到The Horrors能夠如此清新。單曲〈So Now You Know〉是《Luminous》最棒的摘要,展現製作精良、宜古宜今、後現代的、挑逗卻也不過度在乎的形象。

如果曾經覺得The Horrors的音樂太肅穆,樂團用〈In And Out Of Sight〉證明了他們的音樂也適合在舞池播放,團員不再一直紋風不動、高不可攀。隨後的〈Jealous Sun〉和〈Falling Star〉撇除掉那些張狂的吉他與電子音效,實際上都是可愛無害的情歌,聽到這邊已經開始期待一點不一樣的氣氛。一聽到〈I See You〉,完全能夠理解為什麼要選擇它作為第一支公佈的歌曲;The Horrors一向對於長篇歌曲都掌握得比簡短歌曲要好,即使歌曲前半部份的主副歌結構沒有特殊之處,後半段合成器與吉他的爬升橋段絕對是《Luminous》最令人心醉神馳的幾分鐘,在此之後的歌曲都無法再激起同樣程度的情緒反應。或許將〈I See You〉移到專輯最後,〈Mine and Yours〉美妙的吉他效果和〈Sleepwalk〉有如The Depreciation Guild般電玩感的合成器配上白色噪音的組合,想要達成的效果能發揮得更好。

《Luminous》在製作上沒有什麼可挑剔之處,不過精緻化之後反而讓Faris Badwan略顯空洞的詞作更難以掩飾。即使沒有特別糟糕的曲目,專輯中缺少一首歌能像〈Endless Blue〉那般突然轉換的結構一樣給我無盡的驚奇,也沒有歌曲能像〈Sea Within the Sea〉當中跌撞前行的訊息那般溫暖我的心。在他們思考寫出更順耳曲子的同時,也損失了獨特性。

無論如何,The Horrors還是一流的造音高手。身為一支不斷求新求變的樂團,他們的下一張專輯必定又會發生變化。無論當初讓他們寫出那些優異歌曲的機緣是什麼,願他們能再次遇到,或者發現更完美的配方,我依舊佩服The Horrors改變的勇氣,並期待聽到他們未來的作品。

by Debby

評分:
Deep One Perfect Morning © 201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