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3.13 LEAVE NO TRACE BUT GAZE @ 小地方 / APA mini (2)

by DOPM

3/13週日的傍晚穿梭過濕冷冰雨路上,心想著這種鳥天氣有多少瞪魯會出門看表演呢?來到小地方票口陣陣的音牆已漸漸忽遠忽近的穿透出來,打開門的瞬間就被塞滿的人群彈開,沒錯,今天的《Leave No Trace But Gaze》已達爆場狀態,大約180多人塞在100人看剛剛好的場地裡,這種感覺就像早上上班搭地鐵動彈不得的狀態,只是早上是用耳機聽shoegaze;現在是親臨現場感受。整體來說,四個團除了保有正統男女混合聲的mbv編制以外,每個團基本的鼓機聲響讓現場瀰漫著Nu Gaze的潮潮電氣味,今晚的陣容有如一場小型的亞洲瞪鞋音樂祭,有台灣台北代表TuT、香港代表Sea of Tranquility、日本大阪代表Ether Feels、中國上海代表Forsaken Autumn。

首先由台北代表TuT開場,迷離音牆與中慢板節奏,Rainy Day就像外面的天氣一樣,小鼓的dealy像雨滴入心坎,女主唱尖銳甜美的dream pop聲線,應該讓不少台灣工具人男孩濕了心。

第二團是來自香港製造的Sea of Tranquility,很slowdive的吉他reverb,amibient式的intro,dream pop的味道帶有soundpool的進擊節奏,讓人不得不想跟著一起搖擺,感覺Cocteau Twins的影子從王菲到現在都不曾離開她們的靈魂。

第三團是來自於大阪的Ether Feels,準備時Bass音箱出了點問題,雖然有一些些delay但仍然不影響日本人專業敬業的台風,日本瞪鞋總是瀰漫著一種讓觀眾很有幸福感的indie pop氛圍,女主唱的台風有如天國之吻的夢幻,應該說是J-Pop味的瞪鞋,也是好青春的日劇高校時光。

最後一團是來自於上海的Forsaken Autumn,以前就很喜歡杭州的Self Party的我,對於中國南方的噪音都有種奇妙的浪漫感受,今晚壓軸看到他們真的為之驚艷,男女主唱的兩把stratocaster製造出除了迷離情緒以外更有種抽離漂浮感,簡單bassline點綴卻的很巧妙,鼓手的punch與流暢過門帶著大家grooving與漂移。

by Kohen

Photos by 漢堡

延伸閱讀:2016.3.13 LEAVE NO TRACE BUT GAZE @ 小地方 / APA mini (1)

歡迎關注漢堡的粉絲頁

2016.3.13 LEAVE NO TRACE BUT GAZE @ 小地方 / APA mini (1)

by DOPM

瞪入膏肓是一個奇異的粉絲團,主事者是一位奇異的朋友名叫瞪魔,瞪魔至今掏腰包辦過三場瞪鞋祭,小女有幸參加過第一場和第三場。第一場在the wall就沒什麼好說的,我們跟the wall一起長大,對於那裡的一切都相當熟悉,唯一不熟悉的就是原來其實很多人在聽瞪鞋嗎?那天人好多哇,而且怎麼大家年紀看起來都很小呢?大概二十出頭而已。3/13這天也是,小地方擠滿了年輕的弟弟妹妹,聽說當代主流的時尚風格是normcore,沒錯,觀眾們都穿得有點傻乎乎的、單品拆開來看都非常沒有特色,但搭配起來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態度。

TuT

https://tutofficial.bandcamp.com/

我們到的時候TuT已經開始,勉強站在門口置物櫃前,擠歸擠,聽瞪鞋的孩子都相當有禮,無意識地會和他人保持一點恰當的距離,吧台在舞台後面,想要過去換酒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音場出人意料地好,空間也不至於很悶,雖然外頭雨很大,小地方裡卻有一種溫暖和輕快,你可以很明顯感到除了人多而使得室內溫度提升,TuT的音樂也帶來一種夏日午後的氣氛,那年我17歲,全球暖化還沒有這麼嚴重,夏天清爽而熱情。遲到的關係,我們聽了四五首歌,TuT的節奏性掌握得不錯,鼓聲開始滴滴答答地進來,好似和外頭的雨聲互相對話,女主唱的聲音朦朦朧朧,我好像置身高中體育課的游泳池畔。

