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終榜】DOPM最喜歡的專輯1到10名

by DOPM

10. Lou Barlow - Reason to Live

「真實表達自己」是八零年代末九零年代初獨立搖滾樂吸引樂迷的原因,雖然在目前這個重視包裝和形象的時代,「真實」與否已經是個過時的概念,但Lou從未放棄這樣的原則。《Reason to Live》記錄了Lou這幾年在思索的問題,如愛與親情、他個人的酒癮、美國的階級分裂問題,簡而言之就是如何在這紛亂的時代找到活下來的動力。〈In My Arms〉是專輯中少數(唯一?)在八零年代就寫好的歌曲,由現已年過半百的Lou來演繹更顯得彌足珍貴,一開始充滿顆粒感的錄音和危顫的撥弦聲表現出低傳真美學,Lou談到人生被酒精和自我否定掌控,直到音樂靈感萌生將他從自毀深淵解救出來,副歌悲喜交集的情感意境深遠。

(by D)

9. The Weather Station – Ignorance

我會認識The Weather Station 應該是從2011年的專輯《All of It Was Mine》開始的。前幾張專輯幾乎都是以吉他為主的民謠,不過這張新專輯的大轉變,讓我相當驚艷,也樂見她第一次嘗試比較流行搖滾一點的樂風,就能執行的如此完美。讓我想到另外一位創作女歌手Sharon van Etten,也是類似的轉變過程。比起以往用簡單的民謠吉他彈唱,在新專輯《Ignorance》添加了老搖滾的4/4拍節奏,有了這個骨幹推著音樂前進,它可以加入更多元素,無論是電子琴、弦樂,還是薩可斯風,音樂性當然變得更豐富。前幾次聽的時候,感覺可以聽到Fleetwood Mac、Talk Talk、Kate Bush等80年代的老團的味道,但是聽越多次,你越能發現那些樂風只是Tamara Lindeman現在想要表達的方式,歌聲依舊平靜溫和的她,寫的歌詞還是非常深刻真摯。

(by F)

8. For Those I Love - For Those I Love

For Those I Love是愛爾蘭創作人David Balfe的一項音樂計畫,而這張同名專輯其實是獻給他已自殺過世的好友Paul Curran的作品,除了對好友的致敬,專輯所描繪的場景圍繞在他們所生長的地方都柏林北區的Coolock,當地惡劣的環境使他們被犯罪率、藥物、失業等問題圍繞,他們只能透過藝術來逃離青少年所遭逢的挫敗,David Balfe除了在專輯表現出他對友人、家人的情感外,也透過說唱來表達他青少年時期至今的憤怒,試圖在看不到未來的前方找到能繼續前進的勇氣。David在Paul過世前組過一些龐克樂隊,其中的樂隊Burnt Out也透過音樂影像聚焦在當地青少年失業的問題,但David Balfe在For Those I Love中卻從龐克音樂轉向電子舞曲、取樣即時通訊軟體上傳遞的真實人聲對話、讓他的友人猶如活在他所創作出的聲景裡,首首歌曲都直接指涉他們所遇到的人事物,聽過的音樂、讀過的書。

(by G)

7. Arab Strap - As Days Get Dark

蘇格蘭雙人組Arab Strap相隔16年後再度推出新專輯《As Days Get Dark》,原先的放蕩青年已經變成厭世中年,不過Aidan Moffat的文字還是一樣睿智,Malcolm Middleton的吉他依然懾人。專輯的主題圍繞在事物的衰頹,尤其是人的肉體,但Aidan Moffat能找出悲劇中的黑色幽默。〈Another Clockwork Day〉中的敘事者不滿意當下的情色內容,轉而翻看愛人過去的照片來催眠自己現在的她仍然一樣美,已經是Arab Strap版本的浪漫情歌。〈Tears On Tour〉寫到祖父母過世、失戀、甚至迪士尼卡通都能讓敘事者大哭,但如今他已經麻木感覺不到情緒,拖長的配樂十分吻合歌詞的無力感。特別令人印象深刻的歌曲包括〈Compersion Pt. 1〉和〈Here Comes Comus!〉,後者曲風像是Depeche Mode混合了Interpol,但這兩個樂團應該不會如此不留情面地描寫一個中年魯蛇。即使日子越來越難過,《As Days Get Dark》深刻記下了平凡男性的痛苦掙扎。

