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pirit of the Beehive - Entertainment, Death

by DOPM

美國賓州費城樂隊The Spirit of the Beehive的第四張專輯《Entertainment, Death》或許是他們有史以來最大膽的一張專輯,融合了取樣、環境、電子、噪音、低傳真、迷幻搖滾、龐克、夢幻民謠等風格讓人一開始聽了完全摸不著頭緒,但聽久了卻會發現即便是這樣的混亂在《Entertainment, Death》中曲與曲的氛圍聽起來還是帶有一致性,你能夠順著怪異扭曲的聲響從頭一路聽到尾也不會覺得有任何違和感,比起前作《Hypnic Jerks》此張專輯來得更加黑暗,它如同產生一股黑暗的漩渦將人從當下吸入其中,又像是一種存在焦慮過了頭所產生的暈眩。

開場〈Entertainment〉前段的噪音宣示著這張專輯將是一場噩夢清醒過後的心有餘悸,畢竟專輯名稱的靈感來自他們巡迴演出時在高速公路上遇到輪胎突然爆胎後的驚恐,一種徘迴在死亡邊緣的驚悚感,主腦Zack Schwartz也說道這是他們與Ride巡迴後遇到爆胎事件後所寫的歌曲,雖然他當下在腦海中已經想像他們在事故中身亡,但這驚恐卻也成為完成這張專輯的動能。

強烈電子節奏的〈There's Nothing You Can't Do〉取樣了不少Youtube上的商業廣告段落,像是,嗯,肥皂的廣告,前段貝斯手Rivka Ravede魅惑的女聲旋律與聽似走調的吉他Riff反倒成為相當迷人的音景,曲末Zack加入的Emo嘶吼突兀的讓人從迷離的旋律中驚醒過來,南轅北轍的段落卻兼具了異色的美感跟原始的爆發力。

〈Wrong Circle〉、〈Give Your Life Up To Me〉就像是Panda Bear遇上Alex G,扭曲的合成器聲響與低傳真民謠使用原音樂器與粗糙錄製嗓音的製作方式,然而〈Bad Son〉就像是Flying Lotus客串在Alex G的歌曲中,奇想般的混音方式,斷裂的聲音就像波光般傳進你的耳內,Zack說這首歌應該是他所寫過最私密的歌曲,寫他錯過了外婆的葬禮、家族的人對他完全不了解等,或許是樂隊的歌詞比較偏向意識流鮮少具體描述事件,也讓這首歌顯得與眾不同。

稍微放慢步調的〈Rapid & Complete Recovery〉帶有在科幻電影中人造海灘上的漫步感,唱著一段即將要結束的感情,聽起來猶如一段人造人間的戀情,在零與一思維的抉擇中做情感上的掙扎,斷裂的合成器與木吉他聲響此起彼落。接續的〈The Server Is Immersed〉帶有大量回響效果的電吉他旋律又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突如轉為破音炸響,歌曲描述當今的生活人們脫離不了各種伺服器,他們就像是黑盒子每個都藏著秘密來處理大量的資料,無時無刻的掌握你的行蹤動向,想像在一個高度科技化的社會,我們必須靠鎮定劑才能暫時逃離被掌控的焦慮。

Zack將他的迷幻藥經驗寫成〈Wake Up In Rotation〉,當他把手放在口袋時,他的手感覺就像是一路伸到了腳趾頭,整首歌就像是六零年代的披頭四回到現今與Deerhunter一同在台上演出,流行又迷幻的旋律重現一段年少時期扭曲的旅程,一開始Rivka並不喜歡這首歌,但在歌曲後段她還是幫忙了合唱的部分帶來很不一樣的色彩。

看似惡搞的歌名〈I Suck The Devil's Cock〉卻也是現實的無奈,在娛樂產業如果想要成功還是得靠商業化的幫助,要在怎麼樣拿捏尺度才不會讓自己出賣靈魂給惡魔對一組堅持自己創作又想以此維生的樂團來說是一件相當難抉擇的事,電玩般的聲響與鼓機節奏給人一種進到遊樂園的感覺,如同封面人們徘迴在樂園中的惡魔大口前,曲子節奏的不斷變換給人一種乘坐雲霄飛車的感覺。

