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 - Achtung Baby (1991)

by DOPM
u2-achtung.jpeg

不知不覺聽U2的音樂已經十多年了,對他們的觀感從不解、崇拜逐年轉變成不以為然。一開始接觸U2時我剛聽音樂不久,Bono歌詞中豐富的隱喻令我似懂非懂,The Edge迴盪的吉他神秘而遼闊。接著我就聽說了U2(特別是Bono)的英雄事蹟,像是他們如何透過音樂為受壓迫的平民發聲、在現場表演推廣人權與環保的信念、成立慈善組織並運用自身的影響力來遊說各國領袖,聽起來多麼令人景仰。只不過,之後更深入瞭解各方說法後,我慢慢發現慈善行動有可能是U2(或Bono)求取名利的途徑之一,他們也不見得以身作則,團員移民到荷蘭,享受與家鄉愛爾蘭相比較低的稅賦。但我也聽到有人說,U2的行動重點是在啟蒙大眾而不是造成實際效果,而關於避稅的指控,他們選擇對自己有利的選項並沒有錯,也不影響他們其他主張的公信力。真的是這樣嗎?我不知道該怎麼想。

最近因為Arcade Fire的新專輯《Reflektor》在樂評中常常被拿來和U2的《Achtung Baby》相比,所以我拿出《Achtung Baby》來重聽,再次發現這真的是一張非常用心製作的專輯。

U2在錄《Achtung Baby》時對樂團的走向、對世界未來的發展就像我現在對他們的看法一樣困惑。推出《Achtung Baby》之前,U2的專輯《The Joshua Tree》已經躋身經典作品之林,他們承受下一張作品必須達到眾人期望的壓力。1989年的現場紀錄片《Rattle and Hum》可能過度自我膨脹而招致惡評,Bono和The Edge意識到樂團必須改變作法才能繼續走下去,而嘗試說服貝斯手Adam Clayton和鼓手Larry Mullen Jr.接受新作法幾乎拆散了樂團,但他們終究挺了過來。樂團抵達圍牆剛倒塌的東柏林展開錄音,看到曾經閉鎖的社會一夕開放,他們原先鼓吹的理念應當是實現了,然而接下來就沒有需要對抗的事物了嗎?人們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冷戰後的新時代?《Achtung Baby》記錄了價值觀重構的痛苦歷程。

樂團也為自己重新建立戲謔、邪惡、挑逗的新形象,不再佔據原本不可侵犯、政治狂熱的救世主姿態。他們懷疑巨星地位、商業模式、資訊爆炸,還有更私密的愛與信仰。音樂上,樂團納入新興的舞曲和嘻哈元素,但也保存搖滾樂撼動人心的跌宕起伏。《Achtung Baby》讓U2不再是個只有單一面貌的樂團,光這一點就足以使它成為U2最棒的專輯。有王牌製作人Brian Eno和Daniel Lanois的幫襯,《Achtung Baby》製作得天衣無縫,每首歌都近乎完美,U2的天團地位或許也讓他們擁有足夠的資源來完成這樣有野心的作品,我很難想像新的樂團能夠重複同樣的模式。

開場曲〈Zoo Station〉從大家熟悉的日常生活出發,The Edge在歌曲開頭的吉他宛如電車關門前的警告聲,Bono的歌聲出現時嚴重扭曲,引領聽者前往科技掛帥的新時代,歌曲帶著樂觀的態度和某種古怪的人造氛圍,二十多年後,我們還擁抱同樣的時代精神。

我第一張購買的U2專輯是精選集《The Best of 1990-2000》,當中的第一首歌就是〈Even Better Than the Real Thing〉,當時讀高中的我覺得這首歌真是奇怪極了,幾年之後才瞭解〈Even Better Than the Real Thing〉進一步認可/諷喻了〈Zoo Station〉的人造環境,勝過真實環境,身為網路世代的我很難否認這點...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究竟有多少東西是因為被創造出的需求而擁有的,而且這些物品向我們許諾了更好的未來?