(by D)

6. Spencer Krug - Fading Graffiti

《Fading Graffiti》所有收錄的歌曲都曾經以慢速鋼琴曲的形式出現在 Spencer Krug的Patreon頁面上,他其實可以輕輕鬆鬆把這些歌曲集結成又一張以鋼琴曲為主的專輯,但他卻選擇組一個完整的樂團(成員包括電吉他手Jordan Koop、貝斯手Adrienne Humblet、踏板鋼棒吉他手Nicholas Merz和鼓手Eli Browning)來重新詮釋這些歌,將它們轉換成帶有民謠風格的搖滾歌曲。樂團成員的貢獻功不可沒,我個人認為專輯中呈現歌曲的方式遠勝過當初的demo,讓歌曲更多元且能傳達多種不同的情感。最終錄出來的專輯捕捉到Krug比較寧靜的人生階段,部分主題包括平靜地待在家中、成為父親、愛情、觀察自然環境等等。如同往常,Krug的音樂充滿了高潮起伏,不過他處理各種轉折的手法顯得駕輕就熟。

(by D)

5. BadBadNotGood - Talk Memory

這是他們在2019年告別創團團員Matthew Tavares後的首張作品,從巨幅史詩開場的〈Signal from the Noise〉便能一窺他們要與過往果斷切割的企圖,先引入彷彿來自浩瀚星辰的聲響,接著重複一段非常有記憶點的鋼琴旋律,穿插著彷彿西部片風格的即興演奏,十足展現樂團的野心。《Talk Memory》有著相當一致的整體性,大量重複堆疊的演繹變得更有後搖色彩,雖然失去了先前作品那熱鬧靈動、無拘無束的樣貌,但樂團對於氣氛營造和廣納元素所下的工夫也吸引到新的樂迷。聽著〈Love Proceeding〉充滿希望的旋律,悠悠地回望過往記憶,我們能夠從以往的經驗獲得力量,重拾對未來的信心。

(by H)

4. Deafheaven - Infinite Granite

對熟悉Deafheaven的樂迷來說這張《Infinite Granite》可以說是一張不太尋常的作品,簡單來說主唱George Clarke減去了大部分黑金屬音樂中的尖銳嘶吼的唱腔,編曲變的更加有結構又不失變化性,以傳統的主歌—副歌取代原本後搖滾式的長篇幅起承轉合,整體音樂風格更專注在Shoegaze曲風上,多了夢幻又不失厚實的吉他音牆疊砌,少了點他們過往的實驗性,在旋律性的改善上下了不少苦功。Deafheaven這次找來曾製作過M83、School of Seven Bells、Wolf Alice等團的知名製作人Justin Meldal-Johnsen來協作他們完成《Infinite Granite》,這也讓這張作品帶來給人全然不同的體驗,要馴服這群硬漢也不是這麼簡單的任務,首先George Clarke習慣用乾淨輕柔的唱腔來唱歌,吉他手Kerry McCoy的編曲要更有結構,收斂黑金屬音樂中會用到的技巧,讓他的吉他更能呈現出那種深鬱又透明的音色,反倒是鼓手Daniel Tracy還是火力全開,不時還是能聽到黑金屬音樂中的雙踏、Blast Beats。

(by G)

3. The Coral - Coral Island

來自英國西邊濱海小鎮Hoylake的樂團The Coral今年正好出道滿20年,他們選擇推出音樂生涯集大成的雙專輯《Coral Island》,團員根據自身成長經驗構想出一個虛構的海島樂園,專輯中的所有歌曲都在描寫這個樂園中發生的故事和該地的興衰。此概念乍看之下令人摸不著頭續,但專輯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卻出奇地好,聆聽時讓人想起《布萊登棒棒糖》這類關於遊樂園的故事。主唱James Skelly和鼓手Ian Skelly兄弟還找來他們的祖父Ian Murrary來擔任口白,形式上向The Small Faces的《Ogdens' Nut Gone Flake》致敬,這些穿插的口述歌曲為專輯增添了戲劇性。《Coral Island》分為兩個部分:Welcome to Coral IslandThe Ghost of Coral Island,第一部分大多描述在樂園度過的歡愉時光,第二部分則討論樂園淡季的寂寥景象。這批歌曲的品質極高,就算專輯很長、歌曲繁多,每首歌都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從頭到尾都非常流暢。

