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wdive - Slowdive

by DOPM

對於Slowdive的音樂或許我們已經再熟悉不過,每一個獨立搖滾樂迷都能說出一兩首他們最喜歡的Slowdive曲子,畢竟翻開九零年代另類搖滾樂的章節,他們在Shoegaze這個曲風歸類底下一直都佔有一席之地,什麼?你說Shoegaze是一種曲風?總是有些樂團對於這樣的標籤有些感冒,但現在對Slowdive來說他們並不太介意,如果有人因為Shoegaze而認識他們也未嘗不是什麼壞事,當初可能只是媒體描述這些樂團而想出的詞彙,然而在網路時代卻成為一個強而有力的關鍵字,你只要透過這個標籤在一瞬間找到成千上萬相似的樂團以及喜歡他的人們。

二十二年前,他們的上一張專輯《Pygmalion》因為被自己的音樂廠牌Creation被嫌不夠流行而被中止合約,而當時英國的音樂媒體又開始炒作起Birtpop跟Grunge而讓他們失去了眾人的注目,再加上團員們各自有自己的想法,所以《Pygmalion》似乎帶著它憂鬱冷調的性格在當時為樂團畫下了句點。但他們從來就沒有在獨立搖滾的拓撲上消失,以吉他手/主唱Neil Halstead為例,當他聊到對音樂的喜好時,你會驚訝於他喜歡相當多類型的音樂,從六零年代的流行搖滾、民謠、脫俗的夢幻流行樂、以吉他噪音為主的搖滾樂、德國的泡菜搖滾再到環境、電子樂,可以說是一個相當重度的樂迷,這也使他在他的音樂生涯上不斷的嘗試,所以在Slowdive結束後將吉他效果器收到鞋櫃裡走往民謠的道路上,跟女主唱Rachel Goswell 另組了Mojave 3,而吉他手Christian Savill有一個從來沒有停止過的音樂計畫Monster Movie堅守Dream-Pop、Shoegaze的路線,以及鼓手Simon Scott的個人計畫Televise出過一張優異的Shoegaze專輯後就轉往環境音樂的實驗中。

直到2014年,他們在西班牙音樂祭Primavera的邀約下決定開始復出巡迴,並在2016年透露了將會發行新專輯的消息。在兩個十年後錄音程序跟設備早已大不相同,心裡總會有些疑問,我們能期待一張超越《Souvlaki》的專輯嗎?我們聽到的音樂會不會只是他們使用當代技術來複製出過去Slowdive的聲響?

聽完這張Slowdive的同名專輯,它給我的感覺是回到他們在《Pygmalion》前較具有流行旋律的面向,雖然並沒有《Souvlaki》給人那樣深邃神祕的感覺,它仍然將過往那些Slowdive的音樂元素以比較現代的方式表現出來,像是朦朧的男女合唱、使用空間感的吉他聲線加上延遲效果。在單曲〈Star Roving〉他們罕見的將快節奏帶入曲子中,以飛梭般的吉他聲響作為要角,少了過去那股青澀的憂鬱氣質,這也讓我不太習慣他們變得如此輕快,初聽到開場曲〈Slomo〉也覺得歌唱方式有點刻意的呈現失焦模糊的旋律,所以自己覺得專輯的前半部分並沒有那麼的耐聽。

反倒是專輯的下半部分從〈Sugar for the Pill〉開始才開始找回我對這張專輯的注意力,Neil終於在器樂層次分明的〈Sugar for the Pill〉中把歌曲的旋律給唱了出來,曲子的轉折也相當優美,雖然可能有點讓人覺得過於精巧工整了些。Rachel為主唱的〈Everyone Knows〉以如夢似幻的吉他音牆作為基調,她的歌聲如同在你耳邊傾訴著囈語,到最後歌聲與吉他聲響彷彿融合為一體。

〈No Longer Making Time〉如同他們在《Souvlaki》中的〈When the Sun Hits〉那樣使人沉醉在那進入副歌的瞬間,所有的情緒都陷入在樂音的風暴之中,失落的靈魂迷失在愛情的現實與虛幻所產生的漩渦中,時間猶如在那一刻將你的魂體凍結了起來。終曲〈Falling Ashes〉以琴鍵聲為主軸加上電子聲響,如同營造出一場陰雨連綿的電影場景,當面對你所熟悉的生命在逝去後化為了微塵,你想著對他的愛與記憶,樂音將你最孤獨的情緒都鎖進了畫面中。

