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ays - Faded Seaside Glamour (2004)

by DOPM

偶然聽音樂電台隨機撥放的音樂時,忽然被一陣清亮的開場吸引,於是放下手邊的工作,立刻查詢歌手與專輯資訊。點開專輯《Faded Seaside Glamour》,一首一首聽下來,只有不斷重播,沒有快轉。感謝Radio Paradise,又幫我找出了好音樂。

Delays是成立於南安普頓的英搖團,在2004年推出了第一張專輯《Faded Seaside Glamour》。主唱清澈陰柔的假音一會兒編造閃亮溫馨,接下來轉回真音,嘶吼陰暗側面,揪著聽眾一起體驗少年情感的豐富、驟變與不定。Delays在這張專輯呈現的曲風大抵明亮流暢,旋律帶有些憂鬱奇息。許多樂團的第一張專輯都是這樣的風格,或許可以稱為青春氣息。隔了二十年才發現這張專輯,聽著聽著不禁感到一點懷舊起來。傾入靈魂的歌曲真的有帶人穿梭時光的魔力。

〈Wanderlust〉是專輯第一首歌,當時音樂電台就是放這首歌。清脆的電子音打著節奏,電吉他隨即拉開序幕,主唱溫柔問著:你是否傾聽是什麼敲擊你靈魂?接著下一句嚴厲指控:不,你沒有。短短幾秒,完美呈現Delays音樂裡的張力。一會乞求愛人聆聽今夜此時的音樂,一邊抱怨對方心不在焉,只能跟著悠揚的旋律持續迷走。

專輯裡有幾首快歌,標準乎告青春無敵的歡樂情歌,諸如〈Nearer Than Heaven〉、〈Long Time Coming〉、〈Hey Girl〉,或者有點灰暗的〈You Wear the Sun〉,都非常適合青春偶像劇主題曲,也都曾經登上暢銷金曲。但我卻更喜歡慢歌,因為主唱絲質般的聲音更適合表達幽微的情緒,像是〈No Ending〉,甚至在〈There's Water Here〉,只有簡單的伴奏,讓主唱用剛柔多變的嗓音將曲折的譬喻極致演繹。

歷經種種情懷,來到專輯最後一首歌〈On〉, Delays選擇了歡愉前進的步調,簡單的三句歌詞,靠著編曲與和音不停變化,帶著我們On and On and On繼續前行。這首可愛的歌曲雖然簡短,卻非常耐聽,因為他們的聲音實在太甜美了。

by Derderboy

Mystery Jets - Serotonin (2010)

by DOPM
81pBK3xtauL._SL1500_.jpg

請一個音樂品味有點接近又有點不同朋友推薦些專輯,「那就Mystery Jets最新那張吧。」拜串流音樂之便利,《Curve of the Earth》 (地球曲線) 雖然沒有很讓我著迷,但Mystery Jets其中一張舊專輯,卻讓我整周不停重播:《Serotonin》 (血清素),2010年的作品。

Mystery Jets成軍在倫敦西南區Twickenham。在《Serotonin》這張專輯以前的風格,帶有點80年代的復古味,也有些鄉村音樂,大多是輕快的節奏、俐落的鼓點、瀟灑隨性的吉他、偶爾穿插點清脆的電子音效,達到一點迷幻。沒有放到不能收的效果器,也沒有沉重的音牆。主題環繞在青春愛情的感傷,沒有太多深沉的反思。但卻意外的讓人喜歡,特別是這張《Serotonin》。只能說,少年情懷總是詩,如此明亮的憂鬱,教人忍不住按下重播鍵。

〈It's Too Late to Talk〉是一首琅琅上口的歌曲,憤力宣告即將破裂的關係,讓人忍不住跟著哼幾句 "It's Too Late"。雖然是2010的作品,感覺編曲風格還要再早十年以上。緊接在後的〈The Girl Is Gone〉,也是讓人不經意一起哼幾句;雖然是表達愛人離去的懊悔,卻不是深沉絕望的那種。這麼有生命力的感嘆,暗示很快就會好起來的。輕快歡愉的節奏一路直到〈Melt〉。〈Melt〉是專輯倒數第二首歌,雖然歌詞只是表達纏綿情意,但徐徐三拍子讓前面輕浮的樂風沉澱下來,用電子音表現的主題旋律不時重複,讓整首歌不停旋轉,直到一切都消融成一塊。雀躍的節拍到此結束,準備進入這張專輯的最後一首歌〈Lorna Doone〉。

