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雜誌的主唱洪申豪最近推出了個人專輯《Light Coral》,當中的歌曲展現出他個人與透明雜誌的焦躁迥異的溫柔、天真的一面,這次DOPM非常榮幸能邀請到洪申豪,和我們聊聊新專輯歌曲的主題和製作過程。
Read More專訪:Sonic Deadhorse
為台灣獨立電子音樂耕耘許久的Sonic Deadhorse近期發行了他的首張實體專輯《When I Witness Your Fucking Sorrow》,專輯的曲目選輯自他過往以來的作品,算是一張創作合輯,也是為Sonic Deadhorse的音樂做了一次很好的回顧。這次DOPM很榮幸邀請到Sonic Deadhorse的創作主腦小各來接受我們的訪問,讓他來跟我們談談對音樂的各種看法,還有Sonic Deadhorse的創作方式以及靈感來源。
DOPM:這張專輯《When I Witness Your Fucking Sorrow》算是一張合輯,收錄你過去十年的作品,請問是怎麼決定要放入哪些歌的?
Sonic Deadhorse:大抵上是以兩張在Sociopath Recording發行過的歌為主。
DOPM:Sonic Deadhorse的音樂過去都以數位格式供人下載,為什麼這麼多年後才出實體專輯呢?
Sonic Deadhorse:因為我是個執行力很低的懶人,而且也有家庭,這種風格台灣也沒啥人聽花錢發了也是當名片發一發。所以多虧馬瓜的牽線和左耳文化才讓我有動力把這些東西整理起來變成實體CD。
DOPM:你很早就開始以數位方式提供音樂,那你對數位檔案銷售或串流的看法是什麼?
Sonic Deadhorse:其實聽音樂的習慣很早就變成網路社群,很多net label的不知名artist都比大咖厲害,而且這些音樂通常都是free download的,對我來說現在接觸的音樂場域很像是cyber punk文化的具體實踐,所有一切都發生在虛擬網路,而且資源幾乎是取之不盡。
DOPM:除了IDM、Drum ‘n Bass等電子音樂的元素,Sonic Deadhorse的音樂聽起來是很搖滾的,是否可以跟我們簡述一下你聽搖滾/電子音樂的歷程以及所受到的影響?
Sonic Deadhorse:小時候一樣聽很多80 metal,吉他英雄之類的東西,大學時開始認真研究爵士樂風格及語彙,一開始玩電子音樂的時候做的是nu-jazz跟jazz-house,之後才慢慢接觸到aphex twin、squarepusher、kid606、µ-Ziq,之後就對drill'n bass、idm這種風格很著迷,2004年聽到venetian snares算是一個轉捩點,他的音樂複雜,困難,力度很強,無疑是以結構主義堆砌的最高級完美作品。之後加入網路廠牌Sociopath Recording又認識許多 不知名卻很屌的音樂人,其中羅馬尼亞的Ghost of 3.13以及法國的Ruby my Dear還有Isaac Rohr都是很年輕又很厲害的producer。至於表演現場則是受到Tim Exile還有Moldover這些controllerism的影響。
DOPM:Sonic Deadhorse的音樂帶有很強烈的影像感以及豐富的想像空間,主要的靈感來源是來自於哪裡?
Sonic Deadhorse:這張專輯大部分的靈感都是來自影響我很深的法國新浪潮跟台灣新浪潮電影。
像〈Rebel Against The Youth〉這首就是以《戀戀風塵》為發想的曲子
DOPM:像是〈Silence Of Static〉、〈I Love The Cold Wet Desert〉等歌曲有人聲的表現,但聽起來是很低傳真、有距離感、模糊的,這樣的表現方式是否有想要表達些什麼?
Sonic Deadhorse:其實是那個時候沒有錢買好的麥克風……乾脆弄成比較lo-fi的感覺。
DOPM:雖然電子音樂常給人一種疏離感,但Sonic Deadhorse的音樂是很有情緒但又混亂的,這是否是反映自你對於這個世界的看法,又或者是內心情緒的起伏?
你的創作有沒有一個延續的主題?