(by D)

2. Darkside - Spiral

相隔八年Darkside終於發行了他們眾所注目的第二張專輯《Spiral》,兩位成員Nicolás Jaar以及Dave Harrington於2018再度聚首於美國紐澤西,就像許久未見的好友一般,沒有任何製作專輯的內在或外在壓力,一同閒聊、煮飯,自然而然的看這次的重逢會帶領他們走向何方。他們決定採用與跟上張專輯不同的製作方式,運用比較老派的手法來製作這張專輯,用了一些原音樂器,像是木吉他、鋼琴等來讓聲響的組合上聽起來更加有溫度,跳脫Nicolás Jaar製作電子音樂的框架以及Dave Harrington以往擅長的爵士電貝斯與電吉他的範疇,他們想要推翻過往但又想要讓他們的迷幻音樂是能讓人很容易接受的,讓人可以很輕易的進入到他們的世界的。

(by G)

1. Elbow - Flying Dream 1

第一次聽《Flying Dream 1》的感想是專輯中完全沒有快歌,也沒有像〈One Day Like This〉或〈White Noise White Heat〉這樣的強勁單曲,歌曲在陰鬱冷調的氣氛中帶著溫暖的人文關懷,適合冬天聆聽。起初打動我的歌曲是〈Is It a Bird〉和〈Six Words〉,前者是Guy Garvey在岳母過世時寫下,簡約優雅的配樂表現出親人脫離病魔折磨、如釋重負的輕盈感;後者先以鋼琴與人聲搭配的美麗小品呈現給聽眾,中段加入貝斯、鼓和更多樂器的編排實在是大師之作,給人的感動超越了Elbow先前所有的情歌。聽久之後,慢慢從《Flying Dream 1》發掘出更多細膩之處,不論是描寫對家庭生活的投入(〈Calm and Happy〉、〈The Only Road〉)或是紀念已逝的好友的曲子(〈The Seldom Seen Kid〉)都非常耐聽,讓人能在充滿算計的世界中,記得保有一顆溫柔的心。

(by D)


Top 30 Albums文字版:

  1. Elbow - Flying Dream 1

  2. Darkside - Spiral

  3. The Coral - Coral Island

  4. Deafheaven - Infinite Granite

  5. BadBadNotGood - Talk Memory

  6. Spencer Krug - Fading Graffiti

  7. Arab Strap - As Days Get Dark

  8. For Those I Love - For Those I Love

  9. The Weather Station – Ignorance

  10. Lou Barlow - Reason to Live

  11. Dean Blunt - Black Metal 2

  12. Nick Cave and Warren Ellis - Carnage

  13. The War on Drugs - I Don't Live Here Anymore

  14. Low - HEY WHAT

  15. Shame - Drunk Tank Pink

  16. Sons of Kemet - Black to the Future

  17. Japanese Breakfast - Jubilee

  18. Goat Girl - On All Fours

  19. The Spirit of the Beehive - Entertainment, Death

  20. 拍謝少年 - 歹勢好勢

  21. Dry Cleaning - New Long Leg

  22. Black Country, New Road - For the First Time

  23. Marissa Nadler - The Path of the Clouds

  24. Alfa Mist - Bring Backs

  25. Mogwai - As the Love Continues

  26. The Besnard Lakes - The Besnard Lakes Are The Last of the Great Thunderstorm Warnings

  27. Floating Points and Pharoah Sanders - Promises

  28. Pia Fraus - Now You Know It Still Feels The Same

  29. Manic Street Preachers - The Ultra Vivid Lament

  30. Jane Weaver - Flock

Spotify 歌單:

Apple Music歌單:

Apple Music

Staff Lists:

G:

  1. The Coral - Coral Island

  2. Deafheaven - Infinite Granite

  3. Elbow - Flying Dream 1

  4. For Those I Love - For Those I Love

  5. Shame - Drunk Tank Pink

  6. Darkside - Spiral

  7. Spencer Krug - Fading Graffiti

  8. Arab Strap - As Days Get Dark

  9. Sons of Kemet - Black to the Future

  10. Nick Cave and Warren Ellis - Carnage

  11. The Spirit of the Beehive - Entertainment, Death

  12. BadBadNotGood - Talk Memory

  13. Lou Barlow - Reason to Live

  14. Dry Cleaning - New Long Leg

  15. The War on Drugs - I Don't Live Here Anymore

  16. 拍謝少年 - 歹勢好勢

  17. Dean Blunt - Black Metal 2

  18. Pia Fraus - Now You Know It Still Feels The Same

  19. Black Midi - Cavalcade

  20. Japanese Breakfast - Jubilee

  21. The Weather Station – Ignorance

  22. Goat Girl - On All Fours

  23. The Notwist - Vertigo Days

  24. Low - Hey What

  25. Black Country, New Road - For the First Time

  26. The Besnard Lakes - The Besnard Lakes Are The Last of the Great Thunderstorm Warnings

  27. Really From - Really From

  28. Alfa Mist - Bring Backs

  29. Manic Street Preachers - The Ultra Vivid Lament

  30. Snail Mail - Valentine

D:

  1. The Coral - Coral Island

  2. Deafheaven - Infinite Granite

  3. Elbow - Flying Dream 1

  4. Low - HEY WHAT

  5. Spencer Krug - Fading Graffiti

  6. Darkside - Spiral

  7. Dean Blunt - Black Metal II

  8. Arab Strap - As Days Get Dark

  9. BadBadNotGood - Talk Memory

  10. Lou Barlow - Reason to Love

  11. The War on Drugs - I Don’t Live Here Anymore

  12. Marissa Nadler - The Path of the Clouds

  13. Iceage - Seek Shelter

  14. For Those I Love - For Those I Love

  15. Goat Girl - On All Fours

  16. Nick Cave & Warren Ellis - Carnage

  17. The Weather Station - Ignorance

  18. Black Country, New Road - For the First Time

  19. Jane Weaver - Flock

  20. The Besnard Lakes - The Besnard Lakes Are the Last of the Thunderstorm Warnings

  21. Manic Street Preachers - The Ultra Vivid Lament

  22. Shame - Drink Tank Pink

  23. 拍謝少年 - 歹勢好勢

  24. Sons of Kemet - Black to the Future

  25. The Mountain Goats - Dark in Here

  26. SPIRIT OF THE BEEHIVE - ENTERTAINMENT, DEATH

  27. Dry Cleaning - New Long Leg

  28. Amusement Parks on Fire - An Archaea

  29. Mogwai - As the Love Continues

  30. 風籟坊 - Demo 丙

F:

  • Alfa Mist - Bring Backs

  • Andy Shauf - Wilds

  • Arlo Parks - Collapsed In Sunbeams

  • BADBADNOTGOOD - Talk Memory

  • Bicep - Isles

  • Cleo Sol - Mother

  • Darkside - Spiral

  • Elbow - Flying Dream 1

  • Erika de Casier - Sensational

  • Faye Webster- I Know I'm Funny haha

  • Floating Points and Pharoah Sanders - Promises

  • 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 - G_d's Pee AT STATE'S END!

