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終榜】DOPM最喜歡的專輯1到10名

by DOPM

10. Ought - Room Inside the World

10_404_404_608_ought_roominsidetheworld_1400.jpg

Tim Darcy的唱腔在專輯中給人一種非常富變化性的感覺,在專輯中他可以是Robert Smith、Scott Walker、Morrissey 、Mark E. Smith甚至是David Byrne,但那歌聲聽來是比模仿還要更內化的聲音,更像是聽了他們的音樂無數次後所自然而然會唱出口的嗓音。像歌曲〈Disaffectation〉中的歌聲聽來就像是Robert Smith跟Scott Walker兩人的唱腔融合在一塊,Tim Darcy唱著那種不安於現狀的感覺是相當神聖的,這感覺也讓他覺得自己是真真切切的活在這個世界上,音樂上,Ought則讓像The Smiths那樣八零獨立吉他搖滾的血液流竄著整首曲子。

(by G)

9. Julia Holter - Aviary

a3324156623_10.jpg

《Aviary》可以說是美國女唱作人Julia Holter的《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不止回歸到她早期作品融合流行與實驗的風格,更具有野心的運用整個室內樂隊將她獨具詩意的想像化作一首首前衛詩歌,連結中古世紀與現代使人姿意穿梭在她的作曲中,運用小提琴、低音提琴與合成器來交疊出莊嚴卻又嬉鬧的曲調,專輯中最深沉的曲子如〈I Would Rather See〉以及〈Worlds I Heard〉更使得《Aviary》的意境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張專輯更加證明Julia Holter的唱作實力,不只是學院派的編曲實力展現更是讓聽者能進入到音樂中體驗當中的衝突與和諧。

(by G)

8. Moonface - This One’s for the Dancer & This One’s for the Dancer’s Bouquet

a3775302856_5.jpg

會不會喜歡《This One's for the Dancer & This One's for the Dancer's Bouquet》很大部分取決於聽眾願意接受多大的挑戰。雖然原本Moonface (Spencer Krug) 的歌迷都已經熟悉他多變的風格,這張專輯也含有他過去作品的一些元素,例如Krautrock的影響、鋼琴獨奏、淒冷的北國情調等等,但專輯的長度、嚴肅的主題和近半數歌曲autotune的採用都讓專輯難以親近。專輯分成兩部分,一半的歌曲採用較傳統的搖滾曲式,不少都加上Mantana Roberts另類的薩克斯風演奏,聽起來有些類似爵士卻又不完全像,不過〈Aidan's Ear〉、〈Sad Suomenlinna〉、〈Okay to Do This〉、〈Dreamsong〉等歌曲個人認為都可以納入Krug創作的金曲之列;另一半以希臘神話中牛頭人身的怪獸Minotaur所寫的歌曲一開始奇怪得讓人摸不著頭緒,不過實際讀了Minotaur的生平再去聽這些歌曲,會有不一樣的發現。即使是一隻令人畏懼的怪獸一樣有感情有思想,因為遭到囚禁,牠除了傷害獻祭者以外沒有機會體驗其他生活方式,別人聽不懂牠的話(用autotune表達),但牠仍有話想告訴與自身處境息息相關的人。Spencer Krug為了告別Moonface這個計畫而推出的這張作品絕對能夠讓歌迷持續聆聽解謎許久,期待他創作生涯的下一步。

(by D)

7. Beak> - >>>

cFS7L01Q_400x400.jpg

由Portishead成員Geoff Barrow所領軍的Beak >所帶來的第三張專輯《>>>》一樣信奉著Krautrock的極簡精神,只用鼓、貝斯與合成器,用反覆的解奏來為各位帶來末世的灰暗氛圍,不變的Motorik節拍卻像移動中的慢鏡頭將陰暗的畫面帶入到你的腦中,猶如進入導演Alex Garland所執導過的末世科幻電影場景,專輯最後一曲〈When We Fall〉的音樂影像也真的是Alex Garland執導,也是專輯中最美的一首歌,很特別的是他們讓歌曲前半部的弦樂在變奏後進入後半部的Krautrock節奏只能用絕妙來形容他們。

(by G)

