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終榜】DOPM最喜歡的專輯11到20名

by DOPM

20. Possible Humans - Everybody Split

0018110536_16.jpg

來自澳洲墨爾本的樂團Possible Humans和近年來竄紅的樂團Rolling Blackouts Coastal Fever不但同鄉且熟識,兩團的音樂都能聽到R.E.M.和The Feelies等Jangle pop樂團的影響,且多位團員都有寫歌及擔任主唱。不過Rolling Blackouts Coastal Fever的音樂較陽光,Possible Humans的首張專輯《Everybody Split》則偏好捕捉陰影下的景象。開場曲〈Lung of the City〉的吉他及和聲的表現方式應該會受到R.E.M.團員認可,喜歡低傳真後龐克風格的樂迷也會享受氣氛詭異的〈Aspiring to Be a Bloke〉以及快節奏的〈The Thrump〉和〈Stinger〉。長達十一分鐘的〈Born Stoned〉雖然有點拖沓,但在這個吉他搖滾已經不時尚的年代真是讓老派樂迷感到寬慰。

(by D)

19. Michael Kiwanuka - KIWANUKA

61qaGa0aAKL._SS500_.jpg

當我在聽這張專輯的時候,心裡一直覺得好耳熟。多聽幾遍,其實可以聽得出來這張專輯的靈感來自何處。以整張專輯氛圍來說,濃濃的復古風很明顯的受到Motown和Stax的影響,有些音色則取經了迷幻搖滾的dreamy感覺,再鋪上一層壯闊的英式弦樂。在製作人Danger Mouse和Inflo聰明的安排下,讓Michael Kiwanuka這位現代卓越的靈魂歌手,輕鬆的穿越於各種曲風的歌曲。不論是funky的快歌,還是深情的ballad,你可以聽到他動人的歌聲。它可能是個人內心的掙扎困惑,可能是關心這個社會的不公,而他的歌聲就是有那種聽來有點悲傷,同時有撫慰人心的神奇力量。

(by F)

18. Danny Brown – uknowhatimsayin¿

Danny-Brown-uknowhatimsayin-1570196381-640x640.jpeg

今年的Danny Brown真的讓人耳目一新,剪掉了瘋狂的爆炸頭,補了漏個洞的大門牙,甚至還結婚了!然而這些變化也反應在他今年的新專輯,少了以前那小丑般的瘋狂惡搞或是濫用藥物酒精的躁鬱症狀,不變的是他充滿創意的比喻和對於押韻的熱愛。但是當我們提到Danny Brown,不得不提到他的幽默感,以前他可能是小丑,現在已經進化成stand-up comedian。另外還有堅強的班底,Q-Tip擔任製作人,有Run The Jewels、Blood Orange獻聲助陣,還有我相當喜歡的Flying Lotus和Thundercat。可能我的嘻哈口味真的跟Danny Brown 一樣old-school。

(by F)

17. Thom Yorke - ANIMA

thom.jpg

長年浸於電子樂薰陶的Thom Yorke,在新專輯中聽到真的漸漸走出搖滾樂的影子。特別是在樂音和拍子上面的使用,更趨向實驗電子的方向。雖然歌曲聽來覺得總是有點不完整,重複性高,但是我想他更追求的是一個氣氛的感覺,而他也完全做到了。單純的從音樂面向來看,我覺得你甚至不需要仔細聽他在唱甚麼,就可以想像那是一個迷失於高科技的反烏托邦世界。整張專輯拿去做「黑鏡」的配樂,一點也沒有違和感。然而除了令人幽閉恐懼的冰冷節拍,當然還有〈Dawn Chorus〉,只是簡單的keyboard合成器,Thom Yorke寫的這首歌像是在冷酷異境中的一絲暖陽。

(by F)