U2在《Achtung Baby》中討論了人性的複雜性,有些人因為沒有做出正當的決定、犯下錯誤而受到非難,但背後的因素很多,有時候依恃道德上的高度去責罰而沒有給對方自清的機會是不太公平的。在〈Until the End of the World〉中,Bono用一段愛情故事指涉猶大出賣耶穌的典故,他用猶大的角度敘述背叛的過程和事後的痛悔,The Edge嘈雜的吉他如實傳達了主角的內心掙扎。

The Edge當時正好經歷一段失敗的婚姻,愛情中的背叛與盲目可能因而成為專輯的重要主題,出現在〈Who's Gonna Ride Your Wild Horses〉、〈So Cruel〉、〈Ultra Violat (Light My Way)〉、〈Love Is Blindness〉等等。整張《Achtung Baby》聽下來,會發現Bono主要使用的是他的低音與中音,到了高音時他自動轉成假音,少有過去作品中那樣完全釋放的澎湃高音,全輯他唯一一個毫無保留的時刻是在〈Who's Gonna Ride Your Wild Horses〉中的一句「Come on now love, don't you look back!」,這也成為我在《Achtung Baby》中最鍾愛的段落之一。

作為先行單曲的〈The Fly〉和U2以前的作品都很不一樣,即使是在變格的《Achtung Baby》上都顯得特別,Bono一開始似唱帶唸的唱腔帶點嘻哈風,The Edge的假音和Bono低聲哼唱在副歌交疊,據說歌詞內容是一通來自地獄的電話,充滿似是而非的宣稱,但在「每個藝術家都會吃人,每個詩人都是小偷,殺了他們的靈感來源再描寫他們心中的悲傷」這幾句歌詞把自己當成解構對象,非常有趣。另一首單曲〈Mysterious Ways〉的銳舞影響格外顯著,這時就要稱讚Adam Clayton和Larry Mullen Jr.所舖下的節奏組,Bono歌頌著女性力量(可能又是一個宗教隱喻),搖擺的節奏讓他暫時要撐起的性感形象頗具說服力。

專輯後半段有一些情感濃烈的歌,尤其是後兩首〈Acrobat〉及〈Love Is Blindness〉。〈Acrobat〉中的敘事者因為自身的困惑和生活中的重擔而無法繼續實踐某種理想,歌曲中的對話對象也不停感受到外界壓力而瀕臨放棄,Bono用飽含情感的聲音懇切呼求對方堅持理想,為著特定信念在奮鬥的人,聽到這首歌應該會深受感動。〈Love Is Blindness〉的主題一如標題,樂團詮釋耽溺非常到位,他們一向都像是過度熱切的傳教士,不過在這張專輯他們學會了一些更內斂細緻的表達方式。

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提到經典歌曲〈One〉,因為它正好是我在專輯中最不喜歡的歌。雖然〈One〉是U2在柏林期間唯一完成的歌,給了他們足夠的自信回到愛爾蘭創作其餘歌曲,但我一直覺得〈One〉稍嫌矯情,歌詞也有很多贅詞(例如:"Did I disappoint you? Or leave a bad taste in your mouth?"、"Did I ask too much? More than a lot?")。然而在情緒激昂的場合,需要當場的每個人萬眾一心,我能夠理解〈One〉釋出的訊息是大家都能認同且有力的。

《Achtung Baby》不論在個人或是社會的層次都含括許多深刻的意義,對U2來說也鞏固了他們在搖滾樂界的不敗地位,讓他們有勇氣在九零年代再出兩張實驗性高的專輯,1993年的《Zooropa》和1997年的《Pop》,比《Achtung Baby》更歧異、怪誕,可惜歌曲品質不夠整齊而評價兩極。到了2000年代,U2像是學到了教訓,改為創作他們擅長的傳統搖滾歌曲,音樂再也沒有任何新意,他們的觀眾倒是越來越多,團員們的荷包也越來越鼓。我對現在的U2實在興趣不大,但《Achtung Baby》讓我想起U2曾經且或許能繼續吸引我的地方。當今有無數的樂團以U2為目標,但願他們除了企圖達成那些光輝的商業成就,也能夠隨時懷疑現狀、挑戰自我,丟出幾支迷惑聽眾的變化球,讓彼此都能成長。

by Debby

Deep One Perfect Morning © 20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