Sonic Deadhorse:其實大部分的時候沒有主題……大多是有了曲子才有後設的標題,如果說要有主題,就是我相信創作只不過是一種犬儒式的反抗。很多時候我希望我是一個激進的行動主義者但只能很孬的作怪音樂。
DOPM:除了電腦的合成音效外,還有什麼有趣的樂器、合成器、鼓機、手機應用程式等等是Sonic Deadhorse音樂中會用到的?可以推薦給大家買來玩。
Sonic Deadhorse:買過的玩具其實有點多……最近在玩的app是wordolf新出的wavetable合成器nave,跟很屌的取樣sequencer Yellofier,還有不帶電腦時很常用到的app專門做glitch的效果器Glitch1以及物理模擬合成器impaktor,至於鼓機我一直是mpc的愛用者,有mpc5000跟mpc500。夢想是有天能把電腦丟了只用mpc跟吉他表演。另外也有很多korg小玩具,平常都會和女兒一起玩monotron系列,也曾經有過kaoss pad全系列,現在偶而還是會用到kaosspad3跟mini。
DOPM:現場演出的時候會不會加入什麼即興還是和錄音版本不同的元素?
Sonic Deadhorse:基本上我的現場即興的部分比較多,其實大家也知道,很多電子音樂就是音樂放了對著彈假裝轉轉效果器,關於這個論戰可以到deadmau5的twitter看看,他自己也說大部分的dj都是hit'n play。所以我一直希望我可以操控現場至少80%的元素,所以會用到很多現場堆疊的live looping,而且所有聲音,以及所有控制器都可以轉成數位訊號trigger到現場vj影像,所以我的現場風格是屬於比較新的controllerism。當然失誤的機會也會大很多很多,但我覺得這就是live有趣的地方。就像看爵士樂演出,彈錯的音會比彈對的音有趣。
DOPM:你過去常常在地下社會演出,對於地社歇業有沒有什麼看法?跟我們說說在那邊特別的回憶?
Sonic Deadhorse:其實大家都說那裡啥文創基地,撫育很多地下樂團啥@#$%,但對我而言,那裡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收容所,一個包含許多集體回憶與私人情感的地方,一個可以包容loser怪咖但同時也有很多成功藝文人士會下去聞聞一下失敗者氣味的地下室。
印象深刻的回憶很多……比較深的是我的另一個一人組合 [屍術控] 曾經和一個地社限定組合 [福星小子] 的演出,那天福星小子每個都cosplay成拉姆,然後只演過那次就散了,然後屍術控那天畫符插草人結果回家撞邪……
DOPM:可否跟我們推薦一下你喜愛的音樂廠牌?常在關注的音樂網站?
Sonic Deadhorse:毫無疑問的是Sociopath Recordings,還有日本8bit、idm、breakcore的net label Otherman Records,還有法國廠牌net label Vattican Records,實體的話還有在關注大概就是法國的peace-off。
網站的話....nodata.tv?
DOPM:最近有沒有聽到什麼不錯的專輯、電影、書籍,新舊都可以,在這邊推薦給大家?
Sonic Deadhorse:今年實體唱片我要推薦igorrr的《Hallelujah》以及flashbulb的《hardscrabble》,以及Pat Metheny彈奏John Zorn Books of Angel系列。Siociopath Recording今年的作品大概就是Isaac Rohr的新專輯,老派jungle,drill'n bass但又有許多新玩法以及美麗旋律。
DOPM:對要現在要玩電子音樂的年輕人有什麼建議?他們該如何開始踏出第一步?
Sonic Deadhorse:現在資訊太發達,做音樂也變得太簡單,所以要玩出有趣的東西反而對daw或樂器需要很多深入的研究才會跟別人不一樣,還有對基本概念的認知,但最重要的是多聽一些屌音樂,這樣就算是玩剪下貼上這種拼貼掛也會比較有sense...