16. Hot Chip - A Bath Full of Ecstasy

HotChip_ABathFullOfEcstasy.jpg

回應近年來的局勢,探討政治議題的專輯又多了起來,但Hot Chip卻反其道而行,推出一張很不政治,聽了純然讓人心情愉悅的專輯。〈Hungry Child〉一曲的Disco節拍極為洗腦,只要看過該曲MV必定難以忘懷,〈Spell〉復古的合成器聲響和討喜的曲式相信會成為今年派對歌曲的首選。聆聽〈Positive〉的感受就如同其標題一樣,豐富的各式音效媲美他們過去受歡迎的歌曲。這張專輯最令人驚艷的歌曲可能是開頭和結尾,像〈Melody of Love〉這樣直截了當關懷他人的歌已不多見,或許就是當代的愛與和平宣言;終曲〈No God〉指出在信仰式微的時代如何倚靠人與人之間的愛度過每天的生活,使人暫時忘掉憤世嫉俗的態度而受到單純的愛打動。

(by D)


15. Leonard Cohen - Thanks for the Dance

10-Album-Artwork-1574708302-640x640.jpeg

在出了告別作後隨即撒手人寰的Leonard Cohen,今年又出了這張專輯,不免讓人以為是遺珠之作。但是,其實並不然。這些歌曲是他晚期所譜寫的曲子的demo,他兒子Adam花了兩三年的時間找來樂手為這些歌曲穿上衣服,而你知道那套衣服始終是全黑的。在這些歌曲裡,Leonard Cohen顯然還在清算他靈魂的帳,回顧過去,看看人生的虛無,寫下了自我解嘲的詩句。在這些詩歌中,這位大師依舊顯得如此的睿智,如此的優雅。我們可能都不會再有一個像他這樣的詩人了,因此即使這張專輯不甚完美,他的歌詞仍舊是那樣的獨一無二。

(by F)



14. The New Pornographers - In the Morse Code of Brake Lights

be2527a1b096456130132b6a0ba843a2.939x939x1.jpg

聆聽The New Pornographers這麼多年來,他們令我喜愛的一點就是不論主題多麼黑暗,他們的音樂始終聽起來很快樂,團員演奏每一首歌的時候彷彿都樂在其中,這份熱情讓歌曲深具感染力。像開場曲〈You'll Need a Backseat Driver〉描述駕駛和乘客正駛往危險的境地,但跳動的鍵琴與Neko Case、A.C. Newman、Kathryn Calder、Simi Stone等演唱者間的唱和使這首歌散發出耀眼的光芒,驅散了所有心中的恐懼。樂團這次也表現出企圖心,從第四首歌〈Colossus of Rhodes〉開始加入弦樂,與電子琴和吉他搭配將興奮之情更加放大。

(by D)

13. The Comet Is Coming - Trust in the Lifeforce of the Deep Mystery

500x500.jpg

薩克斯風手Shabaka Hutchings目前是英國爵士樂界的大師,不過他的計畫The Comet Is Coming的音樂其實聽起來常常不像爵士。《Trust in the Lifeforce of the Deep Mystery》納入Dubstep、Grime、迷幻搖滾等元素,創造出多元融合又特殊的聆聽經驗。專輯描繪星球毀滅後重建的過程,不論是較安靜、營造氣氛的曲目如〈The End Is the Beginning〉、〈Unity〉或充滿張力的〈Super Zodiac〉、〈Timewave Zero〉等都成功捉住聽眾的注意力。專輯中心思想所在的〈Blood of the Past〉請到詩人Kate Tempest唸出對資本主義的譴責,團員們天馬行空的演奏方式讓人彷彿經歷星球探索之旅,但最終的訊息還是指向自己內心,人類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再崇尚物質主義,我們的星球才能得到救贖。

(by D)

12. DIIV - Deceiver

diiv_deceiver.jpg

人類總是在自我毀滅前才意識到自己正走向毀滅一途,DIIV在專輯《Deceiver》的單曲〈Blankenship〉中控訴著由人類貪婪所鋪成的那條通往氣候變遷後的末日景象,他們將Krautrock的Motorik的節拍與Stoner Rock砂塵暴風般厚重的貝斯與吉他聲響完美的合而為一,將行走在沙漠的荒蕪感用器樂表現出來,歌詞直指美國煤礦大亨Don Blankenship對全球暖化的否認以及他的貪婪將人類以及地球上生物的未來都給賤賣掉了,揭露這樣欺騙世人之人的存在也不外乎專輯取名為《Deceiver》。