6. IDLES - Joy as an Act of Resistance

a2336397456_16.jpg

英國龐克樂隊IDLES在他們的第二張專輯《Joy as an Act of Resistance》裡的單曲〈Danny Nedelko〉以簡明了當的詞句直指那些右翼份子和Brexit(英國脫歐)的支持者對移民的恨意根源來自於恐懼,主唱Joe Talbot認為Brexit將會是英國歷史上所發生最糟糕的一件事,但他也無意咒罵那些持相反意見的人,他認為這樣對事情並不會有任何幫助,暴力跟咒罵都無法改變一個人的想法,他能做的只是開啟一個對話的窗口及可能性。而在〈Danny Nedelko〉裡他則提到移名對英國的貢獻,曲名取自Bristol樂隊Heavy Lungs的團員同時也是他好友的一名烏克蘭裔移民,歌曲強調著大家必須不分你我團結在一起,也定調了整張專輯冀望大家站在一起的精神。

(by G)

5. 落差草原WWWW – 盤

IMG_0165.JPG

自2010年組團到現在,八年的時間慢慢累積彼此的默契和生命經驗,這張專輯有點像是一種集大成之作。對於像我這樣,初次接觸他們音樂的人,也不難被這聽起來有點陌生但又有點熟悉的音樂給吸引。在〈碎花星辰〉裡,我們先聽到溪水流動的野外錄音,接著加入如部落音樂的敲擊鼓聲,最後充滿震撼感的大鼓聲也跟進,宛如大自然萬物共同進入瘋狂夢境的行進曲。這首長達近十分鐘,巧妙的融合迷幻音樂,世界音樂,與電子音樂,是首極為精彩的作品。〈渡〉更是讓人直接聯想到人過世時,變成了鬼魂走向極樂世界的那段路。樂器的編排上靈活地使用了大鐘與嗩吶,讓這些傳統樂器在樂曲中更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by F)

4. Parquet Courts - Wide Awake!

Parquet_Courts_Wide_Awake.jpg

面對政治局勢的轉變,社會與環境問題依舊以難以想像的速度失控著,大眾也在資訊快速流動的同時對解決問題的方式失去想像力,然而Parquet Courts則將這個時局的困境完美的寫進了《Wide Awake!》中,他們以異常樂觀的方式激勵著大眾起身面對自身眼前的難題。相較於他們先前擅長的龐克、噪音搖滾樂風,這次的樂風更融入了放克,如同前輩Minutemen將放克強勁的節奏感帶入龐克音樂躁動的情緒裡,當然也受製作人Danger Mouse的影響,節奏成為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by G)

3. Rolling Blackouts Coastal Fever - Hope Downs

a4276890939_16.jpg

R.B.C.F.特別的地方在於樂隊裡有三位主唱兼吉他手,分別是Fran Keaney、Tom Russo以及 Joe White,雖然很難分辨出哪首歌個別是誰唱的,不過其中歌聲的差異是很明顯的能夠聽得出來的,但這樣的差異絲毫不會影響到專輯的流暢度。他們的音樂讓你想起一整票八零年代以Jangly吉他為主的搖滾樂,不管是R.E.M.、The Go-Betweens、The Church還是紐西蘭獨立廠牌Flying Nun的The Clean、The Verlaines等等,又再加入一些衝浪搖滾以及鄉村搖滾的元素,你甚至還能聽到Neil Young或Bob Dylan的影響在他們音樂的血液中。

(by G)

2. Beach House – 7

a2791467180_10.jpg

這次找來Spacemen 3團員Peter Kember來擔當製作人並且由英國名製作人Alan Moulder來參與專輯的混音讓《7》在聲響的表現更為精緻但又不顯得匠氣,很多地方都聽得出在製作上的巧思,加上團員Legrand和Scally本身的創作天賦,更為他們的創造力添加了更多的可能性。從第一首〈Dark Spring〉就讓我很驚訝Beach House也能做出這麼深沉的Shoegaze的曲子又聽不出是從九零年代那些的Shoegaze名團中偷來的風格,歌曲中的合聲與飛梭於左右聲道的音效為歌曲帶來了很棒的空間感,猶如隨著隕石在宇宙不斷向黑暗中高速的墜落。

(by G)

1. Low - Double Negative

a0366675901_10.jpg

Low今年發行的專輯《Double Negative》和前作《Ones and Sixes》一樣與製作人BJ Burton合作;如果說《Ones and Sixes》讓Low的音樂變得較直接、入世,《Double Negative》則就大幅放大了Low當初成團時欲挑戰聽眾耳朵的企圖。如同與Bon Iver合作的專輯《22, A Million》一樣,BJ Burton在Low的專輯《Double Negative》中採用大量的Auto-tune效果、扭曲的音效、拼接的音樂碎片,在不少地方取代了Low原本的招牌元素:Alan Sparhawk乾淨的吉他和弦、Mimi Parker極簡的鼓擊、兩人美麗的和聲,不過原本Low的歌迷仍然可以在雜訊般的聲響間找到他們專擅營造的脫俗之美。

