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音樂製作人Nicolas Jaar和樂手Dave Harrington的組合Darkside推出新專輯《Psychic》,全輯可以到Nicolas Jaar自己成立的廠牌Other People試聽。
Kitchens of Distinction發行新專輯《Folly》
活躍於八零年代末期到九零年代中期的英國瞪鞋樂團Kitchens of Distinction今天推出睽違19年的新專輯《Folly》。
Read More誰翻唱了Elliott Smith?:傳唱Elliott Smith的音樂人
美國民謠歌手Elliott Smith雖然已經逝世十年,但在每一個樂迷心中仍然站有一席之地,無論這十年我們擁有多少的新音樂,依然無法阻止去想念他當初的歌聲以及憂傷的旋律,於是大家不光只是聆聽,也將他的音樂繼續傳唱下去,不少知名的音樂人在受到他的啟發之於,更用自己的方式去詮釋Elliott Smith的音樂,以此緬懷向他致敬,但更多時候是因為抒發一種悲傷的共鳴,彷彿他的聲音也是屬於自己靈魂內的聲音。
收錄在專輯《Either/Or》的名曲〈Between The Bars〉是最多被音樂人們翻唱的歌曲,如Chris Garneau、Metric、Agnes Obel、Madeleine Peyroux、Jason Lytle等以他們的方式重新表現這首歌曲。民謠歌手Chris Garneau以鋼琴取代原本的吉他伴奏,加上抑揚的嗓音透露出柔弱易碎的情緒。加拿大樂隊Metric相仿原曲以原音木吉他的方式來彈奏,主唱Emily Haines也因為這首曲子表現出少有的哀傷聲嗓。丹麥女歌手Agnes Obel善用她極具穿透力的嗓音來翻唱〈Between The Bars〉,讓這首歌的空寂感更加顯著。而爵士女歌手Madeleine Peyroux則將此曲化為較為個人色彩的歌曲,在編曲上有所變化,多了幾分現代爵士的味道。
傳奇獨立搖滾樂隊Grandaddy主唱Jason Lytle以木吉他刷奏所翻唱的〈Between The Bars〉是樸實且誠摯的,甚至還翻唱過他的另一首曲子〈Oh Well, Okay〉,可見他對Elliott Smith音樂的喜愛。聽到Bright Eyes主唱Conor Oberst用顫抖的嗓音在現場演出翻唱Elliott Smith〈The Bigiest Lie〉,一股無力又脆弱的感覺又再度湧上心頭,面對困境所說出的謊言也包護不了兩人關係已瀕臨盡頭,似乎可以想像寫這首歌時他沮喪的情緒。
所有翻唱之中最具特色的莫過於是Mikaela Davis以豎琴所翻唱的〈Twilight〉,水晶質感般的豎琴彈奏配上Elliott Smith的旋律彷彿渾然天成,賦予他歌曲全新的面貌,在聽完之後不由得讓人讚賞。而洛杉磯電子樂隊Goldroom所翻唱的〈St. Ides Heaven〉翻轉了Elliott Smith歌曲原本憂傷的情緒,讓它變得擁有夏日舞曲的韻律,使你可以隨著節拍擺動身軀,或許有點偏離原曲,但也是相當有意思的翻唱方式,不禁使人想像,如果Elliott Smith還在世,他會玩起電子音樂嗎?
除了單曲的翻唱外,也有致敬專輯的發行,像是鋼琴家Christopher O'Riley的《Home to Oblivion: An Elliott Smith Tribute》以鋼琴重新彈奏他的曲子。來自他家鄉的音樂人們也合力發行一張《To: Elliott From: Portland》,而《Remote Memory: A Tribute to Elliott Smith》是以澳洲雪梨音樂人為主的翻唱致敬專輯。《The String Quartet Tribute to Elliott Smith》甚至是由管弦樂隊來演奏Elliott Smith的作品,翻唱的人來自世界各地並且手法都不盡相同,再一次證明Elliott Smith優異的寫歌能力,更重要的是那股貼近現代人心的旋律,即使他只有一把吉他以及一顆破碎的心,卻貫串了所有音樂人的靈魂。
by pblue
Kurt Vile即將發行《Wakin on a Pretty Daze》的錄音片段EP
Kurt Vile將專輯《Wakin on a Pretty Daze》在錄音室的錄音片段集結成一張EP《It's a Big World Out There (And I Am Scared)》將在十一月發行,他最近也分享了一張Mixtape。
Read MoreSebadoh - Defend Yourself
根據主腦Lou Barlow的說法,Sebadoh繼1999年以後首次推出的新專輯之所以叫做《Defend Yourself》,是因為他和團員Jason Loewenstein同時寫出歌名是〈Defend Yourself〉的歌曲,其中Lou Barlow的歌曲改名叫做〈Arbitrary High〉並收錄在去年發行的《Secret》EP,Jason Loewenstein的歌曲則在專輯中可以聽到。十四年以來從未斷絕聯繫,卻是首度一起錄製專輯長度作品的Jason和Lou,對於樂評界冷漠的回應確實非常需要為自己辯護,而Jason在〈Defend Yr Self〉一曲當中的簡單的兩句歌詞就足以傳達他們長期被誤解的心情:
A court of kangaroo
A man stands accused
不少樂評都提到《Defend Yourself》是Sebadoh睽違十四年的新專輯,而結果令人失望,因為專輯聽起來不像《III》或不像《Bakesale》,或者歌曲創作不夠到位;雖然我部份同意這些看法,但是任何人都不可能經過十四年的時間而完全沒有改變。Lou Barlow和Jason Loewenstein這十四年間在音樂界都非常活躍,尤其是Lou,除了推出最後一張The Folk Implosion的專輯、和J Mascis盡釋前嫌重組Dinosaur Jr.以外,也發行了兩張個人專輯和一些小作品;Lou在《Defend Yourself》的創作有幾首就像是他上一張個人專輯《Goodnight Unknown》的延伸,所以Sebadoh在《Defend Yourself》上的音樂基調都是有跡可循的。另一方面,即使時間倒回十四年前,Sebadoh當時的專輯《The Sebadoh》也是惡評連連,因為他們首次採用比較高規格的製作,而抹去一部分原本低傳真的樸拙感;再往前推回《III》甚至更早的時期,Sebadoh專輯中的歌曲也是品質不一、風格雜亂,總之,他們從來都不是一支符合大家期待的樂團。
所以《Defend Yourself》究竟聽起來如何呢?每首歌都延續了他們一貫的低傳真特色,聲音帶著一點髒濁,由於經費有限,專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錄完,並且由Jason Loewenstein混音,給人自然、不假修飾的感受。Lou Barlow寫的歌曲旋律依舊非常漂亮,開場曲以及第一首單曲〈I Will〉談到他最近婚姻的結束和追求新生活的決心,輕快的曲調時而被間奏或鍵盤聲打斷,似乎在提醒聽者美好旋律下的哀愁,或許年歲的滄桑讓他無法再像過去一樣純粹活在音樂裡、毫無保留地傳達出挫敗情緒,但也展現出他願意面對危機、成熟的一面。〈Love You Here〉則和《Goodnight Unknown》上的歌曲〈Sharing〉相去不遠,音場混濁,用簡單的主副歌將私人情感開誠布公;也許這邊就帶入Jason Loewenstein的創作會提高專輯的可聽性。專輯中段中板的〈Oxygen〉和〈State of Mine〉的旋律幾乎是愉悅的,需要讀歌詞才知道其中的自嘲語氣,音樂上樂團可能可以再玩出更確切表達情感的方式。Lou在專輯尾聲的兩首慢歌〈Listen〉和〈Let It Out〉算是找回了他打動人心的多愁善感特質,只是一切似乎來得有點太晚。
許久沒有以Sebadoh名義發表作品的Jason Loewenstein反而火力全開,他和新鼓手Bob D'Amico曾是獨立搖滾樂團The Fiery Furnaces的現場樂手,兩人默契十足,〈Beat〉一曲光聽前奏三件樂器的互動便很精彩,Jason的歌聲略為扭曲,唱著對生命出路哲學性的探問,中段和後段的樂器Jamming比任何Dinosaur Jr.近年來的歌曲都更怪異及有趣。〈Defend Yr Self〉所道出的不明憤怒很容易令人感同身受。討論悔恨與遺憾的〈Final Days〉和〈Can't Depend〉都帶給我很多驚喜,前者的吉他間奏重現了一些過去Sebadoh的音樂中難以言說的神秘與深邃,後者就讓我發現Jason的歌唱技巧還是沒什麼進步。
鼓手Bob D'Amico在《Defend Yourself》上只有一首純演奏曲〈Once〉,如果在現場應該是會讓觀眾跟著搖擺的曲子,我個人很喜歡這首歌,它指出Sebadoh目前的陣容還有很多還沒發掘的可能性,作為一首連接功能的曲目也非常成功。
《Defend Yourself》的整體性極佳,對像Sebadoh這樣曾以惡搞和怪誕著稱的樂團,這算是一項不錯的成就,不過我依然會希望歌曲有更多不同的變化、希望他們的創作中有更多的戲劇性與激情、希望混音能有《Bakesale》和《Harmacy》當中的透明感。當然《Defend Yourself》也有很多我喜歡的地方。無論如何,我相信Sebadoh現在做的就是他們現在真正想要做的音樂,如同Lou Barlow在〈I Will〉當中唱的:"I'm still the same, and if it's leaving I must do, to be true, I will"。為了表現真我,他們寧願遭受誤解也不違背自己的心意,這在現在獨立音樂界是多麼難得的事,因此我還是會繼續支持Sebadoh,期待聽到他們之後的新作品。
by Deb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