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ing Lotus - Until the Quiet Comes

by DOPM
quiet.jpg

每當聽Flying Lotus的專輯時,總是會令人感到驚奇,驚奇於他獨特的音樂性,彷彿你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音樂,很難用字詞去定義他所創建出來的電子音樂世界,而這世界融入許多複雜的概念,每一種概念都有衝突或相合之處,他並不在聲音上做任何的妥協,他只表達他所想要表達的,並嘗試所有聲音的可能。

來自洛杉磯化名為Flying Lotus的Steven Ellison已經在《Los Angeles》、《Cosmogramma》等專輯中證明他對電子音樂的敏銳度與才華,無論是Jazz、Hip-Hop、IDM等各種音樂元素,他都能予以完美的融合,賦給全新的節拍與生命。《Until the Quiet Comes》做為Flying Lotus的第四張專輯,他必須找到新的突破點。他並不想延續舊作的創作模式,於是更加專注在音樂理論上,學習鋼琴和弦以及編曲,並且融入非洲音樂和夢境 的概念,讓所有樂曲多了一層超現實的色彩。

對我來說《Until the Quiet Comes》比起他的舊作還來得易聽,除了有不少客座的獻聲讓曲子旋律性變得豐富外,這張專輯聽起來相當貼近於人的潛意識,它不像 《Cosmogramma》來得錯綜複雜、天馬行空,反倒是讓人可以細細品味他所製作出來的拍子,甚至是溫厚的貝斯聲線,專輯內不少曲子的貝斯聲線都給人猶如乘坐浮雲之感。

曲子〈Putty Boy Strut〉配合上Cyriak Harris的音樂影像,實在令人印象深刻,彷彿聽過一次那樣有趣的旋律就永久紀錄在腦中,有著機器動作般的節奏與聲韻,最後再加上一段弦樂,毫無突兀之 感。〈See Thru To U〉運用小鼓、腳踏鈸營造出一個不間斷的空間感,包覆著靈魂女歌手Erykah Badu的嗓音,接續著的〈Until The Quiet Comes〉則使用拍手響為主節拍連貫起和Thundercat 合作的〈DMT Song〉,慵懶的夢囈旋律在跳躍的貝斯旋律下結束,歌詞講述著不願從夢中醒來,就在這時〈The Nightcaller〉又讓你掉入另一層由4/4拍節奏所組成的夢境。

由Thom Yorke獻唱的〈Electric Candyman〉讓幻夢的旋律與非洲鼓節拍結合,Thom Yorke的聲音有如被蒙上一層薄霧,在當下所有聲響彷彿讓空氣變得凝滯。而〈Hunger〉則是與Niki Randa、Jonny Greenwood合作,頗具有Trip-Hop的味道,後段絕妙的混入了Jonny Greenwood在挪威森林中製作的配樂〈Don't Read Things That Have Not Had the Baptism of Time〉,讓曲子多了些飄渺虛無的靈氣。

《Until the Quiet Comes》帶來的感覺不光只有驚奇,更迷人的地方是那股可以供聽者可以沉入的氛圍。如果要選出幾張最近似於夢境的音樂,這張專輯絕對是選項之一。直到寧靜來臨,沉睡在無聲的那片海上,由現實離開,在無邊的夢境漫游。

by pblue

評分:

Flying Lotus' 'Until The Quiet Comes', is out now on Warp Records http://flying-lotus.com/until-the-quiet-comes/ Album features Erykah Badu, Laura Darlington, Niki Randa, Thundercat, Thom Yorke & more. Video directed by Cyriak.

Arc in Round - Arc in Round

by DOPM
2409929406-1.jpg

之前在熱門科技生活網站Lifehacker上發現一個mixtape網站musicForProgramming();,網站作者根據多年實驗的結果, 發現聆聽具有Drone、噪音、失真、模糊、多層次、複雜的和弦、極少人聲與鼓聲、合成器琶音、空間效果音牆等特色的音樂,有助於寫程式。雖然我不會寫code,但是網站上列出能促進思考的音樂我仍舊深有同感。我常在工作時聽shoegaze或dreampop音樂,它們挾帶的些微噪音能讓我保持清醒,模糊不清的人聲正好也是不去仔細研讀歌詞的最佳藉口。不過,聽了眾多相似的夢幻之聲後,能帶來新氣象與變革的瞪鞋音樂總是令我分外驚喜,只是這樣的樂團始終要承受沒沒無名的宿命(除非團員像The Horrors一樣潮)。

原名Relay的Arc in Round成立於美國費城,團名出自巧妙融合後龐克與Krautrock的英國樂團Disco Inferno的一首歌曲,Arc in Round對於多樣樂風的結合重構實則與Disco Inferno十分吻合。在今年推出首張同名專輯之前,他們已經在費城的獨立音樂場景深耕多年,主腦Jeff Zeigler也是一位小有名氣的錄音師,曾幫Kurt Vile、The War on Drugs、Lymbyc Systym等樂團/樂手製作專輯。這張專輯中的每首歌曲都非常流暢,錄音品質極佳,完全沒有獨立製作有時無法避免的粗糙感。

用一般形容瞪鞋專輯的關鍵字來形容《Arc in Round》完全不會有任何突兀之處,其中有男女雙主唱、吉他噪音、使人迷醉的音牆、搶耳的鍵盤,但從第一首歌〈II〉開始就讓人意識到樂團沒有續行一般shoegaze的迷濛特色,而將曲子中的每個聲音都清晰呈現,強勁的貝斯與鼓引領聽眾進入聲音的探索園地。女主唱Mikele Edwards溫潤的嗓音在〈One-Sided〉豐富多樣的聲響中依然突出,而沒有隱沒到噪音迷霧中。〈Said Astray〉算是專輯中比較傳統的瞪鞋歌曲,前四十秒的吉他獨奏和後半部的噪音轟炸應該足以讓所有酷愛瞪鞋的聽者心滿意足。

〈Volume Sets All the Time〉是此輯的中心作品,一開始Mikele Edwards淡漠的聲音和Zeigler嗡鳴的吉他營造出孤絕的氛圍,然後吉他、合成器等聲響轟隆炸開,不管是多麼沈重的心理負擔彷彿都飛散到了四處。〈Hallowed〉一曲中的喇叭是由獨立音樂唱作人Kurt Vile吹奏的,那低沉的聲音鎮住了其他各色拔尖的聲響,展現出受制的瘋狂狀態。

專輯的後半部份雖然比前半部遜色一些,〈Spirit〉和〈Time Spent〉推進的鍵盤節奏很討喜,〈Sounder〉孤獨又神秘的氣氛讓人想起Piano Magic一些偏鋒的歌曲。

《Arc in Round》收錄的幾首歌曲曾在樂團的前幾張EP出現,但這並不影響這張專輯的價值,他們嘗試的曲風融合不是一般新進樂團能夠一蹴可幾的。也許他們永遠不會走紅,但音樂界的確需要更多真心想開創新局的樂團。

by Debby

評分:
Deep One Perfect Morning © 201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