英國唱片行報導(倫敦、牛津、巴斯)
HMV @ Oxford、Bath、Oxford Circus
HMV是英國最大的連鎖唱片行,所以當你走在前往一些景點的路上總會不自覺的巧遇到,連地圖都不用準備。在前往牛津基督學院的路途上,就會在Cornmarket Street這條商店街上遇到牛津的HMV,因為Daft Punk剛好在最近發行新專輯的緣故,在他們店裡隨處可以見到Daft Punk的廣告,甚至播放這張專輯,不停的〈Get Lucky〉。一樓大多是新到貨以及流行樂,所以我們馬上轉移到地下一樓的搖滾專區搜寶。
這邊HMV的新片價格都在十鎊上下,有不少獨立樂團的新片,和其他間獨立唱片行相比還算便宜些,但這邊經典片、精選輯就便宜很多,一張大多賣5.99英鎊,換算台幣不到三百元的價格。
羅馬古城巴斯的HMV也是位在前往景點的路上,當你走在往羅馬浴池的Stall Street上就可以看見,這間比較不一樣的是在二樓的搖滾專區上會賣一些搖滾書籍,而且一本才賣5英鎊幾乎是二手價的價格,順路經過的搖滾癡絕對不能錯過,然後有一些David Bowie、The Smiths、Joy Division的經典片都是5.99的價格。
位在Oxford Circus的HMV旗艦店,只要從Berwick Street往Oxford Circus地鐵站的方向就會遇到。這間也是我們這次遇到最大間的唱片行,光是一樓的佔地面積就相當的大,幾乎所有音樂類型的專輯都擺在這裡。地下室有不小空間的音樂書籍專區,價格也相當的親民。
Truck Store @ Oxford
網址: http://truckmusicstore.co.uk/
Truck Store是一間位在牛津的獨立唱片行,從High St走到底經過圓環到Cowley Road路上就會遇到。Truck Store外頭放著有趣的立牌,上面寫著「To Make Things Right Turn Left.」,往左(進店面)就是做對事,聽起來有點一語雙關的感覺。裡面的空間分為咖啡店(KEEN NEAN Coffee)和唱片區,在這邊唱片買累了還可以坐下來喝杯咖啡,不過片藏量並不是說特別的多,也有幾架二手唱片區,可以在這邊挖挖寶,但新唱片的價格就比較貴一些,比較特別的是有一區專賣牛津獨立樂團的CD,想要了解牛津現在的獨立音樂來這就沒錯。
Music and Video Exchange @ Notting Hill , Berwick Street , Greenwich
來英國買便宜二手唱片最值得去的就是Music and Video Exchange,除了能買到便宜唱片外還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位在倫敦Notting Hill的店離地鐵站不遠,一下就可以找到。店裡面的分類相當清楚,不管你是要找Indie、Post-Punk/New Wave、Post-Rock、Electronic、Hardcore、Rock/Pop等,都有分類,有些樂團還會被獨立分類出來,要找自己想聽的風格可以說是相當方便。在一樓他們不會把CD直接放到架上,而是會先用寫有專輯名稱和價格的紙牌放在分類上,當你選了自己想買的就拿紙牌到櫃檯結帳,店員會再幫你把CD找出來。一樓的二手片大多5鎊上下,也有找到3鎊的可能。
正當你以為一樓已經很邪惡了,沒想到更邪惡的還在地下室。地下室除了有很多2、3鎊的二手片外,也有所謂的1鎊專區,原本想說1鎊應該沒什麼好貨吧,但仔細一挖才發現有不少可以買,讓人驚喜,不過這些專輯的殼可能會有些毀損或是CD有些輕微的小痕跡,但不會影響到CD的播放。
之後在逛過Berwick Street和Greenwich的分店就發現他們都有這樣一個邪惡的地下室,哇,Gang of Four的《Entertainment!》黑膠只要3鎊, Bark Psychosis絕版的《Hex》(CD) 只要1鎊,哪裡找可以買到那麼便宜CD/LP的地方。
Sister Ray @ Berwick Street
網址:http://www.sisterray.co.uk/
相信大家對Oasis專輯《(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的封面都不陌生,這張封面就在Berwick Street上拍攝的,剛好是背對D'Arblay Street朝Sister Ray唱片的方向。
Sister Ray除了有賣新專輯,也有不少二手CD,但價格都偏高,不過有一些稀有的專輯,讓人看到不管價格都想買下來。他們有所謂的推薦專區,不只推薦新專輯,也有舊專輯,上面會有一些專輯的介紹,這是我覺得相當不錯的地方,對沒聽過專輯的人來說可以引起一些興趣。在櫃檯的位置有放一些Fanzine,隨手翻翻也可以發現有趣的東西。
Reckless Records @ Berwick Street
