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bow - Audio Vertigo

by DOPM

Elbow的上一張專輯《Flying Dream I》是我當年最鍾愛的作品之一,原本以為團員們隨著年齡增長會繼續推出比較寧靜的創作,隨著單曲〈Things I’ve Been Telling Myself For Years〉和〈Balu〉的發佈,展現出團員依然能炒熱氣氛,並透過多元曲風的融合和別出心裁的敘事角度打動樂迷。

雖然主腦Guy Garvey是鎂光燈焦點和Elbow的靈魂人物,造就《Audio Vertigo》的重大功臣可說是鼓手Alex Reeves和貝斯手Peter Turner。在前鼓手Richard Jupp離團後加入的Alex Reeves終於成為Elbow的正式團員,首次參與創作,他在開場曲〈Things I’ve Been Telling Myself For Years〉的細膩鼓聲的細膩鼓聲達成精彩的開局,另外在單曲〈Balu〉充滿異國風情的敲擊使這首歌立刻捉住聽眾的注意力。貝斯手Peter Turner在上一張專輯的〈Six Words〉等歌曲就已經扮演關鍵的角色,而他在〈Lover’s Leap〉、〈Balu〉、〈From the River〉中搶耳的貝斯都為歌曲增添了神秘氣息。《Audio Vertigo》節奏組的強化有時候讓我感覺像在聽Doves的專輯,表現出曼徹斯特樂團善於結合奮進的節拍、廣袤的音場和私人感情的特色。

Elbow音樂中的豐富元素和發人深省的詞句還是他們的音樂最大的魅力所在。〈Things I’ve Been Telling Myself For Years〉在放克和華麗搖滾元素中,Guy Garvey敘述他回憶年少輕狂時的歲月,「當然我要活到96歲,重建福利國家」或許仍然是他的夢想?

「殉情」一直是Guy Garvey很感興趣的主題,在〈Lover’s Leap〉中他用黑色幽默描述這種劇情時常在影視媒體中被過度使用,拉丁風情的鼓聲和合成器的運用使得這首歌一開始就引人入勝,副歌的 Shake / Shake / Spray Our Names / Where We Land 可以想像現場表演時觀眾自然而然地加入合唱,歌曲最後的溫柔收尾「沒有任何一個在世的藝術家能夠捕捉到你的眼睛」非常唯美。

專輯中有幾處插曲無縫銜接到較長的歌曲是之前比較少見的,收錄團員談話聲的〈(Where Is It?)〉或許是為了襯托 〈Balu〉,使它出場時更有現場感及份量,〈Balu〉歌曲中令人心碎的異國女子並不是多創新的主題,不過搶耳的合成器、厚實的節奏組和琅琅上口的旋律,讓這首歌和專輯後段的〈Good Old Mexico City〉都成為Elbow繼〈Grounds For Divorce〉後最激昂的單曲。

〈Poker Face〉與〈Knife Fight〉的組合則有故事的延續,前者在低微的旋律中,敘事者自述當年的銳氣已經被消磨,能夠無動於衷地度日,但〈Knife Fight〉提及他親眼目睹在伊斯坦堡的街頭械鬥,勾起曾與人劇烈衝突的不快回憶,希望日後再與人爭執時能夠透過酒精潤滑,避免傷害再度發生,Elbow大概是少數能將浪子回頭主題處理得如此優美的樂團,最後的團員和聲 Hallelujah buy us a pint 就像在電影中看到衝突事件化解時立刻令人安心。

〈From the River〉是Elbow作品集中常見的療癒結尾歌曲,和《Giants of All Sizes》中的〈Weightless〉一樣是寫給Guy Garvey的兒子Jack。歌名忍不住讓人不禁聯想到R.E.M.《Automatic For the People》的最後一首歌〈Find the River〉,這兩首歌的主題恰巧相互呼應,都是老一輩鼓勵年輕世代勇敢追求美好的前景,不過Michael Stipe的歌詞比較抽象詩意,Guy Garvey的歌詞更私密,河流與「清晨的噪音和聲」(指工廠)都是他住家附近的景象,他期望兒子成長過程中遇到挫折時不要喪志,因為失敗的經驗反而會豐富他的人生。《Audio Vertigo》是Elbow近期長度最精簡的專輯,但〈From the River〉美好的旋律、搖擺的節奏和畫龍點睛的琴聲,讓這張專輯在搖滾與抒情之間找到絕妙的平衡。

by Debby

Elbow - Giants of All Sizes

by DOPM
A1tZv4u-CfL._SL1500_.jpg

身處一個(假)訊息不斷攻擊閱聽人的時代,人很容易就陷入疲乏,對周遭的不公不義感到麻木,不再感到憤怒不已,畢竟持續處在強烈負面思緒中足以摧毀一個人的心智。Elbow今年的專輯《Giants of All Sizes》提醒我們不應該忘記或壓制對體制的不滿,至少該把憤怒之情以某種形式保存起來,往後才會永遠記得自己的處事原則。