Sea of Tranquility

https://seaoftranquilityhk.bandcamp.com/

原先我就期待來自香港的Sea of Tranquility,雖然他們很年輕,據說成軍不過兩三年,但聽他們的錄音完全不會覺得這是新的瞪鞋團,《雙魚座》是首成熟的作品,和90年代的瞪鞋老團放在一起聽也不會遜色。現場則更有一種臨場感和畫面感。Sea of Tranquility的名字有點意思,是月球表第一象限的低窪處,是人類首次登月的降落處,中文的翻譯是寧靜海。Sea of Tranquility的表演就有這樣的氛圍,厚重的音牆使小地方的空間感不復存在,那擠如八點半的文湖線捷運車廂的人群突然消失了,我們好像被丟到一個非常寬廣的深海裡,大概像燈籠魚平常生活的深海裡那麼深,伸手不見五指,只有肥肥的吉他聲悠悠地帶領著我們前去更遠更深的前方。Sea of Tranquility的作品充滿了對於經典瞪鞋的致敬,你會一直被提醒那些當初你最喜歡瞪鞋的元素,除此之外,他們也擅用音效(例如海浪和飛機降落的聲響)以及人聲取樣,那種摩登感又會讓你想起現代社會裡的妥協和和解,像都市裡的公園,城裡的水族館,喧嘩而樸實。

Ether Feels

https://etherfeels.bandcamp.com/

Ether Feels的Bass音箱發生了點狀況,雖然活動有點延後,但不愧是日本人,現場的表演品質完全沒有受到影響,多希望我也有這種處變不驚的人格特質?Ether Feels嫩感十足,女主唱身穿粉紅色的洋裝和鑲有寶石的高跟鞋,進場時J-POP的元素十分強烈,在你想說Ether Feels好像沒有那麼瞪的時候,沒有察覺地,你已經被他們層層堆疊的音牆給包圍,再搭配上強烈的回溯,非常過癮,Ether Feels的現場表演活力極高,渲染力十足,完全超乎錄音。在Ether Feels的音樂裡,彷彿聽見細碎而綿密的雨聲,你覺得雨聲在你體內,你感到踏實,同時有一種向上的積極性,讓你可以面對憂鬱的週一。

Forsaken Autumn

https://forsakenautumn.bandcamp.com/

整場活動漸漸進入尾聲,一團比一團使人驚喜,我們都非常期待最後一團Forsaken Autumn。果然真的真的相當的帥!尤其當你站在PA台前方,那聲音真不是開玩笑的!超級帥!因為真的很擠,我看不見也聽不太清楚,一開始不知道哪位團員說了什麼俏皮話,還想弄清楚剛剛說了什麼,就被龐雜而渾厚的音牆給嚇壞了,剎時間什麼都忘了,不知自己身在何處,除了天哪這也太帥了吧之外沒有任何其他想法,突然你感到非常安全,你已經和音樂融合在一起,眼前有一片一片的色彩,又近又遠,你感到體內的共鳴,不由自主閉上雙眼。Forsaken Autumn的表演好像是一齣驚奇連連的劇,在你沉浸在縝密的音牆之中,一個輕快的過門又把你拉回現實,然後又不知道什麼狀況,突然又出現很炸很兇的巨大聲響,我想這就是我們愛上現場的原因吧,不用搞清楚發生什麼事,已經被很帥很帥的表演震撼得失了神。

