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消聲匿跡多年的David Bowie再度發行新作時,對許多樂迷來說是相當值得雀躍的事,尤其在聽完《The Next Day》後,你不得不對已經六十六歲高齡的他肅然起敬,整張專輯除了充滿不流俗的搖滾樂能量更多是David Bowie對自我以及各種不同角色的沉思。
《The Next Day》的封面挪用一九七七年的經典專輯《Heroes》,突兀的將套有The Next Day字樣的白色正方框置放在《Heroes》的封面上,上方的Heroes字樣也被畫掉改為David Bowie,這樣的作法像是Bowie在與過去的經典印象做區隔,他想要顛覆自己,將自己從過去被解放出來。被劃掉的Heroes,表示著在得到搖滾巨星等名聲後的數十年,即使曾是英雄,即使年華老去,他還想繼續作自己,有所前進,就像專輯名稱「The Next Day」,我們無法拒絕每一天的到來,於是我們都得繼續前進。
同名曲〈The Next Day〉有著間歇的吉他刷奏,Bowie高昂的唱著曲子,整體的節奏感相當強烈,他如同扮演著一個遭人唾棄、喊打的角色,卻大聲疾呼自己還沒死透,還要繼續過著明天的日子。由薩克斯風和Wah-wah的電吉他節奏來詮釋的〈Dirty Boys〉,描寫年輕人晃蕩在街頭的日子,偷竊、擊碎窗門然後在陽光之下逃跑。
單曲〈The Stars (Are Out Tonight)〉是一首頗具神祕感的曲子,關於永恆事物之美與生命逐漸衰老的對比,就像小時候我們曾看見的星星,在我們踏入死亡前又再一次出現在眼前,我們會忌妒那永恆還是會給予釋懷。〈Love Is Lost〉唱著二十二歲的年輕女孩到了一個新的環境(好比成為明星,嫁入上流社會),卻換來了恐懼以及失去。
專輯中,〈Where Are We Now?〉與其他歌曲的曲式相比,聽來更為慢板、深沉,Bowie回憶起七零年代在德國柏林的日子與現今,與Brian Eno合作的柏林三部曲(Low、Heroes、Lodger)等三張專輯也是在這段時間所製作的,這首曲子也描寫到一九八九年柏林圍牆的倒塌,無數人從東德橫過Bornholmer這座橋墩到達西德,這樣的歷史事件對Bowie來說是一個現在與過去的分界點。
我很喜歡Bowie在〈Valentine's Day〉中的視點,他描繪一位造成校園槍擊案的年輕人Valentine,在詞中成為他的密友,得知他將要射殺的對象,老師們、橄欖球隊的明星球員,Bowie描寫的Valentine的身形削瘦,我們可以猜測他所受到的欺壓,以及射殺的反抗是為了得到應有尊重。他們又遺忘了一個需要被傾聽的年輕靈魂,導致悲劇不斷上演。
而Bowie在〈I'd Rather Be High〉化身為一位二次大戰時期被派上戰場的十七歲青年,對戰爭的死亡充滿恐懼,想要逃離戰場,飛越這一切種種。〈You Feel So Lonely You Could Die〉則將一位間諜的孤獨描繪的一覽無遺,永遠只能躲在暗處的心境讓人直逼死亡的邊緣。
在聽《The Next Day》的時候,我想了很多關於生與死的問題,當然也關乎過去與未來。Bowie的旋律會讓你的思緒沉的更下一層,畢竟這是他這個歲數所能告訴我們的事,更厲害的是他從年輕人到年邁的自己不斷在變換每個故事的角度。而下一個日子,我們又會在哪裡,我們又會是誰,繼續,在茫茫大海上不斷被時間的浪頭拍打前進,在還未沉溺之前。
by pb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