當我聽到第一支單曲〈Dexter and Sinister〉時,便察覺到《Giants of All Sizes》會和Elbow近幾張專輯很不一樣。自從推出2008年的《The Seldom Seen Kid》後,Elbow創作了許多用弦樂點綴,獻給勞工大眾的暖心歌曲,但早期音樂中的不安感變得少見。我原本以為樂團會繼續推出美麗溫暖的音樂,尤其是2017年的《Little Fictions》大概是他們成團以來最光明的作品,然而我誤會了。〈Dexter and Sinister〉開頭大片的吉他營造出不安定的感覺,前幾句極為沉痛的歌詞 And I don't know Jesus anymore / And an endless sleep is awaiting me 表達出沒有預見脫歐的人們對於公投結果首當其衝感到失望悲憤,英國與歐盟如同結盟紋章上的兩側圖樣(dexter 和 sinister),現在紋章已經不具意義。歌曲後半段宛如成為另一首歌,客座女歌手Jesca Hoop的高音與Mark Potter的吉他刷奏讓聽眾一瞥英國社會這幾年所經歷的情緒衝擊。

《Empires》一語雙關,表達出大英帝國與主唱Guy Garvey個人心中國度的崩毀,即使脫歐已成定局,但英國國內民眾歧異的想法已經撕裂社會,而Guy Garvey這幾年也失去了他的父親與幾位摯友,貫串全曲的拖長鍵琴聲宛如輓歌,悼念著他所失去的一切。

專輯中最突出的一首歌當屬〈White Noise White Heat〉,Guy Garvey寫出2017年倫敦Grenfell Tower大火時,他對政府的信任一夕消弭,自身憤懣難平卻又無能為力,受到自責情緒包圍,「我是誰?只不過是個天塌下來時還在指揮安眠曲的廢柴音樂家」是他有史以來對自我和創作音樂這件事做過最尖刻的批評,但他無須自責,這首歌本身強勁的貝斯和弦樂,絕對成功讓人難忘人在面對政府失能時的心境。

除了前述風格強烈的搖滾歌曲,《Giants of All Sizes》也有幾首飽含悲傷情緒的慢歌。第二首歌〈Seven Veils〉描寫一段逝去的感情,柔美的鍵盤聲讓歌曲彷彿沐浴在夕陽之中,在眼前所見場景消失前捕捉短暫的美麗。以空心吉他為主的〈The Delayed 3.15〉的創作背景令人揪心, Guy Garvey某次在搭火車時遇到誤點,起因是一名男子落軌自殺,而周遭的乘客表現得十分冷漠,對這樣的事情習以為常。

雖然絕望感籠罩整張專輯,樂團依舊相信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能夠突破僵局,正向的歌曲集中在後半部。在英國叨絮的細雨中,Guy Garvey透過〈My Trouble〉印證對妻子的感情,能夠驅散灰暗的迷霧。〈On Deronda Road〉當中的團員合唱,在Elbow的歌曲中算是獨特,隱約描繪出令人嚮往的家的形象。悲喜交集的〈Weightless〉若不是在最後,或者不是收錄在這張悲憤的專輯中,可能會顯得濫情,但在此處真是適合不過;父親已離世,但Guy Garvey在剛誕生的兒子臉上看到父親的影子,兩人當下都是 weightless 的狀態。大環境與個人的悲劇讓Elbow獲得創作新生命,推出這十年來最佳的專輯,也許在社會動盪中,我們能找到一條更適合未來發展的新道路。

by Debby

Elbow - The Take Off and Landing of Everything

by DOPM

曼徹斯特樂團Elbow每張專輯的開頭都很相似,聲音猶疑地響起,空氣中充滿重頭戲開始前的忐忑,樂團抑或克服了不安,激昂的情感慢慢顯露直到迸發(例如〈Ribcage〉、〈Station Approach〉),又或者讓低迷的情緒主宰一切(例如〈Any Day Now〉)。第六張專輯《The Take Off And Landing Of Everything》的開場曲在標題〈This Blue World〉便定調了憂鬱的色彩,雖然背景樂器編排豐富,但音量都調得小到難以辨識,主唱Guy Garvey用他滄桑的嗓音唱著周遭蒼涼的景象;他的悲傷非常真切,因為不久前他剛結束一段長達八年的感情。