我向來認為音樂是一件很私人的事,也曾經不太喜歡去公開場合跟一群人塞在一起分享那些我單方面自我感覺理當只有我跟樂手會知道的人生秘密。後來我遇見了一群朋友,好啦其實就是DOPM的編輯們,我才發現,哇,原來找到音樂品味跟你相仿的朋友是一件這麼棒的事,我們開始一起去看表演,還做了一些應該只有韓流迷妹才會做的瘋狂舉動。3/13的《Leave No Trace But Gaze》讓我再次感受到對於現場表演的熱愛,和喜歡的朋友一起去聽我們都很喜歡的音樂,一起天花亂墜討論關於音樂的話題,分享彼此的想法,講一些屁話,認識同樣喜歡音樂的新朋友,被很棒的音樂炸一炸。雖然那天雨好大哇,可是我心裡出大太陽。

by Pheebs

Photos by 漢堡

延伸閱讀:2016.3.13 LEAVE NO TRACE BUT GAZE @ 小地方 / APA mini (2)

歡迎關注漢堡的粉絲頁

2016.3.11 The Jesus and Mary Chain @ O2 Forum Kentish Town

by DOPM

印象中八零年代的The Jesus and Mary Chain一直都是自負且挑釁的,他們覺得那時候的音樂太過無趣,沒有任何一點危險,便用噪音讓音樂聽來像自己拿著刀子抵在脖子上,急於宣示著什麼,彷彿危險即是另一種浪漫,現場演出更是少不了群眾的暴動,但到了三十年後的今天,我們究竟還能期待JAMC能帶來什麼?這是我在去這場演出的疑問。

沒有過多的期待,純粹以朝聖的心情來看這場演出,但他們的表現卻出乎我意料的好。舞台的佈景用了《Psychocandy》字樣的布幕以及Jim年輕時的人像,擺明這次的巡迴還是以懷舊為主,即便他們近期時常提到有在準備出新專輯。不過這場演出並沒有像之前其他場演出把整張《Psychocandy》唱過一遍,倒是在前半場唱了不少《Automatic》和《Honey's Dead》時期的歌,因為個人對這兩張的曲子沒有那麼愛,以至於後來前半場看的沒有那麼投入, 一直都希望他們能多唱《Darklands》的歌,但這個願望似乎很難實現,不過就演出的表現來說並不差,William的吉他聲響飽滿,貝斯手的貝斯線也夠力,一開場就唱〈April Skies〉倒是讓人振奮,畢竟這是他們寫過最好的旋律之一。

Jim的唱腔依舊是漫不經心的,他總是前傾著身子對著麥克風,然後不斷的把麥克風架推倒,就算少了些過往的挑釁,舞台前放還是有激烈的衝撞,在現場看的到各個年齡層的人,有三十年前曾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以及現在正要二十歲的年輕人,懷舊與崇拜的情緒瀰漫四周。

舞台上強烈的閃光在〈Some Candy Talking〉間奏的鼓擊與吉他噪音下不斷激烈的閃爍,這時眼睛無法張開只能讓音樂灌進耳門,感受旋律中潛藏的甜頭,接著〈Happy When It Rains〉的前奏一出來全場一陣歡欣鼓舞,即便吉他聲線早已聽起來不一樣,但其他部份並沒有太大的改變,那種在黑暗中所能感受到的愉悅或許才是我最喜歡他們的一部分,畢竟在這麼寒冷的地方只有怪咖才會喜歡下雨吧。

下半場以〈Just Like Honey〉開場,樂迷們聽到前奏的鼓擊就知道要發生什麼事了, 即使我並沒有對這首他們最流行的單曲有特別的愛好,但不免俗的還是會感到興奮,Jim與女合聲唱著副歌仍然是樂迷們心中的經典。然後對重度的瞪鞋迷來說接下來的〈Never Understand〉更是傑作,極簡的快拍子、大量的反饋噪音,對我來說光是這首歌就足夠值回票價。