(by D)

Top 30 Albums文字版:

  1. Low - Double Negative

  2. Beach House – 7

  3. Rolling Blackouts Coastal Fever - Hope Downs

  4. Parquet Courts - Wide Awake!

  5. 落差草原WWWW – 盤

  6. IDLES - Joy as an Act of Resistance

  7. Beak> - >>>

  8. Moonface - This One’s For The Dancer & This One’s For The Dancer’s Bouquet

  9. Julia Holter - Aviary

  10. Ought - Room Inside the World

  11. Hookworms - Microshift

  12. Preoccupations - New Material

  13. James - Living in Extraordinary Times

  14. Young Fathers – Cocoa Sugar

  15. Loma - Loma

  16. Anna Calvi - Hunter

  17. Iceage - Beyondless

  18. Johnny Marr - Call the Comet

  19. Ty Segall - Freedom’s Goblin

  20. Yo La Tengo - There’s a Riot Going On

  21. Grouper – Grid of Points

  22. Nils Frahm – All Melody

  23. Unknown Mortal Orchestra - Sex & Food

  24. Deafheaven – Ordinary Corrupt Human

  25. DJ Koze – Knock Knock

  26. Robyn – Honey

  27. Aidan Moffat & RM Hubbert - Here Lies the Body

  28. Cloud Nothings - Last Building Burning

  29. Marissa Nadler - For My Crimes

  30. Teleman - Family Of Aliens

Staff lists:

Fuse:

  • Anderson.Paak – Oxnard

  • Beach House – 7

  • Beak> - >>>

  • Ben Howard – Noonday Dream

  • Blood Orange – Negro Swan

  • boygenius - boygenius EP

  • DJ Koze – Knock Knock

  • Fatima – And Yet It’s All Love

  • Grouper – Grid of Points

  • Helios – Veriditas

  • I Mean Us - OST

  • Janelle Monae – Dirty Computer

  • Jon Hopkins – Singularity

  • Jorja Smith - Lost & Found

  • Kamasi Washington – Heaven and Earth

  • Khruangbin - Con Todo El Mundo

  • Low - Double Negative

  • Mary Lattimore - Hundreds of Days

  • Mitski - Be The Cowboy

  • Nils Frahm – All Melody

  • Olafur Arnalds – Re:member

  • Robyn – Honey

  • Rolling Blackouts Coastal Fever - Hope Downs

  • Snorri Hallgrimsson - Orbit

  • Spiritualized - And Nothing Hurt

  • Various Artists – We Out Here

  • Yo La Tengo – There’s Riot Going On

  • Young Fathers – Cocoa Sugar

  • Zinovia Arvanitidi – Ivory

  • 落差草原 – 盤

Guan:

  1. Parquet Courts - Wide Awake!

  2. Julia Holter - Aviary

  3. IDLES - Joy as an Act of Resistance

  4. Low - Double Negative

  5. Beach House - 7

  6. Moonface - This One’s For The Dancer & This One’s For The Dancer’s Bouquet

  7. James - Living in Extraordinary Times

  8. Anna Calvi - Hunter

  9. 落差草原 WWWW - 盤

  10. Rolling Blackouts Coastal Fever - Hope Downs

  11. Hookworms - Microshift

  12. Beak > - >>>

  13. Preoccupations - New Material

  14. Ought - Room Inside the World

  15. Iceage - Beyondless

  16. Loma - Loma

  17. Tropical Fuck Storm - A Laughing Death in Meatspace

  18. Young Fathers - Cocoa Sugar

  19. No Age - Snares Like a Haircut

  20. Johnny Marr - Call the Comet

  21. Cloud Nothings - Last Building Burning

  22. Shame - Songs of Praise

  23. Ty Segall - Freedom’s Goblin

  24. Esben and the Witch - Nowhere

  25. Unknown Mortal Orchestra - Sex & Food

  26. Deafheaven – Ordinary Corrupt Human

  27. Yo La Tengo - There’s a Riot Going On

  28. Nils Frahm – All Melody

  29. Teleman - Family Of Aliens

  30. Marissa Nadler - For My Crimes

Debby:

  1. Low - Double Negative

  2. Parquet Courts - Wide Awake!

  3. Moonface - This One's for the Dancer and This One's for the Dancer's Bouquet

  4. Ought - Room Inside the World

  5. IDLES - Joy as an Act of Resistance

  6. Preoccupations - New Material

  7. Rolling Blackouts Coastal Fever - Hope Downs

  8. Hookworms - Microshift

  9. Beach House - 7

  10. Loma - Loma

  11. 落差草原WWWW - 盤

  12. Beak> - >>>

  13. Julia Holter - Aviary

  14. Iceage - Beyondless

  15. Aidan Moffat & RM Hubbert - Here Lies the Body

  16. James - Living in Extraordinary Times

  17. Johnny Marr - Call the Comet

  18. Ty Segall - Freedom's Goblin

  19. Unknown Mortal Orchestra - Sex & Music

  20. Anna Calvi - Hunter

  21. Deafheaven - Ordinary Corrupt Human Love

  22. Young Fathers - Cocoa Sugar

  23. Neko Case - Hell-On

  24. Marissa Nadler - For My Crimes

  25. The Daysleepers - Creation

  26. Devon Welsh - Dream Songs

  27. Grouper - Grid of Points

  28. Cloud Nothings - Last Building Burning

  29. Teleman - Family of Aliens

  30. Air Formation - Near Miss

IDLES - Joy as an Act of Resistance

by DOPM
a2336397456_16.jpg

"Fear leads to panic, panic leads to pain,
pain leads to anger, anger leads to hate." - IDLES, “Danny Nedelko”

英國龐克樂隊IDLES在他們的第二張專輯《Joy as an Act of Resistance》裡的單曲〈Danny Nedelko〉以簡明了當的詞句直指那些右翼份子和Brexit(英國脫歐)的支持者對移民的恨意根源來自於恐懼,主唱Joe Talbot認為Brexit將會是英國歷史上所發生最糟糕的一件事,但他也無意咒罵那些持相反意見的人,他認為這樣對事情並不會有任何幫助,暴力跟咒罵都無法改變一個人的想法,他能做的只是開啟一個對話的窗口及可能性。而在〈Danny Nedelko〉裡他則提到移名對英國的貢獻,曲名取自Bristol樂隊Heavy Lungs的團員同時也是他好友的一名烏克蘭裔移民,歌曲強調著大家必須不分你我團結在一起,也定調了整張專輯冀望大家站在一起的精神。

《Joy as an Act of Resistance》比起他們憤怒的首張專輯《Brutalism》來得更加樂觀正向,尤其是主唱Joe將他的悲傷和脆弱的一面都攤開在專輯裡,並透過詞曲來治療他心中的傷痕,並且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像他在〈Samaritans〉所唱的,要脫下所謂男性自尊、男子氣概所製造出的面具,要了解身為一位男性在他人面前哭泣,或喜歡同性並親吻彼此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他也在訪問中提到戴上這個面具長久壓抑的後果是自殺與暴力的產生。

以〈Colossus〉作為專輯的開場是再適合不過,歌曲分為兩部分,首先以鼓與貝斯來醞釀情緒再用大鼓與急促的吉他噪音將情緒逐漸釋放出來,Joe將自己的過去與自認的罪過嘶吼出來,在歌曲的第二段彷彿搖身一變從自己的過去掙脫出來,將自己化為一名摔角選手準備在競技台上奮力一搏。〈Never Fight A Man With A Perm〉中如同警鈴般的吉他Riff與厚重Bassline是整張專輯我很喜歡的部分,歌曲同樣在挖掘他不光彩的過去,相當緊實有重量的一首歌,尤其是聽到他不斷唱著 ”Concrete and leather” 就猶如他想把自己的過往給一一碾碎。

Joe在〈I'm Scum〉中則以自嘲的方式表明自己是社會上的渣人(對保守黨來說),住在公共住宅、領著基本薪資、還要對法西斯份子唱著歌直到頭顱掉下來,又是右翼份子口中用來形容愛抗議年輕左派的snowflake generation(雪花世代)的一員,但當雪花片的數量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可是會造成雪崩的,他在歌中唱著。〈Love Song〉是他們少見的情歌,但它聽來還是相當的怪異,他們用黑暗的氛圍壟罩著整首歌曲但聽起來卻又相當的幽默且不正經,你可以說那股愛意是病態卻又充滿能量的。