(by G)

11. (Sandy) Alex G - House of Sugar

sandy-alex-g-house-of-sugar-1568040141-640x640.jpg

《House of Sugar》再次證明Alexander Giannascoli是這個十年來最被低估的唱作人,他從宅錄走到錄音室也不改他創作實驗性低傳真民謠的本色,這次用賓州的賭場名稱也是格林童話的糖果屋來命名專輯,並在專輯中改寫了童話的結局,雖然殘酷卻也反映這個現實世界的自私樣貌,在〈Gretel〉用複雜扭曲的聲響堆疊將這個童話場景重新塑造出來,「好人總是會失去的比較多」他這樣唱著。除了虛構的敘事角度,也摻雜了他私人的情感,如〈Hope〉就是他向因藥物成癮而過世的朋友致敬的歌曲,而單曲〈Southern Sky〉成功的用小提琴與民謠吉他表達了他的夢境,將夢境帶到現實並把它寫成曲子,即便對聽眾來說歌曲的意義不明。「你說好的音樂讓你想做些壞壞的事情」他在〈In My Arms〉唱著同性之間的情感。每當聽到〈Cow〉時都覺得他或許是當今最有能力作為Elliot Smith傳人的唱作者,歌聲如此同樣傷感得能碰觸到人心。

(by G)

The New Pornographers - In the Morse Code of Brake Lights

by DOPM
unnamed (64).jpg

加拿大樂團The New Pornographers最近發行了第八張專輯《In the Morse Code of Brake Lights》,雖然成員都有各自的音樂計畫,然而The New Pornographers一直很穩定地推出作品,對於像我這樣聽The New Pornographers多過於團員其他創作的人來說真是再好不過了。Dan Bejar (Destroyer) 自從上一張專輯《Whiteout Conditions》之後就沒有積極參與,加上其他團員較為忙碌,這張專輯主要由A.C. Newman創作及製作,少了Dan Bejar讓音樂少了些怪誕元素,不過聽起來更具整體性。

聆聽The New Pornographers這麼多年來,他們令我喜愛的一點就是不論主題多麼黑暗,他們的音樂始終聽起來很快樂,團員演奏每一首歌的時候彷彿都樂在其中,這份熱情讓歌曲深具感染力。像開場曲〈You'll Need a Backseat Driver〉描述駕駛和乘客正駛往危險的境地,但跳動的鍵琴與Neko Case、A.C. Newman、Kathryn Calder、Simi Stone等演唱者間的唱和使這首歌散發出耀眼的光芒,驅散了所有心中的恐懼。樂團這次也表現出企圖心,從第四首歌〈Colossus of Rhodes〉開始加入弦樂,與電子琴和吉他搭配將興奮之情更加放大。

《In the Morse Code of Brake Lights》中不少歌曲都採用駕車的意象。在搖滾樂「開車」這件事情往往被視為追求自由的象徵,不過A.C. Newman反而用開車暗喻現今政治經濟發展的方向,其中駕駛必須承擔重大責任,且若方向錯誤可能導致重大災難。也有不少歌曲表達出無助的感受,例如〈The Surprise Knock〉描寫人們不知不覺已經進入對立的情況,被強迫加入戰場;無助感也未必都是負面的,〈Falling Down the Stairs of Your Love〉應該是專輯中最正向的歌,寫出戀愛的感受,廉價旅館因為戀人的燦爛笑容而轉化成美景。A.C. Newman的歌詞一向刻意諱莫如深,但我喜歡尋找他歌詞中不時出現的關鍵線索,比如說〈You'll Need a Backseat Driver〉中的 The medium is everything,〈Dreamlike and on the Rush〉探討部份的人在心裡建造海市蜃樓的傾向,〈Higher Beams〉中的 culture of fear 反映日漸加劇的族群衝突。

