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3 Unknown Mortal Orchestra @ The Wall

by DOPM
DSC_0159.jpg

不知道為什麼,每次接觸到Unknown Mortal Orchestra音樂的時候,都是在慶賀的時節,而我並沒有真正感染到歡慶心情。從公司的慶典匆匆離開,拋開那些虛假作態,我想聽到Unknown Mortal Orchestra (UMO) 為我們這樣的平凡小人物演奏的「交響樂」。看表演前曾看過YouTube影片,大概知道他們歌曲的錄音室版本和現場差異甚大,很期待那些內斂的歌曲在演唱會時展露更奔放的一面,也很壞地偷偷猜想主唱Ruban Nielson會不會破音。

表演在週間夜晚,觀眾稀稀落落,但看得出來有來到現場的人都是死忠粉絲。當舞台的布幕掀起,樂團現身,大家便忘情歡呼。樂團以《II》的〈The Opposite Of Afternoon〉開場,整場表演看下來,開場曲大概是和專輯版本最接近的,不過他們現場的貝斯韻律感極佳,和Ruban Nielson彈奏的吉他結合出趣味的風格。Unknown Mortal Orchestra的怪異元素在表演進行間逐漸顯露出來,Ruban Nielson吊著嗓子的唱法現場聽來常常令人捏把冷汗,但他從頭到尾都沒有出錯。彈著吉他,Nielson在歌曲的段落間或者結尾jamming時不時做出古怪的動作,我沒辦法把那形容成跳舞,因為他有時蹲下,有時像抽筋一樣甩動手腳,找不出規則可以預測他下一刻的動靜。他和貝斯手Jake Portrait全場不時踩著效果器,他們手上外型也很奇特的樂器變換出各種不同的音色。

前兩首歌〈The Opposite Of Afternoon〉和〈Thought Ballune〉的鼓都設計得很簡單,我原本以為當UMO的鼓手還算輕鬆,結果鼓手Riley Geare在〈Thought Ballune〉的結尾就來了一段幾分鐘的獨奏,後來吉他和貝斯加入,做出一道濃重的噪音迷霧。的確要親自看到UMO,我才深刻體會Ruban Nielson的歌聲只是UMO眾多吸引人特質的其中一項而已。

樂團連續唱了幾首第一張專輯的歌,像奇趣的〈How Can You Luv Me〉、〈Strangers Are Strange〉、〈Jello And Juggernauts〉、〈Little Blu House〉,都比專輯版本長上不少,變得更活潑、逗趣。正當我好奇怎麼都沒有唱《II》的歌,神經質的〈Monki〉便響起,後段奇妙的吉他聲響將觀眾引入神秘的境地。之前看Nielson的訪問,他目前的心理狀態已經不像剛創作《II》專輯時那樣抑鬱,〈From the Sun〉那絕望的詞在現場聽起來反而有種自嘲感,而且因為這首歌太搶耳,不論內容多麼黑暗,大家還是忍不住跟著唱「Isolation can put a gun in your hand...」

〈No Need For A Leader〉應該是當天最棒的歌曲。歌曲節奏較專輯版要快,每件樂器緊密地咬合在一起,製造出一種緊張氣氛,理智彷彿就要斷線。Jake Portrait的貝斯聲線特別搶耳,這首歌結束後,我身後的外國人對他的演奏讚不絕口,讓他臉上出現一絲羞赧的笑容。唱完〈So Good At Being In Trouble〉後,樂團短暫離開舞台,進入安可時間。

安可也非常精彩。Nielson一開始獨自演奏不插電版本的〈Swim and Sleep  (Like A Shark)〉,在房間裡靜靜聽這首歌時那種貼近的感受又湧上心頭。接著他們的出道歌曲〈FFunny FFrends〉想令人不注意也難,重複的曲調、復古的聲響、Nielson的歌聲在表演結束後幾天都還在我腦海中徘徊不去。最後樂團以迷幻指數滿點的 〈Boy Witch〉結束這個美妙的夜晚。