接著Joe將對他未能出生的女兒的傷痛寫成了〈June〉,並引用了海明威的六字故事 "For sale: baby shoes, never worn." 簡短的六個字卻給人非常哀傷的意境,唯有這樣將悲傷化為藝術才能將他從悲傷中解放出來。〈Television〉告訴世人他們要驕傲的做自己不要被媒體給輕易左右,尤其是不要將媒體的審美觀套用在自己的身上,強迫自己去改變外表,甚至不要被他們所製造出的鱷魚眼淚給欺騙,他在副歌唱著:「當我走出門外,我感到異常的自由,因為我把鏡子跟電視都砸爛了。」

以Jungle樂風的Bassline作為歌曲主要基底的〈Great〉將Brexit的原因娓娓道來,希望右翼份子放下成見跟他們再度站在一起,放下讓自己國家再度偉大一次的想像,當保守黨說著他們會跟人民站在一起的同時也別忘了他們所在的階級,如同雖在同一條船上艙位還是有所分別是一樣的道理。他們也翻唱了美國靈魂歌手Solomon Burke的〈Cry to Me〉並用後龐克樂風重新編曲,Joe的喊唱將它唱的像是一首Nick Cave & The Bad Seeds的曲子。

終曲〈Rottweiler〉淋漓盡致的將他們對英國小報的憤怒表達出來,並用各種兇猛的動物來形容這些小報的惡毒,結尾就像The Replacements的〈Bastards Of Young〉的結尾用混亂的噪音欲將眼前的一切摧毀。

《Joy as an Act of Resistance》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雖然充滿了私人的成分卻又與英國當前社會局勢的脈動緊密的接連在一起,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個個人的宣言,但這個宣言同時也是呼籲大眾團結的,專輯的每一首歌都有它必須存在的理由,並且讓你感到他們精神的無堅不摧,而且幾乎是無法被撼動的。我想,IDLES的《Joy as an Act of Resistance》跟Parquet Courts的《Wide Awake!》都可並列當年英美最好的龐克專輯。

by Guan

評分:

【2017年終榜】DOPM最喜歡的專輯11到20名

by DOPM

20. Priests - Nothing Feels Natural​

IMG_0051.JPG

如果龐克音樂就是我們想像的那樣,那後龐克音樂就總是超乎我們的想像,然後這張專輯其實包含了一首不是那麼後龐克的歌,像是專輯裡的同名曲〈Nothing Feels Natural〉就格外的溫柔又不是堅毅的態度,透亮的吉他Riff、刷奏、噪音間歇著展開著歌曲的行進,主唱Katie從其他歌曲中的憤怒轉為唱著宏亮的旋律,她唱道:「如果我走了一百天是不是就代表我可以跟你說你不能這樣對我說話。」講述著抵抗他人仗著自己的優勢和經驗下達的言語命令以對尊重的尋求,接續唱著:「但對於在庇護所的人們我只能說你們不會被拯救。」將信仰的謊言狠狠的撕毀。沒有任何東西感覺是自然,這社會總是有些讓你覺得詭異的地方,在人跟人之間、人跟制度之間以及人跟信仰之間。

(By P) 

 

19. Froth - Outside (Briefly) 

IMG_0052.JPG

《Outside (Briefly)》中融合了Krautrock與Shoegaze可以感受到Froth在錄音、音樂製作上的成長。很巧的是這次專輯是由與發行Ride新專輯的廠牌英國獨立廠牌Wichita來發行,Froth還做了一張Ride的Playlist也得到他們的回應,表示也很欣賞他們的曲子〈Passing Thing〉,更在Ride今年的美國巡迴擔任暖場樂隊,讓人感受到世代正在交替。單曲〈Contact〉中開場的合成器與貝斯就給人濃濃的德式泡菜味,吉他噪音的殘響如同電流連竄在空氣中,偶然炸響的音牆與分散和弦搭配的完美無缺。〈Passing Thing〉則是一首典型的瞪鞋曲目,如同My Bloody Valentine音樂中的白色噪音與低吟的唱腔,但比較有趣的是它的節奏在曲子中段轉換為Motorik Beat,這樣的變化也讓他們跳脫出前人的風格,建立出他們自己的曲調。

(By P) 

 

