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xtape] Northwest音樂場景選輯

by DOPM

現在提到indie rock這個詞,大家會聯想到什麼呢?只限由獨立廠牌簽下的樂團寫的音樂,還是這些樂團的創作可以被歸類的樂風,例如lo-fi、indie pop?不論是哪一種定義,當下都已經不太適用了,很多原本的獨立樂團早已轉往主流廠牌,但玩的音樂類型沒有太大變化,而有些獨立樂團的創作也是琅琅上口,並不排斥獲得更廣泛的成功。

Indie rock曾經特指在美國西北部地區活動的樂團所創作的音樂,這邊的音樂場景稱作Northwest。九零年代初期Nirvana、Mudhoney等樂團帶動了Grunge風潮,不過同地區有一些團不玩Grunge,只想寫自己喜歡的吉他搖滾,像Modest Mouse、Built to Spill等等,他們對稍晚出道的獨立樂團影響深遠(特別是Death Cab for Cutie)。2000年後,這個地區也出現一些優異的民謠創作,例如Phil Elvrum的The Microphones和Mount Eerie計畫、民謠樂團The Decemberists、Band of Horses和Fleet Foxes等等。

今年正好Built to Spill、Modest Mouse、Sleater-Kinney、Death Cab for Cutie、Mount Eerie、The Decemberists都推出了新作,所以我們整理了一張混音帶,挑選了九零年代到現代Northwest場景的歌曲,風格多樣,聆聽時能夠一邊想像風景如畫的地方如何激發出人們源源不絕的創作能量。

曲目:

  1. Modest Mouse - Heart Cooks Brain
  2. Beat Happening - Noise
  3. Sleater-Kinney - Hot Rock
  4. Mudhoney - You Got It
  5. Heatmiser - Cruel Reminder
  6. Nirvana - Polly
  7. Elliott Smith - Ballad of Big Nothing
  8. The Microphones - The Moon
  9. Grails - All the Colors of the Dark
  10. Grouper - Heavy Water / I'd Rather Be Sleeping
  11. Death Cab for Cutie - Transatlanticism
  12. Quasi - The Poisoned Well
  13. The Long Winters - Fire Island, AK
  14. The Decemberists - The Wrong Year
  15. Fleet Foxes - Grown Ocean
  16. Band of Horses - Cigarettes, Wedding Bands
  17. The Minders - Frida
  18. Screaming Trees - Nearly Lost You
  19. Built To Spill - On the Way

Bill Wells & Aidan Moffat - The Most Important Place In the World

by DOPM

男子中年危機的碎念,令人心碎的優美夜曲,自我邊緣化的精神剖析,城市夜晚的讚頌,跨越曲風的自由意識。

Bill Wells是蘇格蘭鋼琴家,Aidan Moffat是蘇格蘭音樂人,前獨立搖滾樂團Arab Strap的主唱,兩人第二次合作發行專輯《The Most Important Place In the World》,取自IKEA的廣告詞。下文引用一些專輯內的歌詞,寫成一篇虛構文章:

當時我們肯定是都非常累了,坐在副座的老婆與後面的兩個寶貝都已昏昏欲睡了。在零星車燈點綴的公路上,我手持著方向盤,閉上了眼睛。即使也許只是幾秒鐘的時間,在恐懼堆疊的黑暗中以90公里的速度前進,我幻想我正帶著滿車廂的希望和計畫升空。遠離這條公路,這個處境,這個城市,這個千遍一律的現實。當我再睜開眼,我當然還在這條公路上,車上依舊一片沉寂。路旁迎面而來的是一大塊標印著IKEA的巨大黃色立方體,在黑夜裡顯得格外搶眼。上面寫著:「家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地方」。那棟黃色建築物在後照鏡中逐漸渺小,我還是無聲地在心中複誦著「家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地方」。

在家中,和老婆的感情生活算是一般。通常我們會放些挑逗的慵懶爵士樂,慣例的從接吻開始,慣例的身體接觸,經過了如常的一段時間,慣例的開始退去衣物,接著慣例地做著我們慣例做的事。然而,我們的開始並不是這樣無色無味的。只是初期的熱情與渴望已消逝的無從尋起,既使我們仍舊慣例的做著我們一直在做的事,在之中我們可以窺見曾經的彼此,但是卻再也喚不起流逝的青春熱情。

步入中年階段後,逐步看到自己的理想幻滅,過著彷彿複製別人的生活,對我來說仍就是一大打擊。偶爾對著鏡子,只看得到現在的自己又醜又肥又老。幸好,當我無情的厭惡著自己時,老婆並不這樣認同我。在我們看似平淡無奇的感情生活裡,為了製造些趣味,我會盡濫用些可笑的藉口,與荒謬的行徑親近老婆,讓彼此在規律繁忙的日常作息中得以偷閒取歡。要說我們還彼此深愛著對方,那是一個完全合理的誤會。因為只有她懂得我支離破碎的心,也只有她願意接收這樣殘缺不完美的我。

對我而言,我知道要我不悲觀地看人生,不要自我貶低,不要如此焦躁憂鬱,是不可能的。因為那就是我的人生觀,我無法透過別人的觀點去看別人的人生觀,因為那絲毫與我無關。舉例好了,別人看到燈火通明的城市,可能想著這是如此繁榮的光景,夜晚還如此年輕,沉睡的城市正在慢慢甦醒。而對我來說,我看到的城市沒有光榮,沒有熱情,只是一個放肆的心徹夜的跳著。人們活在她的錯縱交雜脈絡的血管中,有人藏匿角落,有人庇護在家中,有人從這頭跑到那頭好填滿夜的空虛。空虛的夜裡,城市的心依舊跳著,不為何,只為填滿我們空虛的心。

也許別人的心並不空虛,只有我的心才是空虛的,我知道,儘管我不確定這就是我想要的我,但無所謂,這種空虛的罪惡感就像是街友發出來的惡臭,他們自己早就習慣了,我又何嘗不可。或許真正的問題在於人其實真的不太會變,我們並不會進化,我們只是漸漸變成了我們現在的奇形怪樣。我們太晚見面,我們太早嘗試,我們失敗好讓別人笑話。人生這回事,就是這麼一回事。不會有第二回。更不要說能搞清前因後果,然後努力改革重新做人,別再自欺欺人了,好嗎?