作為低傳真樂團,Unknown Mortal Orchestra的現場遠遠超出我的預期,他們整場聲音都調得非常溫暖、好聽,即使觀眾人數少,演出氣氛也讓人感到很舒服,感覺上他們正處於即將起飛的階段,未來會有更精彩的東西呈現出來,但願他們很快就能得到應有的賞識,到時Nielson也能保有他的嬉皮氣質。

by Debby

2013.11.28 Sebadoh、Neutral Milk Hotel @ Legacy

by DOPM
IMG_3291.JPG

今年已經是連續第三年看Sebadoh/Dinosaur Jr.的演出了,不知不覺Lou Barlow已經變成像幾年前的Yo La Tengo一樣,是每年必會造訪台灣的音樂人,身為樂迷的我真的很開心,也特別期待聽到新專輯《Defend Yourself》中的歌曲。當〈I Will〉的前奏響起,登時有來到Lou Barlow個人表演的錯覺,他不慍不火的歌聲搭配簡單的吉他總是很動人,貝斯手Jason Loewenstein和鼓手Bob D'Amico在副歌時加入,讓這首歌成為專輯中那首旋律美好的indie rock曲子。

接著Jason Loewenstein便和Lou Barlow互換位置,開始Jason的主秀時間,這場表演由Jason擔任主唱的時間還多過Lou,他在第一回合唱了〈Drama Mine〉、〈Mind Reader〉、〈Shit Soup〉、〈Love to Fight〉和〈Careful〉,之前聽經典專輯《Bakesale》的時候,經常會忽略Jason寫的〈Drama Mine〉、〈Shit Soup〉等歌曲,然而這些歌在現場就展現出不一樣的生命力,我記得Jason在訪談中提到過,在現場表演中觀察舊作品如何演變是他覺得很有意思的一件事,而在當晚我完全可以感受到他的真性情。他這次唱歌稍微正經一些,不像兩年前來台時幾乎每首歌都在嘶吼。〈Careful〉調皮的貝斯和歌詞中的不明憤怒極具感染力,始終是樂團現場最值得期待的歌曲之一。

Lou接回主唱棒子後,就是接連三首的《Bakesale》金曲齊發:〈Magnet's Coil〉、〈License to Confuse〉、〈Rebound〉,雖然大部分的在場觀眾應該是在等不久後要出場的Neutral Milk Hotel而反應不是特別熱烈,我還是忍不住手舞足蹈。這些歌在現場速度都比錄音室版本更快,長度因而縮短,一瞬間就結束了,或許因為它們這麼短促我才會一聽再聽,想像它們要是加長的面貌。唱完幾首歌後,Lou透露他在表演前喝了某種不知名的茶,害他當下心跳加速、手腳發抖,在他這麼說之後,我便開始覺得他這次演出的狀況似乎沒有Jason好。下一首終於是新歌,收錄在去年《Secret》EP中的歌曲〈Arbitrary High〉,吉他在現場特別搶耳,即使不是特別吵,接下來Lou唱溫柔情歌〈On Fire〉時,我還能感受到耳際隱約的嗡鳴。〈On Fire〉在現場比錄音室版本多了些微妙的吉他效果,更符合標題的意象。

在〈Skull〉結束後,又到了Jason主唱的時間,〈Not Too Amused〉低微的開始讓現場瀰漫滯悶的低氣壓,憤懣情緒逐漸釋放,到結尾時完全爆發,聽起來大呼過癮。接續的一分多鐘的車庫搖滾歌曲〈Bird in the Hand〉繼續發洩不滿,再帶到神秘、晦澀的新歌〈Final Days〉。當晚演出讓我切實認知到Jason對Sebadoh樂團的不可抹滅的貢獻,還有他在各種不同樂風間遊走的能力,在Lou疲憊時,他仍舊堅守反抗的態度。