18. 生祥樂隊 - 大佛普拉斯 

IMG_0057.JPG

《大佛普拉斯》無庸置疑的是今年看過最棒的華語電影,除了真實地呈現出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的無奈,更犀利的反映了台灣社會結構的多面問題。除了優秀的攝影與忠於角色的寫實劇本,林生祥為這部電影所製作的配樂更是少見到音樂與影像如此契合的作品。無論是看著Kevin董衝年輕肉體的衝浪音樂,或是充滿懸疑氣氛的謀殺配樂。特別是吃上最後一頓面會菜的旋律,只是簡單的吉他與鋼琴伴奏在加上口哨聲,卻是直擊內心深處的動人音樂。另外,就猶如林生祥在現場所介紹的,這張專輯的錄音確實相當厲害,撇開與電影的連結,就音樂作品本身也是相當棒的作品。 

(By F) 

 

17. Grandaddy - Last Place

IMG_0053.JPG

Grandaddy過去專輯的主題以詰問科技發展是否對人性造成衝擊著稱,並結合個人情感經歷,將反烏托邦場景與傷逝的畫面交疊,於是Lytle筆下角色的故事就隨著流動的合成器音符埋進聽者心底。在《Last Place》專輯誕生前,Lytle個人確實經歷了科技文明、原始生活和私人情感這些因素在他的人生中互相角力。 如果要用一首歌摘要《Last Place》這張專輯,這首歌必定是〈A Lost Machine〉,扎耳的電子音效和低微的鋼琴描繪出災難過後的場景,所有存活下來的人們茫然尋找著避難所,身邊圍繞的監視器令人惴惴不安,但老音樂與舊照片卻能帶來一點心靈慰藉。雖然曲中的每個人都是損壞的機器,對改變當下情況無能為力,但音樂弦律寫得十分優美,讓人萌生信念能夠度過難關。

(By D) 

 

16. Ryuichi Sakamoto - async

IMG_0058.JPG

《Async》的製作概念,是由一部Andrei Tarkovsky不存在的影片作為出發點,所假想製作的原聲帶。其中的〈Life, Life〉,即是由與「教授」頗有合作淵源的David Sylvian擔任朗讀者,朗讀Andrei父親Arseny Tarkovsky的詩句,《And this I dreamt, and this I dream》。作為專輯首曲,〈andata〉孤寂的旋律,很輕易讓人想起《東尼瀧谷》裡的吉光片羽。然而在此之後,需經歷一大段如迷霧叢林般的聲音歷程:有關於日常生活、自然聲響的取樣,也有自《CHASM》、《Out of Noise》一貫而來的ambient實驗。直到〈fullmoon〉的來臨,才得以重新浮出水面、稍事喘息。爾後,伴隨著Paul Bowles在《The Sheltering Sky》結尾那充滿哲思的旁述,彷彿從聲音面貌裡望見了「教授」的重生。重新回到運行軌道,忙碌辛勤、馬不停蹄地參與各項音樂製作。「教授」一如既往,持續為這世界定義著美好。 

(By H) 

 

15. (Sandy) Alex G - Rocket

IMG_0059.JPG

《Rocket》無疑是今年最出色的一張低傳真專輯,來自美國賓州的Alexander Giannascoli再一次展現他的創作天分,從獨立自主在網路平台發行作品到加入獨立大廠Domino,他將另類鄉謠的曲調運用更加實驗的手法再度詮釋又不失旋律性,專輯不少的歌曲都充滿了他另類的爛漫情懷,不管是關於愛情、一些暴力的小故事還是一些從書裡看來的情節全都將他們全都寫進了曲子裡,即便是像〈Judge〉這樣短短兩分多鐘的歌曲,慢潛詭譎的吉他旋律仍能將對生活中不斷產生的飢餓性表現出來,批判著自己並對永遠無法滿足的自我感到罪惡感。

專輯最後的幾首歌曲的他彷如Elliott Smith再世,〈Big Fish〉中那熟悉的木吉他的打弦聲以及〈Guilty〉的搖擺爵士風情加上流行的旋律很難不讓人勾起關於那個沉溺且哀愁的靈魂。

(By P) 

 