〈Lorna Doone〉也是整張專輯中,最令我入迷的一首歌。《Lorna Doone》是一部19世紀寫成的羅曼史,大約是17世紀Devon版本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描述仇人的女兒偏偏是愛人的衝突與兩難。前奏緩慢的鼓聲、Bass與低沉的效果音,帶出抑鬱猶豫的鄉村氛圍,不被認可又無法捨棄的情感。我特別喜歡重複 "Lorna Doone" 時的小調下降音階來,表達出自我質疑的情緒。第二段來到歌詞塔上的鐘聲並非我們而歌唱時,鍵盤改成仿教堂管風琴的效果,也非常相襯,最後在不停呼喊Lorna Doone與暗沉的合音中渺渺結束。〈Lorna Doone〉作為收尾,餘韻無窮。

by derderboy

Concha Buika and Chucho Valdés - El Último Trago (2009)

by DOPM

Flamenco,既是舞蹈也是音樂。幾年前走訪西班牙時,一位本地人朋友發現剛好有個國寶級Flamenco舞者要公演,於是觀光客也去湊熱鬧。舞台遼闊,可以擺下整組管絃樂隊。上半場由兩至三對舞者主演;壓軸前,工作人員又在舞台上搭了一個小舞台,以及一張椅子。我當下有點疑惑,莫非國寶要獨腳戲,舞台不會太空嗎?結果國寶女舞者確實solo,而且連背景音樂都時有時無,但那二十分鐘到半小時的演出,令人差點連呼吸都忘記。這讓我深刻了解,Flamenco是種將內在情緒張力擴張至極限的藝術形式。

Concha Buika來自西班牙屬的地中海島嶼,父母是赤道幾內亞的移民;陽光與熱情構築了她的靈魂,略帶沙啞的嗓音,在狂放或哀傷之間收放自如,變化萬千。她的曲風綜合了拉丁爵士與Flamenco,即興又真摯。Buika大部分的作品只有簡單鋼琴或吉他伴奏,琴聲沒有什麼華麗的技巧,甚至只有簡單的節拍,其餘的空白則滿溢著Buika的情感;那飽滿的情感,即使完全不懂西班牙文也能沾染,側耳傾聽。從千禧年出道的Buika,音樂形式上沒有醒目的革新,如果跟完全不認識她的人介紹是留聲機時代的作品重製,大概完全不突兀。但她歌聲中的愛之悲喜,也是亙古不變的主題,隱約跳脫任何特定時代。

《El Último Trago》,最後一杯酒,2009年出版的專輯。同名歌曲〈El Último Trago〉描述與情人的最後一杯酒,雖然是分手前夕,歌聲卻帶著點自嘲;歲月從未教導我什麼,我依然犯下相同的錯誤,帶給陌生人相同的悲傷。〈Las cuidades〉是首分手的絕情歌,遠在城市情人終於來到眼前,但再也擦不出任何火花,只能痛苦地說再見與勿忘我。〈Cruz de olvido〉,遺忘,是我最喜歡的一首歌,描述不得不離開愛人的惆悵;低音大提琴緩慢的撥弦彷彿海潮,將乘坐著不情願的旅人的小船推進了遺忘的十字路口;中段千迴百轉的鋼琴琶音非常有畫龍點睛的效果。〈Un mundo raro〉,奇怪的世界;你若問起我的過去,我必須用謊言編造一個世界,在哪裡我不曾因為你的離去而哭泣。〈Se me hizo fácil〉,我發現那很簡單,這首的主題是負氣;我發現那是很簡單的事,要把那個使我哭泣的情人忘記,我會找尋下一個真愛,並把辜負我的人忘掉,但整首歌情緒最高漲的地方就在那句「我要捨棄」,怎麼可能簡單捨棄呢?

《El Último Trago》這張專輯中許多作品都是西班牙文經典老歌新編,宛若老歌世紀精選。但重編曲的過程,成功的把不同時期與風格的曲子都統合在Buika個人藍調中。播放《El Último Trago》可以從任一首歌開始,也令人不自覺就重複一輪又一輪。

by Derderboy

橙草 - Rainbow 4AM (2006) / 積雨雲 (2008)

by DOPM

暌違多年,橙草終於推出新專輯,於是非常自然的把他們早前的作品也拿出來回味,順便緬懷一下往昔時光。從2006年首張EP《Rainbow 4AM》,橙草的音樂奏響空氣也接近十年了;然而相距這段時間,橙草在《Rainbow 4AM》與《積雨雲》中展現的活力,依然流光溢彩。

嚴格說來,橙草主唱的聲音並不特別清亮、穿透、低沉、磁性、穩定、飽滿或其他值得強調的屬性,有時甚至嘶吼或縹緲過頭,但用在他們歌詞的氛圍卻非常合拍。或許對於圍繞在橙草作品的核心主題:成長的掙扎、世界的詢問、生活的本質、生命的迷惘而言,完美無瑕的天使聲線恰好派不上用場,而器樂帶出來的氛圍更能將人帶入他們想表達的情境裡。橙草樂團對於編曲與樂器的掌握總令人深陷其中,他們的音樂中,器樂不是單純替聲樂伴奏,而是表現了更多文字無法捕捉的意象。

