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Knife - Shaking the Habitual

by DOPM
album_cover.png

瑞典雙人電子組合The Knife的《Shaking the Habitual》是一張充滿挑戰性的作品,不同於他們以往製作音樂形式,這張專輯背後有著相當完整的概念。專輯名稱Shaking the Habitual取自法國哲學家傅柯的名言,而專輯的概念也與傅柯的理論有所關連,由權力與知識的論述延伸,去探討權力與性別、階級、種族的關係,團員Olof Dreijer還特地在斯德哥爾摩大學修習性別的課程,對酷兒理論以及女性主義有深入的研讀,但要把理論套用在音樂上來表達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來包裹概念是The Knife在製作《Shaking the Habitual》所要面對的課題。

The Knife兩姐弟出生於優渥的西方白種人家庭,先天就掌握比較多的資源,所以不管在製作音樂還是獲得知識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優勢,因此,他們反思自己有更多的責任以政治的方式來批判和思考這個社會,即是透過音樂來獲得更多的注意。他們以自己的國家為出發點來觀察,認為瑞典的社會建構在君主立憲制和血親傳承的領導者下是相當瘋狂的,也提出在這樣的社會下所產生的種族歧視等問題。

但在《Shaking the Habitual》的歌詞上你很少會找到明顯的批判詞句,只留下一些讓聽者思考的線索,也將問題拋回來給聽者,簡單來說那些理論比較像是整張專輯概念的啟發,而不是去用理論去批判現世。這張專輯的音樂性有別於The Knife以往容易入耳的黑暗旋律,聽來更令人焦躁不安,甚至不讓你去享受那些過耳即忘的好聽旋律,運用扭曲的合成器聲效與傳統樂器來引起聽者的注意力,不少曲子甚至只剩環境音效,挑戰你耐心的臨界點,但這些實驗音的組成並不是全無意義,倒是想要將人拋到種種問題的狀態,刺激思考迴路。

從〈A Tooth For An Eye〉的詞句中可以猜測出在隱喻資本主義社會下的貧富不均以及在歷史上一直被忽略的故事,如同傅柯的知識考古學來挖掘那些被消聲的故事,最後唱到的「Bring the fuel to the fire」則在火上加油,如果這裡的火代表憤怒,那他們的憤怒欲將那些不公燃燒殆盡。〈Full of Fire〉延續了這火焰的盛炎,運用強烈的鼓機節拍,各種古怪的合成音效製作出一股病態的氛圍,Karin Dreijer黑暗低迴的女嗓音,在變調的音調中不斷變形,如同性向的游離,整首歌像是一個後現代的惡夢,看著這首歌的影像,將那些難解的議題不斷拋出來,唱著:「Sometimes I get problems that are hard to solve」。

〈Without You My Life Would Be Boring〉使用一些的傳統樂器的聲響,如鈴鼓、笛音,聽起來猶如一場儀式的進行曲,深信著我們可以改變常規。而〈Wrap Your Arms Around Me〉是一首氣勢相當盛大的曲子,真實的鼓擊在空曠中回響,電子音漫延如煙,翻越性別的藩籬,將愛欲的渴望化為音樂的形式。

我們甚至很難辨別〈Raging Lung〉中那個發出來的高頻樂聲,彷彿第一次聽到,也彷彿聽過但無法形容,雖然有主副歌的旋律,但樂器的配置還是非常不正常。〈Networking〉的聲音是相當訊號式的,一種資訊傳遞過程中所發出的雜音,詭異的鳴叫讓人感到焦躁不安,就像想起每天在網路上吸收了龐大的資訊卻什麼也沒有在腦中存留下來般的焦躁。〈Ready To Lose〉是他們對所擁有優勢的自省,這樣先天的優勢也帶來害怕受苦、害怕失去優勢的恐懼,也讓人聯想到右派為了維護血統純正而執行隱含種族歧視的政策。

《Shaking the Habitual》中音樂與概念的結合是相當強烈的,他們從電子音樂中找到新的途徑來完成自己的獨特性達到音樂性的優越,但又從這種優越中再度釋放出評論的力量,這在現代音樂中實屬難能可貴。它讓我們再一次審視當前的問題,即使沒有解答,也值得讓人一再思索。

by pblue

'A Tooth For An Eye' from The Knife's forthcoming album 'Shaking The Habitual' released on 8/9 April. Available to pre order here: http://theknife.net/shaking-the-habitual 'A Tooth For An Eye' deconstructs images of maleness, power and leadership. Who are the people we trust as our leaders and why?