可能你會說,以你這樣悲觀的面對人生,還有甚麼好期待的?我實在說不上來有甚麼好期待的,但那也不代表人生不值得活著。至少,我們都還在這裡,就我們的奇形怪樣愚蠢地活著。

by fuse

Swervedriver - I Wasn’t Born to Lose You

by DOPM

剛開始接觸Shoegaze的時候,其實對Swervedriver沒有特別的好感。可能聽瞪鞋音樂想追求的是模糊曖昧的氣氛,和同樣來自Oxford且同在傳奇廠牌Creation的瞪鞋樂團Ride相比,Swervedriver的音樂聽起來太生猛直接,歌曲中寫到在公路馳騁時腎上腺素飆升還有對車輛的迷戀,個人也不太能體會,不過情況在我購入他們的專輯之後有了改變。某次在連鎖書店的特賣會,我買到他們1993年的專輯《Mezcal Head》重發版,聽後發現Swervedriver和我之前的印象不盡相同,他們的歌曲的確比大多數瞪鞋團陽剛,但建構在易於入耳的流行曲調上,主腦Adam Franklin和主要吉他手Jimmy Hartridge此起彼落的吉他對話也非常引人入勝。

從2008年復出巡迴,隔了七年Swervedriver終於發行新專輯《I Wasn’t Born to Lose You》,而距離樂團上一張專輯《99th Dream》甚至已經過了17年。有趣的是,這麼多年後Swervedriver和Ride還是有點互相較勁的意味,後者的重組消息搶去了大家對前者發片的關注。要是喜歡瞪鞋樂風而且想嘗試新音樂,《I Wasn’t Born to Lose You》是一張無可挑剔的作品,Swervedriver團員早已步入中年,歲月撫平了年少時的急躁,《I Wasn’t Born to Lose You》的每首歌都讓人感覺到樂團對歌曲創作和樂器編排的駕輕就熟,即使高速疾駛,乘客也能夠安心仰賴樂團的技術,Adam Franklin和Jimmy Hartridge的吉他分開出現在左右聲道,整體的空間感極佳。

專輯發行前先公佈的歌曲〈Autodidact〉描寫駕駛時眼前所見的景象,壯麗的吉他傳達出遇見新事物的由衷喜悅,聽完心中充滿希望。在〈Last Rites〉,團員誠摯邀請原本頹喪的朋友到異地旅行、改變心境,從主歌的輕快刷奏到中後段的迷幻獨奏都是樂迷熟悉並喜愛的風格。〈For a Day Like This〉和單曲〈Setting Sun〉展現出Swervedriver較以往放慢、柔性的新面貌,樂團生涯日正當中、吐放烈焰的年代已經過去,但日落前的餘暉仍然美麗,足以令人記得過往榮景。

中間的〈Everso〉和〈English Subtitles〉是專輯的重心所在。不同於專輯開端的勵志,〈Everso〉散發出悲傷的氣息,鼓擊從頭到尾變化不大,Adam Franklin和貝斯手Steve George的聲音同時訴說景物仍在、人事已非的感慨,抑鬱的吉他不停繚繞之後爆發,聽眾的情緒隨著這些鋪陳逐漸累積,所以當專輯名稱 “I wasn’t born to lose you” 出現在歌詞裡時,讓人覺得分外感動。〈English Subtitles〉主要由同一段重複數次的主歌組成,這段旋律非常美,反覆出現讓感染力變得更強。

如果希望聽到Swevedriver剛硬的一面,〈Red Queen Arms Race〉像是美國迷幻樂團Brian Jonestown Massacre會寫的歌,吉他和鼓重重敲在耳膜上。而2013年就先以單曲發行的〈Deep Wound〉綿長粗重的吉他獨奏充滿影響過Swervedriver的美國樂團線索,例如Hüsker Dü和Dinosaur Jr.,剛好Deep Wound也是Dinosaur Jr.的J Mascis和Lou Barlow學生時代樂團的團名。

專輯末段的吉他音色變得非常多樣。〈Lone Star〉稱讚某個不流俗的人物,能夠隨世局調整自己,並運用機會影響他人,和Deerhunter有些相似的吉他效果代表這個人的多面向,另外,這首歌也非常搶耳,是我整張專輯印象最深的歌。〈I Wonder?〉探索夢境與現實的界限,順著吉他編成的繩索攀爬,我們彷彿能夠到達峰頂,看見所居住地區的全貌。

《I Wasn’t Born to Lose You》中表現出許多類型的情感,以瞪鞋專輯來說非常難得。雖然原本喜歡Swevedriver爆衝風格的樂迷可能會認為新作聽起來不夠過癮,但他們新展現出的細膩手法我很喜愛,希望其他重組復出樂團的新專輯也能有一樣的水平。最後不免要來祈禱許願一下,既然這幾年內很多瞪鞋樂團都重組了,什麼時候輪到Pale Saints和Catherine Wheel呢?

by Debby

評分:
Deep One Perfect Morning © 201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