  • Grouper - Shade

  • Japanese Breakfast - Jubilee

  • Julien Baker - Little Oblivions

  • King of Convenience - Peace or Love

  • Leon Bridgers - Gold-Diggers Sound

  • Little Simz - Sometimes I Might Be Introvert

  • Mogwai - As The Love Continues

  • Murcof - The Alias Session

  • Nick Cave & Warren Ellis - Carnage

  • Sault - Nine

  • Suzanne Kraft - About You

  • The War On Drugs - I Don't Live Here Anymore

  • The Weather Station - Ignorance

  • Tony Allen - There Is No End

  • Wolf Alice - Blue Weekend

  • 拍謝少年 - 歹勢好勢

  • 馬念先 - Mama Jeans and Daddy Shoes

  • 陳建年 - 人之島

Lou Barlow - Reason to Live

by DOPM
reason_to_live.jpg

參與Dinosaur Jr.、Sebadoh及The Folk Implosion等音樂計劃的Lo-fi唱作人Lou Barlow從八零年代至今一直非常活躍,能夠看到喜愛的音樂人成熟、變老,聽到他在不同生命階段的體悟和音樂風格的轉變,是件有趣的事。在推出最新個人專輯《Reason to Live》之前,今年稍早Lou也和Dinosaur Jr.發行新專輯《Sweep It Into Space》。嚴格說起來,Lou的這張個人專輯和Dinosaur Jr.的專輯都與過去風格沒有太大差異,但個人對《Reason to Live》的喜愛卻遠勝過《Sweep It Into Space》,原因可能是Lou所討論的主題多樣,音樂也比較有挑戰性。

「真實表達自己」是八零年代末九零年代初獨立搖滾樂吸引樂迷的原因,雖然在目前這個重視包裝和形象的時代,「真實」與否已經是個過時的概念,但Lou從未放棄這樣的原則。《Reason to Live》記錄了Lou這幾年在思索的問題,如愛與親情、他個人的酒癮、美國的階級分裂問題,簡而言之就是如何在這紛亂的時代找到活下來的動力。

〈In My Arms〉是專輯中少數(唯一?)在八零年代就寫好的歌曲,由現已年過半百的Lou來演繹更顯得彌足珍貴,一開始充滿顆粒感的錄音和危顫的撥弦聲表現出低傳真美學,Lou談到人生被酒精和自我否定掌控,直到音樂靈感萌生將他從自毀深淵解救出來,副歌悲喜交集的情感意境深遠。

以民謠吉他呈現的〈Reason to Live〉和〈Why Can’t It Wait〉對我來說特別有Lou所寫旋律的特色,帶著某種靈光能在剎那間點亮暗處,像以前的歌曲〈Too Pure〉和〈Skull〉等也給我這樣的感覺,不論歌曲主題多麽黑暗。〈Reason to Live〉呼籲人們在眾人爭奪利益的背景下,應保留善良的本性,不過他是從個人對家人的愛為出發點,並未淪於說教。〈Why Can’t It Wait〉用像對朋友說話的口吻規勸人不要受到過盛的企圖心奴役,懇切的詞句和美好的旋律真的會讓人記在心上。

2018年曾作為單曲發行的〈Love Intervene〉在專輯中改編成不插電版本,當年的版本雖然有其他的樂器組合聽起來卻比較平靜,此處主歌躁動的撥弦、爬升的副歌讓Lou的老生常談變得迫切,希望愛能戰勝一切紛爭。

喜歡Sebadoh《III》的歌迷會在這張專輯中找到許多驚喜,比如說〈Privitize〉中段從遠方突然跳到前方的貝斯,還有簡短且有點詭異的〈Over You〉。〈How Do I Know〉莫名激動的烏克麗麗聲搭配聽起來有點漫不經心的背景和聲,令人會心一笑。〈Thirsty〉據Lou所述是想做一首讓人聽了不太舒服的慢速搖滾曲子,低迷的旋律和古怪的和聲中有種尚待釋放的能量,如果搭上電子節拍就會成為類似以前The Folk Implosion的歌曲。

Lou Barlow憤世嫉俗的態度已經被年齡增長撫平不少,但幾年前巡迴的疲憊和社會事件的催化還是讓他寫下了〈All You People Suck〉這樣的歌,歌詞 All you people suck / You’re the ones who don’t believe / That we’re all connected 讀來孩子氣,不過民謠吉他和樸實的鍵琴聲還是有點溫暖,感覺這位大叔是出於好意而說氣話。

