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wdive - Everything Is Alive

by DOPM

還記得Slowdive在九零年代解散前的最後一張專輯《Pygmalion》嗎?樂隊主腦Neil Halstead因為對電子音樂感興趣而做出了一張極為冷調,環境音樂取向的專輯,如同效仿Talk Talk的轉變,你可以把他當作Slowdive的《Spirit of Eden》,但其他樂隊成員並不喜歡這樣的走向,專輯本身的鬱悶氛圍如同團員間的關係也間接宣告了樂隊解散的結局,但Neil在這之後也沒有做出一張個人的電子專輯,反而走向了鄉村民謠組了Mojave 3,在他心裡還有未完成的電子音樂夢,一人製作出音樂比起被他人認可、參與來得容易,即便他在2019用了類比合成器開始創作歌曲打算製作成個人專輯,他還是決定將這些歌曲分享給其他團員,徵詢其他團員的意見,將它們從純電子音樂轉變為一首首Slowdive的歌曲,這也意味著吉他噪音溫厚的Bassline依舊會是歌曲的一部分。

《Everything Is Alive》製作期間經歷了疫情也經歷了團員Rachel Goswell母親及Simon Scott父親的過世,他們決定將這張專輯獻給他們離世的親人,原本預期這張專輯會更為黑暗但沒想到結果卻是比想像中來得明亮,在冷與熱的調性之間找到了中間的溫度,就算是使用了合成器也聽起來溫和,在分解和弦的彈奏與貝斯低音的韻律下從機械式的節奏中取得完美的平衡。

〈Shanty〉的由弱漸強的類比合成器Loop,再讓突如其來的吉他噪音炸響在你的耳膜上,搭上Simon的Motorik beat每一次小小的過門都相當讓人驚喜,因為你從未聽過Slowdive如此強調節奏,每一項元素都相當極簡又重複,卻能刻劃出美妙的音頻。但不得不說後搖滾走向的〈Prayer Remembered〉作為一首過渡的歌曲放在節奏感強烈的〈Shanty〉後面顯得有點突兀

不管是〈Alife〉還是〈Kisses〉都再度展現他們創造出在流行旋律中帶有夢幻感的能力,即便Neil跟Rachel都已經年過半百,兩人合唱聽起來還是能重現那股青春的悸動,即使是年輕一代的人聽到還是能從中找到歸屬,只要聽過〈Kisses〉副歌一遍後那旋律就在腦中揮之不去,吉他延遲與迴響效果的堆疊讓整首歌被迷霧包覆,舞曲節拍則讓你在迷霧中找到不知何去何從的方向,連原音吉他的間奏也是驚喜之處,如同一首New Order與Slowdive合作後的作品。

〈Chained To A Cloud〉在合成器與節奏組的巧妙搭配與環境音的增幅下聽來相當的壯闊,雖然合成器Loop聽來極簡到不行卻能製造出驚人的氛圍,更不用說終曲〈The Slab〉的堆疊有多驚心動魄了,就像是你攀登上高山看著雲霧繚繞的光景,琴聲快速的震盪著空氣不斷的延盪進你的耳門,彷彿你能夠從那一大片音景中找到窮極一生都在追尋的答案,Neil跟Rachel幽魂般的歌聲重疊在一起,如同他們發聲的形體並不存在在同一個時間與地點,而是來自不同時間點讓彼此的聲音交疊在一起。

比起2017年重組後的同名專輯,《Everything Is Alive》在各方面來說都更具有突破性,也彌補了Neil將近三十年的遺憾,當初沒有好好把Slowdive的另一個面向給展現出來,這次則是一了心願,放下作為主要創作者的固執,將不一樣風格的Slowdive帶給大家,也向世人展現了實驗音樂如何能轉化成流行音樂又不失樂隊核心的本質。

by guan

Slowdive - Slowdive

by DOPM

對於Slowdive的音樂或許我們已經再熟悉不過,每一個獨立搖滾樂迷都能說出一兩首他們最喜歡的Slowdive曲子,畢竟翻開九零年代另類搖滾樂的章節,他們在Shoegaze這個曲風歸類底下一直都佔有一席之地,什麼?你說Shoegaze是一種曲風?總是有些樂團對於這樣的標籤有些感冒,但現在對Slowdive來說他們並不太介意,如果有人因為Shoegaze而認識他們也未嘗不是什麼壞事,當初可能只是媒體描述這些樂團而想出的詞彙,然而在網路時代卻成為一個強而有力的關鍵字,你只要透過這個標籤在一瞬間找到成千上萬相似的樂團以及喜歡他的人們。