同在Berwick Street上的ReckLess Records也販售大量的二手CD/LP。店內是一個狹長形的空間,CD價格會在5鎊上下,雖然不是說特別便宜,但有不少經典好貨等著被人發現,你可以用3鎊就買到一張New Order的專輯。
Sounds of the Universe @ Broadwick Street
網址:http://www.soundsoftheuniverse.com/
這間位於Broadwick Street的Sounds of the Universe專賣電子、雷鬼、爵士、靈魂、放克,也有一些龐克音樂,喜歡這些類型的樂迷可以在這買到新品,Warp、DFA這些獨立電音廠牌的專輯都有。
Rough Trade West、Rough Trade East
Rough Trade是獨立音樂樂迷來到倫敦一定要去的唱片行,它在倫敦共有東、西區兩間店。西區店從Notting Hill的Portobello Road一直走遇到Talbot Road右轉就會看到,跟東區店相較起來西區店的空間小的很多,但比較有Rough的粗曠味道,牆上貼滿了各式各樣的龐克搖滾海報,從Television到Ramones 、Sex Pistols、The Clash都有。
他們會在專輯上放著寫滿專輯介紹的紙片,也有新片的試聽機/LP唱機,讓你買沒聽過的唱片更為順手。雖然整體價格高了些但可以找到稀有的Indie Pop唱片,比就划算的是買David Bowie和Scott Walker的經典專輯只要5.99鎊。地下室是販售二手黑膠的專區,有不少龐克音樂的黑膠,在這邊還是有機會找到便宜的經典唱片。
東區店位在Brick Lane的小巷子裡,店門上的招牌亮著Album Of The Month,這個五月的本月專輯是Savages的《Silence Yourself》。Rough Trade東區店是一個寬長形的空間,一進門就是咖啡區,有提供座位讓你可以在那喝杯咖啡,牆上框著不少搖滾名星的照片,還有各式各樣雜亂的小海報,腳底下踏的是生鏽的地板,頭上是超長的發亮燈管,走到最裡面是可以讓樂團表演的舞台。
除了賣唱片外,他們還有賣不少新出版的搖滾書、刊物,你可以在這邊找到很多別處沒有的音樂書籍,此外最特別的是,裡面還有一台可以讓你拍大頭貼的機器,拍出來的是黑白照上面附有Rough Trade字樣,拍四張組成一大張,不少人就把照片釘在那裡的牆上。還有一個空間是可以讓你進去玩類比合成器,當然他們也有在賣小台的合成器,實在是太酷了。合成器間旁邊是員工推薦區,你可以在這邊試聽員工推薦的專輯,只要戴上耳機可能就會聽到什麼驚喜。
東區店的唱片價格不便宜,但它卻是這次逛到最有趣的唱片行,Rough Trade隨著龐克音樂崛起卻沒有隨著它衰落,到現在還有要繼續擴店的趨勢,我想最主要是因為它保留獨立音樂最原始的味道,讓它變得更好玩、更新鮮。它不只是一間唱片行也是個讓獨立樂迷朝聖的景點。
FOPP @ Gower Street
官方Twitter:https://twitter.com/FoppOfficial
正當我們以為被HMV收購的Fopp已經消失的時候,在前往大英博物館的路上走過頭卻意外的遇到這間和書店Waterstones合併在一塊的Fopp。裡頭雖然是賣全新的專輯,但是經典的專輯居然全部只要5鎊,你才發現之前買的專輯是買貴了,The Smiths的重新混音專輯每一張都是5鎊,而且店員正在播,還不時會跟著唱個一兩句。
如果你想找全新又便宜的專輯,建議可以來Fopp逛逛,相信會有不少意外的收穫。
by pblue
大阪二手盤屋巡禮
這次與家人出國旅遊期間,藉由下榻飯店位於大阪心齋橋的地利之便,走訪了不少間二手CD與黑膠唱片行,在此便簡單記錄走訪探尋的感想,並且稍加簡介各家唱片行的收藏類型概要。
相較於關東東京地區二手唱片行的遍地開花,大阪確實沒那麼好逛、好採買,經營形式多半是單間規模的獨立唱片行,與東京以Disk Union和Recofan兩家大型連鎖店家撐起的二手市場截然不同。然而,大阪的二手唱片行卻也大量集中於心齋橋與日本橋一帶,兩地距離約兩、三公里左 右,是步行便能一次走遍、找遍的範圍,無需如在東京時搭車跳點於新宿、池袋、涉谷、中野與下北澤等地。黑膠藏量也大多集中在60s Pop/Rock、Soul、Jazz等
以下簡介這回走訪的唱片行,主要以大阪盤屋巡禮所羅列的店家為主:
1. TimeBomb Records
座落於美國村之中,主要販賣的曲風是以Punk/Rock/Soul 為主,店內空間明亮、分類明確,歌手分類以英文字母為主,二手商品包裝完整如新。然而,這卻也反映在其定價,多數二手黑膠定價皆在¥1800以上,對於只想找到廉價二手黑膠的我而言,這價格倒不如自美國網購全新唱片即可,因而下手慾望也就跟著銳減。不過TimeBomb Records卻也是這次走訪的唱片行中,80s~90s Pop/Rock黑膠藏量最豐富的一間店,二手區域可以輕易看到Sonic Youth、R.E.M、Primal Scream、New Order、The Smiths、JAMC等團。