作為初登場的《Rainbow 4AM》共收錄五首曲子,其中〈And go〉和〈奔跑舞曲〉重新錄製後收在”積雨雲”中。專輯以〈奔跑舞曲〉開場,急促的節拍,奮力吐出的歌詞,確實洋溢著奔跑的意象,但這不是一場有著勝利目標的田徑項目,或是夕陽下追逐理想的青春奔跑,而是無所適從的逃跑,如同不斷重複迴旋的間奏,只能在追逐中把質疑的力氣也消耗光光。〈Silvery〉又是另首動力十足的快歌,曲子中很大一部分,是主唱每丟出一句,伴隨一陣吉他旋律,彷彿一種自問自答,至於歌詞裡的「抹著銀色的眼睛」,既美麗奇異,又過度偽裝不再夢想,究竟有象徵著什麼呢?整張亢奮的專輯中,〈沒說的話〉讓人稍微緩和神經,以強弱二拍柔和開場,在人聲結束醞釀些許夢幻的氛圍後展開漫長而精彩的演奏,整首曲子的高潮與亮點都在沒說一句話的部分,足見橙草在編曲與情境掌握的功力。

兩年後發行的《積雨雲》,收錄更多首雋永的慢歌,比如個人最喜歡的〈夜盲〉,以簡單的木吉他刷出寂寥的開場,到一連四句「窗外的雨不要停」,確實讓人回想起某些坐困煩惱時,希望整個世界一起壞天氣下雨到世界末日的心情;而在其後一陣鬱悶堆積的的演奏後,忽然又轉進陣輕快的旋律,歌詞來到誰在黑夜裡唱著歌,最後答答答的哼唱結尾,彷彿終於雨過天青。積雨雲這張專輯中,還有幾首特別的作品,編排不走傳統的ABAB結構,而是一路發展,每個主題醞釀到足夠的情緒便轉進下一個主題,絲毫不回顧前面的弦律逕自暢快前進。就像〈習題〉與〈透明紀錄〉這兩首似乎是一體的作品,先是在〈習題〉鏗鏘有力的開局,用力的擺出抗拒的姿態,丟下句「其實沒有什麼道理」,最後在效果器餘音裊裊中接續到下一首〈透明紀錄〉,喘口氣用溫柔的語調展示迷惘與自我質疑,然後一個停頓,忽然又進入另一波的高亢,連續四句「靜止」為題的歌詞,帶出強烈的無可奈何;但這首歌還沒結束,緊接是更為急促熱切的主題,無數重複的「紀錄開始從頭開始」,情緒快速堆疊累加,直到最後一個音符嘎然而止,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總體說來,瀰漫這兩張初期作品的主題,似乎是種青春期階段,伴隨離開伊甸園而來的失落感。有像〈沒說的話〉中,美好童話破滅的無可置信;有像〈Rainbow 4AM〉,想要留住一切美好的感傷;有〈習題〉中,對所有道理的抗拒;有〈透明習題〉中,迷路的迷惘;有〈Goodbye my friends〉中,雖然前方充滿令人腐敗的陷阱,也要前行的勇氣;最後在〈捉迷藏〉中,依然躲著一個天真的靈魂。

橙草,Orange grass,又被稱為雨團;很難想像,竟有如此貼切的別名。不論人在哪個乾燥炎熱的城市或是濕寒的街道,每聽見橙草的作品,總是能瞬間被拉回多雨煩悶的北台灣。有人說橙草是雨團,是因為音牆像滂沱大雨有爆發力;但我總覺得,橙草最貼近雨本質的地方,在於充斥每秒、極端飽和的情緒,就像雨水降臨前,叫人整身濕潤,難以喘息的空氣。

by Derderboy

Pink Martini - Hey Eugene! (2007)

by DOPM

Pink Martini成軍在1994年的奧瑞岡州,是由核心人物鋼琴手Lauderdale與女主唱Forbes組合而成的14人迷你管弦樂團,表演風格非常多元,涉獵拉丁、爵士、香頌等類型,對應不同的曲風,主唱也會選擇不同的語言演繹歌曲,如英文、西文、葡文、義文、日文、法文甚至阿拉伯文。乍聽他們的專輯,常會有多國精選合輯的錯覺。光看Pink Martini第一支MV〈Sympathique〉就可以感覺到他們廣泛的趣味。

在2007年的作品《Hey Eugene!》中,Pink Martini承襲多樣的曲風與語言,依然萬花筒般繽紛。在爵士曲風方面,主唱Forbes與Jimmy Scott一起翻唱了經典老歌〈Tea for Two〉,慵懶的節拍,搭配磁性的嗓音,形成首濃郁的容不下外人的兩人情歌。兩首法文歌〈Ojala〉與〈Syracuse〉則盡展法國小酒館的可愛香頌。

在拉丁曲風方面,則有〈City Of Night〉和葡語歌曲〈Tempo Perdido〉,前者要在閃耀的城市擁抱愛情,後者則抱怨愛情離去,想忘都忘不了,都是充滿激情與動感的拉丁歌曲。

整張專輯我最喜愛的作品非〈Bukra Wba'do〉莫屬,Bukra Wba'do是阿拉伯文,表示「明天與後天」。歌詞描述女孩後天即將與心儀之人約會的興奮與忐忑之情。那應該會是美滿不過的一天,但也有可能結果不如預想,於是整首歌不停重複Bukra Wba'do,心緒在天堂與地獄間擺盪的兩天。整首旋律非常雀躍活潑,令人不禁跟著哼唱Bukra Wba'do,無論如何,一起期待明天吧。

By Derderboy

Deep One Perfect Morning © 201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