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xtape] My Kind of Nightbus

by DOPM

常在網路上關心最新音樂動態的朋友,應該會發現現在網路上,動不動就跑出一個新的音樂類型。特別是現在的科技,讓很多音樂人有機會創作新的音樂,但通常這新的音樂也不是多新。往往是融合不同音樂類型而跑出來的。總之,身在網際網路時代的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去發現新的音樂,而也讓更多新的音樂有機會去被我們發現。其中一個,就是Night Bus。一聽就知道是網路上跑出來的所謂的音樂「類型」。就像Chillwave 一樣,Night Bus並不是真的特別的一種音樂,而是一種氣氛。Night Bus的氣氛,就是介於在外一夜狂歡和回家睡覺之間的那段旅程。再經歷一晚的酒精,震耳欲聾的音樂,不同氣味的刺激,與不同人的眼神交換。這就是現在年輕人每個禮拜的精神上朝聖,希望平常一成不變的生活能得到救贖。夜晚的結束,如果是一個人回家,通常是在夜間交通工具上度過那疲憊的旅程。而Night Bus就像是這段旅程的原聲帶。而這名字的來源正是 Burial 第一張專輯裡的一首歌名。如果有聽Burial的音樂的人,其實會發現所有Burial的音樂都符合Night Bus的深夜氣氛。

網路上流傳不少著這樣的mixtape,其中比較出名的應該就是這兩個。一個是Stay Glued這個網誌所做的mixtape,名字就叫Yes, I Do Like Night Bus​。

裡面的歌曲基本上都是歸屬dubstep或是post-dubstep音樂人的作品。如果對這曲風不熟的人,一開始聽可能會覺得這甚麼音樂... 另一個是加拿大電子音樂人CFCF所做的Nightbus mixtape,目前已經出了兩集了。第一集Do U Like Night Bus?主要是以嘻哈音樂為主,並將歌曲加重貝斯,然後將歌聲音頻調低調慢,聽起來像嗑過藥的人在唱歌,個人沒有是特別喜歡。不過第二集Night Bus II,我覺得就很棒,用 了Fever Ray、A$AP Rocky、甚至是 Eurythmics等人的歌,橫跨曲風的限制去創造出屬於他自己Night Bus氣氛的原聲帶。

而屬於我的Night Bus,可以是嘻哈、電音、dubstep、甚至krautrock也可以算是。反正,音樂類型名字是人家隨便叫的,我想要的只是能營造出那樣的氣氛。不過,這些音樂的共通點就是Bass很強,所以請戴好耳機,準備陷入於深夜的黑暗。

by Fuse​

幾個YouTube影片樂評介紹

by Debby

大約從2009年開始,YouTube上開始出現以影片方式呈現的樂評。第一個引領風潮的的樂評頻道是大家都不陌生的The Needle Drop,他生動的表演和立論清楚的評論引起了許多人仿效。近三年後,由於YouTube的政策改動、錄製影片的人不一定能夠持續等因素,樂評頻道的數量已經銳減。然而,像The Needle Drop這樣長期經營、品質穩定的頻道,提供給樂迷除了樂評網站以外,聽音樂時的另外一個參考途徑。因為看得到本人影像,可以直接交流,樂評拍攝者比樂評寫作者更貼近觀眾,消弭了樂評高不可攀的形象。本文會介紹幾個值得關注的樂評頻道。

Anthony Fantano​

Anthony Fantano​

積極更新中的

前述的The Needle Drop是最具代表性的影片樂評頻道,由Anthony Fatano這位「網路上最忙的音樂宅男」經營。Fatano曾經是NPR網站的寫手,但他覺得自己說話的能力遠比寫作好。2009年的時候他評論了The Pains of Being Pure at Heart的首張同名專輯,親身演出了聆聽該張專輯時,他感受到的著魔般的戀愛心情,一看就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可惜該影片目前已經找不到了。

之後Fatano逐漸確立自己的獨特風格,評論專輯時,在他身旁會投影專輯封面的照片。論述時也經常交叉引用自己先前的評論,並加上一些動畫效果,緊緊抓住觀眾的注意力。此外,他還在影片中創造一個丑角角色Cal Chuchesta,由他自己戴了假鬍子後扮演,和「正常」的Anthony一搭一唱,Cal的人氣甚至高過Anthony。

不過娛樂效果只是其次,最重要的還是樂評的內容本身。Fantano在評論專輯前顯然做足功課,在談起自己欣賞或不欣賞某張專輯的地方時都能舉出實例,不是妄下定論的,在一個樂評影片結束後,他會給一個1到10之間的分數。除了評論專輯,他也會評論單曲、MV,每一週也有討論話題,和樂迷互相交流意見。他的官方網站另外又提供音樂新聞、podcast等內容。