14. Grizzly Bear - Painted Ruins

IMG_0055.JPG

《Painted Ruins》的聲音非常飽滿,歌詞依然隱晦,但與樂器演奏搭配起來呈現出的畫面能讓我感受到共鳴,深刻體會到生命的悲劇性然後因此強壯起來。Grizzly Bear和其他的獨立樂團較為不同的一點是團內並沒有明顯的主腦,至少樂團希望每位成員的意見都有同等份量,團員也分別專擅音樂製作的不同層面,在《Painted Ruins》中團員彼此的互動很值得一聽,像是〈Four Cypresses〉和〈Three Rings〉等歌曲完全是靠各件樂器在特定時間點的搭配來製造戲劇效果,鼓手Christopher Bear更是大功臣,他爵士鼓的打法在獨立音樂中十分少見,上述兩首歌要是沒有他的鼓擊所製造的景深應該會變得很呆板。專輯主題是團員對美國政治情勢的回應,他們感到焦慮不安,所以專輯中每首歌聽起來都有點悲淒,並且場景幾乎皆設定在黎明時分,他們思考著如何在未來看似一片黯淡的情況下面對每一天。

(By D) 

 

13. Oxbow - Thin Black Duke

IMG_0060.JPG

醞釀十年,舊金山實驗樂團Oxbow終於在今年發行新作《Thin Black Duke》,曲風橫跨龐克、金屬、實驗甚至交響樂,且每首歌都聽得出是精心設計反覆思量之後的成果,樂團盡其所能嘗試了鼓、吉他、貝斯和人聲所能構成的各種組合。不論聽過多少遍,都很難說自己已經參透這張專輯。主唱Eugene S. Robinson的演繹從頭到尾都令人驚嘆,他的聲音表現以吹口哨、念口白、低哼、嘶吼等方式在專輯中出現,即便是在單一歌曲中也讓人難以預測他的下一步。Oxbow藉由混亂中又有神秘秩序的音樂表達出人生的無奈和悲劇性,例如〈Cold & Well-Lit Place〉種種讓人疑惑的迂迴曲折其實是要表達到任何地方都無法融入的心情,〈Ecce Homo〉和〈Other People〉也都展現為了生存而要經歷的種種痛苦;不過在沉重的主題下,聽眾仍能感受到存在主義式的絕望和歡愉。此外,《Thin Black Duke》雖然晦澀難解,〈Cold & Well-Lit Place〉開頭的口哨聲、〈Host〉壯麗的吉他riff、〈The Upper〉突然出現的美麗弦樂等都足夠吸引人重複聆聽這張怪異的專輯。

(By D) 

 

12. IDLES - Brutalism

IMG_0056.JPG

當你看著社會隨著時間分崩離析,打破沉默給予政治現狀抨擊成為一種必要的反擊,英國布里斯托的龐克樂隊IDLES在這個時間點發行《Brutalism》這張作品,或許反映了英國在保守黨執政近七年來下某些中下階層的困境,即便有些中下階層覺得這樣的右派政權在保守的政策底下能讓他們保住工作,但專輯內所嘶吼出的各種有趣的觀點又彷彿超越了這段保守黨執政的時間,以龐克音樂來攻擊長期以來無所不在的階級結構。

雖然主唱Joe Talbot提到他們音樂深受Joy Division、Gang of Four、Bauhaus、Protomartyr、Ice Age等後龐克音樂以及Kanye West的《Yeezus》影響,不過有時你會感覺他們在唱腔以及節奏的表現方式上卻更為偏向硬蕊龐克,從首曲〈Heel / Heal〉就能感受到他們強力的貝斯線、吉他噪音還有主唱Joe的嘶吼腔不斷轟炸你的耳膜。

(By P)

 

11. Thundercat - Drunk 

IMG_0061.JPG

Thundercat 真的是一個怪咖,真的很好奇他的腦袋到底裝了甚麼東西。他的雙手可以彈出不可思議的貝斯獨奏,寫的歌詞卻是動漫宅內心小宇宙爆發的幻想與獨白。聽著這二十三首曲子就像是潛入他獨特的腦袋,沉浸在他那既慵懶又迷幻的音樂中。我想真的少有音樂人能這麼自在地做自己,還做的這麼又怪又酷。 

(By F) 

IDLES – Brutalism

by DOPM

當你看著社會隨著時間分崩離析,打破沉默給予政治現狀抨擊成為一種必要的反擊,英國布里斯托的龐克樂隊IDLES在這個時間點發行《Brutalism》這張作品,或許反映了英國在保守黨執政近七年來下某些中下階層的困境,即便有些中下階層覺得這樣的右派政權在保守的政策底下能讓他們保住工作,但專輯內所嘶吼出的各種有趣的觀點又彷彿超越了這段保守黨執政的時間,以龐克音樂來攻擊長期以來無所不在的階級結構。