整場演出以《Psychocandy》的最後一首〈It's So Hard〉來做為結尾,強勁的貝斯線與噪音不斷的佔據你的聽覺,Jim的唱腔融入噪音中成為聲響的一部分,不斷要死不活的呻吟,但也不會感覺到這樣的音樂跟他們的年齡有任何的衝突。即使他們年輕時期的自負不在,你還是不由得想起他們過去對成為搖滾明星以及做一張成功的流行專輯所抱有的野心,當然還有兩兄弟的捲髮,那樣的形象似乎永遠不會在人們心中被抹滅。

by pblue

2016.3.5 草東沒有派對 @ Live Warehouse

by DOPM

草東這回的發片巡演可謂未演先轟動,北中南四場演出門票皆銷售一空,專輯初刷2千張也幾乎一片難求,這在過往的獨立音樂場景是相當罕見的,讓人不禁想親臨現場一探究竟,看看到底是何等出眾的魅力,足以讓他們造出此奇蹟般的大團崛起。

然而單以這場演出來說,個人對於草東是些許失望的,畢竟一開始寄予了相當大的期待。首先,主唱的聲音表情略顯單調,一是毫無表情的低語絮唸,另一個則是不多所保留的放聲嘶吼。其缺少中間地帶銜接的狀況,好比一組樂團失去了bass音色的潤飾般,只有0跟1切換的數位訊號終究難以乘載變化多端的心思情緒。

另一方面,歌曲的結構雖然條理完整,旋律流暢悅耳 (甚至到達洗腦的程度),然而各曲的過門變奏與間奏之間的同質性過高,加上樂手們在變奏的過程中常有掉拍狀況產生,好不容易積累的情緒會無端地被這些小狀況干擾揮散,這對於整體演出無疑是種傷害 (當然這場演出還有更糟糕的狀況發生,外場喇叭短時間內兩度失去作用)。

再者,後半段張懸 (或者應該改叫安溥) 出場時的歡呼聲大到讓人備感突兀,彷彿一整場前90分鐘的蟄伏只為等待此刻的來臨,對於樂迷喊著「安溥」這舉動更是產生些許反感,那場面讓人聯想到陳綺貞演唱會中的各種荒謬煽情。

或許有人會說我們有著如此看法,是由於沒有聽進草東歌詞要傳達的意象,沒有真切感受那股世代鬱悶無解且亟欲破除現狀的衝動,或者無法放下成見去感受音樂裡的力道與魅力。然而這些元素在獨立音樂圈並不獨有,但相反的,當前這激烈爆棚的景象卻是過往罕見的。

對於這現象人人自有其一套看法詮釋與理解,而個人的想法則認為這或多或少顯示這世代的確快悶壞,因而亟欲尋覓一足以形塑個人社群認同的音樂型態來抒發悶滯的壓力。草東便在此時來到大夥面前,形成一個世代寄予厚望的搖滾英雄。或許這篇現場心得會讓人覺得我們似乎對於草東多所批評,實際上生為相同世代的我們,心裡也深切期盼這股勢頭能讓台灣獨立音樂場景產生更多動能與吸引力,帶來前所未有的榮景。

by Headphone Youth

2016.2.17 Shearwater @ Islington Assembly Hall

by DOPM

經過歲末年初的表演淡季後,Shearwater是我們今年第一個看現場的樂團。在新專輯《Jet Plane and Oxbow》中,他們嘗試八零年代流行的華麗風格,若移師現場會有更大的發揮空間,所以會前就對演出非常期待。

Shearwater今年帶上同鄉的德州樂團Cross Record一起展開歐洲巡迴。作為暖場團,Cross Record的表演中規中矩,女主唱Emily Cross的嗓音有Daughter的氣質,吉他與電子元素則有點像Phantogram。表演途中,Emily Cross提到她的父親也在現場,唱完一首歌後突然問父親是否滿意,剎那間令人感到突兀又溫馨。

正式演出開始前,團員親自上台試音,並未請工作人員代勞。穿著厚外套、戴著眼鏡的主腦Jonathan Meiburg看起來平凡,沒有巨星架勢,但表演開始後,他宛如拿下眼鏡、換裝後的Clark Kent,用美妙的歌聲與樂器演奏攫住全場的注意力。