呼應專輯名稱《Entertainment, Death》,頭曲是〈Entertainment〉終曲是〈Death〉,專輯並不會給人頭重腳輕的感覺,必須要從頭聽到尾才有聽完的感覺,不得不佩服The Spirit of the Beehive這次在製作上的巧思,當中混雜的編曲或許很難讓人捉摸,但在扭扭曲曲的聲音與變速的節奏中還是具有一定的旋律性,說這張專輯是他們最有創造力的作品是一點也不誇張。

by guan

bloodthirsty butchers - youth(青春)(2013)

by DOPM

《youth(青春)》是bloodthirsty butchers(嗜血屠夫)的最後一張專輯卻也是我第一張認識他們的專輯,可以說是相見恨晚,聆聽bloodthirsty butchers就像是一趟從現在慢慢倒回到過去的旅程,看了紀錄片《kocorono》看著他們從創團至今的各個階段,一路上在堅持理念與現實的掙扎從來就沒有少過,到了《youth(青春)》還是一樣用大聲的吉他與真摯的吼唱來讓人進入到嗜血屠夫的世界。相較於他們之前的作品,這張「遺作」有著一定的旋律性又不失他們先前具有爆發力的特色,會說是「遺作」是因為《youth(青春)》在主唱吉村秀樹於2013年5月因心臟衰竭過世後同年11月才發行的作品,但當你聽這張作品時並不會發現他有任何的異狀,只能說一切都來得太過突然,不過當你仔細聽他在第一首〈レクイエム〉(鎮魂曲)所唱的:「人死後消失在這裡後,他又會去哪裡呢?」這關於死亡的質問的巧合,不經讓人覺得他現在已經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了。

「如果你想哭就大聲哭吧!如果你想笑就不要害怕。」吉村秀樹又在〈鎮魂曲〉這樣唱,想到紀錄片《跟著奈良美智去旅行》的奈良美智在作畫時大聲聽著嗜血屠夫,隱約可以體會到那種想哭哭不出來只能透過繪畫來表達心境的心情,內斂的人有時候需要聽很大聲的音樂來反射出他深藏內心無法向眾人述說的痛苦。聽第三曲〈デストロイヤー〉(破壞者)時總覺得田渕ひさ子有加入嗜血屠夫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之一,她與吉村秀樹的雙電吉他組合,大大增大了歌曲的空間感與變化性,她的合聲也柔和了樂隊原本的剛性,吉村秀樹唱著:「如果悲傷的話就朝著黃昏直直跑去吧!」整首歌都在描繪一種向陽狂奔的意象,即使永遠追逐不到也要用盡全力去跑。

他們用吉他噪音與殘響打造出〈サイダー〉(蘋果酒)這首沉浸在回憶中的憂愁,層層堆疊出的噪音就像是酒中的氣泡不斷冒出又消失,彷彿透過酒精才能暫時逃離這個困境。純演奏曲〈Techno! chidoriashi〉展現了各個團員們的技法,不管是小松正宏的兼具力道與速度感的鼓點還是射守矢雄的貝斯線都相當精彩,吉村秀樹與田渕ひさ子如雷電風暴般的電吉他刷奏更是令人沉醉。在〈Goth〉中吉村切換成鬼魂的視角,在外飄盪無家可歸能感受孤寂的痛苦,但他唱著在狂風與雷鳴下也不要讓身軀顫抖,要帶著所有的思緒繼續飛行在這受到汙染的天空,即使被上天嘲笑也要覺得這一點都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ハレルヤ〉(哈利路亞)是專輯中最精采的曲子之一,大小鼓連拍與鈸響和金屬撞擊般銳利的電吉他聲響完美的交疊互補在一起,如同吉村在歌詞中描述的:「那是種只會發生在瘋狂的和絃中才會有的節拍。」曲中吉村與田渕ひさ子的合唱總麼能讓人不感動,想大聲唱就唱出來的幹勁就是這麼振奮人心。〈youth パラレルなユニゾン〉吉村回憶起青春的苦澀,在承受痛苦時他依然能夠笑著,在搖晃與潮濕的記憶裡放下那些無謂的自尊,捧著心不知道要朝向哪裡走去,自己像是秋季掉落在地上的枯葉,等待漫長冬季結束後在綠意中重生。