專輯的重頭戲在中段,從〈Higher Beams〉到〈Need Some Giants〉之間金曲連連。A.C. Newman主唱的〈Higher Beams〉乍聽之下旋律溫暖,開頭的弦樂和主歌隱隱的鋼琴聲創造出優雅溫煦的氛圍,與歌詞所述內容產生強烈的反差,日常生活環境的惡化和無論多麼努力都無法脫貧的現象都令A.C. Newman憤懣不平。演唱者的互動以及搶耳的弦樂讓〈Dreamlike and on the Rush〉成為專輯中的亮點,〈You Won't Need Those Where You're Going〉只有簡單的鋼琴和人聲,聽眾得以在奔忙的曲目中稍作休息,「我們是未經剪輯的母片,畫面笨拙、粗糙又重複 / 但假如拿出來播映還會得獎 / 但你不需要帶這些東西到你想去的地方」等歌詞也很浪漫,似乎是在暗諷現代人隨時都想拍照直播的習慣。〈Need Some Giants〉將專輯帶往另一波高峰,整首歌活力充沛,不過我最喜愛bridge的旋律,這是專輯中唯一Dan Bejar有貢獻想法的歌曲,不確定是不是他的神來一筆。

單曲〈One Kind of Solomon〉依舊火力十足,隱晦的字句批判右派領袖利用經濟弱勢的人掌權,而零工經濟又使人無暇進行深度思考,這首歌的混音與其他曲目相比沒有強調人聲,與樂團過去的作品較類似。而在焦慮不安的專輯尾聲,能夠支撐所有人渡過難關的因素其實是很簡單的東西:夢想和友情,Neko Case和A.C. Newman在〈Leather on the Seat〉的溫馨對唱奇妙地傳達出團員深厚的友誼,即便大家無可避免地會「陷入傷害」,在最壞的情況發生時我們不會是孤身一人,也許就能找到出路。

by Debby

【2014年終榜】DOPM今年最喜歡的專輯21到30名

by DOPM

30. Aphex Twin – Syro 

Aphex Twin來說,在每一個啁啾的音符,音樂結構上的叛離經道,和把這些結合起來技術的專業技巧已不是新聞了。能夠任由音樂追尋不可預測的邏輯去變形、重組、壓縮、跳針,而自由的形成具實驗性並兼有可聽性的音樂人少數無幾,為中翹楚的莫非化名為Aphex Twin的Richard D. James。在《Syro》我們依舊聽到各式各樣奇怪的組合、樂器、人聲、噪音等錯綜交雜編織出一個只屬於Aphex Twin的超現實音樂場景,聽起來甚至比以前作品還要更隨心所欲,更有趣好玩。比起累贅的文字介紹,這張專輯更適合讓我豎起耳朵好好享受。

29. The Bug - Angels & Devils

28. Goat - Commune

英國電音製作人Kevin Martin的個人計畫The Bug繼零八年發行的《London Zoo》受到廣大讚賞後,這張《Angels & Devils》也成為今年被關注的焦點 (但並沒有Aphex Twin這麼受關注)Kevin Martin這次找來不少跨樂風的音樂人合作,從實驗、搖滾到嘻哈音樂都成為他音樂骨幹裡的靈魂,專輯前半部分帶有冷峻的氛圍,後半部分則是由嘻哈樂手們在他的dub-step編曲中大展身手,實驗嘻哈團體Death Grips也在〈Fuck A Bitch〉參了一腳。

自首張專輯《World Music》到《Commune》以來Goat的神祕感從來沒有消失過,他們帶上面具、穿著傳統服飾站上舞台,沒有人看過他們的真面目,而且不同於傳統西方的搖滾樂,他們音樂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將曲風融合的相當具有特色,例如由非洲鼓與爵士鼓所融和的節拍再加上迷幻的吉他獨奏,又或是只是像歌曲〈Talk To God〉中在重覆的樂段中加入一些獨特的聲響層次,還有與過往編曲不同的〈Words〉在當中加入機械感的合成器聲效,相信喜歡迷幻搖滾的樂迷能夠在《Commune》找到不少樂趣。

27. Andy Stott - Faith in Strangers

這是一張相當難消化的專輯,特別是如果你期待聽到上一張專輯 Luxury Problems的延續。那些低沉的強力重拍,在這張中幾乎都抽掉或是稀釋掉了。整張專輯的節奏與密度也與上一張差了許多。但是換成dark ambient審美角度來看,這張其實也有它發光的地方。像是緩慢的開場曲〈Time Away〉〈Violence〉Andy Stott drone/ambient 的音效營造出既優美又荒涼的感覺,後面再加上骯髒的拍子更是詭異至極。而他在高BPM〈Science And Industry〉一樣能營造出黯黑不安的氣氛。總之,這是張高完整度的工業電子作品,如果你有那胃口消化的話。