2. King Kong Records
同樣座落於美國村之中,與 TimeBomb Records只有數步之遙,店內空間頗有美式唱片行風味,分類較不精細,擺設亦較為混亂無章,卻也呈現出一股獨立唱片行特有的生猛氣味。藏量以60s Rock/R&B/Jazz/Hip Pop為主,80s~ Rock僅有小小一片空間,約莫100~150片藏量。歌手分類以英文字母分類,但標籤上卻主要以片假名撰寫,翻找起來格外耗費時間。此外,較為驚訝地是 在此處翻找到Mansun首張專輯The Attack of Grey Lantern黑膠兩張,售價遠比我先前在Ebay上購買價格來得便宜近5成,著實令人感嘆相見恨晚。
購入唱片:Nirvana -《Nevermind》,¥980
3. Disc JJ
Disc JJ大概是關西一帶最具規模的二手唱片行,在大阪市區內總共有六間分店,其中三家位於日本橋,三家位於梅田,其格局設計與分店經營模式頗類似台北的佳佳唱片行。這次我總共走訪了其四家分店,而主要有擺放Rock分類的是本館與日本橋別館,這兩店同時也是這回收穫最豐富、二手定價最親民的一家店。日本橋本館是棟三層樓高的建築,藏量非常豐富,甚至以樓層區分出US盤、Europe盤與日本盤的區域,然而這也意味著同樣的英文字母A~Z遊戲要一次玩三回,反覆快速抽取唱盤可也是件頗累人的事。若到大阪,建議一定要到Disc JJ本店走走,應可得到不少收穫。
日本橋本店購入唱片:
The Beatles - 《1962 ~ 1966》 ¥500
David Bowie - 《Heroes》 ¥ 800
Iggy Pop and The Stooges - 《Raw Power》 ¥800
New Order - 《Movement》 ¥1200
森田童子 -《Good Bye》 ¥1800
日本橋別館購入唱片:
Depeche Mode - 《Some Great Reward》¥1200
4. Night Beat Records
相較於前述三家,Night Beat
Records就更為迷你、更為私人。地址已不同於大阪盤屋巡禮網站登錄的地址,因此花了段時間才找到,新店位置就隱身於大阪日航酒店後方的巷弄內,摩斯漢堡旁的四層樓建築裡。這棟樓裡約有三四家黑膠盤店 (Rare
Groove、Plantation),主要分類依舊是Jazz、Soul以及60s老搖滾居多,另有一家專營Hip
Pop/Rap的盤店,每間大約都只有7-8坪大小,分類與名目編排隨性之至,若非聆聽曲風與店長雷同,要在其中找到心中設定的黑膠恐怕有所難度。不過這幾家墊幾乎都會在店內用黑膠唱機播放音樂,邊翻找盤碟邊聽店長品味挑選的音樂,也不失為一種獨特的樂趣。
5. サウンドパック日本橋四丁目店
位於Disc JJ 日本橋本館附近,收藏以日本邦樂為主,當天因已在Disc JJ耗費過多時間,只稍微逛了一下這間店便離去,沒太多印象。
總結這回大阪盤屋巡禮,其定價確實比先前在舊金山逛的Amoeba Music來得貴上一些,陳設種類也大多集中在70年代之前的音樂為主,最常翻找到的當然就是披頭、滾石、Pink Floyd、Deep Purple、海灘男孩等團,而其中售價最廉的是John Lennon個人專輯,尤其封面有出現Yoko Ono的更是破盤跌價地低於¥1000,足見小野女士的不得人緣 (個人偏見)。另外,Bruce Springsteen亦時常被標上¥500的特價價格,不論美國或日本皆被歸為廉價商品,看來Bruce Springsteen果然是名符其實的藍領工人皇帝!
最後再附上這回無暇造訪的京都盤屋地圖,有興趣者前往京都旅行時可再一探究竟:
by Headphone Youth
【2012年終榜】DOPM今年最喜歡的專輯1到5名
5. The Men - Open Your Heart
D:這張專輯的曲風很多樣,好像是2012年的indie rock大全。
P:是啊,快的、慢的、直的、歪的、吵的、靜的裡面都有,活像本搖滾小百科。
D:然後他們每首歌都寫得有模有樣,不會因為每種風格都碰一點就做得很粗糙。
P:雖然覺得他們有些歌仿Sonic Youth或Dinosaur Jr.有點仿的太像,但我就是很吃這套,講好聽點就是有玩到精髓去,但其實最喜歡的歌反而是最不吵鬧的那首〈Candy〉,這首獻給漂泊浪人的情歌,聽完就好像準備要去很遠的地方。
D:我喜歡長一點的歌曲,像〈Oscillation〉、〈Presence〉,聽完感覺特別過癮。短一點的〈Turn It Around〉、〈Animal〉、〈Open Your Heart〉也是聽得很開心。
D:還有他們不會有太多的hipster氣息,這可能也是我去年沒辦法喜歡Yuck的原因之一(逃)
4. Kendrick Lamar - good kid, m.A.A.d city
D:F,你要不要說一下這張專輯的絕妙之處?