即便樂隊的歷程到了最後,《youth(青春)》依然能展現出bloodthirsty butchers全新的爆發力與能量,每有一首歌曲是冷場的,整張專輯帶著一股在痛苦與悲傷中也要堅強下去的共感,從吉村秀樹的詩詞中,他用淺顯的詞句讓人類情感的起伏與自然環境的變化形成對比,描繪出生命在這世界中所要承受與不能承受的限度,沒有方向也是一種方向,只要跟隨著自己的心走就可以了,每當我回過頭聽起嗜血屠夫都像是在向吉村致敬,感謝他從頭到尾都沒有放棄,一直堅持做自己的音樂到人生的盡頭。

by guan

Tim's Twitter Listening Party

by DOPM
9780241514894_cover.png

英國在2020年三月進入封城,所有的音樂表演活動都無法舉行,如此一來音樂喜好相似的樂迷就很難有機會在固定時間聚首並同時聽音樂。當時線上直播樂團現場演出影像還未蔚為風潮,且前置時間長,該如何迅速打造出可以線上討論音樂的場所呢?The Charlatans的主唱Tim Burgess想到樂團過去曾舉辦過幾次自己專輯的listening party,邀請樂迷來一起聽完整張專輯並聚會,只要透過Twitter這樣隨手可得的科技就能把listening party移到線上,讓大家即時討論與互動。

Tim's Twitter Listening Party從2020年三月底開始舉辦,至今仍未停歇,最多一個晚上就有三場。參加的方式很簡單,Tim Burgess會先在 @LlSTENlNG_PARTY 帳號上宣佈某張專輯的開聽時間,樂迷們就在該時間上線,用 hashtag #TimsTwitterListeningParty 邊聽專輯邊發推文,樂手本人時常也受邀來加入討論,分享歌曲的創作背景。隨著疫情肆虐的時間不斷延長,Listening Party活動也越來越受歡迎,曾吸引到像Paul McCartney這樣重量級的人物來參加。Listening Party不但能確保參與者能完整聽完專輯,也打破了音樂人與樂迷間的屏障。

起初Listening Party經常在英國時間的晚上10點舉行,讓英國人除了看充滿沉重消息的夜間新聞以外,有另一個放鬆心情的選擇,另外也考量日本使用者有機會在他們的清晨時段加入。台灣與英國的時差還比日本與英國少一小時,但慚愧的是,我從來沒有在一大早現場參加過活動,最近的場次也改成了英國時間晚間8點或9點居多,所以要實際體驗需要下定決心。

事實上線上的Listening Party早有許多先例,例如Reddit上個別音樂人的社群中,會在音樂人發片時舉辦派對,或像Deep Cuts這樣的Discord社群中,管理員或社群成員也常有定期或臨時的活動,但這些活動較為分散,活動結束後的資料也難以搜尋。Tim Burgess為Listening Party活動特別架設了網站,上面能搜尋到所有討論過的專輯,連到原Twitter討論串,或是使用Recap的功能,因故無法現場參與的人只要自行播放專輯並同時在網頁上按Play,就能在網頁上看到專輯某個時間點的推文內容,回顧當下時刻的樂團發文。該網站的入口動畫是日本設計師 @takekiyo666 所構想的Listening Party電玩,每次看到都令我會心一笑,希望真的有這樣的遊戲可以玩。

不知不覺中Listening Party的網站成為我另一個收集音樂資訊的地方。像今年二月Goat Girl《On All Fours》的討論串中,團員提到她們的父母有在幾首歌中演奏樂器。For Those I Love透露〈The Myth / I Don’t〉中的一句歌詞 Sunday morning hungover to bits, crying on the couch to When We Were Young 中的〈When We Were Young〉指的是愛爾蘭樂團Whipping Boy的〈When We Were Young〉一曲,這些小趣聞在其他音樂媒體難以找到。另外,在三級警戒期間不方便去實體唱片行,看到Listening Party越來越壯觀的專輯牆令人感到療癒。

Tim Burgess最近精選了100場listening party以及一些幕後花絮、樂團隨筆和照片,集結成《The Listening Party》這本書,版稅將捐給英國的Music Venue Trust(音樂場地信託基金)名單上因受疫情衝擊而經營困難的的音樂場館。如今大家聚焦於社群媒體的負面效應,很驚奇Tim Burgess還能利用這樣的管道幫助音樂人與場館,讓樂迷重新體認完整專輯的價值,在被恐懼侵擾的疫情期間還能創造出美好的回憶。