二十二年前,他們的上一張專輯《Pygmalion》因為被自己的音樂廠牌Creation被嫌不夠流行而被中止合約,而當時英國的音樂媒體又開始炒作起Birtpop跟Grunge而讓他們失去了眾人的注目,再加上團員們各自有自己的想法,所以《Pygmalion》似乎帶著它憂鬱冷調的性格在當時為樂團畫下了句點。但他們從來就沒有在獨立搖滾的拓撲上消失,以吉他手/主唱Neil Halstead為例,當他聊到對音樂的喜好時,你會驚訝於他喜歡相當多類型的音樂,從六零年代的流行搖滾、民謠、脫俗的夢幻流行樂、以吉他噪音為主的搖滾樂、德國的泡菜搖滾再到環境、電子樂,可以說是一個相當重度的樂迷,這也使他在他的音樂生涯上不斷的嘗試,所以在Slowdive結束後將吉他效果器收到鞋櫃裡走往民謠的道路上,跟女主唱Rachel Goswell 另組了Mojave 3,而吉他手Christian Savill有一個從來沒有停止過的音樂計畫Monster Movie堅守Dream-Pop、Shoegaze的路線,以及鼓手Simon Scott的個人計畫Televise出過一張優異的Shoegaze專輯後就轉往環境音樂的實驗中。

直到2014年,他們在西班牙音樂祭Primavera的邀約下決定開始復出巡迴,並在2016年透露了將會發行新專輯的消息。在兩個十年後錄音程序跟設備早已大不相同,心裡總會有些疑問,我們能期待一張超越《Souvlaki》的專輯嗎?我們聽到的音樂會不會只是他們使用當代技術來複製出過去Slowdive的聲響?

聽完這張Slowdive的同名專輯,它給我的感覺是回到他們在《Pygmalion》前較具有流行旋律的面向,雖然並沒有《Souvlaki》給人那樣深邃神祕的感覺,它仍然將過往那些Slowdive的音樂元素以比較現代的方式表現出來,像是朦朧的男女合唱、使用空間感的吉他聲線加上延遲效果。在單曲〈Star Roving〉他們罕見的將快節奏帶入曲子中,以飛梭般的吉他聲響作為要角,少了過去那股青澀的憂鬱氣質,這也讓我不太習慣他們變得如此輕快,初聽到開場曲〈Slomo〉也覺得歌唱方式有點刻意的呈現失焦模糊的旋律,所以自己覺得專輯的前半部分並沒有那麼的耐聽。

反倒是專輯的下半部分從〈Sugar for the Pill〉開始才開始找回我對這張專輯的注意力,Neil終於在器樂層次分明的〈Sugar for the Pill〉中把歌曲的旋律給唱了出來,曲子的轉折也相當優美,雖然可能有點讓人覺得過於精巧工整了些。Rachel為主唱的〈Everyone Knows〉以如夢似幻的吉他音牆作為基調,她的歌聲如同在你耳邊傾訴著囈語,到最後歌聲與吉他聲響彷彿融合為一體。

〈No Longer Making Time〉如同他們在《Souvlaki》中的〈When the Sun Hits〉那樣使人沉醉在那進入副歌的瞬間,所有的情緒都陷入在樂音的風暴之中,失落的靈魂迷失在愛情的現實與虛幻所產生的漩渦中,時間猶如在那一刻將你的魂體凍結了起來。終曲〈Falling Ashes〉以琴鍵聲為主軸加上電子聲響,如同營造出一場陰雨連綿的電影場景,當面對你所熟悉的生命在逝去後化為了微塵,你想著對他的愛與記憶,樂音將你最孤獨的情緒都鎖進了畫面中。

同名專輯雖然沒有《Souvlaki》從頭到尾都有著讓人心醉神迷的曲子,但他們在專輯的下半部分又將你帶回到那個你最初熟悉的Slowdive,那些樂音在兩個十年後仍然能緩慢潛入你的情緒,喚起你每一個夢境與記憶的碎片,重新拼湊出一幅未來的圖像。

by pblue

評分:
Deep One Perfect Morning © 201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