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ma - How Will I Live Without a Body

by DOPM

作為一張討論生死的專輯,《How Will I Live Without a Body?》是個發人深省的標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它竟然是AI的產物。老牌音樂人Laurie Anderson邀請Loma試用以她的作品訓練的AI模型,於是Jonathan Meiburg提供了幾張相片給AI,產生兩首詩的部分詩句被使用在〈How It Starts〉和〈Affinity〉這兩首歌中,其中 "How Will I Live Without a Body?" 特別能捕捉到Loma團員彼此漸行漸遠的狀態,而成為專輯的標題。疫情過後,在Emily Cross的提議下,團員們在英國重聚,在她工作的臨終陪伴所克難地錄製了整張專輯,經過Dan Duszynski的製作下聲響清晰,不但納入自然界的聲音取樣,也充滿了如同在室內空間錄製的親近感。

〈Please Come In〉低微的開頭、〈Arrhythmia〉略帶焦躁的節奏以及〈Unbraiding〉和〈I Swallowed a Stone〉緩慢的曲調各以不同方式揭示悲傷的面貌。〈Unbraiding〉聽起來像是Shearwater的歌曲搭配女主唱,清透的鋼琴聲與Emily Cross平靜的聲音令人動容,曲末加入的吉他聲響、隱約的弦樂和團員的和聲實在美麗至極。Emily Cross的聲線在〈I Swallowed a Stone〉特別出色,在極簡的配樂中,她的聲音平穩不帶一絲矯情,展現出類似Low音樂的空寂神韻,以下悲痛的詞句,用平和的表達方式反而更給人情感衝擊。

我吞下淹沒摯愛的石塊
踏上道路
夜幕猛然落下
宛如冰冷湛藍的海浪

專輯從〈How It Starts〉開始開始起飛,它可說是我今年聽過最感人的歌曲,開頭華爾滋節拍的琴聲散發出前幾首歌都沒有的溫暖感受,即便歌詞帶著失落與遺憾,充滿空間感的合成器聲響和Emily Cross昂揚的歌聲都傳達出能夠更深刻認識一個人的可能性。不論這些詞句是不是AI產生,已經成功捕捉到難以言說的模糊情感。

信念是如同天氣般的韻律
能夠指名、感覺到你
遙遠的鐘聲在我心中響起
慢慢地逐漸微弱
我知道這不可避免
卻不願意相信
燒掉床鋪
揉揉眼睛
於是事情又繼續開展

〈Dark Trio〉這首純音樂間奏曲讓聽眾緊繃的情緒稍微獲得紓解,接著〈A Steady Mind〉終於不那麼沉重,躍動的合成器和積極前行的貝斯描繪出Loma最像The School of Seven Bells的時刻。〈Pink Sky〉的律動節奏撫慰了先前的無盡悲傷,感覺如果由Guy Garvey來唱這首歌也很適合。〈Broken Doorbell〉是昂揚奮起的史詩歌曲,在專輯中唯一讓我覺得Emily Cross的聲音太微弱,如果Jonathan Meiburg的聲音會更有自信地穿透陰雲密布的琴聲,獲得情緒的釋放。

如果Loma有自己標誌性的創作風格,那就展現在〈Affinity〉和〈Turnaround〉當中,前者在氣氛詭譎的合成器和吉他間,由Cross和Meiburg合唱,創造出魔幻的空間讓人沉浸其中。結尾的〈Turnaround〉主要只由木吉他和Cross樸實的聲音組成,令人想起他們前幾張專輯那些優秀的不插電歌曲。