Lou回到舞台左側時,表演已經接近尾聲。樂團唱了新專輯的歌曲〈State of Mine〉,全場觀眾隨著搖擺的旋律晃動身體,我看著略顯疲態的Lou唱著關於他婚姻結束的故事,不由得難過起來,另一方面又很佩服他每晚對一群陌生人講述自己的挫敗,這需要多麼大的勇氣,不過他也在這樣的過程中療傷。Sebadoh用《Bubble & Scrape》中令人心碎的慘情歌〈Soul and Fire〉收尾,好像提醒了大家在搖滾夢醒後,現實生活的艱難,不過我知道Lou、Jason和Bob無論如何會繼續編織這個夢。但願將來能有機會看到Lou Barlow的個人演出,他會把歌曲呈現得更簡單、更私密也更脆弱。

by Debby

IMG_3292.JPG

今年聽到了一些以前打從心底覺得這輩子可能都看不到的樂團,像是My Bloody ValentineDepeche ModeNeutral Milk Hotel等,當中最驚喜、最意想不到的莫過於是Neutral Milk Hotel,他們在台灣的歌迷或許沒有那麼多,但都是聽了喜歡就會變死忠的那種,除了著迷這個樂團,也深深被主腦Jeff Mangum等團員所建立廠牌Elephant 6以及整個低傳真音樂王朝的故事所吸引,Neutral Milk Hotel就像是一個能讓各個音樂怪傑聚首在一塊的大家庭,從來沒有一個樂團可以把低傳真民謠與東歐音樂融合的那麼好,即使只有兩張完整的專輯作品,不過到現在他們的音樂還是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演出這天,看完我們都愛的Sebadoh後,啜飲幾口啤酒,看著舞台上發光的小馬 (狗?)等待Neutral Milk Hotel的出現,終於,燈光亮起,Jeff Mangum等團員走入舞台,拿起他的插電空心木吉他,和弦一下就是專輯《In the Aeroplane Over the Sea》的第一首歌〈The King of Carrot Flowers〉,帶著可愛毛帽的Julian Koster拉著手風琴,各種聽了幾百遍的聲音組成熟悉的在耳前重現,Jeff Mangum的聲音一點都沒變,一種喉頭乾乾又具由穿透力的獨特嗓音迴盪整個場地,而一貫白鬍子的Scott Spillane吹起各種銅管樂器則是毫不臉不紅氣不喘,空檔時還會與Jeff Mangum跟著唱,他們各個像是來自森林裡的精靈,從與我們不同的時空當中出現在這裡,多麼讓人感到不真實,猶如一場馬戲團般的夢境。

在〈The King of Carrot Flowers〉第二部分,當Jeff Mangum唱著「我愛你,耶穌基督」心裡想的不會是耶穌基督,而是Jeff Mangum的生命歷程以及它來自的那個地方,Fuzz的吉他聲與其他樂器吵鬧喧囂迎面而來,接著〈Holland, 1945〉延續這股炸裂的情緒,台下的觀眾們全都跳了起來,安妮日記中的生命力又再一次經由音樂重現。

這次除了有唱《In the Aeroplane Over the Sea》的歌之外,第一張專輯《On Avery Island》當中的曲目也唱了不少,《On Avery Island》的曲子相較起來我覺得是比較低傳真惡搞且不花俏的,聽起來就像是以一把老舊木吉他所寫出的好歌,現場唱了〈A Baby for Pree〉、〈Gardenhead〉、〈Song Against Sex〉還有大家喜歡的〈Naomi〉等,不過沒有唱到我喜愛的〈April 18th〉有點期待落空,畢竟先前的演出有幾場有唱到。