by Debby

Deafheaven - Infinite Granite

by DOPM
infinite_granite.png

對熟悉Deafheaven的樂迷來說這張《Infinite Granite》可以說是一張不太尋常的作品,簡單來說主唱George Clarke減去了大部分黑金屬音樂中的尖銳嘶吼的唱腔,編曲變的更加有結構又不失變化性,以傳統的主歌—副歌取代原本後搖滾式的長篇幅起承轉合,整體音樂風格更專注在Shoegaze曲風上,多了夢幻又不失厚實的吉他音牆疊砌,少了點他們過往的實驗性,在旋律性的改善上下了不少苦功。讓人想起當年他們粉紅色封面的《Sunbather》將黑金屬混合後搖滾所做出的極限音樂所引起的論戰,一些金屬搖滾樂迷不願認同這是一張金屬專輯,因為它違背了這種音樂所該有的樣貌,但因為獨立音樂網站的評論使它卻吸引到獨立樂迷的注意,打破了樂風光譜兩邊的藩籬,Deafheaven也因此證明了那些無形因主觀音樂喜好、品味所築起來的高牆是可以被打破的,而這次《Infinite Granite》則又拐了一個彎,跌破了大家的眼鏡,從粉紅色的偽金屬到鈷藍色的真瞪鞋,鐵漢這次是真的鐵下了心要展現柔情。

Deafheaven這次找來曾製作過M83、School of Seven Bells、Wolf Alice等團的知名製作人Justin Meldal-Johnsen來協作他們完成《Infinite Granite》,這也讓這張作品帶來給人全然不同的體驗,要馴服這群硬漢也不是這麼簡單的任務,首先George Clarke習慣用乾淨輕柔的唱腔來唱歌,吉他手Kerry McCoy的編曲要更有結構,收斂黑金屬音樂中會用到的技巧,讓他的吉他更能呈現出那種深鬱又透明的音色,反倒是鼓手Daniel Tracy還是火力全開,不時還是能聽到黑金屬音樂中的雙踏、Blast Beats。

首曲〈Shellstar〉描述了加州受大火與洪災之苦的景象,明亮的吉他音色加上George如鬼魂般的低吟唱腔 (多麼讓人不習慣) 從主歌轉換到到副歌時再加入相當具有空間感的音牆,相當Slowdive的編曲方式,有點老套但老瞪鞋迷們就吃這一套。難道你說〈In Blur〉延遲效果的吉他聲響不就是向Ride的〈Vapour Trail〉致敬嗎?George將人因喪子之痛而向神尋求慰藉的徒勞無功寫進歌曲。

而〈Great Mass of Color〉描繪了因失眠所經歷的清晨時刻,感受太陽尚未升起的透明之藍照射進他的床上,也因此讓他想起兒時的自己,以及他的成長之路,曲末George的嘶吼與他乾淨的嗓音同時出現,也是整張專輯最驚悚的時刻,彷彿他讓兩個不同的自己同時存在,也象徵了現在的他想起了過去的他這件事。〈Lament for Wasps〉延續失眠的主題,他描繪了鈷藍色何以在他失眠的時候為他帶來慰藉,這顏色也是整張專輯想要代表的,想給人溫暖,心安的感覺,Kerry施展了他驚人的吉他技巧,從透亮的分解和弦到一層層厚重的音牆再到快速的獨奏掃弦,最後Daniel再來個無盡的快速大鼓雙踏,給人一種原來金屬團玩瞪鞋音樂又不失本性的感覺。

Kerry口口聲聲說Radiohead對他們有多大的影響,又說《Infinite Granite》是他們的《Kid A》,但基本上很難聽到在曲風上有很直接的關聯,除了〈Villain〉跟〈The Gnashing〉這兩首我個人覺得跟Radiohead有一點點連結,〈Villain〉在情感的堆疊上還滿〈Creep〉的,整體的樂風也是專輯中獨樹一幟的,George在歌中唱著他家族中發生的酒精成癮與暴力問題,以及它如何影響到後代。

如同Radiohead在《OK Computer》時期氛圍的〈The Gnashing〉應該是在旋律上最直接的一首歌,巨大的聲響將暴力情境轉化成樂音,以母親的角度來看喪子之痛,將苦痛隨著樂音傾倒而出。George因失去好友而寫出的〈Other Language〉以詩詞表達他的哀悼之意,而他也在夢中夢見他的好友,因此將這夢中的遭遇寫成歌詞。

最後的〈Mombasa〉也是專輯中最長的曲目,George將在醫院照顧生病爺爺的經歷寫成此曲,雖然他爺爺對自己成為家人的負擔感到抱歉,歌曲唱著死亡所帶來的自由與仁慈,歌曲前段甚至加入了原音吉他如同一首柔情的民謠,後段則又再度展露出他們的黑金本性,狂暴的嘶吼與吉他響透雲霄,以絕妙的吉他爬升音階為整首歌畫下句點。

