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的Dream-pop雙人組合I Break Horses最近公佈了新歌〈Denial〉,加強了電音元素。
Read More試聽Fanfarlo的新歌〈Myth of Myself (A Ruse to Exploit Our Weaknesses)〉
Fanfarlo公佈一首會收錄在預計秋天發行的新專輯中的歌〈Myth of Myself (A Ruse to Exploit Our Weaknesses)〉。
Read More加州夢幻民謠樂隊Mazzy Star宣佈新專輯《Seasons of Your Day》以及新曲〈California〉
加州夢幻民謠樂隊Mazzy Star宣佈新專輯《Seasons of Your Day》以及新曲〈California〉
Read MoreThom Yorke將個人專輯和Atoms for Peace的音樂從Spotify移除
Thom Yorke和同在Atoms for Peace的團員Nigel Godrich將他們的首張專輯《Amok》從著名音樂串流服務Spotify下架,藉以抵制Spotify的營運模式。
Read MoreSebadoh – Bubble & Scrape (1993)
一般情況下,我們會期待一張專輯會有前後連貫的主題或者統一的風格,將專輯的形式發揮到極致,但是低傳真樂團Sebadoh在1993年發的專輯《Bubble & Scrape》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通常被視為主導者的Lou Barlow當時對於和J Mascis的創作理念不合,而被踢出Dinosaur Jr.的創傷記憶猶新,因此在Sebadoh他便堅持採行民主作風,不論是和他一起創團的Eric Gaffney以及後來加入的Jason Loewenstein所創作的歌曲都會收錄在專輯中,三人在專輯或者現場表演經常互換樂器,輪流擔任主唱。這樣的作法在他們1991年的專輯《III》算是成功,三人寫的歌曲雖然各有特色,但聆聽起來的感覺是團員都有互相交換意見,加上歌曲長度短促和低成本製作的粗糙質地,整體上是張異中求同的完整作品。經過《III》打開知名度,還有著名獨立廠牌Sub Pop的一紙合約,Sebadoh終於有經費到比較像樣的錄音室錄音,然而Lou Barlow與Eric Gaffney之間的對峙情勢卻也浮上檯面,《Bubble & Scrape》將他們風格迥異之處以相當暴力的方式呈現給聽眾,我很少再聽到比這張專輯更精神分裂的作品,彷彿親眼見證Lou Barlow與Eric Gaffney交戰時的刀光劍影,不過歌曲中表達的情感是非常原始、不假修飾的,尤其Lou Barlow的作品特別扣人心弦,所以不少人會把《Bubble & Scrape》選為Sebadoh的最佳專輯。
Eric Gaffney在發完《Bubble & Scrape》不久就會離團,在此之前他已經多次威脅要離開,讓人不由得仔細檢視他在Sebadoh樂團中的貢獻。曾經當過電台DJ和披薩外送人員的他,對世界懷有強烈的敵意,驅使他寫出奇怪到令人摸不著頭緒的曲子。當他用撕裂般的聲音在〈Fatastic Disaster〉一曲中唱(唸)道:「我是你此生中唯一會怨恨的漂泊者,但我會替你煮飯,還會清掉你吃不完的食物」,我只能說,蛤?每次聽到〈Elixir Is Zog〉,都會被他大吼的「Capricorn, rising!」嚇到。不過在專輯中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出他的創意巧思,像在〈Fantastic Disaster〉當中編入的口琴真是神來之筆,那口琴嚴重走調,讓已經構成混亂畫面的吉他、人聲和鍵盤更顯扭曲,〈Emma Get Wild〉雷鬼風的開場也充滿趣味。
會一直待到Sebadoh幾乎獲得商業成功和復出的Jason Loewenstein此時依然非常年輕,他的創作反映了其他兩個團員對他的影響,〈Happily Divided〉氣氛上和Lou Barlow寫的慘情歌比較接近,不過Jason Loewenstein多了一份年少的純真,〈Happily Divided〉和〈Sixteen〉都寫出他成長過程中遭遇的家庭問題。專輯的結尾曲〈Flood〉就感染到Eric Gaffney的瘋狂情緒,Loewenstein忘情嘶吼和朋友外出狂歡的喜悅。
《Bubble & Scrape》最動聽的歌曲自然是Lou Barlow所寫的歌,其實把Eric Gaffney和Jason Loewenstein的歌曲抽掉,就可以得到一張風格統一的低傳真搖滾專輯,我承認我有時候會這樣做,因為Barlow漫長的音樂生涯中不少最優秀的作品都收錄在此處。Lou Barlow當時和女友(後來的妻子)Kathleen Billus短暫分手,他陷入強烈的悲傷,並寫了無數首歌曲期望挽回這段感情,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專輯的開場曲〈Soul and Fire〉,空蕩的吉他一響起,聽者立即就會感受到哀愁迫近,Lou Barlow用平靜、絲毫不矯情的聲音唱著那些悲痛的詞句,讓副歌的「我想我們的愛情已經走到了終點」格外令人難過,諷刺的是,即使他用這首歌、專輯中其他歌曲以及之後陸續收錄在Sebadoh其他專輯上的歌贏回Kathleen的心,這句話在二十年後終究還是成真了。〈Two Years Two Days〉我認為是Lou Barlow所寫過最棒的一首歌,沒有使用奇怪的拼貼元素或營造親密感的劣質錄音,甚至沒有醞釀情緒,一開始就全力傳達出情傷的痛處,從「罪惡感是件愚蠢的事,不要因此留下來」到歌曲結尾都讓人離不開注意力,的確要正在經歷感情生變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真實的內容。專輯後段的〈Think (Let Tomorrow Bee)〉也得到眾多讚許,是專輯中唯一完全不插電的歌曲,一樣是關於失敗的感情,這個主題對他來說永遠是難解的謎,「不斷追問答案,但當下情況根本沒有任何疑問可言」聽起來沉痛不已。
〈Cliche〉到〈Sacred Attention〉是我在《Bubble & Scrape》中最喜歡的段落。〈Cliche〉中的每件樂器和人聲都佔有同等份量,形成獨特的風格。Lou Barlow認為〈Sacred Attention〉是Sebadoh樂團最趨近成熟的作品,如果Eric Gaffney願意繼續留在Sebadoh,他們可能得以進一步發展這激情、絕望又冷酷的聲響。
聆聽《Bubble & Scrape》就像坐雲霄飛車,體驗人生中所能經歷最深刻的情緒反應,歌曲之間的差異讓人很難照單全收,不過如此一來也避免專輯滿佈Lou Barlow筆下的悲哀與痛苦。少了Eric Gaffney帶來的怪異元素,Sebadoh之後的音樂就會變得「相對」圓熟、溫暖且親民,這張專輯保存下的偏執與挑釁反而顯得彌足珍貴,在中年的Sebadoh即將復出推出新作品之際,這張二十年前的專輯記錄了他們最後一段年少輕狂的時光。
by Deb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