F:哈哈,Pitchfork得到9.5分,AMG 4.5顆星強力推薦!還需要問妙在哪嗎?
F:當然需要... 我先假設讀者對嘻哈不是很熟的來介紹好了... 嘻哈是一門鑽研字的藝術,這是所有音樂類型中最注重於字的,自然的和搖滾或是電子樂分開來看,如果你拿欣賞「音樂」的角度來聽嘻哈,那你很有可能欣賞不到它的精華,如果它有任何精華值得去欣賞的話,所以我就不提時下的流行嘻哈樂了。
F:當然我聽嘻哈不是完全不去聽「音樂」的,嘻哈的音樂是很重要的,那節奏拍子不僅僅是背景音樂,更是饒舌歌手們展現他們音樂品味的舞台。
F:但是如果一個饒舌歌手,有很好的音樂品味,卻不能編一些好的詩韻 (spit rhyme),那也算不上是好的嘻哈樂。這也是為什麼我說嘻哈是一門鑽研字的藝術。但是,嘻哈是一個源自於美國地下黑人的文化,一些像是追求金錢權力、女人、跑車、毒品、槍殺似乎已經演變成固有的嘻哈State of Mind。而自我膨脹也似乎成了不可避免的表達方式。
D:他之前發過很多張mixtape吧,那些你都有聽嗎?
F:有聽過一些,但這張專輯像是脫胎換骨一樣...
F:以上上述有關嘻哈的特性,跟我本人和大多數人一樣,應該沒甚麼交集,但這並不影響我欣賞他們充滿創意的咬字,說著B級電影般的故事。
F:而對我而言,我最喜歡這張專輯的地方就是,Kendrick Lamar的敘事手法,你可以聽到他在自述一段故事,下一段你可以聽到他心裡的反省獨白,下一段他可能放進一段實錄的對話,在下一段你可能聽到第三者的角度。而這些都圍繞在他自傳的故事裡。更不用說,一首歌就有三四種不同的咬字手法。聽起來他好想很渴望讓你知道故事的所有細節,用所有他知道的押韻技巧。
D:這好像可以刊成樂評了 XD
F:哈哈,我會把這張排成我的第一名,有不少原因。除了他的貫穿的故事性和很棒的拍子,他更用了這些故事去反思這樣的生活價值,不像其他MC只是不斷的自我膨脹再膨脹。甚至還丟出愛、宗教、信仰和家庭這樣沉重的正面回答。另外一點,這張專輯融入了許多嘻哈最好時期的影子,像是Wu-Tang 般的對話插曲,Nas 街頭寫實寫照,Outkast 的「Art of Storytelling」。
D:不管喜不喜歡嘻哈,Kendrick都用這張專輯說了一個很棒的故事。
3. 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 - 'Allelujah! Don't Bend! Ascend!
P:這張專輯厲害的地方就是,即使沒有歌詞也讓人感受得到憤怒,雖然我已經不太常聽後搖滾了,很多對我來說了無新意,但GY!BE的音樂就是有那種能量可以撼動到我,對中東現在正發生的事也很契合。
D:我比較好奇的是,雖然可以感覺到他們的憤怒,但是要知道他們反抗的東西,還是要去查資料或看樂團訪問吧。他們的音樂中有什麼樣的特點會引發歌迷去研究呢?