終曲〈Act of Faith〉扣緊專輯的大方向,這些日子我們目睹了許多生命的流逝,有時候懷疑自己生存的意義為何,對Lou而言,這是一種信念。〈Act of Faith〉可以聽到兩把吉他,一把彈出宛如行進般的旋律,一把彈一些裝飾用的音符使音樂變得比較溫柔,雖然世事變化無常,但 Dead men can't hold you / Or understand your truth / But I can。為了理解他人,尤其是自己重視的人,讓我們努力度過疫情難關,和Lou一起繼續思考人生的謎團。

by Debby

Elliott Smith的樂團朋友(下)

by DOPM
Elliott+Smith.jpg

表面上看起來,Elliott Smith的音樂生涯在他離開波特蘭後達到高峰,他在電影《心靈捕手》中的配樂〈Miss Misery〉獲得奧斯卡提名,歌曲大部分在紐約寫成的專輯《XO》是他第一張在主流廠牌DreamWorks發行的作品(雖然是因為樂團Heatmiser無法履約的關係),也獲得樂評肯定及商業上的成功,然而他的生理與情緒狀態卻日趨惡化。〈Miss Misery〉一曲所帶來的功成名就令他不知所措,從此以後再也不在現場表演這首歌。原本離開波特蘭是想改善生活受到酒精與藥物制約的情形,但是到了紐約情況反而更糟。

1999年,Elliott Smith搬到美國西岸大城洛杉磯,在居民組成多樣的Echo Park地區落腳,他在這邊結識了許多音樂人,像是Grandaddy的Jason Lytle和Earlimart的Aaron Espinoza等等,並成為當地音樂場景名義上的領袖。這些朋友曾經看到Elliott Smith受到藥物牽制,遭受兒時的創傷記憶折磨,在沉淪和康復的階段之間不斷來回擺盪,但他們也為Elliott Smith的才華驚嘆,欽佩他做音樂的認真態度,並因為他的溫暖與真誠而感動。雖然Elliott Smith離開了我們,但他的音樂人朋友延續他的精神,繼續寫著內省、私密且動人的歌曲。

下面我會介紹幾位Elliott Smith生命最後幾年中的音樂人朋友。

Lou-Barlow-6.jpg

Lou Barlow、Sebadoh、The Folk Implosion

Sebadoh和The Folk Implosion的主腦Lou Barlow在九零年代中期聽到Elliott Smith的同名專輯,並在生日那天去看了Elliott Smith的現場,表演結束後,Lou Barlow到後台跟Elliott Smith聊天,發現兩人都很喜歡對方的創作,他們惺惺相惜並結為好友,Elliott Smith也在Sebadoh為專輯《Harmacy》巡迴時擔任暖場。當時Lou Barlow和Elliott Smith正好都面臨生涯的轉捩點,Elliott Smith的樂團Heatmiser解散,Sebadoh被廠牌要求必須撤換鼓手,他們聊到改變所需要的心理調適、過程中可能傷害的人,並給對方鼓勵。在Lou Barlow要搬離家鄉波士頓到洛杉磯發展時,Elliott Smith還從紐約搭車到波士頓,在他的告別派對上表演,留下這段珍貴的影片。不久之後,Elliott Smith也搬到洛杉磯並與Lou Barlow住得很近。

Lou Barlow和Elliott Smith沒有直接音樂上的合作,不過他們曾經一起上過MTV的節目,在上面嘲諷音樂記者的不用功。目前網路上流通的Lou Barlow翻唱Elliott Smith歌曲的影像,竟然是在Elliott Smith過世之後的場合,令人不勝唏噓。Elliott Smith原本預計在2003年的All Tomorrow's Parties音樂祭上表演,沒想到他在表演日期前三週不幸去世,Lou Barlow臨時上陣,和伴奏樂團The Minders為好友完成這場生前最後一次應允的表演。

現在在Lou Barlow的網站上,還可以找到他為Elliott Smith特別留下的頁面,描寫兩人的深厚的情誼。2005年專輯《Emoh》專輯上的歌曲〈Legendary〉濃縮了他想對Elliott Smith說的話,聽起來很難讓人不感到心碎。