Rock It Out! Blog​

Rock It Out! Blog​

Rock it Out! Blog由Sami Jarroush經營,他也是獨立音樂網站Consequence of Sound的寫手。他頻道上的影片類似電視上音樂節目的型態,有樂團訪問、音樂新聞、新團介紹等等,Jarroush的口條清晰,介紹音樂時架勢十足,如果喜歡以前MTV、Channel V等音樂節目中VJ的說話風格,可以訂閱這個頻道。Jarroush和The Needle Drop的Anthony Fatano曾在2011年的SXSW同時接受訪問,可見兩人受歡迎的程度在伯仲之間。

Velocities in Music​

Velocities in Music​

Velocities in Music(簡稱VIMTV)由Jake Jackson和Tom Hummer這兩位多年好友共同經營。開始製作影片樂評時,他們並不知道The Needle Drop等頻道的存在,因此風格樸實,但感覺得出兩人對音樂的熱情;現在他們的影片也越來越專業,並聚集了一些死忠粉絲。

和前兩個頻道比起來,VIMTV的Jake和Tom是「演出」成份最低的影片樂評,他們就像你我身邊的重度搖滾樂迷,喜歡拉著你討論音樂,你很清楚他們最愛的樂團(Radiohead、Arcade Fire),也知道他們每聽到一張新專輯就會很自然地跟心中愛團比較,也因為如此,你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完全相信他們的意見。在每一個影片中,Jake和Tom會和對方討論一張專輯,下方觀眾的留言也幾乎會一一回應,VIMTV就像個和樂融融的音樂社團。

已停止更新的

The Needle Drop的長期觀眾也許會聽過Threecreation,他算是The Needle Drop的後繼者,但喜歡和Anthony Fantano唱反調,兩人偶爾也會公開互相辯論。去年底Threecreation突然宣佈停止更新頻道,並把過去的影片都刪除了,不過他不排除之後繼續拍攝樂評。

Track by Track Reviews由Rory Sullivan和幾位好友組成。在2010年,影片樂評方興未艾時,Sullivan等人評論了Fleet Foxes、Arcade Fire、Wolf Parade等大團當年的重要發行,每首歌都仔細討論的認真態度十分吸引人,訂閱者人數快速增加,可惜在2011年,Sullivan就因為學業和工作因素沒辦法繼續拍攝,現存的影片像Fleet Foxes的《Helplessness Blues》、Kurt Vile的《Smoke Ring for My Halo》等,還算是值得一看。

by Debby

Jens Lekman - I Know What Love Isn't

by DOPM
​

「寶貝,怎麼了?你在想甚麼?」

你露出想要讓她安心地微笑,回答說:「沒甚麼。」真的沒甚麼,只是看到妳肩膀上有些頭皮屑,只是想把妳的手握得更緊點,只是和妳在一起的每一個瞬間都像是 為了我以後的人生蒙上妳的影子。往後或許還會在一起,或許會分開,但我現在已經嘗到了未來的日子中,想到此時此刻的我們而帶來的悲傷。其實真的,也沒甚麼。​

以上所敘述的情節正是瑞典唱作人Jens Lekman新歌的〈Some Dandruff On Your Shoulder〉裡的副歌。我不知道談過感情的大家是否有經歷過這樣的過程。但是當我剛聽到這首歌時,對於他能把感情中這麼糾結模糊的情緒寫下來,並變成琅琅上口的歌詞,實在相當佩服。誇張點說,這歌真的唱入了我的心坎,因為我一直都是那位扮演說「沒甚麼」的人。