雖然主唱Joe Talbot提到他們音樂深受Joy Division、Gang of Four、Bauhaus、Protomartyr、Ice Age等後龐克音樂以及Kanye West的《Yeezus》影響,不過有時你會感覺他們在唱腔以及節奏的表現方式上卻更為偏向硬蕊龐克,從首曲〈Heel / Heal〉就能感受到他們強力的貝斯線、吉他噪音還有主唱Joe的嘶吼腔不斷轟炸你的耳膜。

在〈Well Done〉簡單扼要的歌詞底下隱藏的是對傲慢人士的批判,Joe唱著:「為什麼你不去找份工作呢?即使是Tarquin都有一份工作呢,Mary Berry也找到了工作,為什麼你不去找一份工作呢?」這邊的工作你可以替換成任何東西,歌曲中還替換成了學位、雷鬼音樂、足球,表示當我們以這樣的口吻對他人說話時是因為自己先處於優勢處、甚至是中產、上層階級,但卻沒考慮到被質問者的環境及背景。難道我們必須要跟隨這些主流價值才能換到「幹得好!」的認可嗎?我想他們寧願割掉自己的鼻子也不想跟這樣的傲慢妥協吧。

我從來沒聽過有人寫過像〈Mother〉這樣的一首歌來紀念自己的母親,也因為適逢Joe的母親過世,這讓他想起她對他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當他一無所知只能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時,是她周而復始的辛勤工作才讓他有機會可以唸書甚至是到大學裡獲得知識的力量,歌詞也不斷的提到要跟一個保守黨員能夠平起平坐就是必須靠閱讀跟財富才能從他們手中奪回說話的權利。在曲子最後他唱著性別的暴力不只是肢體上的更是從書本上就開始,這邊也象徵在她母親的那個時代能有機會去學校就讀的還是以男性居多,有更多的時候是男性所佔有的優勢與權力奪取了女性的生活。在強勁的貝斯線與鼓擊下,對女性主義的宣揚在急促的吉他噪音下以一種不修邊幅的方式衝進你的腦門。

〈Faith in the City〉給我的感覺像是生存在一座沒有工作、社會福利制度的城市,以傳統龐克快歌的形式諷刺著在這個城市你只能乞求上帝給予你奇蹟幫你找到一份工作或是趕快治癒你的癌症以免付不出醫療費用,但你又偏偏知道沒有上帝的存在,卻又不知如何是好只能禱告奇蹟出現的窘境。

Joe在這首重節奏的〈Divide & Conquer〉只唱了兩句歌詞,但他想說的卻遠遠超出兩句話。在他母親住院的期間,他很難想像假如在英國沒有了像NHS這樣的醫療服務系統會發生什麼事,但右派政權卻亟欲的想要縮減這方面社福制度的開銷卻完全不在乎付不出私人醫療保險的人的死活。

〈Stendhal Syndrome〉雖然這首歌名是一種受藝術作品影響而產生的過度反應,因為作品的美感而導致出的生理反應像是流淚、心跳加速以及昏厥的症狀,但在歌曲裡所闡述的是跟此症狀完全相反的反應。當你在畫廊看一幅畫看得入迷此時卻聽到有人說這副畫像是我家的四歲小孩就能畫出來的,或是這樣的作品我也做得出來,Joe對這樣傲慢的說法感到不屑,這些人對作品跟作家或許一無所知卻在那邊大放厥詞,但他們往往什麼都做不出來。藝術過往是上層階級的語言,他們只是以自己的菁英品味來看待這些被他們嗤之以鼻的作品,實際上卻一無所知。

〈Exeter〉像是把對Exeter這個城鎮的無聊感給宣洩出來。每個人等待著有什麼事會發生,但除了酒吧的打鬥外卻什麼也沒發生。當Joe最後將那些在酒吧打鬥人們的名字一個接著一個唱出來時,透露出的是一種深沉的悲哀,這些人事物不斷在眼前上演,在一層不變的生活中如同活在一攤死水。

《Brutalism》是一張在這樣的英國現況底下必定會出現的龐克音樂,以歌曲裡面有趣直白的敘事方式將憤怒指向執政者,即使活在困頓的時代也還是能保持頭腦清醒,我想,比唱出魯蛇世代心聲更重要的是知道敵人在何方,他們根本沒空理會你的怒吼,直到你親自找上門來。

by pblue

評分:
Deep One Perfect Morning © 201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