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ssa Nadler - July

by DOPM

波士頓的女唱作人Marissa Nadler自從2000年中期出道之後,已經推出了許多作品,今年年初的專輯《July》是她的第七張專輯。在十年左右的時間內,她的個人特色現已相當成熟。有人用「dream folk」來形容她的音樂,其中有細膩的吉他撥弦、多軌的人聲及和聲,歌曲結構及關於鬼魂、生死等哥德式意象都強調氣氛的營造。Marissa Nadler每發行一張專輯,她的音樂觸角便伸長一些;在前兩張專輯由她個人的廠牌Box of Cedar獨立發行以後,新專輯《July》她選擇加入旗下大多是陽剛或實驗樂團的獨立廠牌Sacred Bones,也與Earch及Sunn O)))專輯的製作人Randall Dunn合作,初聽到這個消息時非常好奇她新作的走向。和她前幾張專輯相比,《July》減少了一點不食人間煙火的氛圍,樂器部份變得較有力道但不至於喧賓奪主,Nadler婉轉的歌聲仍是主線。

和許多創作女歌手一樣,Marissa Nadler歌曲的主題不脫愛情,但讓她與眾不同的一點是,不論歌曲內容多麼哀傷,Nadler始終維持著一種溫柔的堅毅。像開場曲〈Drive〉當中的愛人已經離去,讓她思念枯腸,但她始終噙著淚水而沒有大哭失聲。接下來的〈1923〉或許將自己當下的心碎與近古的感情終點相對照,在隱隱的弦樂鋪陳下,Nadler慢慢唱道「Baby come back to me」,不過依舊莊重自持而且帶點天真爛漫,愛人所到之處都是光輝燦爛的,她能做的只有靜靜等待。

Marissa Nadler曾經擔任過藝術教師,從她的歌曲可以讀出一些浪漫主義的影響,例如〈Dead City Emily〉中特別注意到自然景物的變化,音樂上也非常貼切地勾勒出微風喚醒萬物的畫面,而主角卻因為感情走到瓶頸而如置身死城。另一方面,很多時候她(或者說她歌曲中的主角)對愛情的追求其實像是在追尋某種至善之美,聽她的歌讓我想起詩人John Keats的長詩《Endymion》,開頭寫道:

美的事務是永恆的歡愉:
其可愛日增,不消逝於
虛幻無影;反而就長久為我們
維持一座靜謐的涼亭,讓睡眠充滿美好夢境 (註一)

詩中描寫的希臘神話男子Endymion因為在夢中見到自己全心愛著的月神,而經歷了許多磨難也在所不惜,要找到真愛。歌曲〈Was It A Dream〉也描寫了一場宛如夢境的戀情,她無法確知那段經歷究竟是美夢還是詛咒,但她無法裝作未曾經歷過,結尾的高潮既像惡兆,卻又隱約帶著希望。

《July》的每一首歌都非常美麗且細緻。像〈Firecrackers〉、〈Desire〉都與專輯名稱的夏日時節比較相稱,不過Marissa Nadler的表達方式一貫地非常節制、姿態優雅。她音樂中的美感需要透過時光淬煉才有辦法呈現,並非一時半刻的聰明或善於裝飾就能夠達到。除了〈Firecrackers〉以外,專輯中的超自然描寫並不多,企圖貼近聽眾。然而,要去端視這樣的美還是感覺到有一段不容易跨過的距離,像學生時期閱讀浪漫主義的詩一樣,因為和作者的時空差距而無法對詩中內容感同身受。

話說回來,現在像Marissa Nadler這樣精心創造美麗音符而不走捷徑的創作者實也不多,就算自己不夠敏銳,沒有感受到她的情緒,也無損這張專輯的耐聽度。
而專輯的最後一首歌〈Nothing In My Heart〉又何嘗不是某種表態?

Take a plate and I promise to put honey in your jar,
Maybe it's the weather,
But I got nothing in my heart

即使想過要放棄音樂事業,創作路途上跌跌撞撞,她還是會輕柔地在苦楚的生活中加入蜂蜜。

註一
引用自楊牧散文〈翻譯的事〉當中的〈Endymion〉翻譯,但他沒有完成句子,我狗尾續貂了幾個字。

by Debby

評分:
Deep One Perfect Morning © 201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