P:好像喜歡音樂就會去更深入研究。
D:最近看到cokemachineglow的評論,那位作者是覺得GY!BE在訪問跟專輯中討論主題不夠明確,現在還維持神秘形象好像有點不合時宜,不過我是完全不同意啦 XD 把一切都講明,就沒有自由詮釋的空間了。
P:對啊,能留下線索讓樂迷去發掘音樂背後的故事,這樣的音樂似乎比較有想像的空間,他們不會讓別人認為他們的聲音站在哪個位置,而是讓人去思考他們的聲音可能是站在什麼位置。
D:嗯,我覺得他們的憤怒情緒非常外放,沒有像現在很多的獨立樂團企圖轉化成私密的個人經驗,可能就是個性不同吧,但他們的音樂還是可以讓樂迷自由詮釋,這樣很棒。
D:音樂方面,他們因為歌曲長度很長,要爆炸前的鋪陳比一般後搖團精彩,在你沒有意識到的時候就突然炸了,真的是大師。
2. The Walkmen - Heaven
F:D,聽說這張專輯是你的第一名?
D:對呀,應該是今年以後我確定還會繼續聽的專輯。
F:其實, 我也很喜歡,可是說不上為什麼...你呢?你有這個問題嗎?
D:喜歡的原因除了好聽以外,可能蠻奇怪的... 它讓我體認到變老不是一件壞事 XD
F:哈哈,是沒錯啊!搖滾樂好像都需要年輕熱血的心,其實好像也不一定阿,像The Walkmen這樣漸漸成熟變老其實也很好!
D:對啊,他們以前絕對寫不出〈Song for Leigh〉這樣的歌。
F:說到變老,我覺得他們的音樂反而更加lighthearted,感覺包袱變得更輕了,不像前面幾張的那種angst和那種緊張的壓迫感...。你覺得呢?
D:我也覺得,有幾首歌很積極正面,像〈We Can't Be Beat〉、〈Line by Line〉。可能有人會說這樣就失去反抗的意識了,但我覺得沒有。〈Heaven〉、〈Southern Heart〉等歌曲都表現出他們對一些事情還是很不滿,只是沒有那麼憤怒了。
D:緊張的壓迫感也有好的地方,他們以前的專輯我也很愛,但我喜歡他們這次的改變(一開始還有點不適應 XD)
F:對阿,Under The Radar就直接指出說他們近十年的樂團生涯做出來最屬於他們特色的聲音,就這樣完全拋棄掉了。
F:可是我完全不會對這感到可惜,如果像是The Raveonettes那樣一直在做一樣的音樂我才覺得可惜...
D:上一張專輯《Lisbon》其實就有點端倪,但可能是太急著錄音了,或者還沒準備好,風格要到這張專輯才成熟。不知道接下來會變成怎麼樣。
F:這就是熟男的魅力,成熟不是妥協了,而是變得比較溫柔了。
1. Swans - The Seer
D:這... 該從何說起呢?
P:這張專輯分成兩部分長度很長,將近兩小時,實在是很難一次聽完。不過給我的感覺跟GY!BE有點像,一樣是一趟黑暗之旅,我比較喜歡第二部份,〈Song For A Warrior〉是一首反戰歌,〈Avatar〉和〈A Piece Of The Sky〉有很棒的鋪陳和旋律。
F:P,我發現你有蠻重的反戰情緒喔!(根據你這兩年的專輯榜首...)
P:也沒有特別針對反戰耶,可能是巧合吧,如果音樂能讓我觸碰到我平常沒辦法觸碰的地方,我會覺得很有意思,不管任何議題。
F:我離題了。不過,這張真的對不是Swans的歌迷來說,會吃不消。
D:真的很難一次聽完,Swans和GY!BE在大家普遍都注意力缺乏的年代還做這種難以消化的音樂,真是勇敢。只是我得承認,我大部份都是用注意力缺乏的方式在聽,而CD2確實比較不會令人恍神。
P:不過這的確是張有完整意念的專輯,聽這張專輯的時候,你跟音樂的位置會變得很奇怪,它並不是在娛樂你,而是把你拋到一種狀態裡,像是把你丟進黑暗的隧道,被重覆的節奏不斷敲擊,有點自虐式的感覺,彷彿提醒我們這世界始終都是維持在混亂的模樣。
F:而我們把它放在今年最佳專輯的原因是...
D:《The Seer》是Swans三十年來做的音樂的總結,聽他們的音樂像是在觀賞神秘的儀式,有些部份很嚇人,有些部份又很簡約,如果期待音樂可以帶我們見識到從來沒有體會過的東西,2012就要聽這張了。
Top 30專輯純文字版:
- Swans - The Seer
- The Walkmen - Heaven
- 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 - 'Allelujah! Don't Bend! Ascend!
