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從2009年開始,YouTube上開始出現以影片方式呈現的樂評。第一個引領風潮的的樂評頻道是大家都不陌生的The Needle Drop,他生動的表演和立論清楚的評論引起了許多人仿效。近三年後,由於YouTube的政策改動、錄製影片的人不一定能夠持續等因素,樂評頻道的數量已經銳減。然而,像The Needle Drop這樣長期經營、品質穩定的頻道,提供給樂迷除了樂評網站以外,聽音樂時的另外一個參考途徑。因為看得到本人影像,可以直接交流,樂評拍攝者比樂評寫作者更貼近觀眾,消弭了樂評高不可攀的形象。本文會介紹幾個值得關注的樂評頻道。
積極更新中的
前述的The Needle Drop是最具代表性的影片樂評頻道,由Anthony Fatano這位「網路上最忙的音樂宅男」經營。Fatano曾經是NPR網站的寫手,但他覺得自己說話的能力遠比寫作好。2009年的時候他評論了The Pains of Being Pure at Heart的首張同名專輯,親身演出了聆聽該張專輯時,他感受到的著魔般的戀愛心情,一看就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可惜該影片目前已經找不到了。
之後Fatano逐漸確立自己的獨特風格,評論專輯時,在他身旁會投影專輯封面的照片。論述時也經常交叉引用自己先前的評論,並加上一些動畫效果,緊緊抓住觀眾的注意力。此外,他還在影片中創造一個丑角角色Cal Chuchesta,由他自己戴了假鬍子後扮演,和「正常」的Anthony一搭一唱,Cal的人氣甚至高過Anthony。
不過娛樂效果只是其次,最重要的還是樂評的內容本身。Fantano在評論專輯前顯然做足功課,在談起自己欣賞或不欣賞某張專輯的地方時都能舉出實例,不是妄下定論的,在一個樂評影片結束後,他會給一個1到10之間的分數。除了評論專輯,他也會評論單曲、MV,每一週也有討論話題,和樂迷互相交流意見。他的官方網站另外又提供音樂新聞、podcast等內容。
Rock it Out! Blog由Sami Jarroush經營,他也是獨立音樂網站Consequence of Sound的寫手。他頻道上的影片類似電視上音樂節目的型態,有樂團訪問、音樂新聞、新團介紹等等,Jarroush的口條清晰,介紹音樂時架勢十足,如果喜歡以前MTV、Channel V等音樂節目中VJ的說話風格,可以訂閱這個頻道。Jarroush和The Needle Drop的Anthony Fatano曾在2011年的SXSW同時接受訪問,可見兩人受歡迎的程度在伯仲之間。
Velocities in Music(簡稱VIMTV)由Jake Jackson和Tom Hummer這兩位多年好友共同經營。開始製作影片樂評時,他們並不知道The Needle Drop等頻道的存在,因此風格樸實,但感覺得出兩人對音樂的熱情;現在他們的影片也越來越專業,並聚集了一些死忠粉絲。
和前兩個頻道比起來,VIMTV的Jake和Tom是「演出」成份最低的影片樂評,他們就像你我身邊的重度搖滾樂迷,喜歡拉著你討論音樂,你很清楚他們最愛的樂團(Radiohead、Arcade Fire),也知道他們每聽到一張新專輯就會很自然地跟心中愛團比較,也因為如此,你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完全相信他們的意見。在每一個影片中,Jake和Tom會和對方討論一張專輯,下方觀眾的留言也幾乎會一一回應,VIMTV就像個和樂融融的音樂社團。
已停止更新的
The Needle Drop的長期觀眾也許會聽過Threecreation,他算是The Needle Drop的後繼者,但喜歡和Anthony Fantano唱反調,兩人偶爾也會公開互相辯論。去年底Threecreation突然宣佈停止更新頻道,並把過去的影片都刪除了,不過他不排除之後繼續拍攝樂評。
Track by Track Reviews由Rory Sullivan和幾位好友組成。在2010年,影片樂評方興未艾時,Sullivan等人評論了Fleet Foxes、Arcade Fire、Wolf Parade等大團當年的重要發行,每首歌都仔細討論的認真態度十分吸引人,訂閱者人數快速增加,可惜在2011年,Sullivan就因為學業和工作因素沒辦法繼續拍攝,現存的影片像Fleet Foxes的《Helplessness Blues》、Kurt Vile的《Smoke Ring for My Halo》等,還算是值得一看。
by Deb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