我知道你已經給了我你所能表達的一切
我知道終有一天我能理解已經發生的事
但在那天來臨之前,我一直嘗試解開謎團
反覆思考為什麼我沒能把你留下
url.jpg

Jason Lytle、Grandaddy

Grandaddy是一支活躍於九零年代中期到兩千年代中期的洛杉磯獨立搖滾樂團,他們的風格融合低傳真、迷幻和實驗,簡單的編曲、迷離的鍵盤聲、音樂中豐富的想像力都深受大家喜愛。2000年的專輯《The Sophtware Slump》描寫科技進步下人性的疏離,被比擬為Radiohead專輯《OK Computer》的姐妹作,不過2006年,樂團因為一直無法取得商業成功以及團員間的理念差距而解散。解散後,團員各自忙著自己的音樂計畫,主腦Jason Lytle和吉他手Jim Fairchild各推出了個人專輯,Jason Lytle和鼓手Aaron Burtch以及Earlimart的團員組成樂團Admiral Radley。去年和今年Grandaddy有以樂團名義復出表演,但目前還沒有新作推出。

閱讀主腦Jason Lytle的訪問,會發現他和好友Elliott Smith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他們都推崇DIY精神,對於商業成功都感到困惑不解,甚至相當排斥,他們在某種程度上都很孤獨,不過Jason Lytle說道,Elliott Smith其實是個很幽默的人,總是帶給朋友歡笑,在一些歡樂的場合中沒有Elliott Smith,失落感特別強烈。Grandaddy在推出《The Sophtware Slump》時曾幫Elliott Smith暖場,Elliott Smith會先上台和Jason Lytle一起合唱歌曲〈He's Simple, He's Dumb, He's The Pilot〉,Elliott Smith離開後,有一次Jason Lytle在現場表演這首歌時,不由得崩潰哭泣。今年他和Jim Fairchild也在幾場Elliott Smith的致敬演唱會上表演。

earlimart_comp.jpg

Aaron Espinoza、Earlimart

Earlimart是一支和Grandaddy同期的加州獨立搖滾樂團,當時他們和Grandaddy還有Lou Barlow的The Folk Implosion都被歸類在洛杉磯的音樂場景「The Ship Collective」。Earlimart的主腦Aaron Espinoza原本是Elliott Smith的粉絲,某一次Earlimart在波特蘭表演時,終於見到Elliott Smith本人,兩人也成為好友。Elliott Smith給了Aaron Espinoza很多音樂上的指導,Elliott Smith對Aaron Espinoza的影響在2004年的專輯《Treble & Tremble》上特別明顯。

《Treble & Tremble》在Elliott Smith的《From a Basement on the Hill》發行日的前三週問世,整張專輯充斥著憂傷的氣氛,而像〈Hold on Slow Down〉、〈Heaven Adores You〉和〈It's Okay to Think About Ending〉都是關於Elliott Smith的,〈Hold on Slow Down〉歌名由來自某一天Elliott Smith到Aaron Espinoza家看看一些他遇到瓶頸的歌曲,而Elliott Smith的建議說得太快,讓Aaron Espinoza來不及抄下。Aaron Espinoza在《Treble & Tremble》低語般的歌聲、編曲中搖擺的鋼琴、層疊的吉他都非常有Elliott Smith的影子,但也讓人憶起Elliott Smith是多麼優秀的音樂人。

Earlimart仍在做音樂,Aaron Espinoza也慢慢建立了自己的風格,寫出更成熟的曲子,相信Elliott Smith如果知道應該會為他感到高興。

JonBrion2.jpg

Jon Brion

Jon Brion是一位知名的唱作人、作曲家和製作人。他和導演Paul Thomas Anderson長期合作,為電影《不羈夜》、《心靈角落》配樂,電影《王牌冤家》的配樂讓他得到葛萊美獎提名。除此之外。他製作了許多主流及非主流的專輯,例如Kanye West的《Late Registration》、Sean Lennon的《Friendly Fire》、of Montreal的《False Priest》和Best Coast的《The Only Place》等等。他持續好幾年在星期五晚上都會到洛杉磯一間叫作Largo的酒吧駐唱,經常沒有準備歌單,而是即興演唱,Aimee Mann、Michael Penn、Fiona Apple和Elliott Smith都曾現身和他一起表演。