- Kendrick Lamar - Kendrick Lamar - good kid, m.A.A.d city
- The Men - Open Your Heart
- Hot Chip - In Our Heads
- Bear in Heaven - I Love You, It's Cool
- Sharon Van Etten - Tramp
- Deerhoof - Breakup Song
- Flying Lotus - Until the Quiet Comes
- Lambchop - Mr. M
- Merchandise - Children of Desire
- Go-Kart Mozart - On The Hotdog Streets
- Dirty Three - Toward the Low Sun
- Grimes - Visions
- Yppah - Eighty One
- Jens Lekman - I Know What Love Isn't
- Scott Walker - Bish Bosch
- Spiritualized - Sweet Heart Sweet Light
- Frank Ocean - channel ORANGE
- 包子虎- 所在
- Arc in Round - Arc in Round
- Father John Misty - Fear Fun
- Dinosaur Jr. - I Bet On Sky
- Ty Segall Band - Slaughterhouse
- John Talabot - ƒIN
- Goat - World Music
- Leonard Cohen - Old Ideas
- Paul Buchanan - Mid Air
- Dusted - Total Dust
Staff Lists:
F的Top 30:
- Kendrick Lamar - good kid, m.A.A.d city
- Frank Ocean - channel ORANGE
- Jens Lekman - I Know What Love Isn't
- The Walkmen - Heaven
- Sharon Van Etten - Tramp
- Andy Stott - Luxury Problems
- Lambchop - Mr. M
- Paul Buchanan - Mid Air
- Swans - The Seer
- Flying Lotus - Until The Quiet Comes
- .L.W.H. - CIA TV
- Erik de Vahl - As Acid Turns
- Grimes - Visions
- Merchandise - Children of Desire
- The XX - Coexist
- Perfume Genius - Put Your Back N 2 It
- Hot Chip - In Our Heads
- Scott Walker - Bish Bosch
- The Men - Open Your Heart
- Cloud Nothings - Attack on Memory
- Allo Darlin' - Europe
- Main Attrakionz - Bossalinis & Fooliyones
- Leonard Cohen - Old Ideas
- Richard Hawley - Standing at The Sky's Edge
- Bear In Heaven - I Love You, It's Cool
- Jessie Ware - Devotion
- Captain Murphy - Duality
- Yppah - Eight One
- Spiritualized - Sweet Heart Sweet Light
- Beach House - Bloom
P的Top 30:
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 - 'Allelujah! Don't Bend! Ascend!
The Men - Open Your Heart
Go-Kart Mozart - On The Hotdog Streets
Deerhoof - Breakup Song
Swans - The Seer
The Walkmen – Heaven
John Talabot – ƒIN
Hot Chip - In Our Heads
Flying Lotus - Until the Quiet Comes
Merchandise - Children Of Desire
Goat – World Music
Bear in Heaven - I Love You, It's Cool
Dirty Three - Toward the Low Sun
包子虎 – 所在
Yppah - Eighty One
Om – Advaitic Songs
Spiritualized - Sweet Heart Sweet Light
Ty Segall Band – Slaughterhouse
Disappears - Pre Language
Father John Misty - Fear Fun
Sharon Van Etten – Tramp
Lotus Plaza - 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
Scott Walker – Bish Bosh
Tamaryn - Tender New Signs
DIIV – Oshin
Dinosaur Jr. - I Bet on Sky
Leonard Cohen - Old Ideas
Arc in Round - Arc in Round
Grimes – Visions
Tindersticks - The Something Rain
D的Top 30:
The Walkmen - Heaven
Bear in Heaven - I Love You, It's Cool
- Lambchop - Mr. M
Deerhoof - Breakup Song
Sharon Van Etten - Tramp
- Hot Chip - In Our Heads
- Yppah - Eighty One
- Swans - The Seer
- Dusted - Total Dust
- Lilacs and Champagne - Lilacs and Champagne
- Merchandise - Children of Desire
- 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 - 'Allelujah! Don't Bend! Ascend!
- Flying Lotus - Until the Quiet Comes
- Lorelei - Enterprising Sidewalks
- Dinosaur Jr. - I Bet on Sky
- Arc in Round - Arc in Round
- The Men - Open Your Heart
- Shearwater - Animal Joy
- Jens Lekman - I Know What Love Isn't
- Spiritualized - Sweet Heart Sweet Light
- Mount Eerie - Clear Moon/Ocean Roar
- Dirty Three - Toward the Low Sun
- Liars - WIXIW
- Ty Segall Band - Slaughterhouse
- 包子虎 - 所在
- Scott Walker - Bish Bosch
- Calexico - Algiers
- Father John Misty - Fear Fun
- Leonard Cohen - Old Ideas
- Richard Hawley - Standing at the Sky's 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