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音樂可以是商業產品,也可以是種藝術的表現形態。對我來說,Neutral Milk Hotel 的《In The Aeroplane Over The Sea》,或是 My Bloody Valentine 的 《Loveless》都可以算是音樂藝術作品。至於怎樣的音樂作品才能算是藝術?我想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看法... 但就對我而言,藝術作品應該要能夠在離開創作者仍舊能夠有自己的生命力,也就是說藝術作品不應該是靠藝術家名氣來凸顯它的價值。而作品本身應該是創作者心靈狀態的寫照。而最重要的,就是創作人必須自己摸索屬於他們自己表現藝術的型態,同時並不妥協於外在的影響。Jeff Mangum 在看過 Anne Frank 的日記後,受了莫大的震撼,並嘗試用他那低傳真的表達方式,加上超現實的歌詞,寫出了這張聽了會想要捶心肝的專輯,震撼度不亞於安妮的日記。
而最近我還蠻喜歡這張來自瑞典的 Anna Von Hausswolff 發行的第二張專輯《Ceremony》,我覺得是近年來少數算是完整的音樂藝術作品。
在這張專輯之前,我並沒有聽過她的名字或是她的音樂,但當我放這張專輯來聽,馬上就被開頭曲〈Epitaph of Theodor〉那哥德式的管風琴給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猶如其專輯名稱,開頭聽起來就像是某種儀式的配樂,當鼓聲也一起加入時,腦袋裡不自覺地就浮現死亡的行軍儀式。這音樂聽起來既莊嚴,又嚴肅,而且黑暗的氣氛無所不在。自然而然地也想到了 Joy Division,但不是 JD 的〈Ceremony〉 (這首歌聽起來至少還是有希望的),不,我想到的是 Anton Corbijn 為〈Atmosphere〉所拍攝的影像。緊接在後的是長達八分多鐘〈Deathbed〉,我甚至不想介紹這首曲,我只想說,這就像是一部從來沒有人拍過的哥德恐怖片中,我最愛片段的配樂。從聽覺,到從聽覺去想像的視覺,遠遠超過我能在這裡打的幾個句子。
在〈Mountains Crave〉,Anna 譜寫的其實就是一首流行上口的曲子,只是她那慷慨激昂的演唱方式,聽起來像是哥德式的《真善美》歌曲。另外一首這種哥德式真善美歌曲應該就是〈Harmonica〉,開頭由簡單的拍手聲,鏡頭慢慢的往後拉,不是綠油油的草原,而是黑暗一片的荒蕪。〈Ocean〉聽起来就像是一波接著一波的海浪,在後面 "Woah~oah~Woah~" 時,那高音唱起來和 Kate Bush 實在是像得不得了。
〈Sova〉的前奏下去,我馬上想到的是 Philip Glass 為電影《Koyaanisqatsi》所譜寫的配樂,特別是影片裡那段快轉重複動作,配上重複音符的旋律。其實,專輯裡有不少片段聽起來都像是 Philip Glass 為那一系列電影的配樂。同時也有極具實驗性的 Drone 音效,像是放在專輯中間的〈No Body〉。而最後的一首歌〈Sun Rise〉,在這首漸漸離開黑不見底的世界,飄渺緩緩上升的曲子中,仍舊帶著黑暗唯美樂團 This Mortal Coil 的影子。
文章開頭提到那些完美的音樂藝術作品,並不是要把這張也捧上與那些專輯相提並論。而是,我覺得 Anna Von Hausswolff 在這張專輯,藉由教堂的管風琴為主幹,摸索到了屬於她自己表現音樂的形式。她的態度是莊嚴的,神聖的,且充滿神祕感的。而這張作品所呈現的多少也反應了創作人的心靈狀態,關於死亡,關於心靈的黑暗面。儘管它仍舊算是一張流行的音樂作品,但光剛剛提到的這幾點就足以另眼看待這張主題可能不是很討喜的專輯。
by f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