The-Knife-Shaking-The-Habitual.jpg

在Louis Malle的電影《My Dinner with Andre》裡,有一段對白是這樣的:「還記得那一刻,當馬龍白蘭度請一位印第安土著女子代替他拒領1973年奧斯卡的《教父》最佳男主角獎,一切都亂了?現在像這樣失控的事情已經很少見了。如果你只是跟著習慣在運作的話,那麼你就不是真正的在生活。」

在推出這張新專輯的The Knife,應該也會很認同這句話吧。Karin和Olof把這個問題套在The Knife身上,The Knife代表的是甚麼?只是另一個來自瑞典的電子雙人組合?應該繼續做人們喜歡的 synth-pop 歌曲去維持他們的名氣?音樂的本質又是甚麼?當然他們可以不用這麼累,去思考這些問題,也可以像其他樂團一樣繼續做出像〈Heartbeats〉、〈Pass This On〉或是〈Silent Shout〉這樣所謂流行的暢銷單曲。但是,問題是他們並不想,並不是他們不能。如果他們想要複製他們前幾張的成功的話,他們大可以不用搞出這些最長到近二十分鐘的演奏曲〈Old Dreams Waiting To Be Realized〉,或是噪音拼湊的實驗曲〈Networking〉、〈Fracking Fluid Injection〉來折磨他們歌迷的聽力和耐心。比起跟隨電子流行音樂裡既有的公式,他們選擇將他們對音樂所有的認知和習慣甩掉。如果你聽了之後覺得這是三小音樂?這樣也算音樂?那他們就成功地做到他們為他們自己所設定的目標:Shaking The Habitual。如果說音樂上做到了,他們並不滿足,又進一步把對象轉到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關於現態、政治、性別、社會、文化、金錢等許多的棘手議題。

我可以想像不少人聽這張專輯,會不斷地按下一首快轉,結果按到沒有歌時,說一句我不喜歡或是我不懂這專輯,跟這張專輯再也沒有任何關係。我必須說,這沒有甚麼好不好,對不對的問題,純粹只是一個習慣而已。不喜歡的,不能理解的,無法欣賞的一律棄之不理。有時,我也是這樣。但是,我實在無法忽視這張專輯,因為它所訴求的問題正是我一直都很在意的。當人們不再去尋找,不再去冒險,不再走進未知的途徑,我們成為活在電視肥皂劇裡的角色,念著我們的台詞,演著我們自己寫的劇本,拿著我們該拿的錢,享受習慣帶來的安全感和舒適,抱怨著一成不變的無聊生活。有些人或許會認為這就是人生啊!但我覺得這跟夢遊沒甚麼兩樣。那如果這世界都是由一群夢遊的人來控制其他人,你覺得世界是怎樣的?大概就是像我們現在這樣,戰爭是在權者的角力遊戲,貧窮是富有必要的墊腳石,人格偏差的行為是新聞頭條。

偏題了,回到專輯,如果你不花時間去體驗他們精心營造出來的虛幻詭異至極的空間,是體會不到他們的野心及用心,以及相當前衛的概念和玩音樂的手法。即使乍聽之下很難以消化,可是你願意花時間的話,這張專輯就像是一種你從沒見過的生物,充滿了生命力,當牠張開牠的翅膀全都燃燒著火焰,當牠仰聲長嘯是你聽過最淒厲的哀號,當牠盯著你的眼睛直視,你看到的是直通你內心世界深無止境的漩渦和外面世界的黑暗。

音樂上,說The Knife真的甩掉以前的包袱,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從第一張專輯走到這裡,他們算是已經完成了他們的變形記。而促成這個重大的變化是來自於上一張實驗歌劇專輯《Tomorrow, In A Year》。整張專輯聽下來比這張新專輯還要難以接受,我往往都是直接跳到〈Annie's Box〉聽到〈Colouring of Pigeons〉。這近二十分鐘的組曲,我聽到了驚人的歌劇演唱,但丁般的黑暗森林,原始部落的祭典,甚至融合了東方的元素在裡頭。整個聽下來,我只能嘆口氣對這一連串神秘的音樂的組成感到佩服,怎麼能寫出這樣的音樂?不過,新專輯The Knife明顯玩得更上火,也更上手了。許多不同於流行樂,電子樂的音樂元素,拿到他們手上都能玩得如此自在。像是〈Without You My Life Will Be Boring〉,就是首熱鬧瘋狂的中國風。咚咚咚的大鼓,搭上木笛隨興的吹奏,特別是副歌演唱方式,都帶點京劇的味道。