Jon Brion在1998到2001年間曾是Elliott Smith一位重要的朋友及合作對象。他參與Elliott Smith《XO》專輯多首歌曲的製作,並在《Figure 8》專輯的〈Happiness〉上唱合音。1999年時,Jon Brion打算在MTV開一個音樂節目「The Jon Brion Show」,並請Elliott Smith擔任第一集的來賓,由導演Paul Thomas Anderson負責拍攝,可惜節目最後沒有被MTV採納,影像也從未播出。幾年前Paul Thomas Anderson終於把第一集節目放上YouTube,讓大家可以欣賞Elliott Smith和Jon Brion一起演繹歌曲〈Son of Sam〉、〈Independence Day〉、翻唱John Lennon的歌曲〈Jealous Guy〉、The Kinks的〈Waterloo Sunset〉、Big Star的〈Nighttime〉等等。

Elliott Smith原本打算請Jon Brion製作他的專輯《From a Basement on the Hill》,但在專輯製作期間,兩人卻因為Elliott Smith的毒癮發生爭執,終致完全決裂。聆聽他和Jon Brion完成的《From a Basement on the Hill》部份只會勾起令人難過的回憶,因此Elliott Smith在朋友介紹下找了下一段要介紹的David McConnell合作。

Pic source: https://secure.flickr.com/photos/smailtronic/1350993017/sizes/m/in/photostream/

Pic source: https://secure.flickr.com/photos/smailtronic/1350993017/sizes/m/in/photostream/

David McConnell, Goldenboy

和Jon Brion的合作失敗後,朋友介紹David McConnell經營的錄音室「Sattellite Park Studio」給Elliott Smith,該錄音室位於山坡上一間房子的地下室,專輯《From a Basement on the Hill》也因此得名,接下來的兩年間,Elliott Smith陸陸續續在這邊和David McConnell完成了《From a Basement on the Hill》的片段,David McConnell也成為他生命最後階段生活的重要支柱。

David McConnell當時是洛杉磯樂團Goldenboy的團員,私下也開設錄音室。他不輕易評斷別人,冷靜地聽Elliott Smith談起他的惡夢與恐懼。他也說服Elliott Smith應該投資自己的錄音室而不是把錢都花在藥物上,因此Elliott Smith買下New Monkey Studio並添購了許多器材,Heatmiser的前團員Neil Gust、前Sebadoh鼓手Russ Pollard的樂團Everest都曾到這邊錄音。

根據Elliott Smith的構想,《From a Basement on the Hill》原本可能是雙CD的專輯,收錄30首歌,風格粗糙、原始,David McConnell表示,Elliott Smith想做出他生涯中的《The White Album》。Elliott Smith過世後,他的家人決定讓《From a Basement on the Hill》問世,原本David McConnell也有參與製作,但因為Elliott Smith的家人對他的老製作人Rob Schnapf和前女友Joanna Bolme比較熟悉,David McConnell只好知難而退。《From a Basement on the Hill》發行時,他經常感嘆專輯最終沒有以Elliott Smith想要的方式呈現。不過Elliott Smith和David McConnell畢竟沒能夠完成《From a Basement on the Hill》,所以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確知Elliott Smith決定發行怎麼樣的專輯。

除了《From a Basement on the Hill》以外,David McConnell曾製作The Folk Implosion的最後一張專輯,目前他轉向從事聲音藝術的創作。

Elliott Smith的音樂人好友還包括民謠歌手Mary Lou Lord、低傳真唱作人Beck、洛杉磯獨立搖滾樂團Rilo Kiley等。然而,在Elliott Smith的傳記《Elliott Smith and the Big Nothing》作者Benjamin Nugent揭露了一些Ellliott Smith的私人問題和死亡疑雲後,他的朋友不約而同打算不再對媒體討論Elliott Smith的私事。Elliott Smith經歷了太多的悲傷痛苦,但他曾經創作許多美麗的音樂,也影響了許多音樂人。好音樂不需要媒體吹捧、商業包裝,最重要的是真實表達自己並堅持自己想要的方向。

by Debby

Deep One Perfect Morning © 201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