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聽美國老牌樂團Swans的新歌〈A Little God in My Hands〉。
Read MoreFanfarlo - Let's Go Extinct
作為新專輯第一首面世的歌曲,在去年底發行的〈A Distance〉並未引起我的太大興趣,而團員口中的科幻小說一部曲《The Sea》,也是聽沒多久便束之高閣,並未花太多心思去聆聽咀嚼作品所要講述的理念。然而當〈A Distance〉擺到《Let's Go Extinct》中一起包裹著聽,心裡的問號似乎也得到了解答:原來這次他們企圖挑戰的,是一張結構完整、前後呼應的概念性專輯。
《Let's Go Extinct》以達爾文的進化論為參考文本,提出樂團對於生命哲學以及人類未來性的想法,甚而提出人類存在本身是否是個錯誤的命題。開場曲〈Life in the Sky〉即明確點出專輯所欲探討的主題,類似隕石劃過天際音效加上隨後由激昂至寧靜的聲音表現,似乎象徵星球生命來自太空隕石撞擊後的爆炸與重生。一句 "Will we ever see life in the sky? And maybe recognize ourselves in it" 提出了關於生命哲學與起源的疑問 。此外,Fanfarlo在過往兩張專輯裡,總會有些作品讓人想起他們與British Sea Power的共通性,新專輯亦未例外,〈Painting with Life〉便是這樣的一個作品。
而坐落在專輯中後段的〈We're the Future〉,〈Landlocked〉,則喚起了個人對於Fanfarlo主調旋律的記憶。前者是將Synth-pop與folk song冶製融合的完美範例,而後者則是80s new wave與非洲打擊樂的演化產物。〈The Grey and Gold〉可說是一首標準的Chamber Pop歌曲,勾起一絲Belle and Sebastian的漣漪,最後的管樂齊飛更正中個人喜好。
而專輯的最後一首歌,也是與專輯同名的歌曲〈Let's Go Extinct〉,為這張概念專輯作了一個完美結尾。它像是航向未知的離別曲。由緩慢的吉他撥彈揭開序幕,編曲細膩地牽引情緒,Bass時而帶出和緩俏皮的小波浪,最後再由管弦樂引出歌曲高潮。聽著聽著,腦中便浮現航向銀河系深處的太空船意象,如同電影《普羅米修斯》中,那群著迷於發掘地球生命起源的科學家。雖然我們說不上那是好是壞,然而對於生命未知的好奇心以及求知的渴望,正是人類科技文明最原初的嚮往,令人在這混亂的世況裡,憶起一些純粹的美好。
最後,來談談專輯走向。《Let's Go Extinct》可說是延續了《Rooms Filled With Light》裡的合成器實驗精神,進一步探索合成器音效面貌,以及節奏轉換所能迎來的聆聽差異與畫面性。即便我依舊滿心期待著類似 《Reservoir》,以〈Fire Escape〉〈The Wall Will Coming Down〉等強打歌曲貫穿專輯的模式,但樂團本身似乎並不打算複製這個一開始讓他們竄紅的路線。旋律的悅耳與否,已不再是唯一被在意的部分,因此在《Let's Go Extinct》裡,不免出現些讓人覺得莫名的編曲安排。但也許聽完整張專輯後,各位也能逐漸忽略,或者說理解了那些奇異存在的意義,也就是那其實詮釋訴說著生命的複雜與不可預期性,如同〈Life in the Sky〉裡提及的 "No one knows the way this wind will blow" 。
by Headphone Youth



欣賞Thee Oh Sees的新MV〈The Lens〉
欣賞Thee Oh Sees的新MV〈The Lens〉,〈The Lens〉將收錄於他們四月發行的新專輯《Drop
Read MoreWye Oak即將發行新專輯《Shriek》
巴爾的摩的雙人組合Wye Oak即將發行新專輯《Shriek》,試聽新單曲〈Glory〉
Read More[Mixtape] Noise of Sorrow
Nick Cave在《The Secret Life of the Love Song》提到幾點他對於情歌的解讀:
情歌表現出我們的努力,試圖變得與神相像。情歌總是悲傷的,是悲傷所發出的聲響。
我們內心都體會到一種葡萄牙人稱之為 "saudade" 的情緒,一種靈魂所渴求、難以言說、無以名狀的感受。這種感受棲身於想像與靈感的疆域,從中孕育出悲傷的情歌。Saudade是一種想由黑暗進入光明的企求,渴望受到高於世俗的存在者撫慰。
Frederico Garcia Lorca在他精彩的演說《The Theory And Function Of Duende》中解釋了某些藝術作品中神祕難解的悲傷。他說:「所有黑暗的聲音中都有 'duende' 這種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的神祕力量,卻連哲學家也難以解釋。」現代音樂中的科技日新月異,悲傷已經不受重視,被貶到斗室一角。Duende需要呼吸的空間。哀愁與對速度的追求本質上相斥,必須在安靜中才能爬升。我們對哀愁視而不見,逼它遁入靜默,直到我們不再接觸到它。難怪哀愁如此令人悲傷。
所有的情歌都必須包含 "duende"。情歌永遠不可能完全是快樂的,必須擁抱痛苦的可能性。那些討論愛情,字裡行間卻完全沒有一絲痛處或嘆息的,不能稱作情歌,反而是偽裝成情歌的仇恨之歌。這些歌讓我們體會不到上蒼所賦予我們的人性,那種讓我們能感受到悲傷的能力。拒絕探索人心黑暗面的作者,必定無法說服我們愛情的美妙、魔幻及喜悅,就像善意若沒有和邪惡並存便不值得信任。
首先,謝謝Nick Cave給我上的這堂課,讓我有靈感做新的mixtape。不過,我想他給我上的這堂課,並不是改變我人生的重要課程。而是幫我給了那些無名的感受一個名字。我一直以來都算是一個感情的試探者,不管我聽甚麼樣的音樂,我想要滿足的不是聽覺的享受,而是透過音樂所帶來的情感。不管是真誠的或是刻意描繪的,只要我能感受到那個情感,就夠了,畢竟會刻意去描繪,也是希望那個情感能越真越好。
雖然近來聽的音樂類型越來越雜,但我想不變的是我想從這些不同的音樂中感受到某些東西,又或許是indie音樂能讓我感受的東西越來越少,所以才轉戰其他音樂類型。不過,我想這些都不重要,我想要聽的音樂就像Nick Cave在《The Secret Life of the Love Song》裡所提到的 "saudade" 和 "duende" 。所以這個mixtape,選了一些我覺得符合這兩個主題的情歌,不少都算是我個人不分年代最喜歡的歌曲。有些歌可能選得很老套/老舊,但是沒辦法,那些在渴望愛情的同時,憂鬱、悲傷和寂寞的情感似乎都已經有了自己的生命活在歌曲裏頭。每當我聽到這些歌,這些情緒總能讓我感受到。
Leonard Cohen - Villanelle for Our Time
Nick Cave & The Bad Seeds - Love Letters
Richard Hawley - Open Up Your Door
Lou Reed - Perfect Day
Neil Young - A Man Needs A Maid
Jens Lekman - Someone to Share My Life With
Cat Power - I Found a Reason
Scott Walker - If You Go Away
Nina Simone - Don't Explain
Joni Mitchell - A Case of You
Tom Waits - The Heart Of Saturday Night
Elvis Presley - Are You Lonesome Tonight
Craig Armstrong - Lets Go Out Tonight
Billie Holiday - But Beautiful
by f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