《How Will I Live Without a Body?》展示出Loma在有限曲風中的創作深度,揭示出團員處理生命開始與消亡難題時,個人私密的體驗,並用美麗優雅的方式呈現。專輯如同一本攝影集,其中的照片朦朧詩意,讓平凡的時刻因為表現手法而變得獨特。

by Debby

Loma - Loma

by DOPM
a0997779065_10.jpg

前年在倫敦看過德州樂團Cross Record與Shearwater的演唱會,身為Shearwater數年的樂迷,注意力都放在主場上,不過聽暖場團Cross Record時覺得音樂十分美麗。今年初得知Shearwater的主腦Jonathan Meiburg與Cross Record合組了新團Loma倒也不感到驚訝,因為Jonathan Meiburg先前已經有許多提攜後輩的事蹟(Sharon van Etten曾是Shearwater的經紀人)。仔細聆聽Cross Record的上一張專輯《Wabi-Sabi》並閱讀資料,發現Shearwater當時還出借了鼓手Thor Harris給Cross Record,所以這兩團在音樂上原本就有很多交集。

Loma這個計畫結合了Cross Record幽微細緻的特質和Shearwater近年來比較戲劇化且外放的風格,從曲子中的轉折和旋律的流動可以聽到Jonathan Meiburg的手筆。為了與Shearwater作區別,Loma由Cross Record的Emily Cross擔任主唱,她的歌聲不屬於受過訓練專業歌者的類型,反而像身邊的友人那般樸實無華,同時又似乎與外界隔了一層膜,散發出孤獨的氛圍。錄製《Loma》時,Cross Record中原本是夫妻的Dan Duszynski和Emily Cross決定結束婚姻關係,雖然專輯並非刻意在描寫感情事件,但游離的心境還是滲入了專輯中的每一首歌。

開場曲〈Who Is Speaking〉細瑣的吉他撥弦帶出沉思的心境,Emily Cross扮演的角色正處於生命中過渡不明的階段,她疑惑地探問晝夜運行的現象,或許因為她找不到自身在世界中的定位。歌曲無縫連接到〈Dark Oscillations〉,鼓手和製作人Dan Duszynski的鼓聲一敲下,聽者彷彿進入了還看不到出口的隧道,在幽閉的空間中迷走,這首歌背景詭異的音效讓人想起Massive Attack,仔細聽也可以聽到Jonathan Meiburg高亢的和聲像鬼魅一樣跟隨著Emily Cross。連續經過兩首黑暗的歌曲,〈Joy〉顧名思義帶來一些光彩,主歌到副歌的樂器堆砌與Shearwater的上一張專輯有些相似,一分半鐘左右出現的優雅吉他破音可說是Jonathan Meiburg的正字標記。

〈I Don't Want Children〉聽著令人心碎,感情生變後,要是孕育了下一代便會一直看到前任伴侶的影子,鍵琴與時而出現的吉他搭配Emily Cross脆弱的歌聲為逝去的愛情留下絢麗的剪影。即便是專輯裡最琅琅上口的歌,且有節奏明快的合成器,〈Relay Runner〉氣氛上仍然顯得淡漠,在專輯的這個時刻敘事者尚未戰勝低潮,想繼續沉溺在回憶裡。

專輯後半段到尾聲前的歌曲都很細膩,戴著耳機聽能捕捉到許多精巧的音效,畢竟樂團錄音時對於細節處理下了苦心,例如〈White Glass〉就收尾地很漂亮。〈Sundogs〉和〈Shadow Relief〉都是情感豐富但低傳真製作的歌曲,前者還能聽到樂團在德州鄉下錄音時,周遭的鳥類和小狗活動的聲音,不過調性上與Shearwater的慢歌極為接近,甚至讓人覺得只是換了主唱。

終曲〈Black Willow〉最能展現出Loma與樂團成員其他計畫的不同之處,也是專輯的首支單曲。音樂聽起來極簡且詭異,但同時歌唱的樂團成員們彷彿亦步亦趨相互扶持,企圖找到新方向,終於脫離整張專輯一直滯留的臨界區域。Loma這個計畫理當沒有取得商業性成功,今年中Jonathan Meiburg還需要向外界募款來支付巡迴的費用和樂手的薪酬,然而在製作專輯的過程中,團員的合作也協助了彼此度過生命中的難關。不論以後成員們還會不會以Loma名義發行專輯,他們澄淨脫俗的音樂會繼續為平凡的事物賦予詩意。

by Debby

評分:
Deep One Perfect Morning © 201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