或許可以把《The Take Off And Landing Of Everything》歸類成一張失戀專輯,不過此類專輯常見的呼喊、痛悔、不甘心都沒有出現,Guy Garvey和團員要呈現的比較像是平靜接受關係的結束、以及對舊愛的祝福與感謝之意。即便整張專輯滿佈濃濃揮不去的悲傷,Elbow在歌曲中仍表現出多樣化的情感,甚至一度把步伐從長久居住的曼城移到紐約(〈New York Morning〉)。

不論外在或者他的內心風景多麼灰暗,Guy Garvey的語言還是一如往常地美麗。〈This Blue World〉認可了過去感情的美好,無論如何他和舊愛都同時擁有一段不可抹滅的共同歷史。撫慰人心的〈Real Life (Angel)〉以及多樣器樂齊發、宛如天光發亮的〈The Take Off And Landing Of Everything〉討論失去至愛過後的調適,還沒完全走出陰霾,但逐步讓生活恢復常軌的狀態。〈Charge〉是專輯中少數憤世嫉俗的歌曲,Guy Garvey以一個凡事都看不順眼的中老年人角度,寫出對年輕人的不滿,同時又希望得到關懷,希望社會能照他們熟悉的方式運作,對照現在社會上發生的事,這首歌給了我不少感觸。和〈Charge〉相反,單曲〈New York Morning〉表達一面倒的興奮之情,彷彿情緒觸底之後開始爬升,在抑鬱多時之後,某天發現傷痛已逝,自己竟然還能感受到喜悅,「新生」的意象常在Elbow的歌曲中出現,這首歌在現場應該又會是感人的全場大合唱。

不過我認為Guy Garvey最動人的創作,通常是關於他對庶民生活的歌頌。第一首公佈、醺醉的〈Fly Boy Blue/Lunette〉描寫四處飛行,並在各地與不知名的陌生人飲酒作樂的感受。即使不認識這些人,也知道這樣的習慣有害,但他依舊珍惜和這些可能只會見一次的人們短暫交會的時光,民謠風格的〈Lunette〉部份轉成對酒精與香煙的讚頌也十分有趣。全輯中旋律最佳的曲子〈My Sad Captains〉同樣描寫在街頭酒館和陌生人共度光陰的情景,當下社會上用來評斷個人的標準都不重要,只要能相聚在一起就是「完美的機緣」。從以前的〈Starlings〉、〈Lippy Kids〉到這張專輯中的〈Charge〉、〈My Sad Captains〉等等,Guy Garvey對任何社經階層的人都能設身處地去理解他們,這是Elbow音樂最珍貴的特質。

The Take Off And Landing Of Everything》的歌曲沒有一首不美麗的,可惜的是,對我來說Elbow的歌詞質量總是遠勝過音樂部份。這張專輯與他們過去的專輯相比,在音樂上並沒有什麼突破之處,許多歌曲也包含前作的影子。〈Charge〉像是〈Picky Bastard〉和〈High Ideals〉的合體;〈Fly Boy Blue/Lunette〉有點類似〈An Audience with the Pope〉;〈My Sad Captains〉的弦樂編制像〈Starlings〉;〈Honey Sun〉開頭緊繃的鼓使人憶起〈Bitten By the Talifly... 幸好《The Take Off And Landing Of Everything》除了終曲〈The Blanket of Night〉以外比較沒有弦樂過度使用的問題,在2008年歌曲〈One Day Like This〉傳唱大街小巷後,他們也沒有再次嘗試複製一樣的曲式,算是成功擺脫這首歌的包袱。

Guy Garvey是許多人心目中公認的當代桂冠詩人,就算明白Elbow專輯中的不完美,聆聽數次之後會感到自己的抗拒逐漸被瓦解,因為Guy Garvey的真誠極具感染力,他筆下的世界比現實世界更溫暖包容。我還在適應《The Take Off And Landing Of Everything》,但我猜想,隨著這一整年的失望與挫敗不斷累積壓在我的心頭,我會越來越喜歡這張專輯,它讓我在這荒蕪的世界中看到優雅與美。

by Debby

評分:
Deep One Perfect Morning © 201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