整場演出我最喜歡的部分是Jeff Mangum獨唱之後團員再慢慢走出來演奏,像是〈Two-Headed Boy〉轉〈The Fool〉以及〈In the Aeroplane Over the Sea〉、〈Oh Comely〉等歌,Jeff Mangum是那種只要給他一把木吉就可以征服世界的人。當他唱到〈In the Aeroplane Over the Sea〉實在過於感人,怎麼能再撒手人寰之前不好好珍惜擁有的當下,Julian Koster的鋸琴所發出的聲音還是這輩子第一次聽到,像微風溫柔的穿過窗縫一般,悄遞神秘的訊息。

再好看的表演都有結束的時候,他們選擇用〈Holland, 1945〉的B-Side歌曲〈Engine〉向大家說再見,沒有普遍演出的激情結尾反倒是平順的撫慰人心,讓人覺得真的是結束了。看Neutral Milk Hotel是一種不可思議的體驗,Jeff Mangum與他神奇的音樂讓這個世界看起來是一個巨大的馬戲團,荒謬、有趣、超越真實。

By pblue

野台開唱第三天(8/4)

by DOPM
1078965_434262310013035_1579322380_o.jpg

Deerhoof

今年來野台的第一個主要目的就是來看Deerhoof的表演,他們的現場演出一直都以有趣、好玩為名,但沒有親自看到還是無法體會到到底有多有趣,所以他們在野舞台登場後,你才知道所謂有趣的表演到底是怎麼回事。

Deerhoof的現場就如同他們在專輯中所表現的那樣,日籍女主唱Satomi Matsuzaki小孩般的哼唱旋律與鼓和噪音吉他間所帶來的即興感,看似不按牌理出牌的橋段其實是千錘百鍊而出的高超默契,高大的鼓手Greg Saunier快速激烈的打著矮小鼓組,吉他手Ed Rodriguez則是隨著不規律的節拍巧妙的刷奏吉他噪音。

當你看著Satomi Matsuzaki跳著可愛絕妙的舞步,孩子般的玩心就會被激發出來,他們就代表著搖滾音樂有趣的那一面,放開嚴肅反抗的情緒,在讓人摸不著頭緒節奏中跳舞,就像他們的歌〈We Do Parties〉一樣,歡迎著你來到Deerhoof的搖滾派對。

看完Deerhoof的現場,還是不知道他們的音樂到底該怎麼歸類,當然去想這個問題對並沒有什麼意義,會記得的只是他們的音樂好好玩,而且一點也不亂來。當最後一首歌結束後,心裡不由得佩服他們對於表演的專注和熱忱。

The Soft Moon

炙熱的豔陽已從山舞台右方落下,舞台後方呈現的是大台北的夜景,也為The Soft Moon的出場添加了幾分黑色的魅惑感。在The Soft Moon試音的時候就感受到他們強勁的鼓擊以及後龐克音樂中綿延的貝斯韻律,正式開場時,剛開始還不習慣這麼有重量的機械式節拍,但在吉他的噪音和合成器不斷的強襲下,很快的就被吸到節奏的黑洞當中。

鼓手在真鼓與電子鼓之間來回敲擊,製造出平穩強烈的跳舞拍數,讓觀眾沉浸在無止盡的節奏中擺動身體,但不斷重複的段落多少聽來有點麻痺之感,他們的變化性似乎被限制在節拍的迴圈中,The Soft Moon曲式也不是以完整的歌唱旋律為主,使得主唱Luis Vasquez的聲音成為眾樣樂器的一小部分,但他時而的吶喊依然能喚醒在節奏中麻痺的感覺。

聽The Soft Moon現場像是在體驗一種穿越黑洞的感覺,讓人在工業廠房中的輸送帶上跳舞,當傳統的跳舞音樂已使人疲乏,他們就是新時代的跳舞音樂,在日落後伺機而動。演出後會覺得專輯沒辦法將他們音樂的節奏感完整表現出來,只有在現場的強大音量下才能讓感官被狠狠衝擊一次。