同名專輯雖然沒有《Souvlaki》從頭到尾都有著讓人心醉神迷的曲子,但他們在專輯的下半部分又將你帶回到那個你最初熟悉的Slowdive,那些樂音在兩個十年後仍然能緩慢潛入你的情緒,喚起你每一個夢境與記憶的碎片,重新拼湊出一幅未來的圖像。

by pblue

評分:

Grandaddy - Last Place

by DOPM

近幾年來許多已解散的樂團都紛紛回鍋,並帶來新的作品,在數年前曾復出巡迴的Grandaddy也在今年發行全新專輯《Last Place》。即便Grandaddy有數年無活動,團員並未完全消失在獨立音樂樂迷的視線內:主腦Jason Lytle發行了兩張新專輯,並和鼓手Aaron Burtch及Earlimart的團員組成Admiral Radley。這幾年的感受是Grandaddy新專輯會在可預見的未來發行,如今終於看到它問世。

Grandaddy過去專輯的主題以詰問科技發展是否對人性造成衝擊著稱,並結合個人情感經歷,將反烏托邦場景與傷逝的畫面交疊,於是Lytle筆下角色的故事就隨著流動的合成器音符埋進聽者心底。在《Last Place》專輯誕生前,Lytle個人確實經歷了科技文明、原始生活和私人情感這些因素在他的人生中互相角力。彷彿電影《神奇大隊長》的主角一般,Lytle和前妻搬到蒙大拿州山上嘗試過比較順應自然的生活,直到婚姻結束,他被迫搬回故鄉加州Modesto,據他描述是一個工業城,缺乏博物館和表演場地等讓居民從事文化活動的場地。情勢發展之下,重組Grandaddy並創作《Last Place》對Lytle而言變成勢在必行的決定,唯有透過從事自己熟悉的活動,才能面對當下的種種苦難。

如果要用一首歌摘要《Last Place》這張專輯,這首歌必定是〈A Lost Machine〉,扎耳的電子音效和低微的鋼琴描繪出災難過後的場景,所有存活下來的人們茫然尋找著避難所,身邊圍繞的監視器令人惴惴不安,但老音樂與舊照片卻能帶來一點心靈慰藉。雖然曲中的每個人都是損壞的機器,對改變當下情況無能為力,但音樂弦律寫得十分優美,讓人萌生信念能夠度過難關。

《Last Place》的開頭幾首歌特別流暢,若沒有細讀歌詞便感受不太到哀傷氣息。〈Way We Won't〉描述Lytle和前妻當初拒絕的中產階級生活方式,例如趁折扣期間假日開車前往賣場購物,副歌的合成器是專輯中最令人難忘的橋段之一。〈Brush with the Wind〉則寫出Lytle難忘舊情,想與曾經一起生活的人聯絡,卻只能支支吾吾說出雜亂無章的字句,整首歌的搖滾曲式和結尾穿插的電子音效切實傳達了歌詞 "It's all I can do, a beautiful mess." 的意境。單曲〈Evermore〉前進的節拍就像看著重要的人乘著交通工具逐漸遠去,而關於這人的記憶會像這首歌一樣始終縈繞心頭。

專輯中段的歌曲較難留下深刻印象,但也不乏一些佳作。〈Check Injin〉就捕捉到獨立搖滾一向吸引人的特質,有大片的吉他刷奏和聽起來像在惡搞的副歌。〈That's What You Get for Gettin' Outta Bed 〉勉勵陷於困境中的人踏出家門,不要一直陷溺於絕望中,悠揚的副歌及吉他與合成器的合奏都很感動人心。喜歡Grandaddy在2000年發行的專輯《The Sophtware Slump》的樂迷再次看到Jason Lytle創造的角色Jed機器人應該會覺得驚喜,Jed第四代像2000年時的Jed第三代同樣為酗酒習性所苦,和他父親不一樣的是,他已痛下決心戒酒,或許他有機會和他父親走上不一樣的道路。

結尾歌曲〈Songbird Son〉則返璞歸真,民謠吉他和極簡的音效包圍著Lytle溫柔的聲音,緩緩唱出愛情的開端與結束。聽到此處,感覺Jason Lytle已經與過去的自己和對方和解,不再懷抱怨懟。《Last Place》即使乘載了許多沉痛的經驗,但聽完Grandaddy團員的分享內心反而感到溫暖,開心他們未被擊倒,仍然創作不輟。不論Grandaddy這次復出有無獲得商業成功,他們自己和聽眾都有一些創傷被治癒了。

by Debby

評分:

The Jesus and Mary Chain - Damage and Joy

by DOPM

在睽違十九年之久後The Jesus and Mary Chain終於發行了這張回歸之作《Damage and Joy》,上一張專輯《Munki》留給樂迷的印象一直都是Jim和William對搖滾樂的愛恨交織,即使到了現在Jim也不斷提到在錄製《Munki》那段時間有多難受以及與他長久以來的兄弟搭檔William間關係的惡化,遙想八零年代的他們有多麼不可一世,而那時只剩下對音樂產業的厭惡和兄弟之間的嫌隙。但就像《Damage and Joy》裡〈All Things Pass〉所唱的,如果所有的一切終將逝去,如果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將會是我的最後一次,JAMC沒理由不再來製造一些噪音,於是在零七年後兩兄弟重修舊好展開重組巡迴後,他們決定錄製了這張《Damage and Joy》。

而《Damage and Joy》的誕生,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Jim覺得他小孩所聽的廣播裡所播出來的流行樂實在太糟糕了,逼得他們不得不親自出馬,證明一下搖滾樂還沒死透。但對於樂迷來說,他們自從《Psychocandy》就沒再做過一張噪音流行搖滾,即便《Darklands》中以鼓機節奏與黑暗的流行搖滾旋律將他們的音樂帶往新的方向,但在之後的專輯一直都不夠突出,所以在《Damage and Joy》中我們還能期望聽到一些什麼不一樣的東西嗎?在聽這張專輯前我只抱持著不期不待不受傷害的心情,在不與那兩張經典之作相比的情況下,整體聽起來比我預期的還要來的好。

專輯由〈Amputation〉揭開序幕,以厚重的吉他節奏與制式的鼓拍貫串整首曲子,Jim在當中聲稱自己是Rock n’ Roll amputation,他覺得大家對那些聽起來像JAMC的樂團比較有興趣,但對他跟William所說的任何事都沒興趣,對於這點我只能對Jim說因為《Psychocandy》對獨立搖滾的影響太大了,所以只要有樂團做出了以噪音為主的流行樂就會容易被貼上受JAMC影響的標籤,不是我們不在乎你們所講的事,只是媒體總是要有些顯而易見的標籤來吸引讀者的目光。

而〈War on Peace〉是即將邁入六十歲的他們對自己逐漸老去的無力感,他覺得自己心裡依舊無法找到平靜並且被困在某處無路可逃,即便喝再多的酒花再多的錢來消磨時間都沒辦法感到滿足。這首歌最酷的地方在於結尾奔馳而出的鼓機節拍與吉他噪音,相當讓人出乎意料的橋段。

專輯不少歌曲其實都挺令人琅琅上口的,像是〈All Things Pass〉、〈Always Sad〉和〈The Two of Us〉。尤其與Belle & Sebastian的Isobel Campbell合唱的〈The Two of Us〉,完全無法想像他們在這個年紀還能寫出這樣青春洋溢的情歌。

William以重度的吉他破音在〈Mood Rider〉中將Jim在歌曲中那種被欲望驅動以及不知他自己會將自己帶向何方的感覺表現出來。〈Get On Home〉則是又展現了對搖滾生活的愛恨情仇,他對那樣的生活著迷又覺得自己不想過那樣的生活。〈Facing Up to the Facts〉則把之前和他哥哥William決裂的關係又再提起了一遍,在〈Simian Split〉中Jim 幻想了Kurt Cobain的老婆請他去殺了Kurt Cobain,這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但他只想告訴大家不用太認真,他只是因為好玩虛構了這件事,聽到這裡才覺得Jim還是跟他年輕的時候一樣喜歡胡言亂語吸引人的注目啊。

《Damage and Joy》在〈Mood Rider〉之後的歌曲比較讓人感覺有湊曲目之嫌旋律,在音樂性沒有專輯上半部來的好。如果真要說整張專輯有什麼明顯的主題,那大概就如同專輯名稱,回顧著搖滾樂對他們所造成的傷害以及所帶來的愉悅吧。

by pblue

評分:
Deep One Perfect Morning © 201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