主打歌〈Full of Fire〉就是拿原有的音樂元素,電子重拍做出非常工業,非常不舒服的感覺,加上不時把聲音嚴重扭曲成異形般的,像是一台完全失控的機器。談到這裡,我懷疑這背後的意義是不是他們想要對人性提出質疑。在社會工業化下的人類,人們漸漸失去自我身分,價值觀逐漸扭曲,不斷想要使自己的身分和價值觀得到他人的認可,所以歌詞中不斷地對聽者提出問題,「What's your story? What’s your opinion? When you're full of fire, what's the object of your desire?」這首歌的MV出來時,當時我真的看不懂,覺得只是一部為怪而怪的MV,但在聽過整張專輯後,並慢慢了解他們創作的出發點後,我才知道歌曲就是在為 MV裡的這些人發聲 。裡面有男同性戀、SM 的情侶、一個打扮成男生的女同性戀阿婆,當街就地撒尿的婦女、瑞典反對皇家體制的年輕人,這些人物角色正是一般社會所無法認同或是加以打壓的。然而,你和我和他都是需要他人的理解和尊重的,而不是以社會上主流的價值觀強加於他人身上。這也和他們的主題「Shaking The Habitual」遙遙相應。

請容許我只把重點放在介紹些政治性的歌曲,因為其他那些比較抽象的曲子,一方面文字實在比不上音樂本身帶來的強烈感覺,另一方面抽象的東西每個人所體會的感覺本來就不一樣,所以也就不再加以介紹。但絕對是值得一聽的,如果你想試試音樂能有多震撼懾人,或是有多少挑戰性。

第一首歌〈A Tooth For An Eye〉我覺得是個相當合適的開頭,歌詞裡毫不拐彎抹角直接點出我們不公平的社會為這專輯掀開主題,跳躍的拍子中承襲流行的基因和不安的實驗因子,算是專輯中較親合的歌曲了。而最後一首歌〈Ready to Lose〉以我的理解有兩種概念。第一,The Knife自認是接收文明成果的一群人——白種人,生活在富裕的西方國家,享受著教育義務和社會體制的保護。但也正是因為這樣使這些西方國家的白種人變得「fear of suffering, fear of loss, sucked in your birth rights」。所以貌似自由平等健康的西方國家,卻是把最好的東西握在自己手裡 ,並不斷的在打壓其他開發中國家人民的自由和發展,你說這世界怎麼會和平?所以Karin 才會用相當嚴肅的口氣唱著「ready to lose a privilege, an ongoing habit」。雖然人們習慣了優逸的生活,但不代表他們就可以理所當然的沉醉於享受之中。The Knife覺得正因為他們是享受特權的一群人,更應該關心那些無法獲得如此權益的人。

第二,是根據他們的訪問影片中的內容去解釋的。他們並不能去打倒音樂市場的商業同化 (commercial homogenization),因為音樂工業本身早就屬於商業眾多環節中的一圈,他們有流行樂的公式和配方、行銷的手段和一大群消費者。個個環節都緊緊相扣,不是輕易就能打碎的,也因此過程本身變得如此重要。甚麼過程?聆聽音樂的過程本身,換句話說,他們願意犧牲掉那些只要3分鐘金曲的粉絲,犧牲掉電台撥放時間,犧牲掉唱片的銷售,為了什麼?或許,想要真正的「玩」音樂吧。

by fuse

'Full Of Fire' a short film by Marit Östberg*. Music by The Knife This April The Knife release their first studio album since Silent Shout seven years ago. The album, Shaking The Habitual, is now available to pre-order in the below formats: 2x CD: http://smarturl.it/sth2cd - Digipack Includes cartoon by Liv Strömquist and a lyric poster by Studio SM/Martin Falck.

Deep One Perfect Morning © 20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