對喜歡Shoegaze音樂的人來說,絕對可以在《Infinite Granite》找到除了懷舊以外全然不同的感覺,這張想必也會是Deafheaven最容易入門的一張作品,每一首歌都扎扎實實的將旋律與情感灌入進去。對Deafheaven來說,他們對衡跨音樂邊界的挑戰又再一次成功,猶如將兩種截然不同的靈魂放入專輯中又能正常運作毫無互相衝突,如同作家費茲傑羅對一流智慧的評述那般,對我來說《Infinite Granite》證明了他們擁有一流的創作才能能夠吸納各種風格使之成為自己的獨特風格。

by guan

Dean Blunt - Black Metal 2

by DOPM
blackmetal2.jpg

電子嘻哈組合Hyper Williams的前主腦、神秘的英國音樂人Dean Blunt在2014年推出超越曲風限制的專輯《Black Metal》,七年後我們終於等到該專輯的續集《Black Metal 2》。《Black Metal 2》封面直接拿《Black Metal》的封面和Dr. Dre的專輯《2001》封面上的數字2來合成,讓人無法參透Dean Blunt究竟是打算致敬還是顛覆傳統。在這七年間他也參與其他音樂計畫,如Babyfather、Blue Iverson、Graffiti Island等,其中Babyfather的政治意含較為明顯,以充滿挑釁的態度批評英國的白人至上主義和階級問題。而《Black Metal 》系列納入輕柔吉他、弦樂和陰鬱氛圍等白人獨立音樂元素,搭配Dean Blunt冷靜的男中音和獨特的敘事方式,整體結果怪異卻又引人入勝,讓人不禁想一再聆聽,希望終究能發現他葫蘆裡賣什麼藥。

《Black Metal 2》的長度還不到前作《Black Metal》的一半,前作較注重氣氛的營造和旋律流轉,《Black Metal 2》則企圖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Dean Blunt期盼的效果,因此可說是他到目前為止最平易近人的作品。開場曲〈VIGIL〉的小提琴聲和慢板的節拍營造出沉重的氣氛,Dean Blunt似乎在訴說一個罪犯與他焦急母親的故事,從上一張《Black Metal》就時常與Dean Blunt合作的女歌手Joanne Robertson此次也參與不少歌曲,她清麗的聲線宛如神啟,為這黑暗的故事投入希望。〈MUGU〉的音樂像是出自These New Puritans或是Shearwater之手,配上Dean Blunt半唸半唱的人聲和街頭用語,讓人覺得獨立搖滾確實還有空間來加入更多元的主題。

〈DASH SNOW〉是一首寧靜美麗的曲子,在比較激昂的〈SKETAMINE〉前先舒緩情緒。〈SKETAMINE〉幽微的弦樂頗有戲劇效果,隱約勾勒出毒品與暴力充斥的生活方式,Joanne Robertson溫婉的聲音再去化解暴戾之氣,這似乎是《Black Metal 2》一再運用的手法。〈SEMTEX〉和〈LA RAZA〉讓我想起Sebadoh《III》專輯中一些Lou Barlow簡短生活片段的錄音,雖然不是什麼石破天驚之作,但Dean Blunt跨界的能力令人激賞。

〈NIL BY MOUTH〉是這張專輯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歌曲,吉他撥弦與前一首歌〈LA RAZA〉類似,Dean Blunt一本正經地唱出一些字母組合LSD / CBT / DDT,可能在指涉毒品氾濫問題,並透過謎樣的短句 Daddy's broke / What a joke / Future's bleak 探討人的社經條件差異,不過他的演繹方式又透露出微妙的黑色幽默;Joanne Robertson在這首歌的唱腔比較接近常見嘻哈歌曲的女聲唱法,稍微減低這首歌戲謔的成份。

如果說先前的歌曲或多或少都有惡搞的意圖,《Black Metal 2》的最後兩首歌就變得認真起來。純演奏曲〈WOOSAH〉由一段重複的合成器旋律組成,背後以平靜的木吉他演奏陪襯,彷彿These New Puritans或Talk Talk的創作,讓人聽完許久難以忘懷。結尾曲〈the rot〉不確定原因為何歌名採用小寫字母,由Dean Blunt和Joanne Robertson對唱,低傳真的錄音方式和催情的弦樂應能打中喜歡另類鄉謠的樂迷,歌詞雖悼念一段感情的結束,但也暗示新的契機即將出現。

Dean Blunt相當排斥樂風的疆界,他在專輯中展現出融合各種不同的元素,能把音樂創作導向新的未知領域,很期待他未來的作品能繼續帶給我們什麼樣的聆聽挑戰。

by Debby

Deep One Perfect Morning © 2012-2025