26. The New Pornographers - Brill Bruisers

The New Pornographers的最新作品《Brill Bruisers》重新營造歡樂的氣氛,開唱曲也是第一支單曲〈Brill Bruisers〉的眾人合唱、明亮奮進的調子企圖找回經典專輯《Twin Cinema》的靈光,整張《Brill Bruisers》一直保持著趣味性和朝氣,從頭到尾聽下來讓人心情愉悅。《Brill Bruisers》也修正了前兩張專輯整體性不佳的問題,除了一貫的活力,所有的歌曲都帶著七、八零年代的復古科技感,有點俗氣、笨拙,重現當時的人因為剛學會用機器編曲所以就得拼命使用的熱切。

25. Adult Jazz - Gist Is

Adult Jazz這組來自英國里茲的樂隊成功的在他們的首張作品《Gist Is》展現出驚人的才華。樂隊主唱Harry Burgess,在大學期間主修藝術,也曾參與戲劇的演出,因此從他的歌聲你可以聽出彷彿經過聲樂訓練的旋律,在真假音的轉換滑順自如。既然團名取做Adult Jazz,爵士樂風也成了他們的隱性基因,你所聽到的元素還是相當現代,只不過他們為了擺脫4/4拍搖滾樂的限制,多少將即興的感覺帶到編曲中,在同一首歌可以聽到不同的節奏在變換。

24. Shabazz Palaces – Lese Majesty

第一次聽到這張專輯的感覺就是-這就是未來的Hip-Hop,但我不是指這就是Hip-Hop的未來。在Shabazz Palaces未來主義的音樂裡,不需要毒品也不需要令人眼花繚亂的燈光秀,因為音樂與拍子本身和Ishmael Butler奇特的歌詞就足以比擬煙霧瀰漫迷幻的視覺效果;每個曲子像是都被點綴了閃耀的燦爛星光,銀河系的雲氣體環繞著,而聆聽者漂游在這毫無重力的太空,隨著極爽重拍的推進穿梭於Lese Majesty星球的奇幻之旅。這張大概是我今年聽最多遍的專輯,因為那個絢麗又超現實的世界,實在太吸引人了。

23. You Walk Through Walls - You Walk Through Walls

倫敦的瞪鞋樂團Air Formation解散的時候著實令人難過了一陣子,幸好主腦Matt Bartram與鼓手James Harrison以Air Formation的基礎又組成You Walk Through Walls,並找來貝斯手Harry Irving加入陣容。You Walk Through Walls今年的首張同名專輯保留了Air Formation音樂中的遼闊感和模糊人聲的特色,吉他效果低調不張揚,但加強了推進的力道,〈Gone In A Day〉、〈Miss So Much〉、〈How Can We Go On〉等歌曲更是在悅耳旋律與飄渺氣氛間取得極佳的平衡。即使予人孤獨幽寂的感受,整體氛圍仍是入世、積極融入當下的。

22. 王榆鈞與時間樂隊 - 頹圮花園

王榆鈞與時間樂隊今年的專輯《頹圮花園》收錄她橫跨八年的音樂創作,透過自身的詞作或將他人的詩作譜成曲,融入劇場舞台上豐富的想像力,王榆鈞在音樂中探問她與其他人的關係;時間樂隊的參與也使她能將概念表達得更完整,在變化多端的世界中強調自己獨一無二的存在。《頹圮花園》是台灣音樂中少見的成熟之作,在探索完專輯19首歌曲後,聽眾將會找到靈感,對周遭事物擁有新的觀點。

 

 

 