表演場地Islington Assembly Hall的陳設相當別緻,天花板上的鏡球和古典的裝潢營造出迷幻的氛圍。樂團以新專輯的開場曲〈Prime〉出場時把所有的燈光都關掉,只留下Jonathan Meiburg手心的手電筒,白色的光束與合成器聲響同時竄出,讓人目不轉睛。剛開始鍵盤手Emily Lee的合成器音質與專輯版本很相像,唱完第一個verse後,其他樂器加入,舞台上繽紛的燈飾也亮起,宛如《星際大戰》電影中的光劍,當音樂變得激昂,眼前所見的場景也令人眩惑。

專輯中節奏鮮明的歌曲〈Filaments〉與〈A Long Time Away〉在現場顯得更生動,由於團員異動,Shearwater的近兩張專輯的錄音室陣容與巡迴演出團員並不相同,只靠Jonathan Meiburg主掌大局,但現場版本也因此飽含新意。演出前對於看不到重心已移到Swans的鼓手Thor Harris感到有點遺憾,但Josh Halpern敲擊的鼓點與新歌的八零年代曲式搭配得恰到好處。

不過或許也因為現場有許多新成員,樂團只演奏了幾首舊歌,且也改編成目前陣容擅長的風格。《Rooks》專輯中的歌曲〈Rook〉原本澄澈美麗,但這次的現場版本貝斯強勁,變得較為陽剛,雖然聽著不太習慣,但也不失為有趣的嘗試。其他原本就強弱分明的歌曲比較沒有違和感,個人很喜愛的〈Seventy-Four, Seventy-Five〉一氣呵成、像脫線的串珠般流瀉的鋼琴與Meiburg激昂的歌聲聽起來非常過癮,同樣以鋼琴為主線的〈You As You Were〉極為流暢,最後急收的段落處理得毫無瑕疵。

Jonathan Meiburg在曲目間與觀眾分享了一些歌曲背後的創作情境。新專輯中少數的慢歌〈Backchannels〉原來是在描述內心裡相互交戰的兩種立場,身為人的我們對這種經驗應該都不陌生,而Shearwater用詩意的方式呈現出來。風格上近似八零年代大場面搖滾流行曲的〈Pale Kings〉一吐對美國最近選前荒誕戲碼的怨氣,除了無奈困惑以外,樂團同時利用創作鼓勵美國國民思考自己與國家和國內其他國民之間的關係。

表演後段的〈Radio Silence〉是另一個亮點,錄音室版本的Motorik節拍在現場更為響亮,不再受到錄音器材或聽眾端的播放設備限制,主歌結束後嘎然而止、又再度啟動的部分令我驚豔。唱最後一首歌〈Stray Light at Clouds Hill〉的時候,Jonathan Meiburg又玩起燈光效果,從掌心發出綠色光束,似乎滿足了他想成為超級英雄的渴望。

安可則是David Bowie致敬時間。《Jet Plane and Oxbow》正式發行前、Bowie尚在人世的時候,Jonathan Meiburg就已透露新專輯深受《Scary Monster》的影響,而他最喜愛的Bowie專輯則是《Lodger》,打算作一場致敬演出,這一切在Bowie逝世後都染上另一層意義。Shearwater唱了《Lodger》中的〈African Night Flight〉和〈Look Back in Anger〉,當然Meiburg的聲音質地與Bowie差異甚大,不過Bowie生前從未在現場唱過〈African Night Flight〉,這次能聽到像是獲得一份特別的禮物。

在觀眾鼓譟下,樂團現身表演最後一首歌曲〈The Snow Leopard〉,是他們最受歡迎的歌曲之一。聽Meiburg唱著掙脫心靈與環境的枷鎖,擁抱野性的自我,在倫敦這個高度工業化、每個人隨時受到監控的大城市應該做不到,無論如何,能在現場與Shearwater一同想像自由的滋味還是很美妙的。

by Debby

Deep One Perfect Morning © 20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