在發行上一張專輯《Night Falls Over Kortedala》以後,Jens Lekman搬到了澳洲墨爾本去住。在經歷過一段失戀後,加上簽證上的問題,直到去年才回瑞典。一開始原本 Jens 並不想寫有關失戀的歌曲,但身為一個以唱歌講故事維生的人,他無法將這段刻骨銘心的回憶當作祕密藏在自己的心裡。所以新專輯《I Know What Love Isn't》,裡面的歌像是過去他在墨爾本那段時間的心情日記點滴,記錄著那個墨爾本森林大火的夏天,那一段關於假結婚的故事。說到假結婚,我就順便把故事先給說了再來討論專輯。2009的夏天,Jens抱著冷凍青豆躺在地上試著熬過墨爾本每天攝氏四十多度的高溫。打開電視,,播的正是澳洲這幾年來最慘的森林大火「黑色星期六」,一個月燒掉超過四千五百平方公里。不過就在這段時間,他認識了一個女生,兩個人很快地就搭上線。不過,這段感情最後還是結束了,而也是Jens經歷過最慘的分手經驗。失戀期間,他和最要好的朋友兩個人常常在周末的夜晚開著車到處亂晃,聽聽音樂,看看路上的女生,討論彼此的人生,甚至談到說要假結婚真移民。對於 Jens 來說,他覺得愛建立在一個具體的目的上,比建立在模糊的個人感覺上還要來的好,因為所謂愛的情感是可以在瞬間從有到無,從愛到恨的。因此Jens 希望藉由為了拿澳洲公民的理由而去建立一段婚姻,一個完全不會嘗試著去隱瞞任何事的感情。然而,大部分的人的做法卻是相反的,在還沒達到自己的目的前,滿口說的都是愛。我不知道愛是甚麼,但我知道甚麼愛不是愛。

比起Jens Lekman之前的專輯,有一點相當不同的就是新專輯是一張概念專輯。以前的專輯都是他寫了不少歌,由朋友幫他挑選出幾首適合收入專輯的歌。而他在寫這張專輯的歌時,卻是針對上面提到的墨爾本、夏天、失戀、愛情的盡頭等主題所寫出來的歌。仔細去聽歌詞,可以感受到這些主題的交錯並貫穿在不同歌曲裡。他甚至把同一首歌放在專輯的開頭和結尾,就像 Simon & Garfunkel 的《Bookends》專輯一樣,有兩個版本的同一首歌。而Jens Lekman自己也覺得這是他的第一張所謂的「專輯」。

在音樂方面,其實和之前的歌曲差不多,大部分的歌曲都還是有他所譜寫的美妙的花草旋律,以及細心安排的編曲,以及偶爾丟進來的歌曲取樣。不過,比起上一張專輯,這張樂器用的份量來說相對地卻少了很多。弦樂對於他的歌來說還是蠻重要的一環,因此不少歌曲裡都還聽得到他們躲在背景裡頭。而solo的部分則由長笛,薩克斯風,或是喇叭輪流加入。之前的歌我其實通常沒辦法一時間認出那一段是音樂取樣,不過這張專輯上的〈She Just Don't Want to Be with You Anymore〉,裡面的那段取樣的薩克斯風音質實在有差,一聽馬上就認出來,不過這倒不影響我享受那段挺有感覺的solo。另外一點,就是Jens Lekman自己強調的空氣推動力,從主歌到副歌之間,就像一架飛機從跑道起飛 - 突然間,你就已經在空中。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2010年Tracey Thorn發行的專輯裡收錄的歌〈Oh, The Divorce! 〉,裡頭Tracey直接唱出「喔Jens, 你還這麼年輕,你的歌似乎透過不同的鏡頭在觀察,愛情的結束就像它的開始一樣容易。」而這張專輯的〈Become Someone Else's〉則是Jens Lekman回應Tracey所寫的歌。而在歌曲中 Jens 的回應不僅可以聽到他的感動還是他身為EBTG歌迷對Tracey的致敬!

其實寫樂評並不是我擅長的事,但我認為該寫的是音樂裡有的東西,而不是沒有的東西,畢竟每個人喜歡的音樂不一樣。我只想分享我所能感受到的,至於別人是否也能感受的到,那就由不得我了。這張專輯裡滿滿的是Jens Lekman的個人經歷,和那些對愛情中尷尬絕望的心碎描繪。像是我試圖去牽妳的手,但妳卻任性的把手放進口袋。或是今天睡在我手上的妳,某天會睡在他人的手上。無言以對的兩個人,把快樂的時光用盡了,剩下來的只是望著對方寂寞的背影,等著告別的時刻來臨。而這些畫面我都再熟悉不過了,你呢?

by Fuse​

Deerhoof新專輯Breakup Song試聽

by DOPM

每次出輯都令人驚豔的Deerhoof​顯然靈感源源不絕,去年才出過專輯《Deerhoof vs. Evil》,今年又即將推出新專輯。《Breakup Song》充滿實驗性和童趣,以下的YouTube影片是《Breakup Song》整張試聽。

deerhoof breakup song full album stream. starring satomi matsuzaki and greg saunier. shot by becky james, elias gwinn, satomi matsuzaki and greg saunier. edited by greg saunier and becky james. ballooncam concept: becky james.

Deep One Perfect Morning © 201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