21. Woods - With Light And With Love

Woods在2013年休息一年,決定認真對待他們的最新創作《With Light and With Love》。隨著每一張專輯的推出,聽者應該能感覺到他們的音樂慢慢脫離粗糙質地,製作變得精良。另外,即使音樂聽起來古怪詼諧,Jeremy Earl的歌詞反而偏向黑暗晦澀,受到死亡陰影籠罩。但如專輯名稱所述,Woods這次用了更為光明、正面的態度來處理存在焦慮的問題,他們付出很多努力呈現一張易於消化的專輯,不但調整了歌曲長度,錄音品質也比過去作品提升許多。

The New Pornographers - Brill Bruisers

by DOPM

加拿大超級樂團The New Pornographers陣容囊括一票獨立音樂人,剛成軍的時候大家並沒有預期樂團會持續發行作品,但他們每過幾年就會重聚推出新作。即使團內的Neko Case和Dan Bejar都已經是獨立樂界的巨星,他們也願意歸隊在主腦A. C. Newman的歌曲上獻聲,可見團內的樂手必定能感受到The New Pornographers每次結合激盪出的燦爛火花。由於出片頻率不算高,每張專輯對於樂迷來說都是一份禮物。

走過早期的喧鬧風格,The New Pornographers的前兩張專輯《Challengers》和《Together》變得沉穩內斂,反而比較不受青睞。最新作品《Brill Bruisers》重新營造歡樂的氣氛,開唱曲也是第一支單曲〈Brill Bruisers〉的眾人合唱、明亮奮進的調子企圖找回經典專輯《Twin Cinema》的靈光,整張《Brill Bruisers》一直保持著趣味性和朝氣,從頭到尾聽下來讓人心情愉悅。

《Brill Bruisers》也修正了前兩張專輯整體性不佳的問題,除了一貫的活力,所有的歌曲都帶著七、八零年代的復古科技感,有點俗氣、笨拙,重現當時的人因為剛學會用機器編曲所以就得拼命使用的熱切。在〈Champions of Red Wine〉、〈Backstairs〉、〈Marching Orders〉、〈Wide Eyes〉和終曲〈You Tell Me Where〉上可以聽到各式各樣復古的合成器旋律。團內的主唱A. C. Newman、Neko Case、Dan Bejar和Kathryn Calder的歌聲刻意經過處理,在保有他們各自特色的情況下,又去模擬機器人般單調的聲音,因此歌姬Neko Case的歌聲不再那麼具殺傷力,和其他人聲與樂器融合在一起。她和Kathryn Calder在〈Backstairs〉、〈You Tell Me Where〉等歌曲結尾的合唱宛如六七零年代流行歌中的和音天使橋段,喚起我小時候聽懷舊英文老歌的美好回憶。

Destroyer的主腦Dan Bejar這次貢獻三首歌,難得The New Pornographers會選用他主唱的〈War on the East Coast〉作為單曲,除了Bejar扁平、讓人一聽就知是他的聲音以外,這首歌的吉他刷奏、華麗的鍵盤片段和其他The New Pornographers的歌曲之間毫無違和感。〈Born with a Sound〉背後有個有趣的故事,樂團有很大比例的歌曲都是眾人大合唱,但大夥卻不太敢動到Bejar的創作,當Bejar在錄音室抱怨為什麼他的歌都只有他一個人獨唱的時候,團內大部分的歌者都已經回家休息,所以只好找Black Mountain的女主唱Amber Webber來錄人聲;這兩位聲音都很獨特的音樂人一起合作正好產生了新鮮感。怪怪的電音小品〈Spidyr〉就比較像是Destroyer的歌,不時出現走調的口琴和後半段突然竄出的噪音讓專輯走出了不一樣的格局。

要The New Pornographers再寫出像《Twin Cinema》那麼棒的作品,應該有些難度,然而就像休團前的The Walkmen一樣,我欣賞他們隨著年紀增長在創作中展現出的智慧。雖然A. C. Newman的詞作沒有變得比較好懂,不過〈Fantasy Fools〉、〈You Tell Me Where〉等歌曲少了些年輕時單純無目的的歡愉,多了飽經世事後有意識選擇的樂觀態度。即使在成為大人後,感覺不停地失去很多東西,但還是會有正向的體悟,可以讓The New Pornographers寫出如此絢麗的音樂。

by Debby

評分:
Deep One Perfect Morning © 201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