Lama

現在對於野台官網沒有Lama這支樂團的簡介,還是想為他們抱不平,不過就算介紹了,或許仍然改變不了他們成為壓軸團群聚效應下的受害者。在台灣聽英搖的朋友應該對Supercar這支日本另類搖滾樂團不陌生,他們早期的音樂具有瞪鞋的迷幻氣氛,當時年輕的吉他手兼主唱中村弘二與貝斯手兼主唱谷川美季的聲音依舊稚嫩,在白色噪音的包覆下闖出一股無法忽視的青春力量,然而他們不僅僅停留於此。從生涯中期開始,創作主腦中村弘二吸收了多樣的音樂元素,在Supercar的音樂中加入電子節拍與合成器旋律,聽他們的音樂就像在現代都市中漫遊,感受著城市的脈動,聽見在其中活動所經歷的寂寞、疏離、喜悅與希望。他們的音樂從來都不冰冷,樂團歌曲中的合成器異常溫暖,同時搖滾樂的血液持續不斷地在他們的音樂中流動。即使Supercar已經解散多年,他們的音樂始終留在我的心中,所以看到Supercar的中村弘二和谷川美季、Number Girl的前吉他手田渕ひさ子還有agraph的牛尾憲輔組成新團Lama,便持續關注他們的消息,Lama幾乎可以算是我在野台開唱最期待看到的樂團。

夜晚的山舞台暑氣稍微消散,Lama花了一些時間試音,所以比預期時刻晚了一點出場。一開始他們表演了新專輯《Modanica》的一、二首歌〈For You, For Me〉和〈White Out〉,現場聽起來和專輯上一模一樣,連谷川美季的聲音也加上一樣的扭曲效果,雖然佩服他們的嚴謹,但是在現場還是希望聽到與專輯略有不同的版本。

隨著越來越多人離去前去看壓軸團,Lama的演出反而漸入佳境,〈Spell〉、〈Know Your Rights〉、〈Cupid (So Far...ver)〉這些比較直率的搖滾歌曲十分激勵人心,大家紛紛開始跳動。類似警報音的電子音效貫穿〈D.B.A.〉這首歌,間或加入田渕ひさ子的吉他,讓人憶起Supercar後期的實驗作品,而〈Dear〉、〈And Mone〉也表現出樂團在歡樂之餘細膩的一面。終曲〈Dreamin’〉各式聲音慢慢堆疊,蓄積能量後優雅地爆發,為表演畫下一個迷幻又充滿希望的句點。

The xx

看完Lama後趕到野舞台,The xx已經唱完大概三分之一的歌,沒有聽到Jamie xx的個人作品〈Far Nearer〉算是小小的遺憾,因為對我來說,Jamie xx的編曲才華是The xx最大的魅力所在,他們音樂中的其他部份我都沒有特別喜歡。

由於之前看過Coachella的現場直播,The xx的現場和預期的差距不大,不過除了人聲有點過於突出以外,當天的音場其他方面都十分完美,完全表現出The xx音樂簡約但魅惑的特質,例如〈Night Time〉的開頭因為安靜低迷,中間的吉他間奏就像墨黑天幕上突然迸發的小型煙火,令人凝神細聽。吉他手Romy和貝斯手Oliver演繹那些描寫現代人愛情的歌曲時,若即若離的動作為音樂增添了畫面。

當晚演出的亮點還是加長版的〈Intro〉,他們其他歌曲似乎都沒有抓到這樣微妙的平衡,凡事似乎進入休息狀態的夜,卻能夠無限延伸、充滿各種可能性。冷調的〈Angels〉可能也是結束燥熱野台盛會的不二選擇,遇到了很多朋友、看完許多樂團表演後,回家靜靜消化關於這天的回憶。

by pblue & Debby

Photos by Yo Charlie

野台開唱第二天(8/3)

by DOPM

Photos by Yo Charlie

Deep One Perfect Morning © 201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